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兰 《社区卫生保健》2008,7(2):127-128
目的了解本社区儿童单纯性肥胖及超重情况,为早期干预婴幼儿肥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007年本社区12所幼儿园2372名儿童单纯性肥胖和超重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73名儿童中,肥胖儿童118名,总肥胖率4.97%。≤2岁、3~4岁、5~6岁3个年龄段组的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超重儿童388名,总超重率16.35%,各年龄段组间超重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年龄的增大,本社区儿童肥胖率逐渐上升,5~6岁儿童肥胖率(9.35%)已超过全国水平(8.1%),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居民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江苏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江苏点资料和2007年江苏省营养与健康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比较5年间江苏居民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采用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质指数(BMI)标准评价调查对象的超重肥胖情况。结果:5年间江苏省居民超重肥胖率由原来的31.1%上升至43.0%。与2002年相比,2007年苏南、苏北、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超重/肥胖率均显著上升(P〈0.01)。此外,2007年我省居民超重/肥胖率苏南地区低于苏北地区(X^2=54.83,P〈0.01),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X^2=105.51,P〈0.01)。2007年各年龄组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均高于2002年相应性别居民。14~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增长幅度居各年龄组之首。结论:超重和肥胖在江苏省居民中呈迅速上升趋势,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及时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盐田区2111例0~6岁儿童。测量其身高、体重,以WHO身高别体重标准作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并对检出的肥胖儿童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盐田区0~6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9.0%,肥胖检出率为3.7%;男童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X^2=12.85,P〈O.01);0岁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高于1岁组(X^2=7.37,4.46,P〈0.01或〈O.05),却明显低于6岁组(X^2=-23.07,23.83,P均〈0.01),1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逐渐上升趋势,6岁组最高(X^2=-16.23,22.36,P均〈0.01)。儿童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出生体重≥4kg、4个月前人工喂养为主、睡前1h进食奶类、食欲好、吃饭速度快、小儿运动时间〈1h、经常看和食品有关的广告、父亲肥胖、母亲肥胖以及祖辈常用食物鼓励孩子。结论盐田区0~6岁儿童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接近深圳市平均水平,学龄前儿童应作为重点干预人群;遗传、饮食行为和运动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采取家庭干预和群体干预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莒南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茸南县城乡中、小学生的营养现状。方法 抽查该县2所小学及2所中学共7316名学生的身高、体重,并用身高标准体重法作出营养评价。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城镇低于乡村(X^2=80.07,P〈0.01),超重率及肥胖率高于乡村(X^2=50.32,P〈0.01;X^2=158.08,P〈0.01);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X^2=34.46,P〈0.01)。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X^2=99.21,P〈0.01);而中学生的超重、肥胖发生率显著低于小学生(X^2=33.50,P〈O.01;X^2=184.23,P〈0.01),男生超重率与女生无明显差异(X^2=1.92,P〉0.05),但肥胖率显著高于女生(X^2=34.58,P〈0.01)。结论 莒南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相似文献   

5.
卢振花  姚礼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463-1464
目的:了解中学生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方法:对北京市公交技校进行身高、体重及血压测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男生超重肥胖率为38.67%,高血压患病率7.64%;女生超重肥胖率33.68%,高血压患病率6.32%;男、女生超重肥胖率及高血压患病率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501位学生中,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11.38%、26.35%,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26%、21.97%,超重与未超重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χ^2=3.04,P〉0.05),而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者(χ^2=55.73,P〈0.01);且随着体质质数(BMI)的升高,高血压患病率逐渐上升(χ^2趋势=97.49,P〈0.01)。结论:为控制超重、肥胖及高血压患病率,应加强中学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全良 《职业与健康》2009,25(3):295-296
目的 阐明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方法 2007年5—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昌平区4247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等。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共4247名中小学生参加调查,其中女生2090名,男生2157名,超重肥胖572名;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率13.47%;③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与体重正常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3.7%和6.3%,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9,P〈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患有超重肥胖率较高,有必要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乡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规律锻炼、控油、控盐的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44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成都市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24.05%、5.97%,超重与肥胖比值为4.03:1。调查人群规律锻炼率为49.22%。居民规律锻炼率主城区(52.88%)高于近郊区县(45.48%);女性(55.36%)高于男性(42.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中控油、控盐行为人群比率分别为44.52%和41.92%,郊县区高于主城区,地区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都市居民具备一定的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能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开展对居民防控肥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昆明市成年人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特征,为实施超重肥胖预防控制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城乡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195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人群超重率为28.07%.