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哮喘血清、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PCR检测不同因素刺激下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人不同因素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结果哮喘血清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升至对照组345倍,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加用地塞米松后IL-22R1mRNA降至对照组10倍,蛋白表达较仅用哮喘血清刺激明显减弱(P<0.01)。IL-4、IFN-γ、TGF-β刺激后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增加。结论 IL-22R1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程,影响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地塞米松发挥其在支气管哮喘病程中作用的机制之一。IFN-γ、IL-4、TGF-β对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的作用可能是其对支气管哮喘疾病产生影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介素22(IL-22)在哮喘模型中的作用,研究布地奈德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IL-22的调控作用。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布地奈德组3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小鼠以制备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进行HE及AB-PAS染色,进行气道炎症评分,ELISA法检测3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IL-22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L-2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增加,BALF中IL-22水平增高,肺组织中IL-22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后,小鼠气道炎症评分及肺组织IL-22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哮喘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对哮喘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肺内IL-22的表达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大鼠牙周炎发展过程中IL-22(interleukin-22,IL-22)、IL-22受体1(interleukin-22 receptor 1,IL-22R1)和白介素-22结合蛋白(interleukin-22-binding protein,IL-22BP)的时序性表达的意义。方法 将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0周)、牙周炎1周组、牙周炎2周组、牙周炎3周组、牙周炎5周组,用高糖饮食+丝线结扎+接种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方法造模,在各时间节点取相关组织,观察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和牙槽骨吸收情况,检测IL-22、IL-22R1、IL-22BP的含量及mRNA的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牙周组织正常;在建模1周可以观察到上皮损伤和轻度炎性细胞浸润,在建模第3周组达到高峰期;建模第5周组炎症减轻,上皮细胞增生和屏障完整性的恢复,从而形成了牙周袋;与对照组比较,各牙周炎组大鼠牙槽骨吸收明显,根分叉逐渐暴露,腭侧多边形面积增加,上颌软组织中IL-22和IL-22R1含量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IL-22BP含量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牙槽骨吸收逐渐加重、腭侧多边形面积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2和IL-22R1含量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第3周达到高峰,第5周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2BP含量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在第3周达到低谷,第5周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2、IL-22R1和IL-22BP与牙周炎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调节IL-22、IL-22R1和IL-22BP的表达,可为牙周炎的诊疗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白细胞介素22(IL-22)是IL-10家族的新成员,它能通过结合特异性受体IL-22R发挥其生物学效应。IL-22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IL-22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或者哮喘动物模型中表达增高。目前,IL-22在不同的实验中得出的结果对于哮喘炎症是促进还是抑制仍有争议。此外,IL-22如何在哮喘中发挥调控作用仍是未知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7kip-1在支气管哮喘气道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哮喘组,每组30只。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照组和哮喘组气道上皮组织中气道黏膜上皮细胞、p27kip-1的表达情况;测定两组气道上皮组织中气道平滑肌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阳性计数。分离各组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ASMC),以α-Actin抗体标记其核数。【结果】半定量评分显示,哮喘组气道黏膜上皮细胞及p27kip-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PCNA阳性计数、ASMC核数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时,p27kip-1在气道上皮组织中表达减少。通过上调p27kip-1在气道上皮组织表达可以抑制气道上皮组织中ASMC的增殖,为哮喘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白介素22(IL-22)的表达调控及其在肺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肺腺癌A549细胞B7-H3基因(A549/KO),同时收集56例肺腺癌患者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A549/KO培养上清液和患者血清中的IL-22水平,并检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3(sB7-H3)含量.分析sB7-H3与IL-22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肺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sB7-H3、IL-22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A549/KO细胞上清液IL-22表达水平较野生型A549降低(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sB7-H3和IL-22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sB7-H3和IL-22的表达水平与p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且sB7-H3和IL-2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316,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定sB7-H3(OR=1.423,95% CI:1.139~1.778)、IL-22(OR=1.108,95% CI:1.001~1.228)为肺腺癌的危险因素,两者可作为肺腺癌诊断指标.ROC曲线分析表明,IL-22和sB7-H3联合检测(AUC =0.827,95%CI:0.727~0.903)对肺腺癌的诊断性能高于sB7-H3 (AUC=0.795,95% CI:0.690~0.877)和IL-22 (AUC=0.766,95%CI:0.658~0.853)单项检测.