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PTC与MRCP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指导治疗上的作用。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或影像学证实并同时行MRCP和PTC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胆病人24例。对比两种方法在定性定位诊断、胆管满意显示率、评价肝内胆管扩张程度、判断胆道是否完全梗阻上的差异。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和2χ检验。结果:MRCP与PTC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定位诊断、胆管满意显示、评价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在判断胆道是否完全梗阻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RCP作为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应用。PTC能准确判断狭窄部位是否完全梗阻,在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的作用上,不能被MRCP取代。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其病变范围涉及肝脏、胆管、胰腺、十二指肠及胆管周围等部位。梗阻性黄疸按病因可分为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其中良性梗阻主要是指肝内外胆管结石阻塞胆管致胆汁排出受阻;而恶性梗阻主要指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  相似文献   

3.
胆道外科诊治难点(下)胆道疾病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李乐天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050051)胆道疾病是造成梗阻性黄疸最主要的原因,常见于先天性畸形、胆道结石、胆管狭窄及肿瘤等。胆道梗阻后必造成胆汁淤积及胆内压升高,压力升到一定程度时肝内胆汁即返...  相似文献   

4.
1 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外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和肝外梗阻性黄疸,其中肝内梗阻性黄疸,仅占梗阻性黄疸的2%~3%,其特点是由于肝内胆小管的弥漫性病变所致,无明显肝外胆管阻塞,包括胆汁淤滞型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药物性肝炎等,临床上也称之为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属内科梗阻性黄疸,不宜手术干预;肝外梗阻性黄疸多指肝门部肝管汇合部以下的胆管梗阻,可通过有创干预,包括外科手术才能解除的黄疸,因此也称作"外科黄疸".其病因复杂多样,包括:胆道本身或周围脏器的病变以及先天性异常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缪玉兵 《吉林医学》2013,(35):7441-744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外引流及胆道支架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5例,其中26例在X线引导下行PTCD外引流,19例行胆道支架内引流,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5例均穿刺成功,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结论:经皮肝穿胆管外引流及胆道支架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磁共振胆道成像(MRC)显示胆道狭窄部位和程度及扩张胆管,检查病人45例(梗阻性黄疸15例,其他病人30例)。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TSE)、重T_2加权成像技术及三维图像处理。结果显示梗阻性黄疸病人均能显示阻塞部位及扩张胆管,非梗阻性黄疸病人可显示胆总管及左、右肝管起始段,胆道术后病人见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说明MRC能显示胆道狭窄部位、程度及扩张的胆管,与磁共振(MRI)结合能更准确地诊断胆道阻塞部位及原因。  相似文献   

7.
研究56例无胆道扩张的新生儿及婴儿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时机及效果。超声证实无肝内外胆道扩张的新生儿及婴儿梗阻性黄疸,均行手术探查及病理学检查。手术证实56例梗阻性黄疸中有30例为胆汁粘稠症,并经胆道冲洗治愈;26例为胆道闭锁,预后不良。二者在肝内小胆管增生这一病理改变上存在一一致性,可能是对胆道梗阻的代偿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其病变范围涉及肝脏、胆管、胰腺、十二指肠及胆管周围等部位.梗阻性黄疸按病因可分为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其中良性梗阻主要是指肝内外胆管结石阻塞胆管致胆汁排出受阻;而恶性梗阻主要指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较多,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早期诊断困难较大,正确判断梗阻部位、发病病因并辨别良、恶性梗阻是决定治疗方针和判定预后的重要证据,现对其外科治疗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研究56例无胆道扩张的新生儿及婴儿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时机及效果。超声证实无肝内外胆道扩张的新生儿及婴儿梗阻性黄疸,均行手术探查及病理学检查。手术证实56例梗阻性黄疸中有30例为胆汁粘稠症,并经胆道冲洗治愈;26例为胆道闭锁,预后不良。二者在肝内小胆管增生这一病理改变上存在一致性,可能是对胆道梗阻的代偿机制之一。对于超声提示无肝内外胆道扩张的新生儿及婴儿梗阻性黄疸,经1~2周的抗炎、保肝、利胆治疗无效后,应及时手术探查,以使胆汁粘稠症的患儿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0.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于胆管癌、原发性肝癌、胰头癌、肝门淋巴结转移瘤等压迫和侵及胆管所致,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现已经成为解除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我院自2006年2月以来施行了11例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梗阻性黄疸临床比较常见 ,引起的原因较多 ,术前一般均依赖影像学提供诊断依据 ,因此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对影象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窥镜胆道造影 (ERCP)、B超及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10 0 %、93.8%、95 .5 % ,而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91%、78%、93% ,若三者结合定准诊断确率为 10 0 %。本文就CT在诊断阻塞性黄疸的胆管阻断平面、阻塞段征象、周围软组织形态、病变范围及良恶性的鉴别等方面作一阐述。1 胆系解剖胆道系统象一棵树 ,肝内胆管是树枝 ,左右肝管是主枝 ,肝总管和胆总管是树干 ,胆囊象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技术对肝外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仪器检测75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肝内外胆管,测量胆管内径,观察胆管内回声,做出初步诊断,以后行治疗性ERCP检治,以取出结石或手术病理为最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752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B超探及梗阻性胆管扩张,治疗性ERCP及手术证实符合率90.96%,其常见的原因包括胆总管结石、胆道狭窄及胆管癌、壶腹肿瘤、胰头肿瘤等。结论:高分辨率实时超声可以完整显示肝内外胆管且具有较高的显示率,对病变的部位、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显示均有良好的效果,可作为ERCP术前肝外梗阻诊断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3.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同部位的胆管狭窄或闭塞,导致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周身瘙痒及二便颜色改变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上并不少见,常由于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肝门淋巴结转移等压迫和侵及胆管所致。恶性梗阻性黄疸可造成胆管内压力增高、胆管扩张、胆汁淤积,进而引起继发性感染和肝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相似文献   