按2007年昆明市人口构成进行标化,标化超重率为25.73%,其中,男性超重率为30.65%(标化率为29.28%),女性超重率为26.59%(标化率为23.66%),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χ^2=7.697,P=0.006);调查人群肥胖率为9.09%,标化肥胖率为8.09%,其中,男性肥胖率为7.99%(标化率为7.74%),女性肥胖率为9.71%(标化率为8.32%),男性肥胖率略低于女性(χ^2=4.285,P=0.038)。不同人群超重肥胖率存在差异,主要受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昆明市城乡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倡导合理营养、适宜锻炼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实施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3~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0、2006、2011年岳阳市云溪区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分析并比较不同群体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情况。[结果]3~12岁学生超重率,2000年为2.20%,2006年为7.05%,2011年为11.13%(P〈0.01);3~12岁学生肥胖率,2000年为0.85%,2006年为3.86%,2011年为6.16%(P〈0.01)。2011年,城镇男生、城镇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超重率分别为18.19%、13.77%、7.92%、4.59%(P〈0.01),肥胖率分别为11.60%、7.79%、3.12%、2.08%(P〈0.01);经济“优”、“良”、“差”片区超重率分别为5.48%、4.93%、5.81%(P〈0.05),肥胖率分别为3.16%、2.51%、2.80%(P〈0.05)。[结论]云溪区3~12岁城乡儿童超重与肥胖率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海区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为制定超重及肥胖防治的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户籍总户数5%的比例确定抽样样本,对区内2个街道和6个镇抽取21个居委和62个村委,共17124户,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18岁的户籍居民个人基本情况和体重、身高数据。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或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8岁户籍居民37073人,其中城区10467人(占28.2%),农村26606.&(占71.8%),男性17770人(占47.9%),女性19303人(占52.1%)。体质指数均值为22.40±3.86,男性(22.65-I-3.61)与女性(22.14±4.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粗患病率分别为21.5%(7971/37073)、5.7%(2113/37073)(标化率分别为20.6%、5.6%),超重标化发生率城区(16.6%)低于农村(22.2%)(P〈0.01),男性(24.5%)高于女性(17.O%)(P〈0.01);肥胖标化患病率城区(5.0%)低于农村(5.8%)(P〈0.01),男性(5.9%)高于女性(5.3%)(P〈0.05)。年龄(OR=1.490—2.323)、性别(OR=0.563)、文化程度(OR=0.827~0.828)、吸烟(OR=0.772)和锻炼(OR=0.782)、城乡(OR=1.304)是超重肥胖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南海区居民超重或肥胖患病情况较为严峻,农村、高年龄组等因素是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15岁及以上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订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7年和2010年在上海市开展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情况中居民实际身高、体重测量的资料,比较3年间上海市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及其变化。结果2007年纳入分析的17174人和2010年纳入分析15663人的超重率分别为29.0%、31.3%,肥胖率分别为8.1%、8.6%,3年间上海市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7.9%和6.2%,其中15-岁超重率和肥胖率下降了15.1%,18~,45~和60~69岁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1.9%、6.0%和6.8%。不同性别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增长不同,15~岁青少年组,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上升幅度大于青少年组男性,18岁以上各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增长幅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非中心城区男女性的超重和肥胖增长幅度均高于中心城区。3年间超重和肥胖检出人数增加了121.5万人,其中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分别增加了96.8万和24.7万。结论上海市居民超重和肥胖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非中心城区居民上升趋势更加明显,超重和肥胖已经影响到上海市1/3的人口,对上海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庄洁 《广东卫生防疫》2011,(6):50-50,55
目的了解潮州市区小学生肥胖状况,为制订有效的肥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人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人体质量指数(BMI)为体重(kg)与身高(m)平方的比值,抽取市区4064名7~12岁在校小学生进行超重肥胖状况分析。结果2010年共调查4064名7~12岁小学生,男生2136人,女生1928人。总超重率为13.41%,肥胖率为10.26%;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6.20%、13.58%,均高于女生(10.32%、6.59%)(P〈0.01);超重率在女生中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不同(P〈0.05),而肥胖率在男生中的变化跟年龄有关(P〈0.05)。结论潮州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治重点为男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南浔区农村人群高血压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南浔地区农村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2786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5.3%(425/2786)。高血压患病率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913,P〈0.01);随着文化程度的提升,患病率明显下降(X^2=275.913,P〈O.01);高血压遗传倾向明显(X^2=406.496,P〈O.01);过去过量饮酒现已戒酒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的患病率(X^2=66.825,P〈0.01);不同的体质指数水平高血压患病率不同,超重组显著高于正常组(X^2=33.883,P〈0.01)。结论:年龄、家族史、饮酒、体质指数是湖州市南浔区农村人群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五莲县居民高血压及超重、肥胖患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方法在山东省五莲县3个乡镇(街道)抽取2127名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0岁以上居民2127名,高血压患病率为38.98%,超重、肥胖率为36.34%。高血压患病率,体重正常组为32.05%,超重组为48.91%,肥胖组为62.02%(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高血压患病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总胆固醇、体重指数、血糖(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强体力活动(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与超重、肥胖率相关,控制体重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城乡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探索MS人群分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生化检测,有效调查人数为4328人,并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2005)对Ms进行诊断,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本调查人群MS患病率为14.5%(标化率为9.5%)。