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刚 《医学综述》1996,2(4):169-171
ANP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而参与水盐代谢[3]。但是,在应激状态下右或双心耳切除对ANP分泌影响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仍不完全清楚。1 心钠素与心耳ANP主要由哺乳类动物的心房细胞产生,贮存于心房组织的特殊颗粒内,这些颗粒富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心钠素 (ANP)在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实验用健康山羊 1 6只 ,随机均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不停跳组 )与对照组 (中度低温停跳组 ) ,分别在转机前 ,CPB6 0、1 2 0、1 30、1 5 0 min,停机后测定混合静脉血清中 ANP含量。结果 :实验组 ANP在 CPB6 0 min升高 ,在 CPB期间各时点相对稳定 (P >0 .0 5 ) ;ANP在对照组 CPB心停跳期间无明显升高 (P >0 .0 5 ) ,在再灌注后 1 0、30 min明显升高并达峰值 ,与再灌注之前各时点以及实验组相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CPB结束后与 CPB前仍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能维持血浆 ANP浓度的稳定 ,有利于心肌细胞的保护和机体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3.
陈晓 《中原医刊》2011,(19):82-83
目的探讨切除部分胸腺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恢复的影响,确定术中对婴幼儿胸腺的处理方法。方法将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惠儿收治的分为两组,年龄6个月~1岁,平均(7.0±1.8)个月。部分切除胸腺组52例,保留胸腺组52例。比较两组患儿在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剂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均由一组手术医师进行手术。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有明显差异性。远期随访两组生活质量无差异。结论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中,部分胸腺切患儿围术期恢复过程明显优于保留胸腺患儿。出院3年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王平  陈冠中 《广西医学》2002,24(9):1384-1386
心脏直视手术是心脏外科治疗心脏病的主要手段 ,是借助低温麻醉或体外循环 ,打开心脏进行心内畸形纠正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心脏直视手术开展 ,结束了过去心内畸形不能治疗的历史 ,使心脏病患者得到了治疗。1 心内直视手术的历史简介195 3年Lewis开始在临床应用低温麻醉施行心内直视手术〔1〕 ,用体表降温的方法 ,当体表降温至30℃时 ,上、下腔血流阻断可以安全延长至 6~ 8分钟 ,用这方法进行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95 7年 ,梁其琛首先在低温下行切开肺动脉主干 ,在直视下切开狭窄的肺动脉瓣〔2〕。这一低温心内直视手术成功 ,为我国开…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52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全组无院内死亡,出院后死亡1例。本文并对手术有准备、手术操作及手术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了做好围术期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7.
8.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常见病,现将我院小儿心胖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报告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8例,发生率1.71%,症状出现于术后1-2d,表现为妄想,狂躁,行为障碍等。认为与病程长,病情重,体外循环时间长及年龄,性别有关,但精神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采取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10kg以内婴幼儿心脏停跳和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从1996年11月~1999年10月共施行10kg以内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59例,其中心脏停跳(AH)体外循环(CPB)22例,心脏不停跳(BH)CPB37例.由于婴儿年龄小,体重轻,在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有本质不同,因此CPB的管理也有所不同.现将我们CPB管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AH组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7~30个月(平均24±9.8个月),体重4.5~10kg(平均8.8±1.6kg);女性14例,年龄3~36个月(平均16.2±8.5个月),体重2.4~10kg(平均8.0±1.6kg).全组病种包括法乐氏四联症1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卵圆孔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35例(合并肺动脉高压3例,右室流出道狭窄5例,房间缺损3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房间隔缺损5例,法乐氏三联症2例,心上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三尖瓣闭锁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大动脉转位1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同时伴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1例.  相似文献   

11.
