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 0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膦甲酸注射液3g/3 0 0mL ,静脉滴注,bid×1 5d后改为qd ,共3 0d ;对照组3 1例,仅给常规护肝药物、静脉滴注,共3 0d ,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乙肝三系,HBV -DNA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HBeAg阴转率两组分别为4 6 %、2 2 .5 8% ,HBV -DNA阴转率两组分别为6 6 %及1 9.3 5 %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肝功能恢复亦优于对照组。HBsAg阴转方面无意义。结论:静脉注射膦甲酸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肝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3.0g静滴,疗程4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 DNA和HBeAg,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HBeAg滴度、HBV DNA拷贝数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HBV 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A上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膦甲酸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的胃肠道反应。结论膦甲酸钠对乙型肝炎病毒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等优点,膦甲酸钠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0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 ,对照组给予口服联苯双酯 ,疗程 1a。观察血清病毒学指标、肝功能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 ,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指标有效率及病毒学指标有效率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 5 0例患者在 1a的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能快速持续地抑制HBV -DNA复制 ,促进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 ,并可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治疗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肝病人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PFA)治疗慢性重度和重型乙型肝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重型16例,重度20例,全部患者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3.0g静滴,每天一次,疗程28天。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乙肝病毒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6例慢性重型乙肝有11例存活,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20例慢性重度乙肝临床症状全部恢复,31例存活患者肝功好转,其中2例HBsAg转阴,13例HBeAg转阴,5例出现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14例HBV-DAN转阴。用药期间有6例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头痛,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 膦甲酸钠具有明显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血清病毒水平,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炎恢复,副作用小,可用于治疗慢性重度和重型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探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血清定量测定乙肝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88例,其中常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43例,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另膦甲酸钠治疗组(治疗组)4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抗病毒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肝功能、乙肝HBV-DNA滴度下降情况.结果:肝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乙肝HBV-DNA近期阴转率42.22%,临床有效率93.3%;对照组HBV-DNA近期阴转率11.63%,临床有效率67.4%.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膦甲酸钠具有明显的抑制HBV复制作用,改善肝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黄明广  陈双华 《吉林医学》2010,31(19):3080-3081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用苦参素胶囊及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仅用干扰素α-2b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病毒(HBV)-DNA阴转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观察膦甲酸钠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对照组32例,仅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肝功能、血清HBV DNA含量、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30例治疗前具有消化道症状,治疗后25例有缓解,症状改善率83.33%.其中6例慢重肝患者治疗后存活4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66.67%;对照组25例有症状者中20例有缓解,症状改善80.00%.两组经充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提示膦甲酸钠具有明显和快速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病毒量的作用,可作为抗病毒序母疗法的首程用药或联合用药的选择之一.两组经充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提示膦甲酸钠具有明显和快速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病毒量的作用,可作为抗病毒序母疗法的首程用药或联合用药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膦甲酸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亚急性重型肝炎4倒。慢性重型肝炎17例。所有患者HBV DNA阳性。在护肝、支持、对症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3g,每日2次,连续4周;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DN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2l例患者存活15例;用药前后肝功能显著改善;15例患者HBV DNA得到复查,转阴8例;14例HBeAg阳性5例转阴。其中l例出现HBeAg/抗HBe血清转换,用药期间2例出现头晕,3例出现恶心、腹胀,l例出现皮疹。结论:膦甲酸钠有明显的抑制HBV复制、降低血清病毒水平的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改善预后,可用于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经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  相似文献   

10.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苦参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纤维化指标、HBV-M、HBV-DNA定量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为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HBV-M、HBV-DNA定量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能够明显改善和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情况,抑制HBV增殖、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宿主免疫功能,具有升高白细胞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丽珍 《中原医刊》2003,30(24):48-49
