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7—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07—2016年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应用Excel 2016与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西安市2007—2016年共报告病例数为419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6.96/10万.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递增,而2011—2016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130.43/10万.发病季节呈双峰特征,分别是4月至7月、11月至翌年1月.西安市15个区县均有发病,雁塔区、长安区、碑林区和莲湖区为高发区.发病以0~15岁为主,且5~10岁年龄组发病最高,共报告19234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5.86%,男女性别比为1.47:1.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8.96%.时间序列模型预测适配为指数平滑法.结论 西安市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于2015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要控制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保证重点人群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其次,应加强学校晨午检制度,进行监测预警,并做好疫情上报工作,防治疫情扩大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9-2013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碚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及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该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9.62/10万,发病高峰与学校行课时间一致,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以下儿童;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尤其是小学。结论 2009-2013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和暴发疫情报告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应推广普及腮腺炎疫苗接种,加强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监测,及时调查处置,必要时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因素,为今后有效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兰州市城关区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2011年8年间城关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 94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8.05/10万,其中2010—2011年报告病例数增幅较大,显著高于常年发病率,呈小流行特征。发病人群主要是托幼机构儿童和小学在校学生,年龄集中在6~15岁组之间,占64.44%,男:女发病比例为1.51:1;发病时间集中在春末夏初、冬季2个发病高峰。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城关区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降低学生和托幼儿童发病率是今后腮腺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4-2016年贵州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04-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6年贵州省报告腮腺炎病例133 8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21/10万,2013-2016年疫情较前明显下降。每年发病的季节趋势呈规律的双峰分布,发病高峰为4-7月及11月-次年1月。铜仁市、遵义市、黔东南州年均发病率较高。贵州省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龄为5~9岁,年均发病率为206.3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2004-2016年贵州省累计报告腮腺炎暴发疫情319起,均为小学或幼儿园内暴发。结论 为进一步降低腮腺炎流行强度,贵州省应为学龄儿童增加第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免疫,以有针对性地降低腮腺炎高发人群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延安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延安市报告腮腺炎4 324例,年平均发病率25.40/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59.12/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5.80/10万;2004-2011年腮腺炎共暴发19起,暴发病例数2 966例(68.59%),发病呈明显冬季高峰,11~12月份发病1 672例(38.66%),5~9岁儿童发病最多1 991例(46.05%),职业以学生为主(67.11%).结论 2004-2011年延安市腮腺炎发病呈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11~12月为发病高峰,5~9岁儿童和学生是发病的主要群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现状及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9 11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5.4/10万,各年度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发病率为556.97/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52∶1;职业以学生、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数的55.42%、23.24%、12.12%。结论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流腮高发场所,春末夏初和冬季呈发病高峰;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掌握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7.
2004-2009年广元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4-2009年广元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订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广元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 343例,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41.75/10万下降至2009年的12.31/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12/10万。3~6月和10月至翌年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5~15岁儿童或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1.06%。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18.75%由流行性腮腺炎引起,9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结论 2004-2009年广元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人群主要是15岁以下儿童,暴发疫情主要是在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8.
朱琳  张玫  杨月 《中国校医》2015,(1):42-44
目的了解大连市2011—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策略及规划。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三间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4 38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73/10万。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西岗区(42.41/10万)、长兴岛(41.40/10万)、甘井子区(39.85/10万);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主要集中于0~14岁,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其中5~9岁发病率最高为204.23/10万。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共30起,其中有2起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结论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学生为高发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大连市防制流行性腮腺炎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采取不同免疫策略的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疫情趋势,探讨不同免疫策略下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常规免疫实施两剂含流腮成分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Mu CV)免疫策略的北京、天津、上海三个市和全国其他地区流腮疫情资料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全国流腮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以来,三个市流腮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全国流腮疫情呈规律的季节分布,每年存在冬季和夏季两个发病高峰,北京和上海市仅夏季高发。流腮报告发病率最高为5-9岁儿童,2008-2011年三个市5-9岁儿童流腮发病率较2004-2007年平均水平大幅下降,全国5-9岁儿童流腮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以来,三个市报告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大幅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结论实行两剂Mu CV常规免疫,有助于降低流腮高发人群发病率,有效地控制爆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前后,淮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安市2004-2007年(纳入免疫规划前)、2008-2011年(纳入免疫规划后)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4-2007年、2008--2011年淮安市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8.4/10万、4.78/10万;“三间”分布流行病学特征未改变,表现为春末夏初、冬季2个发病高峰,发病前2位县(区)位次未改变,5~ 1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结论 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对淮安市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成效显著.应继续落实好MMR免疫接种策略,提高免疫接种率,减少发病数;加大腮腺炎疫情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应急接种措施,控制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1.