结论 B7-H3可通过上调IL-22表达在肺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作用,联合检测血清sB7-H3和IL-22有助于肺腺癌的诊断与监测.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4,-13促进人肺成纤维细胞ADAM3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ADAM3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哮喘的发生以及气道高反应性有显著相关。ADAM33基因主要在肺的平滑肌细胞、成肌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达,而在上皮细胞、T细胞或免疫细胞中表达较少。由于ADAM33基因在肺间充质细胞的选择性表达,因此,ADAM33基因可能与小气道重塑有关。IL4和IL-13都是Th2型细胞因子,在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IL4和IL-13可以通过增加支气管上皮细胞对转化生长因子-β的释放,从而促进气道重塑。因此,我们研究IL-4和IL-1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ADAM3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ADAM33基因表达异常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年新  陈正贤  吴欣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18-1420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后舒张试验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立即进行舒张试验,随访2年.结果 97例患者中,56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哮喘组),余41例患者为非哮喘组.哮喘组舒张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上升值和上升百分比高于非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激发试验后舒张试验FEV1改变率诊断支气管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支气管激发试验后舒张试验FEV1改变率最佳截点为18.24%,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73.2%.结论 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联合支气管激发试验后舒张试验可提高支气管哮喘诊断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哮喘小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布地奈德控制哮喘的作用机 制与IL-17 表达的关系。方法 24 只4 周龄清洁级雌性BALB/c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及布地奈德组, 每组8 只。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复制哮喘小鼠模型。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给予哮喘小鼠布地奈德 混悬液治疗。模型复制成功后,取其肺组织行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 应(qRT-PCR),测定肺组织中IL-17 mRNA 的表达。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IL-17 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哮喘组气道中炎症细胞浸润、BALF 中IL-17 表达、肺组织中 IL-17 mRNA 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哮喘组均增高。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干预后, 布地奈德组气道中炎症细胞、BALF 中IL-17 的表达、肺组织中IL-17 mRNA 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布地奈德组低于哮喘组。结论 IL-17 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升高,抑制小鼠中IL-17 的表达, 是布地奈德控制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CC)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22和Th17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h22细胞和Th17细胞在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慢性宫颈炎(CCS)患者外周血中占CD4+T细胞的比率,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22、IL-17和TNF-α的表达。结果:Th22和Th17细胞及IL-22、IL-17和TNF-α在CC组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较CIN组和CCS组明显增高(P<0.05);在宫颈癌患者中,Th22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Th22细胞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量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Th22、Th17细胞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该免疫失衡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及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健康豚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1、哮喘组1、地塞米松治疗组1和正常组2、哮喘组2、地塞米松治疗组2.分别代表急性和慢性模型;用卵蛋白致敏和诱喘,急性模型2周后取支气管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和电镜切片:慢性模型4周后取支气管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和电镜切片。采用计分法对气道病理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光镜下急性哮喘模型可见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管壁炎症细胞浸润、杯细胞增生、平滑肌增厚,肺泡间隔亦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与急性模型比较,慢性哮喘模型基底膜和平滑肌层增厚更明显,支气管壁内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地塞米松治疗后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基底膜和平滑肌增生减轻。电镜观察显示慢性哮喘模型基底膜层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沉积、平滑肌细胞增多肥大。病理指标评分结果示急性哮喘模型EOS浸润、杯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平滑肌增生、炎症细胞浸润5项指标计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慢性哮喘模型EOS浸润、炎症细胞浸润、基底膜增厚、平滑肌增生、管壁纤维化5项指标评分高于正常组,地塞米松治疗后平滑肌增生计分略仍高于正常。