婴儿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319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婴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 (CPB)管理。方法 回顾该所开展婴儿心脏直视手术共 3 19例的CPB情况 ,包括血液稀释、灌注方式、心肺保护、相关并发症 ,并按病种、年龄、生存情况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CPB时间 2 2~ 40 6min ,平均 (89± 5 7)min ,主动脉阻断 (ACC)时间 0~ 199min ,平均 (4 6± 3 2 )min。患儿年龄越小、畸形越复杂CPB ,ACC时间越长 ,死亡组明显长过生存组 (P <0 0 1)。②各年龄、病种、生存情况组术前红细胞压积 (HCT)虽略有差异 ,稀释后、术毕HCT各组间无差异 (P >0 0 5 )。③CPB主要采用高流量灌注 ,48例深低温低流量 ,8例深低温停循环。④心肌保护主要采用冷晶体停搏液 (90 6% )一次性 (82 1% )顺行 (98 3 % )灌注 ,自动复跳率 97 3 %。⑤死亡 5 3例 ,住院病死率 16 6%。主要死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律失常 ;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呼衰、肺部感染。结论 根据患儿的体重、病种选用相应的血液稀释和灌注方式、注重心肺等生命器官的保护将有助于婴儿心脏手术的顺利开展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13.
本实验应用心钠素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了35例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及1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前后血浆心钠素的变化,并对其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心脏病手术患者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6~54岁。其中房间隔缺损7例,室间隔缺损13例,法乐氏三联、四联症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0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Ⅰ级15例,Ⅱ级10例,Ⅱ~Ⅳ级1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常温及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温组及低温组各20例,分别于术晨、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7、14d抽取患者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TNF、IL-2、C3、C4值。结果 两组术前各项检查指标无显著差异。(1)两组术后1-4d的IL-2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至术后7d恢复正常。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4d,低温组IL-2显著低于常温组。(2)体外循环结束时以及术后1、4、7d,常温组TNF水平显著低于低温组。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d均高于术前,常温组至术后7d、低温组术后14d恢复正常。(3)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7d,常温组C,水平高于低温组,术后4d两组无差别;常温组及低温组于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4d均低于术前,至术后7d常温组恢复正常,低温组至术后14d恢复至术前水平。(4)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dC4水平均低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d,常温组C4水平高于低温组。结论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显著轻于低温组,因而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优于低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比其他手术更易影响病人的免疫功能,目前认为其具体机制包括:手术创伤、体外循环中血细胞的破坏、非组织配型输血、岂缺血再灌注损伤、低温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缺血忆证实有较强的心肌保护作用,是一种内源性保护方法。该研究旨在探讨缺血预处理与术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例上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3-3缺血预处理方案,对照组不作缺血预处理。分别检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监护处理:附5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00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进行监护处理,结果67例发生并发症,认为加强监护处理措施,预防术后低心排、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功能不全、胸部切口出血或心包填塞以及血生化碱碱代谢紊乱等的发生,是提高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持续高应激状态对心脏心钠素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持续高应激状态对大鼠心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Dotblot和Northernblot杂交技术检测心室及心房组织中ANF-mRNA含量。结果 实验大鼠心房ANF-mRNA含量增加,在心室则减少,结论:高应激状态下,大鼠心脏心钠素基因表达在心房增强,在心室则减弱。  相似文献   

18.
常温体外循环技术在老年心脏手术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8例老年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例。全部病例均不主动降温,可自然降温2~3℃,中心温度32.1~36.8℃。体外循环灌注流量为2.2~2.4L/m2·min。灌注压为6.7~12kPa。心肌保护采用15%氯化钾与氧合血混合后持续灌注心脏的方法。全组体外循环时间78~301分,平均160分。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217分,平均97分。心脏均自动复跳,无低心排出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提示充足的灌注流量和满意的灌注压是保证重要脏器良好灌注的必备条件,针对老年患者特殊性进行体外循环管理,常温体外循环技术同样适合于老年心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患者血清钾的影响。方法 :3 5例患者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及含钾温血停跳液连续灌注心脏保护法施行心脏手术。结果 :手术前、肝素化时 ,转流 60min、转流中止及次日晨 7时血清钾值 (c/mmol·L-1)分别为 4 4± 0 3 ,3 9± 0 6,4 0± 0 4 ,4 2± 0 5及 4 3± 0 4。结论 :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温血停跳液连续灌注法能维持心脏手术中、后期血清钾稳定 ,避免了钾代谢紊乱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7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浆心钠素测定的结果,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和麻醉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及其与血压调节、体液内环境稳定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