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例1,女,27岁,长女(先证者)。因人工流产后高热2天,于1979年9月入院。入院后持续高热,上腹疼痛。鼻衄。检查:皮肤微黄疸,肝剑下1cm,轻触疼,腹胀。血常规、肝功、肥达氏反应均正常。肝扫描示占位病变,胎甲球阳性,AFP、AKP明显高于正常,诊断肝癌。1月后死亡。例2,女,47岁,先证者之母。低热,右上腹疼痛,呕吐半月,于1981年元月入院。检查:巩膜微黄疸,腹平坦,肝剑下8cm,质硬,触痛,脾不大。实验室查:肝功:Ⅱ10U、InTT10U,CCFU、SGPT90U。AFP>400mg/dl,AKP1461U/L,γ—GT40.61U/L,同位素肝扫描提示肝占位性病变,诊断肝癌。8月后死亡。  相似文献   

2.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8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1月余,疼痛10 d"于2008-03-11入我院治疗.体格检查: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腹稍隆,以右上腹明显.肝脏在右肋缘下约10 cm,剑突下约15 cm,质硬有触痛,肝区扣痛明显.肝功能检查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5.7 U/L(0~4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2.2 U/L(0~37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30.7 U/L (0~15 U/L),糖类抗原19-9(CA19-9)为 84.68 kU/L(<35 kU/L),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肝寄生虫病检查均阴性.B超检查示右肝巨大囊性包块,不排除肝包虫病.CT检查示肝右叶巨大囊实性占位病变,占据右肝大部分,病变内可见有分隔;增强扫描示:动脉期实性病变及分隔,可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期仍强化明显,囊内容物未见强化;下腔静脉受压左移,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提示肝脏巨大囊实性占位病变,考虑恶性病变.临床诊断:(1)右肝肿块性质待定;(2)肝包虫病?(3)肝癌?.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8岁,因上腹持续性胀痛,加剧2天,右上腹触及块物入院。入院后疼痛日益加重并放射至右腰背部,腹块数天内由肋缘下5cm 增至8cm,伴有低热。体检:肝上界第4肋,肋缘下及剑突下5cm,质中,触痛明显,脾(一)腹水(一),无黄疸。B 型超声波示右上腹大块占位病变处有12cm分隔液腔。肝扫描:大块占位病变。肝肾功能(一),  相似文献   

4.
王葵  沈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2):1343-135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发现肝占位17年余、胆囊结石3d、右上腹疼痛5d,于2002年8月5日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阴性;肝右肋下4cm、剑突下3cm可及,边缘钝、质地中等偏软,随呼吸上下活动,余无殊。患者1984年因上腹部闷胀不适查B超、CT示“右肝占位、右肝畸胎瘤”,未行特殊处理。2002年8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伴右腰背部放射痛,8月2日查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右肝巨大占位”,即复查CT提示“右肝巨大畸胎瘤、胆囊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主因"发现上腹部肿物半年,进行性增大伴疼痛半月"入院。查体:上腹局部膨隆,腹肌柔软,剑突下可触及直径约5cm的质硬包块,表面皮肤发红,边界清,活动度差,压痛明显;肝肋缘下6cm,质软;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实验室检查:CA19975.4U/ml,AFP正常。AST 93U/L、ALT 120 U/L。外院上腹部CT提示肝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上腹部增强CT示:肝左叶较大类圆形团状混杂密度占  相似文献   

6.
朱楠  刘亚  成德雷 《安徽医学》2019,40(9):1075-1076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8岁,2018年1月因"右上腹不适2个月余"就诊于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外院腹部超声示检查提示:肝硬化,肝右叶低回声占位。右上腹轻压痛,胸部蜘蛛痣(+),肝掌(+),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谷草转氨酶43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 U/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14. 7 ng/m L,癌胚抗原、癌抗原153、癌抗原199及癌抗原125均阴性。CT平扫示肝右叶大小约10. 7 cm×5. 8 cm×8. 3 cm低密度病灶,边缘可见肝包膜回缩,动脉期示病变呈团块状强化,内见不规则低密度;门脉期病灶逐渐向中心强化,延迟相示弥漫均匀增强,与周围肝组织密度相当,见图1。MRI平扫肝右叶团  相似文献   

