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即开始以易化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和出院前两天用Barthel指数法对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的ADL能力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业疗法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并与单纯应用运动疗法相比较。
方法:选择2003-03/2005-06河南省中医中风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院脑卒中患者160例[开始康复治疗距发病时间为(6.6&;#177;5.0)d],随机分为两组:①运动疗法组(n=40),予以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关节、桥式运动、神经肌肉促通术、坐位平衡、站位平衡及步态训练等治疗。40-50min/d,平均疗程7周。②运动+作业疗法组(n=120):在运动疗法组基础上,早期开始予以日常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恢复期重点予以选择性作业课题治疗,患侧上肢的精细活动强化训练,自助具、辅助具的使用训练及健肢的代替、代偿训练等,40-50min/d。在康复治疗开始的24h进行首次评定,应用Fue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后每2周评价1次。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ruel-Meyer得分:运动+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②Baahel指数:运动+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③两组处于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Fuel-Meyer得分相同时),运动+作业疗法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运动疗法组,在Fuel-Meyer积分在45-60分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
结论:早期应用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其康复疗效优于单用运动疗法组。 相似文献
3.
4.
1资料与方法1.l—般资料选择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14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确诊为初发者均系颈内动脉系统的脑梗死上肢瘫患者,无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及认识功能障碍。114例患者随机分组:①治疗组:针刺配合易化技术,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43±10.2岁,病变部位:脑叶10例,基底节18例,多发性及脑干梗死7例;病程平均6.7天;②针刺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42±10.21岁;病变部位:脑叶7例,基底节15例,多发性及脑干梗死4例;病程5.8天;③易化技… 相似文献
5.
6个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6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治疗组6个月后ADL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康复治疗对患者6个月后的ADL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改造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落实家庭环境改造,同时给予为期3个月的作业疗法干预。在患者出院入社区时,入社区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和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在进入社区时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社区1~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个月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良好占比例数、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改造可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
头针结合易化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目的 研究头穴丛刺方法结合易化技术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结合康复组、头针组、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方法综合评定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结果 在对脑卒中患肢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0.01),头针组、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头针结合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头针组、康复组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头穴丛刺方法结合易化技术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对异常模式有抑制作用,并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加作业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护理对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并发放康复宣教资料。观察组在上述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ADL能力强化训练。2组患者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6周进行康复评价。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ADL能力、患者满意度(治疗后评估)和上肢运动功能。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患者满意度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7.55±12.93)分和(43.53±5.76)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DL护理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ADL能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规范的社区康复(针灸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社区脑卒中患者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第2个月末和第5个月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评定.结果: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5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ADL能力评分平均提高了25.22分,而对照组平均提高了17.50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易化技术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讨易化技术配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易化技术配合针刺组(A组)、易化技术组(B组)、针刺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50例,采用Brunnstrom偏瘫分期、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A、B、C各组治疗后患肢恢复至Brunnstrom Ⅳ级以上的患者数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D组(P<0.05);B组治疗后Brunnstrom Ⅳ级以上和FIM评分与C组无差异(P>0.05);A组治疗后Brunnstrom Ⅳ级以上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易化技术配合针刺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中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3),治疗组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疗法中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对照组单纯进行物理治疗。疗程6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Brunnstrom分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BI优于对照组(P<0.05),Brunnstrom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可提高偏瘫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采用以Bobath为主神经促通技术分阶段有计划进行治疗性训练,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和Bathel评分。结果:康复组ADL Bat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ADL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并与单纯应用运动疗法相比较。方法:选择2003-03/2005-06河南省中医中风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院脑卒中患者160例[开始康复治疗距发病时间为(6.6±5.0)d],随机分为两组:①运动疗法组(n=40),予以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关节、桥式运动、神经肌肉促通术、坐位平衡、站位平衡及步态训练等治疗。40~50min/d,平均疗程7周。②运动 作业疗法组(n=120):在运动疗法组基础上,早期开始予以日常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恢复期重点予以选择性作业课题治疗,患侧上肢的精细活动强化训练,自助具、辅助具的使用训练及健肢的代替、代偿训练等,40~50min/d。在康复治疗开始的24h进行首次评定,应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后每2周评价1次。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Fugl-Meyer得分:运动 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②Barthel指数:运动 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③两组处于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Fugl-Meyer得分相同时),运动 作业疗法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运动疗法组,在Fugl-Meyer积分在45~60分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结论:早期应用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其康复疗效优于单用运动疗法组。 相似文献
16.
将12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针刺易化技术组37例,单纯针刺组30例,易化技术组32例,药物组29例。应用易化技术及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早期针刺及易化技术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单纯易化技术组和对照组(P<0.01),单纯针刺组与易化技术组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社区及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社区及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指导组141例和对照组135例,社区康复指导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在入组时、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5个月分别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5个月的随访发现,康复指导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康复指导组的患者在入组时既往病例(发病3个月—1年半)的Barthel指数评分要好于新发病例(发病3个月内)(P<0.01),到入组第2个月后及5个月后既往病例和新发病例的分数差距不大(P>0.05),两组经5个月治疗后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社区康复指导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作用显著,对于既往病例,规范的社区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6个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6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治疗组6个月后ADL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治疗对患者6个月的ADL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速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大脑顶叶、内囊病损均可引起病变对侧肢体本体感觉障碍,导致感觉性共济失调,使患者对运动的速度、力量、方向不能及时感知和调整,造成平衡障碍、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种动作的准确完成,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对脑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化的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一所省级医院的神经康复中心。对象:2001-01/2003-01年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收治的住院脑卒中患者67例。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标准;颅脑CT或MRI证实。排除标准:意识障碍、失语、痴呆和严重并发症患者。患者入院后通过寻指试验及健侧闭目模仿试验对患者进行本体感觉(关节位置觉、运动方向觉)检查,将有本体感觉障碍者32例作为A组,无本体感觉障碍者35例为B组。A组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4&;#177;8.3)岁;病程(43.31&;#177;5.02)d;脑出血13例,脑梗死19例。B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8&;#177;7.4)岁;病程(41.54&;#177;4.98)d;脑出血16例,脑梗死21例。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针灸、按摩、理疗。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入院及住院8周对ADL能力进行评估。主要结局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结果:A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为28.6&;#177;11.3,治疗后为43.2&;#177;10.8;B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为31.4&;#177;13.7,治疗后为62.7&;#177;15.6。B组ADL恢复优于A组。结论: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发生率较高,对脑卒中后的综合运动功能恢复及ADL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应及时检查发现,并积极进行本体感觉训练,以促进ADL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