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综合性医院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劲松  徐卫国 《中国医院》2008,12(10):20-22
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8年来平均住院日等相关核心医疗指标分析,平均住院日与出院病人数、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等存在高度负相关,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在2000~2007年间核定床位增长22.8%的情况下,平均住院日降低了26.12%,随着平均住院日的缩短、病床使用率提高、出院病人数逐年增多,2007年较2000年增加了59.28%、手术人数增加了89.42%、为病人节省费用7674.3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病人住院难、看病贵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平均住院日是指一定时期内住院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缩短平均住院日将有助于提高病床使用率,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减轻社会和患者的费用负担,实现医疗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平均住院日是直接反映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和资源是否有效利用,间接反映和衡量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平均住院日每缩短一天,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张病床,不仅能扩大医院收治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也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了刀刃上。在公立医院改革即将起航之际,重申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诊疗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教学医院,设有病床600张,平均每年约收治一万病人。为了跟上医院改革的步战,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我们统计分析了我院25年(1960~1984年)的平均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住院日和病床有效利用值等五项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图。一、平均病床工作日,是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张病床实际工作日数。  相似文献   

5.
刘琼  卢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9):1107-1107
<正>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有病床800张,日平均门诊量在1100人次左右。十余年来,我院坚持“科技兴院,质量为本”的方针,走质量加效益发展之路,使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得到了增强。现就我院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问题进行探讨。1 资料来源 本文对我院1990~2001年12年的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等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并着重对12年的平均住院日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6.
影响单病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疗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标志,卫生部已将缩短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改革的“突破口”。本对安徽省合肥市某市三级医院302份食道癌、胃癌手术病人的出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医院要想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在病床利用方面还蕴藏一定的潜力有待挖掘。章探讨了影响病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并提出了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对策,认为在多方面影响因素中,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缩短病种平均住院日的综合评定标准,与此同时,配合相应的管理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疗质量指标的潜在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医疗质量,探讨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方法: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统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统计室的10项指标,包括门诊人次、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住院日、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入院出院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项指标中5个公因子可作为评价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因子1为综合指标。5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2.466%。结论:医院的门诊量、出院人次、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平均住院日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子得分可以为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昆瑜  范少真 《中国病案》2011,12(8):43-44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效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为充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患者住院的总体医疗费用,缓解三甲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有效途径之一。找出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以便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马卫平 《医学文选》2000,19(5):741-741
客观、科学地评价医疗质量 ,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分析各年医疗质量状况 ,可阐明医疗质量发展趋势及影响医疗质量的原因 ,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运用秩和比法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 ,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合理地反映医疗工作质量发展状况和管理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本文评价指标采用郭子恒编《医院管理学》中能反映医院工作质量状况的推荐指标 [2 ] 。所有指标值来源于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统计室医院工作报表。1.2 应用秩和比法 [3 ] 对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1995~ 1999年 5年的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治愈…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住院难、手术难”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城市大医院尤为突出.原因固然很多,然而平均住院日过长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次数,町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效率与效益。本文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平均住院日政策的确定及意义。指出,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政府投入不足等客观条件限制下,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运行效率,以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可使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病人直接和间接费用,同时亦可使医院综合效益最大化,并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丁义涛  孙蓉蓉  兰青 《中国医院》2008,12(10):12-16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与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目的:通过分析鼓楼医院2003~2007年平均住院日等资料,探索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途径。结论:我院平均住院日呈下降趋势,术前平均住院日需要进一步缩短;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医院管理、发展医疗新技术、改造医疗服务流程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平均住院日及其他住院指标的分析,评价某医院2000~2013年的医疗管理水平.方法:运用时间序列图和各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某医院2000~2013年平均住院日及其他住院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某医院2000~2013年平均住院日呈现下降趋势,实际病床使用率和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呈现上升趋势,病人好转率上升,病死率下降.平均住院日与实际病床使用率、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及实际开放病床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 =-0.799,P<0.001;r=-0.98,P=0.000;r=-0.656,P<0.05.与治愈率、好转率及病死率之间的相关关系:r=0.269,P=0.35;r=-0.663,P<0.01;r=0.932,P=0.000.结论:医院通过加强综合管理,提升病床使用效率和周转次数,缩短了平均住院日,病人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TOPSIS法对医院神经内科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前后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医院提供绩效及管理决策依据。方法选取神经内科2011年-2013年每年第三季度的医疗质量数据,选择门诊人数、住院人数、平均住院日、病死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6项指标,应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医疗质量最佳,Ci值为0.7988,;2011年第三季度医疗指标的Ci值为0.0170,为3年中最差。与医院实际医疗情况相符。结论主诊医师负责制有助于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应予以推广实施。TOPSIS法是一种在医院管理中较为灵活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桂榕 《广西医学》2003,25(3):406-408
医院以单病种进行质量管理 ,既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又能相对准确地进行质量评价 ,便于医院及地区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对比 ,推动医院分级管理。因此 ,深化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研究 ,是目前医院管理部门和统计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1 单病种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综合医疗评价指标是 2 0世纪初由Ward和Pan don提出〔1〕 ,以后逐渐完善起来的 ,包括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好转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等一整套数量和效率的指标。这是我国现行的传统的医疗质量指标管理体系。近年来该体系受到较多的…  相似文献   

15.
刘冰  黄爱萍  梁艳超 《中国医院》2009,13(12):38-40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和效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对2002-2009上半年北京朝阳医院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进行分析,探讨医院管理中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及合理降低平均住院日的相应措施,从而为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数据     
《中国医院院长》2010,(17):17-17
2010年上半年医疗服务数据 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发展情况良好,医疗机构总数量、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均稳步增长。其中,医院数量虽然增加不多,但病床数增长较大,医院扩张趋势明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明显增加,基层卫生服务发展取得效果;但床位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依然以医院为先,尤其是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已超过容量。  相似文献   

17.
缩短平均住院日一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叶勇 《中国病案》2006,7(1):39-41
以皖南山区池州市人民医院2000年至2004年全院占前十位疾病为研究样本,对比五年期间各疾病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日可明显提高医院内病床资源利用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和效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对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日数超长住院病人构成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及合理降低平均住院日的相应措施,从而为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整体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施豫萍  蔡丽虹 《中外医疗》2010,29(18):135-136
平均住院日的降低,不仅有利于减少老百姓的医疗费用支出,而且有利于提高病床的周转率,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缩短平均住院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建立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门急诊管理、住院流程各环节管理;患者及时检查治疗,缩短术前住院日;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加快引进和推广高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加强后勤支持系统的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平均住院日是一项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为前提的条件下,通过加强质量监管、提升医疗技术、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绩效管理四位一体的推进计划,探索出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