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臂肌电控制假手,由于利用前臂残端的一对拮抗肌(伸肌和屈肌)的两个肌电信号控制假手开闭动作,与人脑运动意志相一致,因而有直觉性能,能较好地辅助人的日常生活动作,加之穿戴方便,外形可以制作得尽可能美观,受到广大残肢者的欢迎,成为现代假手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肌电控制假手的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截肢患者肌电假手生物反馈训练的最佳方法及其效果评定。方法  14例上肢截肢者 ,共 16只肌电假手 ;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2 5± 8.69)岁 ;右侧截肢 11例 ,左侧截肢 1例 ,双侧截肢 2例。肌电假手生物反馈训练分为 :基础电信号训练、视觉反馈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训练时间为 4~ 6周。结果  16只肌电假手均能按照截肢者的意愿实现开手 /闭手及旋腕动作 ,完成穿衣、洗漱、进餐、写字等日常功能。结论 欲使肌电假手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 ,其训练有 2个关键 :一是寻找残肢肌肉的最强肌电信号 ;二是不断强化生物反馈过程 ,使视觉和肌电假手的动作协调自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肌肉电控制的前臂假肢。该假肢是利用前臂截肢者残端上检测到的肌电信号来控制的,可以实现指伸屈和旋腕两种动作。介绍了获取和处理肌电信号的模拟电路,全部电路置于带有镀金电极的小型绝缘塑料盒内,使镀金电极与残端肌肉直接接触以提取肌肉电信号。对假手的机械结构和握力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减轻假手重量和降低机械噪声的方法。能自动换速增力的机构,使假手获得了传动效率高、噪声低和握力大的效果。两年多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假手的设计是成功的,患者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4.
肌电控制及肌电信号的分析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肌电信号是一种与肢体运动直上关的生理电活动,它已成为人-机仿生系统理想的控制信号源。肌电控制系统动作自然、仿生性能好。本文以肌电假肢为例,论述了肌电控制的实现方法,并系统地介绍、评价了参数模型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时域和频域体表肌电信号分析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肢截肢患者的常规康复治疗、残肢肌电信号训练程序以及装配肌电假肢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 方法对20例截肢患者(22个残肢)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肌肉收缩控制训练和残肢并发症的处理。采用德国Otto Bock公司提供的肌电信号检测和训练软件系统进行肌电信号训练(分为基础肌电信号训练和视觉反馈训练两个阶段),并装配肌电假肢。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20例截肢患者22个残肢肌肉无明显萎缩,肌力好,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患者能较好地控制残肢肌肉收缩。装配肌电假肢20例(20个),所有残肢均能有意识地引出肌电信号,控制假肢的手指打开、闭合以及腕关节的旋转或肘关节的屈伸。 结论残肢常规康复治疗和肌电信号训练对装配肌电假肢,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假肢功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小波变换的人手运动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小波变换提取人手多种运动模式的方法。方法:对人手上肢肌肉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利用肌电信号小波系数的方差构造特征空间。然后从这个特征空间选择指定动作对应的两块肌肉的小波系数方差,求得两者间的比值。结果和结论:构造了新的特征空间,这个空间中包含了可识别各种人手动作的特征值,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人手动作的识别,为研究多自由度假手表面肌电信号控制方法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两自由度实时控制肌电假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手部缺失的残疾人佩戴电动假手的需要,研制一种实时控制两个自由度的肌电假手。方法:通过采集三路残疾人自身残臂上的表面肌电信号,应用简单的信号能量作为特征值,并通过二叉决策树的模式分类方法识别得到手部两个自由度5个动作模式,由单片机构成的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实现了两自由度电动假手的实时仿生控制。结果和结论:基于肌电信号的两自由度电动假手响应速度快,动作可靠,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脑电信号控制上肢假肢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肢是人体缺损肢体的替代物,用以弥补缺损肢体的形状和功能。目前,EMG作为假肢的信息源,在前臂假肢研究领域中已广泛的使用。但对高位截肢患或因瘫痪而导致肌肉萎缩时,则不能提供足够的肌电控制信息。同时,肌肉的疲劳、电极位置的改变、体能波动等也都会使肌电信号的特征值发生变化,造成控制准确度难以提高。然而神经的电生理活动不受人体疲劳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研制的肌电假手控制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欠满意,而且肌电控制假肢的肌肉也易疲劳,影响假手操作。目的:探讨肌电手生物反馈训练的最佳方法及其效果评定。设计:前后对照试验。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科、北京假肢厂。对象: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上肢截肢后要求装配肌电假手的患者14例,共16只肌电手;男11例,女3例;年龄(25&;#177;8.69)岁。方法:肌电手生物反馈训练分为基础电信号训练、视觉反馈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训练时间为4~6周。主要观察指标:肌电假手功能评定结果。结果:16只肌电手能按照截肢者的意愿开手/闭手和旋腕的动作,完成穿衣、洗漱、进餐、写字等ADL功能。结论:欲使肌电手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训练有两个关键:一是寻找残肢肌肉的最强肌电信号;二是不断强化生物反馈过程,使视觉和肌电手的动作协调自如。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研制的肌电假手控制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欠满意,而且肌电控制假肢的肌肉也易疲劳,影响假手操作。目的:探讨肌电手生物反馈训练的最佳方法及其效果评定。设计:前后对照试验。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康复科、北京假肢厂。对象: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上肢截肢后要求装配肌电假手的患者14例,共16只肌电手;男11例,女3例;年龄(25±8.69)岁。方法:肌电手生物反馈训练分为基础电信号训练、视觉反馈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训练时间为4~6周。主要观察指标:肌电假手功能评定结果。结果:16只肌电手能按照截肢者的意愿开手/闭手和旋腕的动作,完成穿衣、洗漱、进餐、写字等ADL功能。结论:欲使肌电手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训练有两个关键:一是寻找残肢肌肉的最强肌电信号;二是不断强化生物反馈过程,使视觉和肌电手的动作协调自如。  相似文献   