7.
龚根强 《医学争鸣》2008,29(14):1294-1294
1 病例报告患儿,女,7岁,主因间歇性右上腹疼痛伴发冷、发热2 wk,皮肤巩膜黄染1 wk入院.入院查体:T:38.3℃,皮肤巩膜黄染,腹稍膨隆,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余正常.CT示肝门部实性占位病变,大小3 cm×3 cm×4cm,肝内胆管扩张,肿块位于左右肝管及肝总管后方,向前挤压肝门部胆管;B超示肝大小正常肝内胆道增粗.肝门部所见为实性包块.肝功:ALT 116 U/L,AST 91 U/L,ALP 624 U/L,GGT 290 U/L,TBiL 274.4 μmol/L.DBiL 214.3 μmol/L.人院后给予保肝对症支持治疗5 d后,在全麻下行肝门部肿块切除、胆肠吻合术.术中冰冻切片报告:间质瘤.术后治疗1 wk,肝功能2 wk后完全恢复正常,病理回报:肝门胆管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患儿3 mo后再次出现腹痛、黄疸,对症治疗1mo,后因肝功能衰竭于术后4 mo死亡.  相似文献   

8.
宁晓红  陈书长 《北京医学》2006,28(11):702-702
例1男,66岁,因左上腹痛3个月、发热1个月(体温38.5℃)伴盗汗、体重下降于2005年2月2日入院。查体:右颈部有一3cm×5cm肿大淋巴结,肝肋下1cm,有一质中包块达肋下5cm。实验室检查:血沉93mm/1h;乳酸脱氢酶1862U/L;β2-微球蛋白18μg/ml。电解质正常。CT示脾周巨大占位,肝多发占位,  相似文献   

9.
病例 女,60岁,农民,因“反复右上腹胀痛1年,再发伴呕吐1天”于2007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有长期牧区生活史。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染,上腹部膨隆,剑突下压痛阳性,肝区叩痛阳性。肝功:谷丙转氨酶(ALT)603.1U/L,谷草转氨酶(AST)431.0U/L,总胆红素(TBIL)38.60μmol/L;CT示肝左叶巨大囊性占位,约100mm×82mm×83mm大小,囊壁广泛钙化;  相似文献   

10.
CT诊断儿童肝脏巨大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典型病例患者,女性,10岁,于2005年1月8日无意中发现右腹部包块,当地医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病变。1月12日以肝脏占位病变收治入院。查体:右肋缘下可触及包块边缘,超出肋缘2cm,无压痛,肝区叩痛阳性。实验室检查:AFP3.59ug/L,CEA1.59u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4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0.6U/L,HbsAg阴性,抗HCV阴性。影像学检查(见图1):超声:肝左叶实性占位病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CT:肝脏左侧巨大实性占位,边界尚清,平扫呈等密度(图A);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显著强化,病灶内可见低密度索条影(图B);门静脉期仍有强化(图C)。诊断:右上…  相似文献   

11.
男,58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疼痛3个月于2001年5月19日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25年。体检: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肝脏于剑突下6cm,右肋弓下8cm处可触及,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压痛明显,边缘钝,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示肝右叶内有8cm×9cm高回声区,CT示肝右叶内有8.5cm×9.2cm低密度区,注射造影剂后呈不规则强化。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DSA)示肝总动脉增粗,肝右上段见紊乱血管团。实验室检查:RBC8.5×10~(12)/L,Hb 192 g/L,WEC 500×10~9,ATP>500μg/L,癌胚抗原(CEA)10.3μg/L。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活跃,以幼稚红细胞为甚。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在儿童时期发病 ,成人较少见 ,手术时应作囊肿切除、胆道重见 ,外科手术操作上相对复杂 ,腹腔镜镜下完成难度更大。我科完成 2例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 ,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 ,18岁。因“反复右上腹部疼痛伴皮肤、巩膜黄染 3年”于 2 0 0 3年8月 2 8日入院。体查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腹平软 ,右上腹扪及一约 10cm×8cm× 8cm包块 ,边界欠清 ,质中 ,轻度压痛。CT示胆总管、肝总管囊状扩张 ,胆囊泥沙样结石、胆囊炎。血生化示 :ALT 2 0 2U/L ,TBIL 32 1mmol/L ,DBIL2 1…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3岁。因右上腹痛6个月,导管介入化疗4周期后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此次入院前半年开始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为持续性隐痛,呈阵发性加重。左上腹偶尔亦有疼痛,较轻。腹部CT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诊断:原发性肝癌,行导管介入化疗4周期。复查肝脏核磁共振示:肝癌介入治疗术后较前明显好转。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加重,又来院就诊。查体:T36.8℃,P76/min,R19/min,BP14/10kPa。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5cm、剑下未触及,表面不光滑,边缘较钝,轻压痛。脾未及,余(-)。实验室及其…  相似文献   

