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大多表现为对称性色素沉着.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其不但影响容貌,而且给患者带来诸多精神、生活方面的烦恼和痛苦.目前西医仍没有治疗黄褐斑的特效药物,外用药物及光疗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色素反弹现象非常严重.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中医学络病的角度进行阐述未见报道.由于络病理论及应用涉及诸病领域,本文浅谈络病理论与黄褐斑的相关性,期望寻找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中风探讨络病与病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文甫 《光明中医》2006,21(3):11-12
络病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络病学说在保留了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色的同时在学术上对传统中医理论作了发展与创新,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络病理论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闻锐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26-1927
中医络病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门独特的学说,应用其理论,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开辟了新的有效途经,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络病理论论治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病学说隶属于经络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一直以来,络病学说对我国历代医家的临床治疗起着重要指导的作用.在面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的疾病--肿瘤时,中医学家从络病理论入手论治肿瘤,在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展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络病学说隶属于经络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一直以来,络病学说对我国历代医家的临床治疗起着重要指导的作用。在面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的疾病——肿瘤时,中医学家从络病理论入手论治肿瘤,在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展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络病理论与血管性痴呆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络脉空虚、络脉阻滞和络脉损伤三个方面探讨了血管性痴呆与络病的密切联系,络病理论可作为血管性痴呆治疗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及用药规律,指出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络,脑络正常是维系脑髓神机正常状态的基本条件,病机关键为脑络受损、神机失养,阐明血管性痴呆发病规律符合络病的病机。进一步提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及时参以治络通络的方法 ,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了诊疗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7.
络病理论与肝纤维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归纳了络脉理论基本内容,提出络病的基本改变是气滞、血瘀、津停、络虚,引用古典文献及临床实验、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系统论证肝纤维化和络病的关系,提出肝纤维化可归入络病进行辩治,其主要病理机制是“毒损肝络,痰瘀交阻“。认为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纤维化,进而出现门脉高压,肝硬化的过程,是一个由络伤气滞,进而发展至痰湿阻络,痰瘀交阻的过程,应重视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病因、病机的分析,指导诊断和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络病理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戚淑娟  钟嘉熙 《新中医》2006,38(1):8-10
络病理论首见于《内经》,发展于仲景,叶天士正式提出络病理论。现代对络病理论的研究涉及到诸多领域,尤其是在心脑血管领域,但少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试将络病理论运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期探讨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略论络病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内经》是络病理论之源《内经》提出了络脉的概念并描述了络脉的循行和分布。《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伏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指出了经脉直行于分肉的较深部位,为里,多深不可见,络脉支横于肌腠的浅表部位,属表,多浅而常见。此外,络脉与经脉循行和分布的区别还在于经脉多循行于溪谷大节之间,而络脉多循行于经脉所不到之处,以为联络流通之用。如《灵枢·经脉》云:“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相似文献   

10.
刘雪琴 《河北中医》2007,29(7):658-660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着深刻的理论内涵。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络脉的概念,初步论述了络脉的循行、生理及病理,为络病理论奠定了基础。至汉代张仲景进一步发展了络病理论,主要体现在《伤寒杂病论》中,他论述了部分络脉病证及与络脉有关病证的病机、诊法和方药。张仲景之后,历代也有一些散见的关于经络瘀滞病证的论述,但均未形成比较完整的关于络脉受病的辨治理法。至清代,叶天士在继承前人学术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在其《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强调“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总结出较为完整的络病辨治理法,从而发展了前人的学术成果,使络病理论初成体系。至现代络病理论得到充分重视,日益完善。现就近年关于络病理论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络脉1.1络脉的定义目前所言的络脉,其意义不断递进延伸,较前有了更加清晰深邃的内涵。现对络脉概念认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1.1从广义与狭义来认识雷燕[1]认为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络,包括“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支横旁出的分支部分的统称;脉络之络系指血脉的分支部分。狭义的络,仅指经络的络脉部分。络病学...  相似文献   

11.
285例HIV/AIDS患者腹泻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因有偿采供血感染的艾滋病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一对一的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河南因有偿采供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共285例,根据艾滋病腹泻病例选择标准选择有腹泻症状的HIV/AIDS患者,分析其证候特点.结果 285例HIV/AIDS患者中有腹泻者41例(14.39%).证候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结论 我国因有偿采供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国外某些报道,涉及的脏腑主要有脾、肝、肾、胃、肺.
