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6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8例,选择45例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测定C-反应蛋白(CRP)。结果:ACS组CRP高于对照组,其中AMI亚组CRP明显高于UAP亚组与对照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示CRP可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甘富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5):1157-1157,1159
目的评价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CS患者3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者18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AMI组、UAP组、ASP组和对照组的CRP浓度,并作比较。结果ACS组和ASP组的CRP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ACS组与ASP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检测CRP对评估ACS病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和健康对照组48例超敏CRP。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RP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HS—CRP在检测ACS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预报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AC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12例SAP患者、182例ACS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18水平,应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ACS组与SAP组患者血清IL-18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CS组的血清IL-18和hs—CRP水平又显著高于SAP组,SAP组和ACS组的IL-18和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L-18和hs—CRP与ACS的发病过程有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监测指标,对鉴别SAP和ACS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课题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变化,评价hs—CRP与ACS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ACS患者81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47倒,急性心肌梗塞(AMI)34例,入选稳定性心绞痛(SAP)24例。于发病12—24小时分别测定hs—CRP及血脂水平。另设正常健康对照组20例与之对照。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三组血清hs—CRP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0.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hs—cRP可能与ACS发病有关,ACS患者测定hs—CRP浓度可为临床评价痛情的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临床在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炎症反应这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CHD)、冠脉狭窄程度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者为研究对象,用ELISA检测样本Cpn特异性IgG及IgM抗体。应用乳胶凝集法检测CRP。结果 冠脉轻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CpnIgG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Cpn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CpnIgG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ACS组与SA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3组Cpn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ACS组CRP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SAP组,正常组和SA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性。CpnIgG抗体阳性组的CRP阳性率显著高于CpnIgG抗体阴性组。结论 Cpn感染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但因果关系尚待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变化及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4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5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分别测定急性发病期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结果:(1)ACS组TBil和IBil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0.01)和对照组(P〈0.05):(2)ACS组间AMI组TBil和IBil浓度显著高于UAP组(P〈0.01);(3)SAP组TBil和IBil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4)3组DBi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它的浓度变化与冠脉斑块活动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的病情进展,对ACS发生的预测、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71例冠心病PCI术患者(A组)及167例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B组)前后的血清CRP水平,并将B组分列为有冠脉狭窄组(B1组,118例)和无冠脉狭窄组(B2组,49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前血清CRP水平冠心病患者(A组和B1组)明显高于无冠脉狭窄组(B2组)(P〈0.01);冠心病PCI术患者(A组)术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组(B组)血清CRP水平术后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PCI能导致冠心病患者的内皮损伤,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管腔再狭窄,因此PCI术后应加强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IL-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76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90例非ACS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4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病例的血清TNF—α.IL-6、IL-8浓度。结果(1)冠心痛组(SAP组、UAP组、AMI组、OMI组)血清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CS组(UAP组、AMI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非ACS组(5AP、OIM组);AMI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与OMI组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IL-6、IL-8差异显著。(2)SAP组与UAP组冠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NF—α、IL-6、IL-8参与冠心病的形成;并且在AC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TNF—α浓度将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23例;同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并对NSTE—ACS组患者进行GRACE危险评分。比较三组患者之间血清hs.CRP水平,并对血清hs.CRP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hs-CRP水平在NSTE-ACS组患者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对于NSTE.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呈正相关,高危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高血清hs-CRP水平NSTE-ACS患者的GRACE危险评分也高于低血清hs—CRP水平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NSTE-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GRACE危险评分具有良好的病情评估一致性。血清hs—CRP可为NSTE-ACS危险分层提供额外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NACS)患者比较。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各组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各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P〈0.01),ACS组中急性心梗(AMI)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组(P〈0.05);冠脉造影(PCI)术后24~48h间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心肌酶谱峰值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以反映心肌损害程度,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可作为ACS临床诊断、预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冠心病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在急性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明显增高。本文检测了6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44例(20例急性心肌梗塞者,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稳定型心绞痛者18例,另外还有20例健康人的血清CRP浓度,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15-316
分析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寻求新的预测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方法提供指导性依据。选取接受治疗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疾病分型的不同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各40例,另选取同期就诊的4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ACS组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与对照组(P0.05),而SAP组与对照组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有明显增高,与疾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持续监测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具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变化,探讨PCI对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8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1例,分为介入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浆BNP、CRP浓度。另设对照组40例,测定空腹血浆BNP、CRP水平。结果:介入组和药物组血浆BNP和CRP均高于对照组(P〈0.001);介入组、药物组治疗前BNP、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1周血浆BNP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介入组术后24h血浆BN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周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CRP水平升高,可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PCI术后24h血浆BNP水平升高。可作为心肌缺血的监测指标。ACS患者治疗后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介入治疗后下降更明显,可作为疗效观察的重要参数.对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尿酸(U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8例],为ACS组,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hs-CRP、UA,并进行比较。结果AMI、UAP组hs-CR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MI、UAP组U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hs-CRP水平与血清UA水平升高和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危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痛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18例冠心病(CHD)病人依据病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及对照组40例健康人。检测各组血清Hcy及血清hs-CRP的水平,比较冠心痛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及SAP组与ACS组之间差异。结果CHD组Hcy和hs-CRP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CS组hs-CRP的含量明显高于SAP组(p〈0.05)。结论Hcy和炎症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Hcy和hs-CRP水平与CHD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与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84例并行PCI术;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显示有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择期仅行冠状动脉造影而未行PCI术,另外冠脉造影正常55例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造影前及术后12h、术后2周血清IL-18浓度。结果 ACS组行PCI术后12hIL-18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而术后2周血清IL-1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正常对照组、SAP组和ACS组,其血清IL-18水平逐渐增高。结论 PCI术后存在炎性反应,IL-18是反映PCI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它的变化程度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标记物与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2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样本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抽取肘静脉血3mL,ELISA法测定血清IL-18的浓度。结果 ACS组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IL-18参与了ACS的发病机制,其水平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提示IL-18升高与不稳定粥样虎块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筛查ACS患者的一个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25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ACS组86例,非ACS组166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快速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CRP、sICAM-1和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ACS组各类型血清CRP、黏附分子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清sICAM-1、sVCAM-1、CRP对ACS的发生、发展可能起到促进作用,在ACS危险分层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护理的效果,观察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TnI)、B型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 选择 ACS患者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2h及术后2w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的变化,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2h及术后2w测定患者CK-MB、TnI、BNP和CRP水平.结果 患者行PCI后,症状改善,心电图动态变化.CK-MB、TnI水平符合ACS的动态变化,未发现术后再次升高的病例;术前和术后12h的BNP 处于高水平.PCI术后12h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周后降至正常.结论 CK-MB、TnI和BNP的术前术后变化在本组患者中符合ACS的一般规律.PCI治疗后CRP升高,提示PCI可加剧冠脉局部炎症反应,但随着血管开通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炎症反应逐渐减轻.提示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的临床护理指导原则和进行心脏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护士应了解常用心脏标志物的多种意义,在护理这类病人当中,应选择适当的血管进行穿刺,在介入治疗前后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ACEI和他汀类等对检验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