慢性哮喘模型与急性哮喘模型比较仅平滑肌增生和管壁纤维化计分有差异(P〈0.05)。结论豚鼠哮喘模型存在气道重塑病理改变,慢性模型比急性模型更明显;急性模型的病理变化说明气道重塑在哮喘的早期即开始;糖皮质激素早期应用可预防气道重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的研究白介素-22和白介素-22相关的细胞因子受体在恶性皮肤黑素瘤组织中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应用PCR技术方法观察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IL-22,IL-10RB,IL-22R和IL-22BPmRNA的表达。结果在恶性黑素瘤和正常组织中表达IL-10Rp和IL-22R受体。IL-22在6例正常组织中表达,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全部表达。IL-22BP在恶性黑色素瘤和正常组织中全部表达。结论IL-22,IL-10RB,IL-22R和IL-22BP可能参与恶性黑素瘤的形成和发展,为通过抑制白介素-22的活性而从基因和免疫方面治疗恶性黑素瘤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增强香烟暴露小鼠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 用野生型(WT)及IL-17A基因敲除(IL-17A-/-)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熏烟组、PM组、熏烟+PM组,每组6~8只.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装置烟熏,气道滴注方法吸入PM,观察气道炎症反应,连续干预3个月后取检.用HE检测肺组织炎症浸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辅舒酮和喘乐宁联合用药和孟鲁斯特对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的干预效果,阐明哮喘及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 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给药1组(辅舒酮和喘乐宁雾化吸入)和给药2组(给予孟鲁斯特),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 建立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数目的变化;检测大鼠血清IL-12水平的变化及与气道重塑的关系,观察气道纤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给药1组和给药2组大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但给药1组与给药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1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给药1组和给药2组大鼠血清IL-12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给药1组与给药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给药2组比较,给药1组大鼠气道纤毛排列整齐,弹力纤维基本正常,胞核及胞质无明显改变;平滑肌轻度增厚,淋巴细胞中度浸润。结论:辅舒酮和喘乐宁联合用药较孟鲁斯特更能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慢性炎症,从而减弱哮喘气道重塑,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保护气道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血清白细胞介素-13、17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3、IL-17与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关系。方法对20例非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14例稳定期COPD患者、21例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CB)患者和10例正常参照者行气道激发试验。采用ELISA法测定四组受试者的血清IL-13和IL-17。结果伴有AHR的哮喘患者血清IL-13水平(53.62±8.85)pg/ml和COPD、CB患者血清IL-13水平(48.15±6.02)pg/ml均较正常人(39.99±5.95)pg/ml明显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IL-13与哮喘患者PC20FEV1呈负相关(r=-0.602,P<0.01),与COPD、CB患者PC20FEV1也呈负相关(r=-0.632,P<0.05)。哮喘患者血清IL-17水平(18.10±3.90)pg/ml较正常人(14.40±4.05)pg/ml显著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IL-17与COPD、CB和哮喘患者PC20FEV1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13与哮喘、COPD、CB患者AHR的发生相关;而血清IL-17与AHR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清IL-17、IL-13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辛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IL-17、IL-13及脂联素变化情况。结果 COPD患者组血清IL-17、IL-13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1);而FEV1%、FEVl/FVC及脂联素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7、IL-13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EV1%、FEVl/FVC及脂联素水平则显著升高(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清IL-17、IL-13、脂联素、FEV1%及FEVl/FVC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炎症介质IL-17、IL-13和脂联素的含量与患者FEV1%、FFEVl/FVC均显著相关。结论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升高脂联素水平并降低IL-17、IL-13水平,辛伐他汀对COPD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苏新明  李文扬  于娜  刘刚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483-1484,1488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患者的呼吸生理指标,研究基础肺功能与支气管激发试验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9例慢性咳嗽患者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后加测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的变化状况,并观察激发试验后肺功能上述几项指标下降及下降率与激发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69例受试者当中,基础肺功能正常45例,占总受试人数的65.22%;小气道功能异常者24例,占总受试人数的34.78%。45例基础肺功能正常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接近阳性(由于激发试验引起剧烈咳嗽而终止)30例,占基础肺功能正常人数的66.67%。相比之下,24例小气道功能异常者加测支气管激发试验后11例为阳性,占45.83%。结论对于慢性咳嗽患者,尽管基础肺功能检测正常,也应将支气管激发试验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筛选出由气道高反应引起的慢性咳嗽,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