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53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EN组和延迟肠内营养(DEN)组,EEN组在术后24 h给予肠内营养,DEN组在术后1~7 d内给予全胃肠外营养,7 d后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肝功能及并发症。结果EEN组的肛门平均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DEN组。术后第10天,EEN组的ALB水平高于DEN组(P〈0.01);TBIL、ALT、AST水平低于DEN组(P〈0.01)。E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DEN组。结论EEN可显著改善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肝功能,减少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肠内营养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早期肠内营养(EEN)时机的选择。[方法]150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EEN组、延迟肠内营养(DEN)组、肠外营养(PN)组,每组50例。EEN组入院48h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DEN组在入院48h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PN组在入院即给予PN治疗,各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蛋白(ALB)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及各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总费用。[结果]各组治疗前CRP、WBC、ALB、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EEN组WBC、CRP含量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PN组及D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ALB恢复水平优于DEN组及PN组(P0.05)。EEN组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较DEN组及PN组快(P0.05),EEN组胰周感染、腺腺假性囊肿、死亡数、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DEN组及PN组(P0.05)。[结论]SAP患者入院48h内开始肠内营养优于入院48h后开始肠内营养及PN。在SAP患者的治疗中,EEN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3.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83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REN)组。EEN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营养和免疫指标监测,并记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EEN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EEN组术后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较REN组改善明显。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肠道营养联合奥美拉唑预防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8月—2011年12月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单用早期肠内营养组、单用奥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比较各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奥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4.3%,单用早期肠内营养组发生率为10.9%,单用奥美拉唑组发生率为8.7%,奥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低于单用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单用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肠道营养,同时应用奥美拉唑可以治疗和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5.
胃肠激素在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肠激素在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方法 将3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3例,给予抑酸药物加早期(发病24 h内)肠内营养;B组13例,给予抑酸药物加延迟(发病72 h后)肠内营养;C组12例,单纯应用抑酸药物.于发病后5 d、2周时分别行胃镜检查,观察溃疡的发生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前列腺素(PGE-2)和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含量.结果 A组溃疡发生率及溃疡指数均明显低于B、C组(P<0.01),溃疡抑制率高于其他两组(P<0.01);A、B组2周后溃疡愈合率高于C组(P<0.05).与B、C组比较,A组胃黏膜中的PGE-2、GAS水平明显增高,SS水平明显降低(P<0.05);B、C组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抑酸药物同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能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肠内营养可能通过调节胃肠激素含量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AP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基础治疗组(n=40)行综合治疗,72 h内肠营养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于患者入院72 h内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72 h后肠营养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于患者入院72 h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监测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血清淀粉酶(AMS)水平、C反应蛋白(CRP)含量、AMS恢复正常的时间,12~14 d后评价疗效,观察并分析并发症、不良预后。结果 72 h内肠营养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治疗后72 h内肠营养组、72 h后肠营养组ALB、AMS、CRP含量均显著优于基础治疗组(均P0.05),且三组AMS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基础治疗组时间最长,72 h内肠营养组时间最短。基础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均高于72 h内肠营养组和72 h后肠营养组,72 h后肠营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72 h内肠营养组(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是治疗老年AP患者的有效营养支持方式,而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每组36例。实验组机械通气24 h内即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7 d后再逐渐过度至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及胃液pH值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液pH值在营养支持第1天时无显著性差异,第3天、5及7天实验组胃液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中和患者的胃酸,升高胃液pH值,能有效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卒中病人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00例重症脑卒中病人分为使用PPI组(152例)与对照组(3d后给予有效营养支持治疗即刻停用PPI)(48例),均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第4天连续监测7d病人鼻饲后0.5h、1h胃液pH值并观察入院后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鼻饲后0.5h、1h平均胃内pH值及中位p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有效营养支持治疗后即刻停用PPI可能对重症脑卒中病人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治愈好转率及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峻峰  袁挺  邵明永 《实用老年医学》2012,2(2):118-120,123
目的 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120例,按不同的营养方式分为2组,EEN组60例,给予EEN支持;肠外营养(PN)组60例,常规深静脉PN,对2组老年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1周营养、免疫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EEN组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44.3±12.5)h比(73.6±11.8)h]、肛门排便时间[(81.5±15.1)h比(138.1±13.2)h]和住院时间[(14.0±1.9)d比(16.2±3.0)d]均短于PN组(P<0.05);EEN组术后1周的血清白蛋白(ALB)、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24h尿素氮(BUN)均高于PN组;EEN组患者的IgG、IgA、IgM及CD3+、CD4+、CD8+、CD4+/CD8+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较PN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E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5). 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EEN能促进术后代谢和免疫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1月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EEN组)和全静脉营养组(TPN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营养指标(PA、ALB和TP)和免疫功能(IgG、IgA和IgM)的差异。结果 EEN组和TPN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治疗前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P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EEN组患者治疗后的PA、ALB、TP、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TPN组(P0.05)。