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在开封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12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状态(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生活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Karnofsky和ADL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Karnofsky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伤性癫痫、感染、大面积脑梗死、脑脊液漏、脑积水、脑疝未缓解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功能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2):197-19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为对象,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其中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为观察组;观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气管切开拔管时间、康复率、预后效果(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气管切开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康复率,且缩短了康复时间、有效提高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采用呼唤式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7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呼唤式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清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醒率高,清醒用时短,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技能和服务态度上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而言,呼唤式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催醒作用,减少了致残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淅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及Barthel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姜秋霞 《中国医疗前沿》2012,(8):75+78-75,7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患肢F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患肢FMA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给予呼唤式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用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给予呼唤式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昏迷程度评分(GCS)、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清醒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组GCS评分、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清醒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可以缩短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清醒时间,降低患者的残死率,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贾雪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3):531-533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清醒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对比分析。 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5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清醒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日常常规护理和单纯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与基于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护理观察时间为14 d。 结果 2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与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都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的ADL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的肺部感染、血液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的IFN-γ含量明显上升,而IL-4含量明显下降,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分别为(7.82±1.23) d和1.70%,而对照组分别为(11.94±2.91) d和10.00%,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优质护理与基于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在清醒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是减少死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探讨舒适护理在外伤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采用随机数字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救治的因外伤而导致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除静脉血栓外,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传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循证护理模式),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中,可提高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探讨舒适护理在外伤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采用随机数字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救治的因外伤而导致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除静脉血栓外,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