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六个经ABS铸型的猪肾血管标本中,观测了出球小动脉的解剖学特征。将肾皮质分为三层,每层各观测了300个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94.66%的肾小球具有一支出球小动脉。有少数出球小动脉是由2—3支小动脉在肾小球门外汇合而成;有的始终不汇合而形成2—3支出球小动脉,占5.33%。多支出球小动脉主要见于髓旁皮质,其出现率占多支出球小动脉总数的53%。900个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全部均由肾小球门穿出,未见从尿极出球者。但有时可见出球小动脉穿出肾小球门后,紧贴或嵌入本肾小球小叶之间,行至尿极才离开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走行方向与皮质层次有关,浅层者多上行,中层者多横行,髓旁区多朝向髓质。出球小动脉的内径,由浅而深逐步增大,各层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有些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大于入球小动脉,这种情况亦多见于髓旁皮质。中层皮质出球小动脉长度较其他二层者短。  相似文献   

2.
4例人肾小球铸型扫描电镜观察。肾小球由毛细血管蟠曲成球形、桑椹形;由指状毛细血管突起成菊花形;二者兼有成混合形。入球、出球小动脉多为1支,个别为2支,有的入球小动脉出现局部狭窄,出球小动脉的出球部位不一,按行程分为短支、长支、蟠曲型,一般比入球小动脉细,个别相等或较粗,髓旁区出球小动脉分为肌型、内皮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山羊肾微血管构筑。方法经山羊肾动脉灌注ABS丁酮溶液,制成肾脏微血管铸型标本,在双目显微镜下进行解剖,镀膜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山羊肾小球为一簇迂回盘曲的血管团,由小叶输入微动脉、毛细血管网小叶及小球内交通支和小叶输出微动脉构成;绝大部分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均为1支,少数出球小动脉为2支。其出球小动脉的口径约为入球小动脉的一半,大多数自肾小球门处穿出,个别可从肾小球门的对侧离开。结论肾血管的灌注和铸型是研究肾脏血管超微结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山羊肾微血管构筑。方法经山羊肾动脉灌注ABS丁酮溶液,制成肾脏微血管铸型标本,在双目显微镜下进行解剖,镀膜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山羊肾小球为一簇迂回盘曲的血管团,由小叶输入微动脉、毛细血管网小叶及小球内交通支和小叶输出微动脉构成;绝大部分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均为1支,少数出球小动脉为2支。其出球小动脉的口径约为入球小动脉的一半,大多数自肾小球门处穿出,个别可从肾小球门的对侧离开。结论肾血管的灌注和铸型是研究肾脏血管超微结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山羊肾微血管构筑。方法经山羊肾动脉灌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丁酮溶液,制成肾脏微血管铸型标本,在双目显微镜下进行解剖,镀膜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山羊肾小球为一簇迂回盘曲的血管团,由小叶输入微动脉、毛细血管网小叶及小球内交通支和小叶输出微动脉构成;绝大部分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均为1支,少数出球小动脉为2支。其出球小动脉的直径约为入球小动脉的一半,大多数自肾小球门处穿出,个别可从肾小球门的对侧离开。结论肾血管的灌注和铸型是研究肾脏血管超微结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15例20~38周胎儿肾小球血管构筑。发现,球型肾小球占多数(71.5%),菊花型(16%)和混合型(12.5%)较少,肾小球的类型是由胚胎早期发育所决定。入球与出球小动脉多为1支,少数有2支以上,在入,出球小动脉之间未观察到有直接吻合的血管,但少数肾小球与肾小球之间有毛细血管相交通,或肾小球与肾小球之间接触部分毛细血形成直接吻合,此外,还观察到较少的近足月龄胎儿肾小球器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15例20~38周胎儿肾小球血管构筑。发现,球型肾小球占多数(71.5%),菊花型(16%)和混合型(12.5%)较少,肾小球的类型是由胚胎早期发育所决定。入球与出球小动脉多为1支,少数有2支以上,在入、出球小动脉之间未观察到有直接吻合的血管,但少数肾小球与肾小球之间有毛细血管相交通,或肾小球与肾小球之间接触部分毛细血管形成直接吻合。此外,还观察到较少的近足月龄胎儿肾小球旁器内毛细血管的构筑,其毛细血管分布较局限,毛细血管直径大于其形成网眼的直径。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中原医刊》2004,31(1):43-44
近年来 ,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证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不仅有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还对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具有延缓保护作用。本文就ACEI对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1 ACEI保护肾脏作用的机制1.1 降低肾小球内压 :ACEI能从血管阻力及血容量两方面有效地降低系统高血压 ,系统高血压降低即能间接改善肾小球内“三高”(高灌注、高胯膜压、高滤过 )。ACEI还能扩张肾小球出、入球小动脉 ,且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强于扩张入球小动脉 ,故又能直接使肾小球内“三高”降低。早在 80年代初即已证实 ,肾小球内“…  相似文献   