EEN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技术性、感染性、代谢性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显著优于全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PN组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营养支持共7 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14天EEN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P<0.01),而EEN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1)。结论 EEN可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抑酸药物加早期肠内营养组(发病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13例;第2组:抑酸药物加延迟肠内营养组(发病72 h后给予肠内营养)13例;第3组:单纯应用抑酸药物预防组(鼻饲或静脉应用奥美拉唑)12例。于发病后5 d、2周分别行胃镜检查,观察溃疡的发生情况,同时测定胃黏膜中前列腺素E-2(PGE-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第1组患者的溃疡发生率及溃疡指数较其它2组患者低(P<0.01),而溃疡抑制率较其它2组高(P<0.01),2周后溃疡愈合率亦较其它2组高(P<0.05);第2组患者溃疡发生率、溃疡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而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第1组患者胃黏膜中的PGE-2浓度较其它2组明显增高,而MDA较其它2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第2组患者胃黏膜中的PGE-2浓度亦较第3组高,而MDA较后者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抑酸药物同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能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肠内营养可能通过调节胃黏膜中PGE-2和MDA等物质的含量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行经皮胃镜下空肠造瘘术(PEJ)肠内营养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采用PEJ进行肠内营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造瘘术距离患者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组(≤3 d)32例,晚期组(3 d)31例,比较2组患者腹泻发生率。结果:早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组患者(12.5%vs 35.5%,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采用PEJ肠内营养可降低腹泻发生率,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15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5例,在摄入相当热量和氮量的情况下,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2周后,E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氮平衡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均高于TPN组治疗后水平(均P<0.05).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2组无差异(P>0.05).E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T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TPN组(均P<0.05).2组1周内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营养状况一般较差,术后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对预防感染、吻合口瘘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全肠外营养(TPN)后肠通透性的变化来观察EEN对手术后肠通透性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且伴有营养不良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EN)组术后1~2d开始EN治疗,肠外营养(PN)组术后24h经外周静脉输入由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等配置的全营养混合液。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持续1周,逐渐恢复进食。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结果 EN组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PN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EEN支持是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补给方式;与PN支持相比更有利于患者营养状态的恢复及肛门排气功能的恢复,且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胰腺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林  李宝平  贾仙 《山东医药》2007,47(30):97-98
对96例胃癌、胰腺癌术后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52例、肠外营养(PN)组24例和常规补液(对照组)20例。术后24h给予EEN或PN,检测术前和术后第9天免疫指标,观察术后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EEN组和PN组术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EN组术后CD^+4、CD^+4/CD^+8亦显著高于PN组(P〈0.05)。认为EEN可明显改善胃癌、胰腺癌患者术后的免疫状况,在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PN。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病人在预后、营养状况、高代谢反应和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方法36例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肠外营养(TPN)两组。EEN组经鼻胃管持续滴注瑞素;TPN组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测定观察氮平衡、肌酐升高指数、血浆皮质醇、血糖、血浆胰岛素、胃肠道功能、体重及意识状态变化。结果两组2周内均为负氮平衡,EEN组6d的氮平衡优于TPN组(P<0.05);肌酐也呈下降趋势,但EEN组在术后14d、28d仍明显优于TPN组(P<0.01);两组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皮质醇术后显著上升,第6天达高峰,此时,EEN组三项指标水平显著低于TPN组(P<0.05或P<0.01);EEN组的皮质醇在28d时恢复正常,TPN组仍高于正常;6d时EEN组的反流、误吸无明显增加,研究期胃肠道症状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或P<0.01);28d神经功能缺损(GCS)评分EEN组高于TPN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鼻胃管持续滴注喂养方法提供HICH病人有良好的耐受性。EEN支持对改善HICH术后全身营养状态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及全肠外营养(TPN)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康复及对肝功、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150例老年患者资料。按其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EEN组(78例)及TPN组(72例)。收集患者住院病历及随访资料,对比两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比两组手术前、手术后7 d营养、肝功、免疫功能相关数据及住院期间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 EEN组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PN组,住院总费用及PNI显著低于TPN组(P均0. 05)。EEN组术后7 d总白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均显著高于TPN组(P均0. 05); EEN组术后7 d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TPN组(P均0. 05); EEN组术后7 d CD3+、CD4+、CD8+及CD4+/CD8+均显著高于TPN组(P均0. 05); EEN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P 0. 05)。结论 EEN较TPN对PD老年患者术后营养学指标改善情况更佳,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能有效提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胃次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胃次全切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1999年12月至2001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共18例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各9例,分别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普通治疗。应用Synectics MicroDigitrapper动态测压仪及配套的Polygram软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动力波形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胃切除术后早期所有患者的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均消失,术后第一个MMC出现的时间为34min~4h不等,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早期MMC的表现与正常MMC有明显不同:缺乏MMCⅡ相,仅由Ⅰ相和Ⅲ相构成;72h内MMC的周期变异逐步趋于一致。观察期内偶见逆向传导的MMC。肠内营养组的MMCⅢ相持续时间(TIME)、曲线下面积(AREA)、传导速度(V)、动力指数(MI)四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胃次全切除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加速MMC的传导,改善MMC的收缩活动,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