何昕 《现代保健》2012,(23):97-98
目的:分析会宁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果:2007—2011年会宁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2/10万。全年均有腮腺炎病例报告。发病呈双峰型,6、10月为发病的大高峰。6~lO岁发病最多,共报告875例,占77.85%。男女之比5年平均为1.50:1,各职业以学生占比例最多,为90.48%。结论:疫情初期报告、及时隔离患者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关键,学校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监测与报告需要加强,使用疫苗能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重庆市綦江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本地区传染病防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綦江县2007-2011年网络报告的各类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綦江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14 2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3.63/10万,2008年发病率最高,2010年发病率最低,其中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而丙类传染病则呈上升趋势,死亡率为0.50/10万.传染病构成以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肠道传染病为主,其中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结核(94.77/10万)、梅毒(47.37/10万)、乙肝(43.51/10万)、菌痢(41.99/10万)、流行性腮腺炎(32.93/10万).农民和学生、散居儿童是最主要的传染病发病人群.结论 2007-2011年綦江县传染病发病呈缓慢下降趋势,应继续关注学校和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进一步加强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及以梅毒、乙肝为主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3.
霍云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8-1879,1881
目的了解延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延安市2005—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延安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发病数40 619例,死亡34例,年均发病率为315.45/10万,死亡率0.26/10万,病死率为0.08%。2005—2007年发病率呈下降势态,此后又呈上升趋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梅毒等,病毒性肝炎、梅毒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3—8月份报告发病数相对较高,男女性别比1.55∶1,15~54岁发病数较高,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为多。结论延安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起伏不定,防治工作不容乐观,仍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防制是延安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江山市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费接种后该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发病强度变化,为防止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山市2004年-2016年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2016年江山市流行性腮腺炎累计发病1 336例,发病率为2. 12/10万~37. 35/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 22/10万,发病年龄以小年龄组为主,15岁儿童病例数占总数的94. 76%,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发病职业以学生为主,占69. 54%,其次为幼托儿童占18. 34%;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4月-7月;发病率以2006年为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于2010年9月实施强化免疫后,2011年下降幅度非常明显,降幅达72. 85%;在2011年及以后,表现出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15岁儿童病例数占比明显下降等流行特征。结论江山市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对降低发病有重要作用;今后应着重做好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疫情监测和适龄儿童的疫苗基础免疫,同时视流行情况适时开展必要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洪泽县2004-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4-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洪泽县2004-201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65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77/10万;<15岁儿童病例数占报告总病例数的88.34%;学生和幼托儿童病例数为577例,占报告例数的88.50%;3-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10年来,小学、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共计15起,发病256例,占总病例数的39.26%。结论小学和幼托机构是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重点单位,应加强学校和幼托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针对15岁以下人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5-2010年云南省丘北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为制定腮腺炎科学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丘北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659例,2005年发病率最低,为4.39/10万;2010年发病率最高,为52.0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3.81/10万;6年间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季节分布5~8月为发病高峰,发病322例,占总发病数的48.86%;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14岁儿童553例,占总发病数的56.90%,2010年曰者镇出现自公路沿线以自然村为主的点状暴发疫情,发病51例,占当年总发病数的20.91%,罹患率为0.79%。结论 2005-2010年,丘北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落实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年龄组和易感人群的保护,提高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接种率,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焦作市2005-2011年度学生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控制学生传染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焦作市2005-2011年度学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资料。结果 2005-2011年度学校法定报告疫苗针对传染病主要有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在2005-2008年学生发病率均较高,2008年达最高峰,学生发病率为8.44/10万,2009年开始,学生发病率明显下降,2011年发病率降至0/10万;风疹在2005-2009年呈明显上升趋势,2009年达高峰,发病率为33.31/10万,2010-2011年学生的发病率明显下降,2011年降至最低,发病率为0.74/10万;流行性腮腺炎在2005-2008年发病较多,2008年达高峰,发病率为45.61/10万,2009年开始学生发病率明显下降;水痘发病率在2005-2011年期间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发病率在2009年后明显下降,扩大计划免疫程序在控制学生传染病流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0—2013年安溪县中小学生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共报告中小学生传染病791例,平均发病率为164.8/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小学生和初中生以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为主,高中生以乙肝和肺结核为主。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和乙肝是安溪县今后中小学生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甘肃省武威市2010—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武威市共上报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972例,年均发病率为21.74/10万.2013—2017年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近9年德江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订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德江县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德江县2004~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1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2/10万。2004年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007年,最低为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月均有病例发生,相对集中在3~7月,占全部病例的63.44%,病例主要为学生66.81%,散居儿童占17.30%,托幼儿童占12.95%;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87:1;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73: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龙镇、复兴镇发病率高于其他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德江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青龙镇和复兴镇发病率高于其他乡镇,2004~2007年发病率较高,2008~2010年发病率下降,2011~2012年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