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整个诊治时期中对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不仅要受到疾病本身的刺激,还要受到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这些刺激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多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从而引起机体代谢不同程度的紊乱和器官的功能障碍,加上病人对疾病的焦虑、手术的畏惧、预后的不理解,既加重了上述不良反应,又削弱了病人的抗病能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直接影响手术预后,因此,做好手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对增强手术的耐受力,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顺利度过手术,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手术室把整体护理运用到围手术期护理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能发生了转变,从强调术中护理转变为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护理,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指导、术中监护、术后回访。这种模式强调了手术室护士与病人的交流,加深了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减轻了术前恐惧,增强手术中的配合能力以及减少了对手术预后的恐惧。在围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中,手术室护士对病人基本病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护理评估,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达到使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的目的,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开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应用整体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手术病人的术前及术后的访视,从生理、心理、社会解度考虑病人的需要,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保证术中思想情绪稳定,促进术后康复,为此我们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进行,目的是做好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平稳顺利地渡地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手术病人的术前及术后的访视,从生理、心理、社会解度考虑病人的需要,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保证术中思想情绪稳定,促进术后康复,为此我们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进行,目的是做好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平稳顺利地渡地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人群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从面向疾病拓展到而向健康,提出了整体护理模式的概念,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和核心,注重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而手术室护理已由单纯的术中护理发展为围手术期的护理,即病人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本文探讨如何拓宽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的工作内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对200例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术期给予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体现并完善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的特征,寻求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3例乳腺癌手术病人的术前、术中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特征,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3例术后发生患肢水肿但并未发生功能障碍;1例发生了皮辩坏死,伤口Ⅱ期愈合,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压力,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病人的心里护理。方法:对围手术期病人的术前探视、术后护理的了解,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向病人或家属宣教术后有关注意事项,按个体需要及时调节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或减轻其恐惧心理,使其安全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医学模式,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使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新的护理模式下子宫全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12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施行术前访视,术中心理护理,术后随访及健康护理等一系列整体护理,结果:通过一系列整体护理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病人的心理要求镇静程度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为100%,术后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岳晓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65-765
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进程,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地配合完成手术的护理模式,由单纯的手术配合转向围术期护理。近年来,我院施行了包括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随访3个环节的围术期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学科上的又一次改革,只有从实际出发,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建立术前一术中一术后一条龙服务,才能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落到实处。经过1年对282例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不但提高了手术患者的痊愈率,而且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保证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早日康复。方法:对术前、术中、术后的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手术病人在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对围手术期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能使病人情绪稳定,很好地配合手术,密切护患关系,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外科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所存在的心理、生理问题,通过人文关怀和专科理论知识,提供相应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2001—2003两年间对3864例手术病人实施围手术整体护理.通过对本科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实施方法以及满足病人身心需要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心理、生理问题,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早日康复.结果填补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手术阶段缺乏系统化护理的不足,使得手术患者都能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促进康复。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使患者提前了解手术全过程,使之去掉思想顾虑,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得到贯通,对促进惠者顺利度过手术关、早日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韩娜  马强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49-50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病人的临床整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眼外伤眼内异物行常规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护理方法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24例病人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经干预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病人的临床整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眼外伤眼内异物行常规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护理方法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24例病人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经干预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手术室整体护理方法及成效。方法对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术中、术后身心整体护理。结果病人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迭98%。护患关系改善;学习气氛浓厚,护士素质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安全系数增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结论耐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陪护、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促进了护患关系和医护合作,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得到优质的、连续的、全面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讨296例LASIK治疗屈光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术前详尽的解释、准备工作、心理护理,术中指导病人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健康指导。结果病人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和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减轻心理压力,手术得以顺利完成。结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有助于病人LASIK手术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人群整体健康为中心转变。整体护理意味着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随之改变。当手术成为治疗的必需手段时,对围手术期的病人的整体护理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做到病房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的连续性,我们以对围手术期病人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收效满意,对围术期的3个环节进行护理如下。 (1)术前教育及护理,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到病房查阅手术患者的病历,向责任护士了解患者的目前生理心理的整体状态,对各种药物的使用;药物及麻醉剂的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术前访视,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热情接待病人进入手术室,作好各项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熟练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安全进行.术后随访,观察病人伤口愈合情况,指导术后康复.[结果]改良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后,促进了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病人的总体治疗效果.[结论]手术室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与单纯的手术护理同样重要.手术室整体化护理模式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访视的实践与效果. 方法 对60例胸外科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中、后护理干预及意见征询. 结果 96.8%的病人对手术护理过程满意,有效改善了病人预见性不安,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患沟通是完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步骤,而术后回访方式的改进和定期小组讨论,对改进手术室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骨折病人进行整体化护理和系统康复指导的重要性。方法:总结分析2年来我科收治的17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术后系统的康复指导方法和疗效。结果:全部病人围手术期内无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降低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