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珏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526-3527
将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30例患者进行重点分析,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与未发生腹膜炎者对比,发生腹膜炎者年龄较大、透析时间较长、体重较轻,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肾病病程、性别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与年龄、透析时间、体重、合并症等因素相关,与肾病病程、性别无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将高龄、透析时间长、低体重、合并症多的患者作为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病原学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30例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观察不同病原菌感染治疗后效果。结果 30例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51.35%,以大肠埃希菌(21.62%)、铜绿假单胞菌(16.22%)为主;革兰阳性菌14株,占37.8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6.22%)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50%)为主;真菌4株,占10.81%。在疗效上,革兰阴性菌治愈率为84.21%,革兰阳性菌治愈率为92.86%,真菌治愈率为100.00%,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疗效稍差,但和革兰阳性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退出治疗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腹膜透析患者感染腹膜炎后,其腹膜功能会下降,增加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该文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概念、致病菌、影响因素、预防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韦慧琴  李良 《临床医学》2011,31(5):69-7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发生原因、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腹膜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原发病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患者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血清蛋白(Alb)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细菌学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腹膜炎发生原因以患者操作不规范为主,糖尿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Hb〈8 g/L、Alb〈28 g/L均易引起腹膜炎,治疗时根据病原菌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结论积极预防、及时诊治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控制的关键,应加强对患者无菌观念的灌输,要求患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对于已经发生的腹膜炎一定要及时正确的处理,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单糖是病原菌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类型的病原菌具有不同的单糖特征。本研究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腹膜透析液中单糖的水平,探讨单糖检测对腹膜炎及引起腹膜炎的病原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0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肾病科住院的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透析液样本90例,其中包括无腹膜炎样本52个,腹膜炎样本38个,腹膜炎样本中革兰阳性菌腹膜炎腹透液样本24个,革兰阴性菌腹膜炎腹透液样本14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有样本中降解的甘露糖、葡萄糖、岩藻糖浓度,比较无腹膜炎组腹透液样本与革兰阳性菌腹膜炎组、革兰阴性菌腹膜炎组腹透液样本在甘露糖、葡萄糖、岩藻糖水平上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单糖水平与腹膜炎发生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单糖水平对腹膜炎不同病原菌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各单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无腹膜炎组相比,腹膜炎组的葡萄糖浓度和岩藻糖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与革兰阴性菌腹膜炎组相比,革兰阳性菌腹膜炎组甘露糖浓度显著下降(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中腹膜炎的致病菌培养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原因、相关因素、致病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腹膜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观察原发病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患者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细菌学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腹膜炎发生原因以患者操作不规范为主,与非腹膜炎组比较,腹膜炎组Hb、Alb明显低于非腹膜炎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原发病与腹膜炎的发生无明确相关性;CAPD相关腹膜炎致病菌仍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所致腹膜炎比例有上升趋势,治疗时根据病原茵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结论】正规培训,严格无茵操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PD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采用静脉补铁、口服补铁的腹膜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情况,探讨补铁方式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关系。方法 2008年1月—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706例,静脉给予右旋糖酐铁者128例为静脉铁剂组,口服琥珀酸亚铁者578例为口服铁剂组,2组均联合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2组进行1∶3匹配。比较2组匹配前及匹配后性别比例、年龄、腹膜透析持续时间、原发病、合并症情况。随访终止事件为转换透析方式、肾移植、死亡或失访。记录匹配后2组<45岁、45~65岁、>65岁者腹膜炎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1)倾向性评分匹配前,静脉铁剂组男性比率(46.09%)、慢性肾小球肾炎比率(33.59%)均低于口服铁剂组(53.91%、50.00%)(χ2=5.634,P=0.018;χ2=5.767,P=0.016),年龄[(60.32±13.95)岁]大于口服铁剂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感染导致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发病诱因、营养状况、致病菌及其转归,为保护腹膜、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及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脏内科腹膜透析中心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6例患者,对其并发肠道感染发生腹膜炎的24例43例次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主要发病诱因:腹泻15例(62.50%),便秘9例(37.50%)。营养状况:通过对24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的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是导致腹膜炎的一个重要诱因,在我中心尤其当血清白蛋白低于25.73 g/L时更容易发生腹膜炎。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32例次(74.42%),阴沟肠杆菌7例次(16.28%),鲍曼不动杆菌4例次(9.30%),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腹膜炎的转归及预后:首次治愈10例(41.67%),复发14例(58.33%),其中复发3次4例,复发2次8例;复发后导致拔管1例,死亡1例,再治愈率41.6%。结论:腹腔的防御功能随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减退,肠道感染时细菌由肠壁或淋巴途径进入腹腔,并且腹膜透析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因此肠道感染是导致腹膜炎的一个危险因素,本中心复发率高达58.33%,首次治愈率较低为41.67%,然而血清白蛋白低于25.73 g/L时更容易诱发腹膜炎,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重视腹膜透析患者便秘及腹泻情况,加强患者营养治疗,提前干预、及早处理,对患者积极进行教育,减少肠道感染导致腹膜炎发生,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大幅度地下降;同样在国内,随着大家对腹膜透析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双联系统等先进的腹膜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也已不再是腹膜透析的瓶颈问题,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为例,目前腹膜透析的发生率可基本控制在40~50个患者月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UF-100尿液分析仪定量计数尿液中细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将183份中段尿标本分别做尿细菌培养,同时用UF-100检测每份标本的细菌数,将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UF-100尿液分析仪细菌计数〉6000/μl作为尿路感染的判断标准,与细菌培养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敏感性为73.68%,特异性为97.93%,阳性预期值为90.32%,阴性预期值为93.42%,准确度为92.94%。结论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对中段尿细菌数进行定量分析不失为尿路感染诊断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is guideline contains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UTIs by the Urological Association of Asia and the Asian Associa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3.