目的 :验证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 48例 ,所选病例均为丙氨酸转移酶 (ALT)>40U/L ,血清总胆红素 (SB) >17 1μmol/L。分为治疗组 2 6例和对照组 2 2例。治疗组给予一般保肝药物 (强力宁、清开灵、门冬氨酸钾镁 ) ,同时应用苦参素注射液 60 0mg ,1次 /日静脉滴注 ,2月后改用 2 0 0mg ,一日三次口服 4个月。对照组给予 (强力宁、清开灵、门冬氨酸钾镁 )一般保肝、降酶、退黄药物治疗后至SB <17 1μmol/L ,ALT <正常值上限 3倍时加用a -2b干扰素针 3 0 0万单位 ,每周三次肌注 ,疗程半年。治疗前后各检测ALT、SB、HBsAg、HBeAg及HBV -DNA。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 P <0 0 5 ) ,血清乙肝标志物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40 77%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 46 5 % (P >0 0 5 )无差异性。结论 :苦参素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周一萍  邝健 《广东医学》2004,25(6):721-722
目的 分析拉米夫定 (lamivudine)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5例CHB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 4 0例口服拉米夫定 10 0mg/d ,疗程 1年 ;对照组 35例应用甘利欣注射液 15 0mg/d ,加入 5 0g/L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疗程 1个月 ,联合口服当飞利肝宁 1 0g/次 ,3次 /d ,疗程 1年。比较两组肝功能及生化指标 :ALT(谷丙转氨酶 )复常率 ,HBV -DNA(乙肝病毒核酸标志物 )阴转率和HBeAg(血清病毒标志物 )阴转率。结果 肝功能生化指标复常率 :观察组ALT复常率 92 % ,对照组 8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乙肝病毒标志物阴转率 :观察组HBV -DNA 6 5 % ,HBeAg 2 0 % ,对照组HBV -DNA 14 2 %、HBeAg 8%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拉米夫定是目前治疗CHB的首选一线抗病毒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eAg 4 8例阳性 ,HBV -DNA均阳性。 6 0例随机分成两组 :Ara -AMP组 30例和干扰素 (IFN)组 30例。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肝功能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时 ,谷丙转氨酶 (ALT)复常率分别为 6 6 %、73%、80 % ;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 16 6 %、36 7%、4 3 3%。HBeAg转阴率均为 5 2 % ;HBV -DNA转阴率治疗 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干扰素联合乙肝疫苗治疗 1个月、3个月、6个月时 ,ALT复常率分别为 70 %、83%、90 % ;HBV -DNA转阴率均为 3 3% ,HBeAg转阴率分别为 7 1%、17 8%、17 8% ;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 ,HBeAg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比较HBV -DNA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ra -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疗程短 ,抗病毒疗效确切 ,停药的后续作用明显 ,改善肝功能显著 ,短期应用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膦甲酸注射液3g/300ml,静脉滴注,bid×15d后改为qd共30d;对照组31例,仅给常规药物、静脉滴注,共30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乙肝三系,HBV DNA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HbeAg阴转率两组分别为46%、22.58%,HBV DNA阴转率两组分别为66%及19.35%,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恢复亦优于对照组.HBsAg阴转方面无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膦甲酸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肝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2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治疗,膦甲酸钠注射液2.4g/250m l,2次/d,疗程28d。结果:肝功能复常率、HBVDNA的阴转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3.1%(15/65)、15.4%(10/65)、29.2%(19/65)明显低于对照组46.0%(29/63)、33.3%(21/63)、47.6%(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死率:治疗组29.2%(19/65),显著低于对照组52.3%(33/63)(P<0.01)。结论:在基础保肝支持治疗同时,及时应用膦甲酸钠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吴剑涛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71-1272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应用健脾化湿汤结合常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肝泰乐、维生素结合常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症状、体征,检测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总胆红素(S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酸(HBV—DNA)。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ALT、AST、SB降低,白蛋白(ALb)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显著性(P〈0.05或0.01);HBsAg、HBeAg的转阴率较对照组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化湿汤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7.
胸腺肽与猪苓多糖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腺肽与猪苓多糖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的保肝药物治疗 ,治疗组同时加用胸腺肽及猪苓多糖 ,3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HBeAg及HBV DNA、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某些症状与体征的缓解、肝功能的恢复、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 ,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腺肽及猪苓多糖合并应用不但能改善肝功能 ,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而且对肝炎病毒复制的阴转有良好的效果 ,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肝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邰立慧 《右江医学》2003,31(3):220-220
目的 选择HBeAg及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病人 6 0例 ,分为两组 ,治疗组予单磷酸阿糖腺苷 0 .4g静滴 ,一日一次 ,连续 2 8天 ,对照组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结果 治疗组HBeAg阳性、HBV -DNA均阳性的 30例中各有 15例转阴 ,对照组仅各有 2例转阴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P <0 .0 1。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 ,治疗 2 8天有半数患者HBeAg、HBV -DNA可转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核苷类药物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两组,治疗组应用核苷类药物联合丹参,对照组应用丹参加保肝药物。结果:治疗组中临床症状改善率,HBeAg阴转率及肝功能复常率优于对照组,但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应用核苷类药物联合丹参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较强、较快地抑制HBV复制.明显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20.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近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恩替卡韦联合保肝药物与单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第4、8、12周症状、体征、肝功能ALT变化及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8、12周,症状及体征均基本缓解,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第4周A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第12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周时治疗组ALT反弹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第4、8、12周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肝功能可出现一过性ALT升高,部分患者ALT反弹,恩替卡韦抗HBV复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