11.
肌电信号及其运动模式辨识方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m,EMG)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电信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生物反馈、假肢控制等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EMG的分析方法,及其在临床和康复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本文对EMG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并对利用EMG进行人体运动模式识别的文献作了详细分析.阐述了相关论文的分布特点和运动模式辨识方法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背景:文献表明上肢前臂运动时所产生的表面肌电信号具有非线性特征,而肢体运动时肌电信号又呈现出非平稳特性。目的:设计一种简单的拾取电路采集表面肌电信号,拟应用于动作肌电信号的特征识别。方法:根据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设计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端放大电路,抑制共模干扰;采用低通滤波电路,有源双T带阻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对采集得到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得到信号的特征量。结果与结论:所设计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具有较高共模抑制比,并能有效地滤除50Hz工频信号,可以满足肌电信号采集电路的基本要求。肌电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子频段能量值的方法可以区分手部4种不同动作。  相似文献   

13.
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应用于动作识别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文献表明上肢前臂运动时所产生的表面肌电信号具有非线性特征,而肢体运动时肌电信号又呈现出非平稳特性.目的:设计一种简单的拾取电路采集表面肌电信号,拟应用于动作肌电信号的特征识别.方法:根据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设计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端放大电路,抑制共模干扰;采用低通滤波电路,有源双T带阻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对采集得到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得到信号的特征量.结果与结论:所设计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具有较高共模抑制比,并能有效地滤除50 Hz工频信号,可以满足肌电信号采集电路的基本要求.肌电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子频段能量值的方法可以区分手部4种不同动作.  相似文献   

