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微创空心钉配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42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分为双联固定组和钢板组,每组21例;双联固定组患者采用微创空心钉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参照Neer评分标准对肩关节功能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双联固定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35±1.46)周,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5.83±1.72)周,双联固定组患者骨折痊愈的时间明显少于钢板组(P0.05)。双联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钢板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固定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疗效优良率为85.71%,钢板组优良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空心钉配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相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骨折愈合时间短、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接收的7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关节镜组(n=42)和传统组(n=36)。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关节功能、疼痛情况、离床活动时间、完全承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以及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僵直、骨折畸形愈合、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关节镜组术后HSS评分、优良率及关节活动度均高于传统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离床时间、完全承重下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钢板固定术对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的改善显著优于传统切开内固定术,具有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空心钉复位与改良10#爱惜康丝线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21例,其中空心钉内固定组11例,改良10#爱惜康丝线固定组1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改良10#爱惜康丝线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上显著长于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组(P0.05),而2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并发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和改良10#爱惜康丝线均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4.
背景:加拿大蒙特利尔学者Mutch等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肱骨大结节骨折形态学分型方法,将肱骨大结节骨折分为3种类型:撕脱型骨折、劈裂型骨折及压缩型骨折。 目的:比较传统钢板螺钉和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对宜昌市夷陵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肱骨大结节患者按Mutch新分类方法分类,选择83例获得完整随访的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采用钢板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钢板螺钉组);60例采用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空心螺钉组)。采用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分析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及肩关节功能变化。结果与结论:8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1年取出内固定物。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美国 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取出后1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空心螺钉组优于钢板螺钉组。提示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临床修复效果优于钢板螺钉置入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和评估双矩形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双矩形钉内固定治疗 42例肱骨干骨折 ;采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 46例肱骨干骨折 ,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 6~ 2 4(平均 12 )个月。手术耗时及出血量矩形钉组明显少于钢板组 (P <0 .0 5 )。矩形钉组及钢板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 95 .2 %及 80 .5 % (P >0 .0 5 ) ,肩肘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分别为 88.1%及 84.8% (P <0 .0 5 ) ,术中桡神经误伤分别为 0例及 5例 (P <0 .0 5 )。结论 应用双矩形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便 ,手术创伤小 ,固定可靠等优点 ,骨折愈合率高 ,术后可早期活动关节 ,并发症少。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技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技术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最早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最早负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桥式缝合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庆庆 《天津护理》2004,12(3):147-147
三叶草型钢板是由AO公司用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形状适应肱骨近端的形态。可最大程度地加强骨薄弱区的固定力量;此钢板有多枚螺钉孔,便于粉碎骨块之间的固定;钢板叶片细薄,可避免普通接骨板常引起的肩峰撞击症等优点;适用于肱骨3、4部分骨折的内固定。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3年10月对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患者采用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25~68岁,平均41.8岁;3部分骨折(肱骨外科颈或解剖颈骨折并大结节或小结节移位骨折)35例,伴肱骨头脱位4例;4部分骨折(肱骨外科颈或解剖颈骨折并大结节和小结节移位骨折)13例,伴肱骨头脱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优势与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48例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微创内固定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空心螺钉组)与对照组(微创锁定钢板组),每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20,6.527,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5,P〈0.05);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1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5,P〈0.05).结论 对于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空心螺钉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空心螺钉具有全面牢固固定劈裂的骨折端,术后短期内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透视下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20例、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组20例和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组20例。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跟骨宽度、跟骨结节关节角及跟骨交叉角水平。结果: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组治疗优良率高于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与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组、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与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组术后6个月跟骨宽度均低于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组,跟骨结节关节角、跟骨交叉角均高于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与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组术后6个月跟骨宽度、跟骨结节关节角、跟骨交叉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视下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治疗跟骨骨折效果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似,均优于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但透视下撬拨复位配合自制夹板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可作为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复位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复位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膝关节Rasmuss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Rasmuss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有利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尽早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钢丝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及功能效果。