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湿邪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兼症复杂,湿热为多,易阻滞气机、壅滞血脉。罗增刚教授临证常用祛湿法,其主张治湿以运脾为本,辨证用药;注重因势利导,分利三焦;辨湿热之偏重,祛湿为先;佐重行气,气能行津,包括宣肺、疏肝、畅中、散结等;同时不忘活血,血水同调。  相似文献   

2.
调和阴阳法治疗晚期肿瘤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五一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775-1775
晚期肿瘤发热临床常见寒热虚实相杂,证型难辨。笔者从调和阴阳角度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述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景娜  娄卫海 《北京中医药》2019,38(12):1167-1170
赵炳南教授晚年临证中着重体现整体治疗观的临床应用,重视调和阴阳,常用"四藤"配伍,并将该疗法应用于众多皮肤疾病的治疗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赵老将调和阴阳法运用于白塞氏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阐明白塞氏病病因病机和临床用药,对经赵教授治疗的25例白塞氏病病例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赵老的调和阴阳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禤国维教授遵照《黄帝内经》阴阳学说,临床中重视补肾调和阴阳治疗疑难皮肤病,具体分为五个证型论治:阳虚阴盛证,温补肾阳以和阴阳;阴阳两虚证,益肾阴助肾阳以和阴阳;阴虚火旺证,滋阴补肾以和阴阳;虚中挟实证,补肾祛邪以和阴阳;肾实证,祛邪佐以益肾以和阴阳。  相似文献   

5.
整理并总结郭志华教授治疗不寐的有效经验.郭教授深谙经典之要,认为不寐虽病机繁多,但究其根本为阴衰阳盛、阴阳不交、阳不入阴而致神不安舍,故不寐当从调和阴阳论治.从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心肾不交型三个常见临床辨证的证型入手,列举验案三则,分析其遣方用药特色,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齐元富擅用菟丝子与女贞子、补骨脂与生地黄、附子与熟地黄等多个药对,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应用调和阴阳法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7.
张艳梅 《河南中医》2021,41(9):1332-1335
王晓燕主任认为,不寐的基本病机为阴阳不和,与五脏有关,与心、肝、脾关系密切.儿童的年龄段不同,不寐致病特点也不一样,如婴幼儿阶段,饮食是主要致病因素,常以积滞实证为主;学龄前期及学龄期患儿,情志是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以实证、热证为主;青春期患儿,常见肝郁气滞、寒热、虚实错杂为主.实证多因食滞、痰浊、火热,重在消导和胃,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调和阴阳经刺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观察两组FMA评分FCA。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FCA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具有良好效果,能较快改善肢体痉挛偏瘫状态,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调和阴阳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12月收治的4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研究组(采用调和阴阳刺法治疗),各21例,治疗约3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运动能力评分(Fugl-Meyer评量表)明显高于治疗前(P 0. 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0. 5%)高于对照组(76. 2%)(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和阴阳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理状态,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符合要求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调和阴阳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3星期后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达到正常肌张力的比例更高,而高肌张力比例则明显更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针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研究初步显示,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可行的:调和阴阳针刺法能较好地调节患者的肌张力。  相似文献   

12.
李英杰治疗甲亢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倩  武自力  高福顺 《光明中医》2013,28(8):1561-1562
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代谢率增高的一种综合表现,属中医"瘿瘤"范畴,其发生多由七情过度,肝气内郁,导致气滞痰凝,郁火内生、阴虚阳亢、气阴两亏等病理变化。李英杰运用酸甘化阴软坚散结法治疗甲亢疗效显著。1病机认识李英杰,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第3、4、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十一五"课题"李英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课题指导者。  相似文献   

13.
廖世煌教授(1943-),广东省名老中医,广东省仲景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40年,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精通《金匮》、《伤寒》、《温病》等经典著作。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廖老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尤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调和阴阳经刺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痉挛指数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有良好效果,能较快改善肢体痉挛偏瘫状态,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失眠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表现主要为就寝后难以入睡、睡而多梦、睡中易醒、醒后无法再入睡,睡中不时惊醒,睡眠质量差致使醒后疲惫。失眠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治疗失眠症临床常用安眠药。安眠药种类很多,但患者往往会产生  相似文献   

16.
赖耀铭  庄礼兴  王芳 《新中医》2012,(6):177-178
中风是人类3大致死疾病之一,又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在我国患病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残障表现之一,也是治疗中最棘手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为脑卒中后恢复中的必然过程,明显的痉挛约在发病后3周出现,痉挛一般持续3月左右,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比较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笔者在跟随导师程益春教授学习的过程中共接诊此类患者13例,今举其一,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调和阴阳治疗失眠证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调和阴阳治疗失眠证 4 8例 ,并与西药对照组 30例做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4 % ,对照组总有效率达 80 %。中医认为失眠证为阳不归阴、阴阳失调所致 ,以调和阴阳 ,配合辨证用药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刘继新  刘蓉  王素美 《光明中医》2020,(12):1802-1804
随着生活条件改变及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上常见病程长或反复发作难以控制。本文浅析作者跟随山东省名中医王素美教授期间学习的治疗甲亢的经验。分析指出"肝旺脾虚"为甲亢的病机关键,"抑肝扶脾法"当为治疗大法贯穿始终;同时对王素美教授自创龙骨小麦系列处方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时水治 《北京中医》2002,21(4):206-207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也是皮肤病中颖难重症,张志礼教授针对本病以脾肾两虚,阴阳失调为核心的病理机制。采用健脾益肾,调和阴阳为主的方法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