Abstract:
Objective To get overview about diarrhea condition of HIV/AIDS cases among paid blood donors in our country. Methods One-to-one questionnaire wa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a total of 285 HIV/AIDS cases among paid blood donors in Henan province. Diarrhea HIV/AIDS patients were further picked out according to 'Criteria of HIV/AIDS diarrhea'and their 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41 diarrhea HIV/AIDS patients in all 285 HIV/AIDS cases (14.39%).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mixed insufficiency and excess syndrome were predominant Syndromes in these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rate of diarrhea in HIV/AIDS cases among paid blood donors of our country was lower than some foreign countries. Such internal organs as spleen, liver, kidney, stomach and lung were mainly involved in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发热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会军 《环球中医药》2011,4(5):333-336
目的 通过研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发热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探讨HIV/AIDS发热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发热临床调查表>,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填写调查表.结果 通过症状体征分析,提示HIV/AIDS发热以低热常见,多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内伤发...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以HIV/AIDS的共性表现和脏腑相关的特异性症状为基础,体现中医症状信息,观察HIV/AIDS人群的健康状况和治疗过程的病情变化,探索艾滋病中医证候类型以及分布特征。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艾滋病相关概念内涵,构建了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的结构及条目池,又组织多次专家论证,探讨该表的结构及项目组成,通过现场调查,进行项目分析,完善调查表并确定其信、效度。结果:通过对133例临床调查资料的因子分析、相关系数和内部一致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筛选条目,根据不同分析结果选中的条目综合考虑,形成了由6个方面、57个条目组成的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初步考核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6个方面的克朗巴赫信度系数分别为0.851、0.896、0.880、0.950、0.868、0.863。结论: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是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研制而成的,为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了1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了解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方法: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证候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文献资料从证候分布和证候组成的症状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从病例频次统计,证候依次是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肝郁气滞、气虚血瘀、气血两虚、热盛痰蒙等。症状频次依次是乏力、皮疹、发热、咳嗽、腹泻、胸闷、纳呆、自汗、头痛、消瘦。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分析,艾滋病中医常见证候分布以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肝郁气滞为主;症状以乏力、皮疹、发热、咳嗽、腹泻为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使用中药龙胆泻肝颗粒、如意金黄膏治疗HIV/AIDS带状疱疹30例.并与西药阿昔洛韦、喷昔洛韦乳膏作对照,观察该方法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细胞焦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参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靶细胞是CD4^+T淋巴细胞,近期研究表明细胞焦亡是艾滋病T淋巴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占95%以上。在前期课题组对HIV/AIDS肺脾气虚证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发现差异表达基因CASP1、CASP4、IL1B与细胞焦亡相关,探讨了细胞焦亡在HIV/AIDS肺脾气虚证的作用机制,一方面有利于明确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另一方面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中医防治艾滋病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研究HIV/AIDS动物适宜模型的建立及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IV/AIDS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结合中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实践,HIV/AIDS的病种特性,中医基本理论特色,探讨中医药治疗HIV/AIDS动物模型建立及药效筛选研究的可行性和挑战,为开发治疗艾滋病中药新药的实验研究提供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呼吸困难中医临床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困难是艾滋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大多与卡氏肺孢子虫、结核杆菌、霉菌等机会性感染相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早期干预,对改善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对近年来与艾滋病相关呼吸困难的中医研究进行了概述,为进一步制定相关的中医诊疗标准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78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发热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HIV/AIDS发热患者中医证型,为HIV/AIDS发热的临床辨证提供客观诊断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新疆、广东、河南艾滋病高发村符合标准的78例HIV/AIDS发热患者,收集其四诊信息,填写发热临床调查表,最终将所有资料录入数据库,通过统计软件SPSS 16.0系统聚类处理,结合专家组评定意见,筛选出HIV/AIDS发热的中医主要证候。结果:脾气虚损贯穿78例HIV/AIDS发热的全过程,可具体分为脾肺气虚、湿热内蕴、痰湿内蕴及脾肾阳虚4个证型,脾肾阳虚所占比例最多。结论:本研究按照严格的标准收集四诊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筛选了HIV/AIDS发热的4个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266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规律,为全面深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2004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筛选的1266例HIV/AIDS患者资料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结果: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人数为多,证型中复合证型气血亏虚证人数为最多,脏腑兼病证候中脾肾阳虚证人数最多,五脏证候中脾气虚证人数最多,存在气血阴阳亏虚,兼有湿、热、毒、痰、瘀等,病位在脾,涉及肺、肾、肝。结论: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存在气血阴阳亏虚,气虚为本;病位在脾,涉及肺、肾、肝,脾为枢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