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7,(10):1437-1440
目的:为医院住院药房避光注射用药品的贮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6年1-3月住院药房贮存的650种注射用药品的避光贮存要求及现状进行调查,利用PDCA循环法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并对PDCA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员工避光知识缺乏、对避光药品目录不熟、病房退回药品无外包装等导致避光注射用药品贮存不当的原因,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及时掌握新进药品作用特性、更新药品避光知识与避光药品目录、改进工作方法等针对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使我院住院药房310种避光注射用药品的避光贮存合格率由PDCA实施前的96.5%上升到了100%。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地改善避光注射用药品的贮存管理,为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4,(41):3881-3884
目的:促进病区药品管理。方法:结合《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以下简称JCI标准)药品管理原则,从储存环境、麻醉及精神药品管理、急救药品管理、高危药品及相似药品管理方面共18个管理指标对我院病区药品进行检查、指导、培训,加强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比较规范化管理前(2012年4月)、后(2013年3月)的效果。结果与结论:与规范前比较,规范后有16个检查指标合格率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合JCI标准加强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能有效促进病区药品的管理,保证病区药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刘世林  杨晓蓉  黄亮  张伶俐 《中国药房》2012,(29):2724-2725
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下简称JCI标准)药品管理原则,从普通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以及急救药品管理进行行政和技术干预,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12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12个月后,普通药品未按要求贮存(8vs.19)、未规范放置(11vs.78)和药品基数不符(0vs.1)等均较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到100%。结论:结合JCI标准后,加强了我院病区药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促进了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联合6S管理法在儿科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规范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及工作能力的作用。方法:由质控组检查某院儿科病区2013年1月~2014年1月备用药品管理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整理和记录,应用JCI国际医院评审标准,结合6S管理法对备用药品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的效果及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提高的作用。结果:管理后按贮存条件摆放、分类存储、有效期管理、双人复核、备用药品清单较管理前合格率高(P<0.05);管理前护理人员取药时间为(5.17±0.74)min,管理后护理人员取药时间为(1.48±0.42)min,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JCI标准下结合6S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病区备用药品安全管理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引入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标准理念,促进药品检验机构改进留样管理.方法:借鉴JCI标准理念,从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目标与计划、人员管理与培训、留样出入库和库存管理、留样管理信息化和质控工作以及留样库房安全管理等方面,探讨加强药品检验机构留样管理的方法.结果 与结论:药品检验机构引入JCI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25):3531-3533
目的:规范手术室药品管理,促进手术用药安全。方法:介绍我院基于JCI标准中药品管理的相关原则建立手术药房的实践,并主要从工作模式和实施效果两方面进行描述。结果:通过明确药师、麻醉医师和联络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形成了我院手术药房的工作模式;设立手术药房后,将手术用药品纳入全院药品统一管理体系中,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细化了各环节药品的使用管理,提高了药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了药品效期管理;落实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用药(潜在)差错收集上报工作。建立的工作模式符合JCI标准中对药品的准备、发放、贮存及不良反应收集的相关规定。结论:手术药房的建立促进了手术药品的规范管理,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升我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依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的认证标准,针对我院临床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方法及反向鱼骨图法等制定相关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后12个月内29个科室的遵从率。结果:针对反向鱼骨图法得到的2个负面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应变措施;通过成立高危药品管理相关组织、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质量衡量标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宣教、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等措施,对高危药品实施全程、有序的质量控制。各科室对标准的遵从率从1月的53%上升至6月时的100%(P<0.05),并持续稳定至12月。结论:采用PDCA循环方法加强了我院临床高危药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能力,促进了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建立我院药品库房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药品库房的管理。方法:以JCI标准为基础,从完善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有效管理药品库存、利用SAP和HIS信息系统进行药品信息管理、加强库房药品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并建立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员工专业技术培训体系、以及健全安全事件预警应急体系等方面完善医院药品库房各个工作环节。结果:根据JCI标准对医院药品库房的管理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建立药品库房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技能。结论:结合JCI标准健全药品库房质量管理体系能促进药品库房工作流程改进,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保障,提升药品库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管理策略,为确保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科的高危药品用药管理(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发现存在用药风险,并于2016年2月实施JCI标准管理,罗列高危药品目录,强化药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规范高危药品放置、使用、核对制度等,并将JCI标准管理实施前后的管理缺陷表现及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JCI(国际联合委员会)标准管理实施后的药品混放3例,标识不清1例,未出现使用前未核对及用药错误,较实施前具有显著优势,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5例(5.00%),家长满意度为100.00%,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危药品的管理过程中引入JCI标准管理方案干预,可弥补管理缺陷,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提高其用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中心药房运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循环管理方法对我院中心药房管辖的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更新药品目录、完善各种记录、定期检查等方法实现质量控制,评价管理实施前后的改进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种数、有高危药品或抗菌药物的病区数均显著减少。