方法将25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13例)和B组(12例)。A组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B组采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分别于术后6周,3、6、12、18及24个月对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在末次随访时,采用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Lysholm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2+12.4)min和(170.3+11.7)ra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获得最终24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随访中复查患者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均未出现骨折移位,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患侧膝关节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A组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95.2+1.9)分及(142.1+9.0)。;B组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94.8+1.6)分及(138.6+12.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快及内固定物关节外取出方便的优点,是胫骨髁间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针对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治疗多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或张力带内固定等方法治疗。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半年至4年。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治疗期间无死亡的病例发生,其中治疗组在固定时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可吸收螺钉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颈空心螺钉髓内固定与重建钢板治疗成人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股骨颈空心螺钉组采用股骨颈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钢板组采用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年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均完成手术,股骨颈空心螺钉组术中发生骨劈裂1例,临时更改为钢板固定。股骨颈空心螺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钢板组(P〈0.01或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13~24个月的随访。术后1年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股骨颈空心螺钉组为(95.8±4.2)分;钢板组平均为(94.6±5.4)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空心螺钉组术后2周出现螺钉轻度退钉及骨折端旋转2例,予以继续悬吊制动3~4周后骨折愈合,未发生感染、皮肤坏死、螺钉断裂及骨折不愈合病例。钢板组出现切口麻木3例,术后4周出现钢板断裂1例,予以患肢悬吊固定8周后骨折愈合,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病例。结论股骨颈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减少手术创伤、骨折愈合相对较快、节约医疗费用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Isolated avulsion fracture of lesser tuberosity of humeral head is not infrequent. Usually diagnosis is delay or unrecognized and symptomatology is poor. Analysis of X-ray is often difficult because the avulsed bony insertion overlay on humeral head. The mechanism of injury is an excessive contracture of subscapularis muscle during a forced external rotation. Long biceps's instability is the main associated injury. The treatement is a sling immobilization with internal rotation of humeral head for no displaced fracture. Surgical treatement must be recommended for other cases. Deltopectoral approach with screw and anchor fixation is classical but one case of arthroscopic treatement has been described. The best treatement of long biceps's associated instability is sec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功能Olerud及Tegner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钉松动、钉断裂及排异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lerud、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lerud、Tegner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5月,对22例60岁以上肱骨近端新鲜移位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2例,三部分16例,四部分4例;采用肩前方入路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关节镜下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关研究,通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14篇,共计1 364例患者。其中,关节镜下内固定组68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6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镜下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能明显减少术后短期和长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P=0.000);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P=0.000),缩短住院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0.000);在中短期功能评分优良率方面,关节镜更有优势(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系统评价为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面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对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12功能评分优良率和术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比较,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轻型胫骨平台骨折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Herbert 螺钉治疗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自2005年3月以来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11例,按Bryan-Morrey肱骨小头骨折分型:Ⅰ型7例,Ⅱ型1例,Ⅲ型3例.结果 经平均随访3年 8个月,术后功能按Mayo评分优7例,良4例,大多数患者完全恢复正常,无并发症.结论 Herbert 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能提供牢固的内固定,大多数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稳定无疼痛.在处理这类骨折中,本治疗方法 较常规方法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治疗非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非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关节镜治疗组(22例)和传统切开复位组(20例)。关节镜治疗组采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传统切开复位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对2组患者手术切口直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感染、活动受限、行走时疼痛)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关节镜治疗组的手术切口直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1.4)cm、(9.7±1.2)周及0.0%,传统切开复位组的手术切口、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1.3)cm、(12.1±1.7)周及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关节镜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3±3.4)分,传统切开复位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3.0±4.61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X线片复查均未见明显关节面不平,未见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可在直视下行骨折复位,术中可行关节腔冲洗,同时修补其他损伤组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5):2131-2132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关节囊穿针引导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经关节囊穿针引导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对照组使用切开复位空心钉进行固定。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5个月,1例骨折不愈合,占4%;2例股骨头坏死,占8%;术后12个月髋关节 Harris评分,优11例,良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达72%。对照组患者愈合平均时间为6个月,6例骨折不愈合,占24%;8例股骨头坏死,占32%;术后12个月髋关节 Harris评分,优8例,良6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56%。结论经关节囊穿针引导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创伤小、痛苦少、保证了关节囊的完整性、不损害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的制动时间相对较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