女性人群MS患病率(16.5%)明显高于男性(11.8%),城市人群MS患病率(17.4%)明显高于农村(12.0%),而农村人群MS患病率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高而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论男女和城乡,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加,MS患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趋势检验:X^2=137.579,P〈0.01),特别是女性在45岁以后更为明显。调查人群MS组分中高血压检出率最高(40.1%),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28.7%)和中心性肥胖(28.4%);在中心性肥胖和超重肥胖人群中,MS其他组分聚集的检出率分别为51.2%、52.4%,显著高于非中心性肥胖和体重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MS患病风险增加(OR=1.525,95%CI:1.406—1.654),超重肥胖人群患MS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人群(OR=1.452,95%CI:1.172~1.798),城市居民患MS的风险高于农村居民(OR=1.275,95%CI:1.019~1.595),男性患MS的风险低于女性(OR=0.599,95%CI:0.485~0.741),中等强度及以上职业活动人群患MS的风险低于轻度体力职业活动人群(OR=0.767,95%CI:0.613~0.960)。结论广西城乡人群MS患病率较高。建议采取重点保护高风险人群如中老年妇女、年长者以及长时间静坐或站立的轻体力劳动者,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降低人群MS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   总被引:126,自引:0,他引:126  
目的 分析我国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流行和分布规律。方法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9849人的有效数据,计算全国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用2000年人口进行标化。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7岁以下儿童根据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Z评分标准,7~17岁人群采用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标准,18岁及以上成年人采用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结果 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二者之和为23.2%。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至四类农村的标化超重率分别为25.0%、21.6%、17.4%、15.1%、19.2%和12.8%,标化肥胖率分别为10.6%、7.2%、6.4%、4.3%、6.0%和2.7%。按照年龄段统计,0~6岁组的超重率为3.4%,肥胖率为2.0%;7~17岁组的超重率为4.5%,肥胖率为2.1%;18岁及以上组的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性别差异在各年龄段和城乡之间有很大不同。结论 超重和肥胖人群已接近总人口的1/4,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肥胖将成倍增加,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汉市职业超重和肥胖现状及体重控制的认知、行为情况,为体重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2880名18—55岁的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大学生4类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标准判断职业人群超重和肥胖情况。结果武汉市职业人群体重超重率为22.65%,肥胖率为4.80%;男性超重率(32.45%)、肥胖率(7.36%)均高于女性超重率(12.77%)和肥胖率(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对体重控制主要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仅为42.56%;对超重肥胖产生心理问题多的知晓率为69.14%。有信心控制体重者为72.88%,主动学习体重控制知识者为64.45%。4类职业人群平均每天静坐6-9h者均大于46.36%,每周锻炼1或2次者均大于31.05%。结论武汉市4类职业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低于全国水平;应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工作场所和工作性质的特点,制定相应体重控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红河州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8月对红河州4 704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人口学及主要生活行为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计算超重率和肥胖率,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采用拟合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超重和肥胖的多因素分析,探讨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红河州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27.1%,肥胖率为10.7%,中心性肥胖率为34.6%。城市居民肥胖率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45~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婚居民的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其他婚姻状况居民(OR=1.5),现在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OR=1.2),年龄≥35岁居民高于18~34岁年龄组(OR=1.4),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OR=1.4),中心性肥胖者高于非中心性肥胖居民(OR=11.1)。结论红河州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特征人群存在差异,亟待加强红河州超重和肥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某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汝刚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47-1148
目的:了解咸宁市咸安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患病率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咸安区城区6所幼儿园2~6岁儿童2375名进行肥胖患病情况调查,并对肥胖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病率为3.58%,其中男童患病率为4.58%,女童患病率为2.56%。男女患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P〈0.01)。不同年龄组儿童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看电视时间长(OR=3.5449)、不喜欢体育活动(OR=3.8598)、喜欢吃油腻食物(OR=4.4961)、进食速度快(OR=4.3279)、早餐不正常(OR=1.8815)及父母至少一方肥胖(OR=3.5438)为儿童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父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OR=0.5836)是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率较高;儿童肥胖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西省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居民超重和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000人,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取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江西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25.90%,标化率25.09%,男、女性超重率分别为28.36%和23.64%,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率分别为29.17%和23.72%;调查对象肥胖率8.13%,标化率为7.94%,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9.06%和7.28%,18岁以上城乡居民肥胖率分别为10.33%和6.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超重与肥胖的保护性因素(OR=0.65,95%CI:0.42~0.78),而植物油摄入过多为危险因素(OR=1.43,95%CI:1.21~1.69)。结论江西省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水平较高,应加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等梏旆讲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