14.
肌电假肢功能强,控制随意自然且不费力,佩带舒适,外观较好[1],是现代化假手的重要发展方向。观察人手的动作可以看出,在做近体工作时,如系腰带、结衣扣、拉衣裤以及需屈腕才能完成的动作譬如:骑自行车、开车、割草等,腕部的伸屈动作就显得特别重要。腕部可伸屈型二自由度肌电假手就是为完成此类功能而设计的,可帮助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完成某些轻便工作,起辅助作用。1机构选型从仿生机械学角度,来考虑设计此机构。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双手逐步形成其精巧的生物构造。从实用化观点出发,在实际的日常动作中,以拇指与四指的对向运动为主,其中…  相似文献   

15.
正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是肌肉收缩时复杂的表皮下肌肉电活动在皮肤表面处的时间和空间上综合的结果。s EMG信号广泛应用于人机接口(human computer interface,HCI)中,以帮助识别使用者的身体运动,并将其转换为控制命令发送给外部设备。现有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将基于s EMG信号的手势动作识别用于人机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与正常者腰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差异。方法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半桥动作、单侧足支撑半桥动作时腰肌的活动进行肌电信号的分析比较。结果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组双侧多裂肌在实施实验动作时的表面肌电时阈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双侧多裂肌在实施实验动作时的表面肌电时阈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双侧多裂肌收缩失平衡。  相似文献   

17.
自前苏联假肢中心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肌电假手以来,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假手的仿生智能传感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目前重点研发多自由度有传感智能假手,目的是提高假手的灵活性及与环境的信息交互能力,增加假手操作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sEMG)分析系统结合丝电极观察慢性腰痛(cLBP)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腰部深层多裂肌的肌电活动,比较二者的EMG信号时域和频域特征,探讨腰痛深层多裂肌功能状态变化。方法:选取22例cLBP患者(10男12女)和30例健康对照者(15男15女)采用一次性无菌针头导入不锈钢丝电极(直径0.16mm)至L4水平深层多裂肌后完成改良BST动作,采集多裂肌最大随意收缩时的EMG信号,比较两组平均肌电值(AEMG)、均方根值(RMS)、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及其频率的特征差异。结果:cLBP腰部深层多裂肌EMG信号时域指标AEMG、RMS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频域指标MF、MP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Fs、MPFs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0.001)。结论:最大等长收缩运动中,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电活动异常,可能是持续疼痛刺激引起多裂肌募集能力降低,耐力代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EMG生物反馈仪提供的肌电信号,确定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造成腕、踝关节异常运动模式的肌肉原因,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观察EMG生物反馈对该异常关节运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异常运动模式的29个腕、踝关节进行一个疗程的(15次,每次50min)EMG生物反馈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腕伸肌、腕屈肌,胫前肌、腓肠肌两组拮抗肌的肌电信号、肌力,以及治疗前后的关节运动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腕关节背伸与掌屈,踝关节背屈与跖屈的肌电信号、肌力和关节异常运动模式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通过EMG生物反馈能够准确了解导致关节异常运动的肌肉原因,并有效治疗该异常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腿假肢对线对患者站立状态下膝关节肌肉活动特性的影响。探索最优对线的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针对矢状面不同的对线角度,采用NoraxonTM TeleMYO 2400R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测量健侧和残侧有关的10组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结果:为保持站立状态下膝关节稳定,残侧股二头肌和股内侧肌的等张收缩程度高于健侧:调整矢状面对线角度会改变健侧的腓肠内、外肌和残侧股内、外侧肌的收缩程度,当腿管相对于接受腔的屈伸角从一60增大+60到时.以上肌肉的表面肌电绝对平均值变化幅度达一倍以上。而双侧股二头肌、健侧股四头肌肌群收缩程度几乎不变。结论:小腿假肢矢状面对线对患者站立状体下膝关节肌肉和健侧踝关节肌肉活动特性影响明显,以上结果为假肢的优化对线提供了直观定量的生物力学依据.可以结合残侧承重线、足底压力的分析,寻找指导对线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