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间盘退变在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病理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随访156例峡部裂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男86例,女70例。所有患者因腰部不适或下腰痛而拍摄X线片,发现峡部裂或滑脱。依据Meyerding滑脱分级,峡部裂而无滑脱患者68例,Ⅰ度滑脱患者88例。全部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或不干预措施,观察病情的进展。依据Boxall等定义的滑脱进展指标,有40名患者,男24名,女16名,出现滑脱进展和椎间盘退变加重。[结果]随访时间3—9年,平均6.3年。椎体滑移增加程度为11%-30%(平均18.5%)。滑脱节段椎间盘高度降低45%-90%(平均72%)。采用x^2双向有序分类资料的关联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与滑脱病理进展有显著关联性。[结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在成年人中也有一定的进展,椎间盘的退变可能是滑脱病理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章宏  王玲  王星 《颈腰痛杂志》2023,(5):874-876
目的 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下小关节积液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本院11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男42例,女70例,年龄(61.33±5.93)岁;均为L4-5滑脱。收集患者影像资料,MRI轴位片判断小关节积液情况,并设为积液组与未积液组。比较两组患者椎间盘Pfirrmann退变分级、椎体滑脱距离以及滑脱程度,并分析小关节积液宽度与Pfirrmann退变分级、椎体滑脱距离以及滑脱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12例中,小关节积液54例,小关节积液平均宽度(2.90±0.45)mm。积液组病程、ODI指数显著高于未积液组(P<0.05);积液组Pfirrmann分级、椎体滑脱距离以及滑脱程度均显著高于未积液组(P<0.05);积液组小关节积液宽度与Pfirrmann分级、椎体滑脱距离以及滑脱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普遍存在腰椎小关节积液现象,且小关节积液与腰椎滑脱程度、椎间盘退变分级具有正相关关系,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分析峡部裂性滑脱与退变性滑脱终板Modic改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6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类型腰椎滑脱Modic改变的类型,分析不同类型腰椎滑脱中Modic改变与腰椎滑脱程度、椎间盘退变、体重指数、劳动量的相关性。结果退变性滑脱113例,其中ModicI型7例(6.2%),ModicⅡ型38例(33.6%);峡部断裂性滑脱151例,其中ModicI型12例(7.9%),Modic1I型23例(15.2%),Modicm型28例(18.5%)。腰椎滑脱伴Modic改变的患者中,滑脱节段Modic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滑脱节段。不同类型腰椎滑脱中Modic改变与滑脱程度、椎间盘退变、体重指数、劳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滑脱中Modie改变与滑脱程度、椎间盘退变、体重指数、劳动量存在相关性;Modic改变在退变性滑脱中Ⅱ型较多,在峡部裂性滑脱中以Ⅲ型多见,并且Modic改变易发生在滑脱节段。  相似文献   

4.
退行性腰椎不稳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性别、年龄、相应节段椎间盘退变、小关节突骨关节炎以及椎体滑脱与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行腰椎MRI及站立位过伸过屈侧位片检查,观察L1-S15个运动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椎间小关节退变以及有无椎体滑脱。腰椎不稳分为前水平位移不稳.后水平位移不稳和角度不稳。椎间盘退变分四度。小关节突退变分为4级。腰椎滑脱分四度。将结果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前向水平不稳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与椎间小关节骨关节炎呈负相关,与椎体滑脱呈正相关;后向水平不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与椎间小关节骨关节炎呈正相关,与椎体滑脱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退行性腰椎不稳与多种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腰椎滑脱不一定有不稳。  相似文献   

5.
腰椎退变性滑脱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素清  廖军 《颈腰痛杂志》2001,22(2):143-143
目的 探讨腰椎退变性滑脱CT扫描价值,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5例退变性滑脱CT结果。结果 前滑脱30例,后滑脱5例;椎间小关节退变35例;椎间盘膨出20例。结论 椎间小关节及椎间退变是腰椎退变性滑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当腰椎峡部断裂后会引起腰椎不稳定,相应节段的椎间盘将承受较大的剪切力,从而加速椎间盘退变,尤其是下方的椎间盘[1].同时,因滑脱节段失稳及剪切力的增加,相邻节段也承受更多的应力及剪切力,从而加速椎间盘的退变.笔者对82 例 L5 椎体峡部裂滑脱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上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及突出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脊柱矢状位参数及滑脱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等的关系,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腰椎退变性疾病(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 退变性腰椎滑脱 退变性腰椎滑脱是指因腰椎退变引起损害节段的上位椎 体向前或向后滑动;若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称为退变性腰椎 滑脱症。 3.1 病理 由于腰椎椎间盘和两个小关节突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变, 关节囊及棘上、棘间韧带松弛,腰椎不稳,导致小关节突的相 互制约能力逐步减弱,损害节段的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 但与峡部崩裂导致的椎体滑脱不同,退变性滑脱通常不超过 椎体前后径的30%,Ⅰ°为主,占90.5%,Ⅱ°仅占9.5%;后 者是椎节间丧失了制约关系,随着剪应力的加大,上位椎体前 滑脱可达Ⅱ°、Ⅲ °,甚至位移至下位椎体的前面。 发生退变性滑脱的椎节通常有节段性椎管狭窄,当两侧 关节突退变破坏不对称时,上位脊椎相对下位脊椎发生旋转, 导致侧隐窝和椎管变形和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8.
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与腰椎退变性滑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在腰椎退变性滑脱的病因学意义。方法:对53名L4~5退变性滑脱患者及53名正常对照者的MRI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测量L4~5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性及对称性。并根据T2加权像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椎间盘退变程度,根据腰椎X线片记录腰椎滑脱程度。结果: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的关节突关节方向与正常者相比更偏向矢状位(P〈0.05)。不对称程度也更为明显(P〈0.05)。在退变性滑脱患者  相似文献   

9.
退行性颈椎滑脱非常少见,患者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疼痛、神经根病变及脊髓病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少,故通常以腰椎滑脱的病理机制类推。为更好地理解颈椎滑脱的发病过程,该文收集了16例影像学确诊为退行性颈椎滑脱的患者,并按照其临床症状及形态特征分为三大类:①伴有小关节退变的脊柱滑脱;②伴有小关节突及椎体退变的脊柱滑脱;③伴有严重颈椎畸形的脊柱滑脱。根据该分类体系进行临床分类并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第1类患者主诉疼痛共3例,实施单个节段的椎间盘切除术并进行复位及  相似文献   

10.
退变性腰椎滑脱是在1955年由Newman首先提出,他记载了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性关节炎所产生具有完整椎弓的椎体的滑动。腰椎退变与退变性滑脱腰椎退变的病变基础是椎间盘,在其退变的基础上,脊椎的关节软骨、关节突及其韧带发生相关的变化,而出现神经根的压迫,腰椎的滑动。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