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休克     
休克是由于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引起广泛、严重的周身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血管阻力改变和心功能不全,三者可同时或单独出现,致使全身组织和器官灌注不足、微循环血流量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障碍等变化。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可概括以下几类:①低血容量休克;因血液、血浆、体液或电解质大  相似文献   

2.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大出血或体液丢失,或体液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发生微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障碍。由于其病理过程能够迅速引起或导致引起神经、内分泌、循环和代谢等重要功能紊乱或障碍,故休克又可称为是一种全身细胞急性缺氧的综合征[1]。  相似文献   

3.
低容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洪远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718-719
顾名思义 ,低容量性休克是由于血容量丢失引起的。病人血容量在短期内急剧丢失 ,从而导致心排量减少 ,继而造成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 ,于是造成休克。低容量性休克在所有类型休克中最常见 ,大多发生于创伤失血病人 ,约占该类休克的 80 %以上。但也见于其他病人 ,如消化道或术中较大出血、尿崩症、中暑、严重的呕吐和腹泻等。其中有些并非血容量直接丢失 ,而是其他体液丢失波及到血容量。低容量性休克既有所有休克的共性 ,也有其特点 ,所以有单独阐述的必要。一、机体对低容量性休克的反应及特点血容量减少、心排量下降和外周血管收…  相似文献   

4.
严重烧伤休克期输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伤后48小时之内的休克期,不仅发展快会危及生命,而且缺氧对机体的损害大,甚至影响到后续治疗,关系到抢救的成败。烧伤休克是属于体液渗出所致的渐进性血容量减少造成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休克期输液就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慧  赵钰林  吕光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57-1957
严重烧伤的病人,由于病史长,机体抵抗力差,极易发生感染、休克等并发症,最终导致病人的死亡。只有充分掌握了其并发症的原因,才不致延误治疗时机和盲目治疗。现将伤后的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总结如下。1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因伤后体液,尤其是血浆的大量不断外渗和水分的大量蒸发,使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急剧增高,致外周阻力增加;同时因伤后细胞膜电位改变,钠、钾失衡,使组织间液的钠、水进入细胞,造成细胞水肿,体液外渗,造成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缺氧,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2肺部感染因伤后疼痛可明显减低肺通气量…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休克多发生在创伤早期,绝大多数为各种损伤造成血液、血浆及体液丧失,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流量锐减而导致细胞代谢障碍,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的低血容量休克。若能早期诊断,积极而正确地治疗,常可使休克迅速得到纠正;创伤后期发生的休克,多同时伴有创面严重感染或心肺因素等,处理常较前者困难。  相似文献   

7.
危重烧伤病人救治的第一道难关是休克关,因为伤后48小时内大量血浆成分外渗,兼有血细胞的破坏,极易产生低血容性休克。烧伤休克是危重烧伤病人最常见的并发证之一,多发生在伤后48小时之内的休克期,不仅发展快会危及生命,而且缺氧对机体的损害大,甚至影响到后续治疗,关系到抢救的成败。烧伤休克是属于体液渗出所致的渐进性血容量减少造成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休克期输液就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与成人一样,除首推病因学治疗外,应抓好扩容、纠酸两个环节。因为感染性休克的患儿,不论有无体液的丢失,都有体液分布失调及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也与休克的轻重相平行,故扩容纠酸是改善微循环的重要措施。扩容的目的,一是体液再分配时将血管外渗部分的液体回收到血管内;二是补充由于血容量再分配后引起的有效血循环量的不足。正常血压是与心功(心搏出量)、血容量(尤其是阻力血管内血容量)、以及周围  相似文献   

9.
该专题系专家经验谈,其内容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监测;血管活性药物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应用;低血容量休克病人肾功能的维护;低血容量性休克液体治疗五章节。  相似文献   

