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从26年前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对治疗冠心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术后3~6mo再狭窄率高达30%~50%,支架植入后再狭窄仍高达10%~20%左右。所以,PTCA、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预防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的抗血栓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乐 《医学综述》1999,5(12):565-566
<正>虽然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tasty,PTCA)的成功率已达到90%以上,但在2%~10%的患者会发生急性再闭塞,且术后6个月内的再狭窄率高达30%~45%。1987年Sigwart等首次报道了冠脉内支架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冠脉内支架术已成为治疗PTCA术后急性再闭塞,降低再狭窄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并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然而,最近BENSTENT-I和STRESS试验却表明,冠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率仍分别达到22%~31.6%。多数学者认为,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导致  相似文献   

3.
陆平  盛净 《医学综述》2004,10(7):387-389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是术后25%~50%发生再狭窄制约其发展。近年来随着PTCA术后病理生理机制的逐渐明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转染已应用于再狭窄预防,本文就eNOS与PTCA术后再狭窄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 Grentzing首次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用于治疗冠心病 ,目前 PTCA已成为公认的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但尚未下降的再狭窄率已成为目前的重要问题 [1 ]。PTCA术后 3~ 6个月的再狭窄率约 3 0 %~ 40 % ,虽然冠脉支架置入术、冠脉旋切术等的应用使再狭窄率有了一定下降 ,但再狭窄率仍在 15 %~ 2 0 % ,一些预防再狭窄的药物已不断试用于临床。目前仅报道血小板糖蛋白 b/ a受体拮抗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抗氧化剂有一定预防再狭窄作用 ,但效果均不理想 ,血管紧张素 型受体拮抗剂作为新型降压药物 ,其在预防 PTCA…  相似文献   

5.
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然而介入治疗尚有许多问题需解决.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但是术后3~6个月有30%~50%的患者出现再狭窄,影响冠脉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冠状动脉内支架是降低PTCA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手段,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仍高达20%~40%[1].  相似文献   

6.
介入性治疗如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或支架植入术(CASI)等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约有30%~50%的患者在PTCA后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1],支架的应用后仍有30%左右的再狭窄率.因此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已成为当前冠心病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在这方面有明显作用,现将近年来有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中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入性治疗如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PTCA)或支架植入术 ( CASI)等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约有 30 %~ 5 0 %的患者在 PTCA后 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 [1] ,支架的应用后仍有 30 %左右的再狭窄率。因此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已成为当前冠心病研究的热点 ,中医药在这方面有明显作用 ,现将近年来有关的研究综述如下。1 再狭窄的形成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 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与血栓形成、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等有关 [2 ]。球囊扩张后造成血管损伤 ,内皮剥脱造成内皮的皮下组织暴露 ,即刻引起血小板和白…  相似文献   

8.
邱祥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1031-1033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PTCA)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其即刻效果得到很大改善。但术后再狭窄(RS)率却达到10%~20%,这大大降低了支架置入的远期疗效。然而支架内再  相似文献   

9.
徐绍辉  高瑜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2):110-110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远期的再狭窄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而冠状动脉内支架种植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再狭窄中的弹性回缩、血管重塑和血栓问题,使术后3~6个月的再狭窄率明显下降,但是仍然高达20%~30%。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诞生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其明显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已被公认为治疗冠心病(CHD)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中和术后易发生难以预测的急性血管闭塞致心肌梗死(MI)或猝死等重大并发症,术后再狭窄率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ing)可明显减少PTCA的并发症和术后再狭窄.本文报告20例安放30个血管支架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1.
自瑞士科学家Gruentzing等人于1977年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coronaryangioplasty,PTCA)并获得成功后,PTCA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然而PTCA术中或术后短时间内血管的急性闭塞,尤其是后期较高的再狭窄率(半年内可达30%~50%),成为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制约因素。支架植入技术特别是药物涂层支架的出现和发展虽有效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但是随着接受支架植入的临床病例数的增加和随访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2.
李醒三  李浪 《广西医学》2004,26(12):1747-1749
1978年世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PTCA)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里程碑。90年代初,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取代了单纯球囊扩张并极大地降低了PCI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由40%~50%降至20%左右)。尽管随着冠脉支架设计工艺与技术的改进,金属裸支架(BMS)的再狭窄发生率已降至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介入性治疗如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或支架植入术(CASI)等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新途径。但约有30%~50%的患者在PTCA后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restenosis,RS),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与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增生和及血管重塑等有关。现代医学通过多种方法防治再狭窄,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球囊扩张后在原狭窄部位置入支架,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降低PTCA术后的再狭窄,并作为一种急救措施用于PTCA的急性血管夹层闭塞.我院自2008年4月~2009年7月,共为43例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中置入了79支不同类型的血管支架,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 3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CASI) ,均获成功 ,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 ,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 ,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 2 6例 ,1例术后 1 3天发生猝死 ,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 ,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有所改善 ,余 2 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 ,结果表明 ,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亦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动脉腔内形成术(PTCA)支架术后再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PTCA支架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测定D-D、Fbg水平,分析D-D、Fbg与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关系,总结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82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发生再狭窄18例,再狭窄发生率为21.95%;再狭窄组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所占比例高于非狭窄组(P 0.05)。②再狭窄组置入支架直径低于非狭窄组(P 0.05)。③术前、术后,再狭窄组D-D、Fbg均高于非狭窄组(P 0.05)。结论高Fbg、高D-D水平,且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其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风险较高,而置入大直径支架为术后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99Tcm MIBI对判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及测定再狭窄以及估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确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患者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术后行99Tcm MIBI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GSPECT)进行研究。患者均于PTCA前和PTCA后1个月行GSPECT,其中21例于PTCA后3个月再行GSPECT。经SPECT计算机处理获得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参数。结果①PTCA术后1个月有48.1%的异常节段血流灌注较前改善,术前后的心功能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PTCA后3个月行静息GSPECT,再狭窄率14.3%(3/21)。结论静息99Tcm MIBIGSPECT可以较好的评价PTCA术的疗效,并可判定PTCA术后冠脉是否发生再狭窄。  相似文献   

18.
药物涂层支架在冠脉再狭窄介入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香 《医学争鸣》2006,27(6):574-575
0引言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迄今为止主要有两大冠脉介入技术应用于临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支架植入术.自1977年应用以来再狭窄问题一直影响着PTCA的远期疗效,尽管后来的冠脉支架植入术大大降低了再狭窄率,但也有10%~50%的病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问题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为防治再狭窄也曾做过许多努力,如:为数众多口服药试验研究均未获得满意效果,放射疗法被认为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王毅 《医学综述》2000,6(12):567-568
<正>自从1977年瑞士科学家Gruentzig率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治疗冠状动脉狭窄获得成功以来,PTCA被广泛接受,迅速推广,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但是其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发生率高达30%~40%,需要进行再次PTC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对PTCA术后可能发展成为再狭窄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报有重要的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