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管理得到规范。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促进了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避光药品管理全流程进行优化,明确各个管理要素来保障医院内药品质量安全,为构建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院内药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打下基础,以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协同管理。方法:组织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个相关职能部门历时3个月,对全院56个临床科室护理单元小药柜避光药品管理现状进行检查,发现缺陷问题点后从室内外光线照度控制、避光药品专业知识、避光保存、避光输液、避光运输5个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与6个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在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药学专业知识的指导、质量管理能力的培养、避光药品管理工作流程4个维度进行改进,并实现3项创新以加强避光药品管理。临床科室避光药品管理缺陷大幅改善,药品遮光盒未使用下降率为28%,室内外光线未有效控制下降率为50.33%,避光输液袋未使用下降率为50.4%,避光药品专业知识知晓率达到100%。结论:改良后的七何分析法(5W2H)可以加强对临床科室避光药品的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避光药品的发放、运输、储存、使用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院内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药品库存管理,构建医院药品信息化平台、规范工作流程、完善溯源管理、保障用药安全,实现库存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药品库存管理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药库全部药品的平均周转天数从9.27天降为6.95天,平均周转次数由3.23次加快成4.46次,高值品种的相符率从78.66%上升至100%,全品种的相符率从74.66%上升至90.17%。结论:我院药学部药品库存管理实现全面信息化之后,管理模式更加科学、规范、准确和精细。 PDCA方法的运用,对于实现库存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和自动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JCI标准构建我院住院患者自备药安全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建立住院患者自备药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医疗机构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标准对患者自备药管理(鉴别、存储、使用)的相关要求,提出我院住院患者自备药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并以相关指标评价管理效果。结果与结论:参照JCI标准相关要求,我院建立的对患者自备药的管理方法包括制订制度、规范流程,医患知情、统一管理,严格审核、安全第一,定期监测、保证效果;自2011年起实行该管理模式后,我院住院患者自备药的存储合格率从2011年的70%左右升至2012年的90%左右。我院建立的住院患者自备药管理模式比较全面,促进了自备药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的效果。方法依据采用的管理方法,药房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管理,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结果观察组有效使用药品、不合格药品报损及去向明确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能促使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向科学管理发展,提高临床用药的质量,减少药物造成的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药品报损率,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药品报损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报损率控制在0.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完善药品报损制度,明确报损范围,加强药品入库验收,完善库房管理,减少药房领药过程中的报损,减少药品调剂中的报损。每月检查药剂人员执行药品报损制度情况,计算药品报损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豉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药品报损率降至0.0697%,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降低药品报损率,提高医院药品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蔡瑞娜  陈建达 《中国药事》2018,32(2):245-249
目的:应用JCI标准,对医院高警示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基于JCI标准制定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与目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改进高警示药品的管理,评价JCI认证前后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成效。结果:医院确立新的标准,在信息系统上设安全屏障,统一全院高警示药品标识,由专人监管并加强培训和督导,通过8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高警示药品保管合格率提升至98.70%。结论:医院应用JCI标准规范了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且加强了医、药、护及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肖芳  陈瑶  钱薪荣 《中国药房》2014,(17):1580+1583-1584
目的:探讨提升医院药库冷链药品管理水平的方法。方法:根据2013年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采用PDCA管理理论对冷链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院内流通环节进行冷链管理分析,分析存在问题并制订措施、检查和处理,最后评价管理成效。结果与结论: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措施包括明确冷链药品管理标准,完善并严格执行冷链药品的验收制度、流程、养护制度及对冷库储存条件进行科学验证等。通过半年的PDCA管理实践,冷链药品破损率由0.6‰降到0.02‰,采购频次由每月8次降为4次,且验收质量提高,实现了科学储存,确保了药品质量,提高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医院在控制药占比前后,医院药占比及合理用药的情况变化,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通过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4个环节对该院不合理用药进行控制,并整理前后药占比及辅助用药成效分析、评价。结果:医院于2018年利用PDCA模式对药占比进行管控,2017年和2018年全年药占比分别为31.81%、27.04%,同比下降4.77%,差异显著(P<0.05),较2017年各季度药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全年辅助药占比分别为8.56%、3.14%,同比下降5.42%,差异显著(P<0.05),各季度辅助药占比均亦呈下降趋势。对比2017年与2018年使用排名前10位的辅助药品的使用金额、使用频次及平均日费用,2018年总体情况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PDCA循环对医院药占比进行管控成效显著,对医院的辅助用药管理及合理化用药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