9.
应用微血管筹型扫描电镜(SEM)观察了15例20-38周胎儿肾小球毛细血管发生及发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了20-38周胎儿的肾脏内皮质肾小球,生长发育较好,肾小球大小无明显变化,但其毛细管形态显示了一定的差异,外皮质肾小球发育较差,在胎儿早期(5个月)较多初级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发出的毛细血管呈向前开放5~10支数量不等的不突起或弯曲成指状排列,部分肾动脉分支形成的终末血管(入球小动脉)呈光滑而又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6只狗的左、右肾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肾小球的外部构筑,可分为球型、菊花型和混合型。在有的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或邻近的两出球小动脉之间,有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血管吻合支存在。在肾小球的血管极处,即肾小球旁器所在部,非血管成分被腐蚀,但清楚地显示出肾小球旁器内毛细血管网的立体构型,表现为管径粗、网孔小、网眼密和血管分布近似三角形。这种构型特点,与该部位血流速率快、流量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出血热肾功能衰竭发病机理多年来,一直认为本病是由于病毒直接作用于人体血管,引起金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害。皮质入球动脉收缩,导致弓形动脉和髓质直小动脉短路开放,使大量血流不通过肾小球直接倾注髓质,因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血流量下降,可刺激入球动脉旁器产生肾素,使血管紧张素原变成血管紧张  相似文献   

12.
用SD大鼠造成实验性高血压糖尿病(HD)后,分别于6、8和10个月处死,每组8例,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动态观察肾脏改变。结果如下:(1)6个月时即有肾小球系膜细胞突起增多,富含粗面内质网,系膜基质随病程而增加,使系膜区高度扩大。病变始于血管极,再波及全球。(2)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3)出入球小动脉中层与肾小球系膜区相连,中层平滑肌细胞突起增多及基膜增厚。对肾脏改变的形态学发生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进入血管球处,其平滑肌细胞改变为上皮样细胞,称之为肾小球旁细胞(JG细胞)。这种细胞具有分泌肾素的功能,用普通的HE染色方法不能显示其分泌颗粒。一般采用Bowie法或Harada显示JG细胞颗粒。我们对Bowis的原法作了一些改良,经反复  相似文献   

14.
对各种危重患者出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不仅要使肾功能得到改善,且应在建立强有力的综合管理基础上进行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复杂,其中,以肾血流减少、肾内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增多导致肾内小动脉特別是入球小动脉收缩(肾映血),使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可能是大多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机理。不同病因的ARF又以不同的机理为主。例如各种毒素肾  相似文献   

15.
应用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技术研究8例成人肾脏的肾小球微血管构筑,结果发现:1.输入小动脉在肾小球血管极处分为2~5支小球内小叶微动脉。输入小动脉血管铸型的直径为126.35±20.5μm。2.肾小球是由小球内小叶微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网小叶间交通支和毛细血管输出根所构成的近似于球状体,小球内每个毛细血管网小叶均是一个独立的机能解剖学单位;3.299个肾小球均有一支输出小动脉,只有一个肾小球有两支输出小动脉。输出小动脉的血管铸型直径为91.35±11.7μm。4.输出小动脉起始处具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装置,此结构在调控肾小球内的微循环血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肾脏是合成前列腺素物质的主要器官之一,前列腺素E1(PGE1)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肾动脉和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流量,尤以肾皮质为明显,使肾小球的出、入球小动脉和叶间动脉阻力下降,对防止肾功能恶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肾小体 (renalcorpuscle)似球形 ,故又称肾小球 ,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体有两个极 ,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 (vascularpole) ,与近端小管相连接的一端称尿极 (urinarypole)。血管球是入球微动脉与出球微动脉之间蟠曲成球的毛细血管袢。血管极处有少量结缔组织细胞 ,随血管进入血管球 ,分布于毛细血管袢之间 ,构成血管系膜(mesangium) ,血管系膜又叫球内系膜 ,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肾小囊 (Bowmancapsule)有壁、脏两层 ,脏层上皮细胞又称足细胞 ,足细胞与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了新生儿,2.5岁、15岁、16岁、29岁及52岁人肾小球ABS铸型的形态,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多由扁园形转变为长园形;其面积亦随年龄而增大,各年龄间有显著差异(P<0.001)。同一肾皮质的浅、中、深层间,肾小球的大小亦有显著差异(P<0.001)。肾小球可分为叶型、小叶型及螺旋型三类。同一肾小球的输入小动脉常大于输出小动脉,但有少数却小于输出小动脉。此外,尚观察到少数小形肾小球及处于不同退化阶段的肾小球。  相似文献   

19.
在16个经ABOS铸型的猪肾血管标本中,观测了肾内动脉各级分支间的吻合及入球小动脉的解剖学特征。肾段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和髓旁型小叶间动脉均发出肾窦动脉,彼此吻合成网。由网发出交通支及返动脉,同肾外小动脉吻合。肾窦动脉网还发出:①入髓质的无肾小球直小动脉;②至肾盂、肾盏和大血管壁的营养动脉。小叶间动脉可分为皮质型和髓旁型小叶间动脉。前者见于皮质各层,即一般所说的小叶间动脉;后者位于髓旁皮质深部,其特征是:发  相似文献   

20.
肾脏的组织结构特点。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人体两侧肾脏共有170万~24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是微小的球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的核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两端分别和入球小动脉及出球小动脉相连,毛细血管网间充满间质细胞。肾小球的包囊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