10.
高渗液在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是由于体液大量从血管内外渗导致体液分布异常所致。为此 ,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是抢救流行性出血热休克的关键。作者于 1994~ 2 0 0 1年间 ,对18例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患者 ,采用小剂量高渗液救治休克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院在 8年间共收住流行性出血热休克病人 34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10例。年龄 2 5~ 78岁 ,平均 5 1岁。使用高渗液纠治的 18例患者 ,入院时血压为零者 4例判为重度休克 ;血压在2 0~ 6 0 / 0~ 4 0mmHg者 8例判为中度休克 ;血压在6 1~ 80 / 4 0…  相似文献   

11.
烧伤患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体液的丢失和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是逐渐发生的,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烧伤治疗过程中如何使患平稳渡过休克关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护理工作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对预防烧伤休克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对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常见儿科危重症的输液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属于分布性休克的一种常见类型,虽然不象低血容量休克那样存在总体液量的丢失,但仍存在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因此,必须在2小时内补足有效循环量,24小时内使患儿脱离休克状态,以恢复正常组织灌注,纠正酸中毒及其他酸碱平衡紊乱。同低血容量休克一样,输液治疗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极为重要1.1扩容 在稳妥扩容的前提下,应体现一早、二快、三足量的快速补液原则,力争在短期内补足有效循环量,这也是其他抗休克治疗是否有效的必要前提。常选用的液体有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生理盐水或低分子右…  相似文献   

13.
陈成丽  毛德莲 《微创医学》2003,22(6):945-946
小儿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增高,大量体液外渗,血容量锐减,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扩容治疗,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由于烧伤补液量多,时间长,使用普通针头穿刺,因创面及病情的影响,穿刺较困难,经常不能有效保证补液的需要,延误抢救时机,影响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4.
<正>休克是一个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渐进性病理生理过程,组织细胞缺氧是休克的本质~([1])。严重烧伤后48 h内为急性渗出期,体液丢失兼有血细胞破坏,极易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被称为休克期。患者烧伤总面积超过15%TBSA就有发生休克的危险~([2])。烧伤休克、缺血缺氧是严重烧伤难以避免并导致组织器官早期损害的关键问题之一~([3]),直接影响着严重烧伤患者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休克常见于严重损伤、骨折、挤压伤等。创伤后组织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强烈的疼痛刺激、体液丢失、低血容量、酸碱失衡等都可致休克发生。创伤后大出血导致死亡的最大危险在伤后第一个24h,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实施紧急抢救,病情加重,转入不可逆阶段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容量休克26例分析阎长兴李春杰宝丰铁路医院宝丰467400关键词颅脑损伤;休克;治疗创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均属低血容量休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容量休克是临床上常见而又棘手的病症,多见于严重的复合伤患者。作者在4a内共收治该类病人26例,...  相似文献   

17.
李福连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645-646
创伤性休克常见于严重损伤、骨折、挤压伤等。创伤后组织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强烈的疼痛刺激、体液丢失、低血容量、酸碱失衡等都可致休克发生。创伤后大出血导致死亡的最大危险在伤后第1个24h,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实施紧急抢救,对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会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就近年来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休克是各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Effective circulation of blood volume,ECBV)减少,微循环障碍,组织血液灌流不足致细胞代谢障碍与细胞受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外科休克的种类很多,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常见而重要的一种。近十年来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有许多新的进展,使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现介绍如下。一、低血容量休克的液体输入疗法在低血容量休克的早期微循环痉挛,血管容量缩小,组织间液进入血管内,血浆容  相似文献   

19.
严重烧伤后由于体液丧失 ,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下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和能量代谢障碍而发生休克。目前认为休克是机体供氧量 (DO2 )不足以产生维持组织功能和结构完整所必需的ATP。因此 ,休克复苏的目的不仅是纠正血容量不足 ,更重要的是改善机体缺氧情况 ,使组织氧输送量和氧耗量达到正常 ,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可以通过降低血细胞比容 ,使机体血流动力流变学及微循环发生改变 ,改善氧供 ,从根本上纠正休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2 0只实验动物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实验室培育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Ⅲ型 )。1.2 …  相似文献   

20.
休克期即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体液渗出期,此期大量体液渗人组织间隙和渗出到创面,从而使循环血容量减少,造成严重休克。伴随皮肤损伤的烧伤休克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护理也有其特殊重要性,往往因护理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现将10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