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60例高血压患和200例正常血压实施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白天、夜间和24小时血压及其血压负荷进行对照研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1)高血压组各时段血压均值及血压负荷均明显大于对照组,(2)在高血压组中,收缩压和收缩压负荷与高血压级别呈正相关,即高血压级别越高,收缩压和收缩压负荷越高,靶器官损害越重。(3)不论是高血压组还是对照组,均表现为收缩压变化大,舒张压变化小。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高血压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的判定和指导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采用上臂袖带间断自动充气间接测压.ABPM能提供24h(70~100次)总体血压变化,并能反映出昼夜血压节律变化规律与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经与动脉内ABPM对照研究已证实它的可靠性,较偶测血压(OBP)更能反映人体的实际血压水平,有较好的重复性.目前已逐渐应用到临床高血压的诊断与防治工作,是近十多年来发展的一项新的诊断技术.动态血压的正常值虽无统一标准,但一般认为白天动态血压<135/85mmHg(lmmHg=0.133kPa),低于OBP值,夜间动态血压<120/70mmHg为正常.  相似文献   

3.
近期采用 2 4h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nyBloodPressureMonitoring即ABPM)的方法 ,观察了 2 6例高血压病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住院高血压病患者 2 6例 ,诊断标准符合 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 ,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42~ 64岁 ,平均 5 0 .6± 6.8岁 ,Ⅱ级高血压 8例 ,Ⅲ级高血压 18例 ,所有患者于受试前均未服降压药物或停药二周以上。1.2 方法 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4周行ABPM。动态血压监测仪系美国赛凯迪公司生产。测量血压的间…  相似文献   

4.
李丽颖  经纯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290-1291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评估靶器官损害的价值。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和合并脏器损害组,观察24 h平均血压、白昼和夜间平均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结果:合并脏器损害组动态血压各参数均值较单纯高血压组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充分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其昼夜节律的情况,对预测靶器官损害提供了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动态血压监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血压监测及应用李伟刚闫晓霞30多年来,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uremonitoring,ABPM)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应用日渐增多并逐渐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价值。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与结果分析ABPM多采用...  相似文献   

6.
动态血压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检查诊所血压显示降压有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服用口服降压药物1个月以上,并按诊所血压检查标准降压有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组86例,血压正常的健康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动态血压监测的各项监测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老年高血压组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24 h平均脉压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诊所血压检查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还应进一步行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可作为观察老年降压疗效以及是否平稳降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降压疗效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而准确地了解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 ,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和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我们对已进行降压疗效自我评估的高血压病 5 1例 ,进行了偶测血压(CBP)和动态血压监测 (ABPM )检查 ,探讨ABPM对评价降压疗效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随机选择的门诊高血压病 5 1例 (高血压定义及危险度分层均按 1999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标准 ) ,男 35例 ,女 16例 ;年龄 38~ 82岁 ,平均 6 2 5± 10 1岁。患病年限 1 5~ 38年 ;平均14 9± 12 7年 ,连续服用降压药物时间 1~ 36年 ,平均 11…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特征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密切相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普遍升高,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探讨其对心脏的影响,为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症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和血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75例老年高血压并发症患者动态血压特点,结果显示24h,白昼、夜间收缩压和收缩压负荷明显增高。合并肾损害者收缩压又明显高于心、脑损害者。随着高血压程的进展,血压值升高血压波动幅度降低,说明压力负荷增加是导致心、脑肾损害的直接原因,血压升高的程度和昼夜血压差值是靶器官损害的重要预测因子,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降压效果欠佳,联合使用降压药物和加强对高血压并发症的处理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24 h动态血压(ABPM)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中老年人群进行24 h ABPM,观察血压波动状况及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 53例中夜间血压下降异常者中,收缩压下降异常者41例,舒张压下降异常者36例,同时按是否是高血压进行分组,发现高血压组昼夜节律较正常血压组异常率更高。结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昼夜变化规律也逐步减弱或消失,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这种变化规律减弱更明显,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压能显著降低心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24%~56%)[1],因此糖尿病高血压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1]。本研究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04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0例及单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0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A组),男21例,女19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观察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292例高血压患者用动态血压监测,结合心脏彩超观察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脉压及平均夜间收缩压。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左室肥厚与平均收缩压、平均脉压、平均夜间收缩压显著相关,与平均舒张压无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平均脉压、平均夜间收缩压对左室肥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运用效果.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7月,随机抽取60名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高血压组)、60名正常孕妇(正常组),均给予动态血压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的动态血压参数、动态心电图改变例数、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正常组均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119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和单纯高血压患者,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目的在于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压波动情况,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内脂肪堆积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11年4月448例心血管代谢疾病住院患者,男235例,女213例,年龄20~85(55±12)岁,超声测量腹内脂肪厚度,动态血压仪监测24h动态血压.根据腹内脂肪厚度切点(男性≥38.5mm,女性≥34.7mm)将患者分为腹内脂肪厚度超标组和正常组,再按五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五分位数亚组,观察动态血压各指标在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 腹内脂肪厚度超标组全天、日间和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正常组(P<0.05);随腹内脂肪厚度增加,动态血压并不是单纯的逐渐增加,而是呈近似“U”形的变化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腹内脂肪厚度与24h动态血压的各指标(全天、日间和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呈显著正相关,校正性别、年龄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腹内脂肪厚度与全天收缩压、全天平均压、日间平均压、夜间平均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腹内脂肪厚度与动态血压呈“U”形曲线关系,可能为临床通过减肥控制血压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波依定缓释胶囊对2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波依定能显著降低血压,降低24小时平均和白天平均血压幅度大于降低夜间平均血压幅度,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降压谷/峰比值超过65%。结论:波依定每日服用一次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及清晨醒后的高峰期血压。  相似文献   

19.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ABPM)在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而血压异常与多种慢性并发症有关。为探讨NIDDM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指导临床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防治,我们观察了68例NIDDM患者的动态血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NIDDM组68例,男44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1±4.1)岁,均符合WHO 1980年NIDDM的诊断标准。其中又分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NIDDM_1组)38例,糖尿病非高血压组(NIDDM_2组)30例。对照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平均年龄(55.8±3.5)岁,为健康成年人。1.2 检测方法 采用深圳产百年(BY-960)型无创性便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EH1组51例)晨起血压升高状况,并与年轻高血压病患者(EH2组45例)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仪(ABP),监测两组患者24h血压及心率,24:00 ̄5:00为夜间、5:00 ̄9:00为晨起时间带,晨起最高收缩压较夜间最低收缩压高6.67kPa(50mmHg)者为晨起血压升高。结果:EH1组晨起血压升高35例(68.62%),明显高于EH2组1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