14.
患,男,64岁,因右上腹胀3月,加重伴腹部包块,血便,高热1月入院。体检:右腹肝下缘一囊性包块,边界不清,肝肋下10cm,剑下11cm无叩痛。第一次B超及CT2肝内混合中性占位,肝右叶实性占位,并入院给予消炎治疗,CT导引下肝穿抽液,抽出暗褐色臭味液体300ml,涂片示“大量脓细胞,培养出大肠杆菌”,OB试验阳性,入院后多次B超结果:右上腹及肝脏巨大肿块(以实性为主),肝脓肿合并肝实性占位病变待除外,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38岁.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右上腹占位1个月入院.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29.5 μmol/L,直接胆红素9.0 μmol/L,间接胆红素20.5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肽酶125 U/L, 天冬氨酸氨基转肽酶41 U/L.上腹部增强CT(图1),胰头颈部后方(胰头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之间)腹膜后肿物,内容物为囊性,密度不均,壁完整有钙化.肿物显著推挤周围结构,压迫胆总管下段使肝内外胆管扩张,压迫肠系膜上静脉达门脉交界处,腹膜后多发静脉曲张并呈瘤样.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8岁,平素身体健康,突然右上腹疼痛,经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查体:右上腹触及一包块约50mm×65mm,压痛明显。临床诊断: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可能。B超检查提示:肝右后叶处可探及一约85mm×80mm的实质性肿物影,其边界清,形态规则、内容呈强回声,中心部有一约34mm×28mm液化回声(无回声),周边部有晕圈,其余肝回声均匀,部分血管受压绕行。胆囊大小65mm×28mm,壁光滑,胆汁透声良好。B超诊断:肝右后叶实质性占位、肝癌(见图1)。CT检查诊断:肝右后叶实质性占位、肝癌。实验室检查:≥400IU阳性。B超诊断肝癌1例@白爱梅$榆中县中医院…  相似文献   

17.
1病例回顾 患者女,13岁,以"右上腹胀痛20天"之主诉来院.发病期间,无发热,黄疸,无恶心及呕吐,食纳差,大小便正常.在当地医院行腹部彩超示"肝右前叶海绵状血管瘤".于2003年5月5日入我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上腹正中轻度深压痛.肝脏肋缘下二指,边缘圆钝,质软,无明显压痛,脾脏肋下未及.既往无肝炎,肝硬化病史.入院后查肝功,ALP:198U/L,其余正常.AFP<20μg/L.B超示:肝右叶可探及78 mm×39 mm稍高回声区,边界欠清,形态欠规整,内回声欠均匀,提示海绵状血管瘤,肝癌不排除.  相似文献   

18.
杨真真  李匡凡  刘大毛  李勇 《重庆医学》2014,(27):3695-369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2年入院。自诉10年前体检B超提示右肝血管瘤,当时无任何不适,未予重视。2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呈持续性,疼痛尚可忍受,无向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示肝血管瘤,体积较前增大,予口服药物治疗(用药不详)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既往肾结石病史,余无特殊。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触诊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B超示肝右叶探及一大小约6.7cm×4.4 cm稍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考虑肝血管瘤可能。上腹部CT平扫肝右叶见6.5cm×4.6cm大小低密度占位病灶,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内索条状软组织影增强。  相似文献   

19.
历摘要 患者男性,56岁,因体检发现食管下段静脉曲张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在单位体检时行食管钡餐检查,发现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同时,行肝功能检查,发现谷氨酸转氨酶(ALT)57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702 U/L,进一步行胃镜检查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腹部B超示门静脉增宽伴海绵样变,肝门区淋巴结肿大;腹部CT示胰腺上方肝尾状叶下方2×3 cm大小实质性占位病变。患者无发热、腹痛、胃纳减退、体重减轻等症,否认既往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酗酒史。为进一步明确门静脉高压的病因而入我院。  相似文献   

20.
患者刘某男 29岁病案号112495 4个月来反复发热,恶寒(T38~39℃),寒热往来,午后热甚,微汗出,面色萎黄,疲乏无力,纳少,口苦咽干。1986年12月29日入院。查体:T39℃,P116次/min,心肺(-),肝肋下4cm,剑突下6cm,质硬有压痛及叩击痛,表面不光滑。右上腹部疼痛拒按,舌苔薄白,舌质黯,脉细数弦。B超提示;肝内多发实性占位,腹膜后实性占位,肝转移癌可能性大。CT示:肝内多发低密度病灶性质待定,血管瘤可除外。CT导引下针吸活检:穿刺物为炎性渗出物,以中性白细胞为主伴出血,未见肿瘤成份;病理涂片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