14.
1 梗阻性黄疸及其分类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等部位发生黄染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按其来源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3类. 梗阻性黄疸根据阻塞的位置可分为肝内和肝外梗阻性黄疸,前者常分为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如肝内胆道结石、肝肿瘤、寄生虫、胆道闭锁、胆道发育不全等;肝内胆汁淤积,如毛细肝管型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性胆汁淤积等,属于内科性黄疸范畴,一般仅需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 肝外梗阻性黄疸常需外科手术治疗,故又称外科黄疸。它一般可分为肝门部、胆总管中段、胆总管下段和壶腹部的梗阻。一、外科黄疸的病因梗阻性黄疸根据梗阻部位分为肝外梗阻和肝内梗阻两大类。 (一)肝外梗阻 1.胆管内:造成胆管内梗阻的最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可以为原发性的,亦可同时合并肝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其次是胆道蛔虫症。 2.胆管壁:急性重症胆管炎可由于胆管粘膜广泛炎性水肿而成造急性梗阻性黄疸;亦可由于肿瘤生长如胆管癌、壶腹部癌(包括乏特氏壶腹癌和乳头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及胆管内支架植入术(PTIBS)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经验并分析所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PTBD或PTIBS的完整资料,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所有97例均成功完成手术,2例患者因全身器官衰竭于1周内死亡,1例术后第9天出现休克患者家属拒绝继续治疗而死亡。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梗阻性黄疸的CT征象分析(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的CT征象及CT检查在胆道良恶性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34例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CT征象。良性病变17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6例、术后胆管狭窄3例、胰腺炎3例;恶性病变14例,其中胆管癌4例、胰头癌6例、壶腹部癌1例、胆囊癌2例、胆管癌合并胆囊癌1例。结果良性梗阻性黄疸胆总管下段结石在CT表现有高密度或等密度结石影。胆总管型形成"晕环征"或"新月征",良性炎性纤维组织增生而引起胆总管下段狭窄,逐渐均匀变细,终止胰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有肝内胆管及肝门部位胆管扩张,表现为"软藤征"或"截断征"、"双管征"、软组织肿块及淋巴结肿大、腹水。结论CT对于梗阻性黄疸的梗阻水平判断及良恶性判断较准确,是诊断梗阻性黄疸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有利于对病人的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142例梗阻性黄疸的病人,检查肝、胆、脾、胰及腹腔等部位,了解病因及梗阻部位及对周围脏器有无浸润。结果: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道梗阻47例,胰头癌引起胆道梗阻34例,胆管癌引起胆道梗阻20例,胆囊癌转移引起胆道梗阻14例,原发性肝癌转移胆管引起胆道梗阻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管扩张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引起胆道梗阻5例,胆道蛔虫合并胆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3例,误诊4例。结论:B型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简便、快捷、准确,诊断准确率达97%。但病人肠胀气时会影响胆总管下端显示。  相似文献   

19.
朱淑敏 《中国医刊》1999,34(2):54-55
由肝外或肝外胆管的结石、肿瘤或炎性狭窄等因素造成的胆管梗阻和黄疸称为梗阻性黄疸。这种梗阻性黄疸初期很少出现重症,但长期的胆管梗阻使胆管内胆汁淤积、胆管内压升高,造成肝功能损害并进行性加重,血中胆红素升高及组织中胆红素的沉积、胆管内胆汁成分缺少而造成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有利于对病人的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135例梗阻性黄疸的病人,检查肝、胆、脾、胰及腹腔等部位,了解病因及梗阻部位及对周围脏器有无浸润.结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道梗阻46例,胰头癌引起胆道梗阻33例,胆管癌引起胆道梗阻19例,胆囊癌转移引起胆道梗阻11例,原发性肝癌转移胆管引起胆道梗阻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管扩张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引起胆道梗阻5例,胆道蛔虫合并胆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3例,误诊3例.结论 B型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简便、快捷、准确,诊断准确率达96.7%.但病人肠胀气时会影响胆总管下端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