石友山  陈天浩 《临床荟萃》2020,35(11):1010-1014
目的 分析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因、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为PDAP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次PDAP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疗效及转归。结果 94例次PDAP患者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以G+菌感染为主的操作性污染(53.19%)、其次为G-菌感染为主的肠源性感染(27.66%)。94例次患者透析液病原菌培养阳性65例次,阳性率为69.15%。65例次培养分离出菌株67株,其中G+菌45株(67.16%),G-菌20株(29.85%),真菌2株(2.99%)。本中心最主要的致病菌是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多见,而G-菌以大肠埃希杆菌最为常见。G+菌对青霉素(91.11%)、红霉素(91.11%)和苯唑西林(88.89%)耐药率高,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无耐药。G-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未出现耐药,而对头孢他啶(10.00%)、头孢吡肟(5.00%)耐药率均较低。真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5 氟尿嘧啶、伊曲康唑均无耐药。治疗后51例次治愈(78.46%),退出14例次(21.54%),退出患者中有1例死亡,病死率1.54%,13例次拔管改血透。G+菌与G-菌感染的患者比较治愈率与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真菌感染采取尽早拔管,转为血液透析。结论 本中心需加强腹膜透析患者教育,提高培养阳性率,PDAP的主要致病菌仍然以G+菌为主,头孢菌素一代联合三代仍然可作为本中心初始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B&L微生物培养仪对尿路感染(UTI)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12月在该院就诊的疑似UTI的2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培养及HB&L微生物培养仪判断患者UTI情况,采用质谱仪鉴定阳性患者菌种分布情况,分析HB&L微生物培养仪培养对UTI的诊断价值.结果 HB&L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危急值与泌尿系感染相关性,为泌尿系严重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该院泌尿外科所有降钙素原危急值报告结果,分析其与泌尿系感染相关性。结果所查552例降钙素原中,共报告23例降钙素原危急值,其中与泌尿系结石相关共19例,占82.61%,与输尿管软镜手术相关12例,占52.17%。结论降钙素原是泌尿系严重感染较为敏感及准确的一项检验指标,其危急值的出现对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警示作用,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南海医院接受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患者,将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上述患者随访18个月,同时记录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共有研究对象59例,平均透析时间(14.98±3.6)个月,再发腹膜炎(1.4±0.5)次。其中,存活组54例,死亡组5例,透析时间、心血管事件、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水平在死亡组发生率更高。进一步根据COX回归分析得出,腹膜炎患者心血管事件(HR=0.765,95%CI:0.107~0.388,P=0.072)、RDW-CV水平(HR=0.681,95%CI:0.518~0.985,P=0.058)并不是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透析时间长短(HR=1.03,95%CI:0.788~1.857,P=0.023)与腹膜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RDW-CV可能参与炎症变化过程,但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仍需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泌尿系外伤患者导尿管留置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138例泌尿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行导尿管术后并发尿路感染42例,感染率为30.43%。年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并发糖尿病、导尿次数、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前应用抗生素是泌尿外伤患者导尿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泌尿系外伤导管术后并发UTIC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对患者采用综合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院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8年1~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阳性非重复分离的164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有125株(76.2%),其中尤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有104株(63.5%);革兰阳性球菌35株(21.4%);真菌4株(2.4%)。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60.6%(63/104),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严重。结论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ysmex UC-3500尿干化学分析仪(简称UC-3500)与UF-5000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5000)的相关参数联合尿沉渣显微镜检在诊断尿路感染(UT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21年2—3月1 036例患者的清洁中段尿进行尿干化学分析、流式尿沉渣分析及尿离心显微镜检,另送尿培养鉴定,以尿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尿中性粒细胞酯酶(LEU)、白细胞计数(WBC)、细菌计数(BACT)3项指标联合显微镜检诊断UTI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结果 1 036例尿标本中299例(28.86%)尿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162例,革兰阴性菌108例,革兰染色不定的细菌仪器7例(阴道加德纳菌),真菌21例。仪器LEU+WBC+BACT 3项指标联合、显微镜检以及显微镜检联合仪器UTI报警诊断UT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5、0.698和0.761;将显微镜检联合UF-5000的仪器UTI报警后,其诊断UTI的符合率由72.18%升高至79.90%。UF-5000的细菌革兰染色分型对革兰阴性菌的符合率(78.82%)高于革兰阳性菌的符合率(47.06%)。类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