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3048名大学生对教育部取消大学生婚育限制后普遍关心的若干项目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大学生婚姻、大学生同居和相关法律条款的认知上存在偏差。提出对大学生婚姻、大学生同居现象的看法和加强大学生性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总量供给过剩、供求结构失衡、"经验准入"限制、综合素质不足、择业观念偏差等。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3.
<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内外高校最普遍的问题之一,据有关研究,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在16%~30%之间。在国内高校中,人际关系、学习不适应、异性、未来等都是当代大学生所担忧的问题,基本上每个大学生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随着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心理问题正逐年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军校大学生与军事择业大学生综合心理素质的异同。方法采用MMPI、16PF、A型行为问卷、爱德华个人偏好对某海军院校502名毕业生和该院校当年从地方高校招收的107名毕业生进行集体问卷测试。结果军校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10.36%)显著低于军事择业大学生(17.76%)(P〈0.05),军校大学生的Hy、怯懦与果断、自主性、变异性、聪慧性、谦卑性得分显著高于军事择业大学生(P〈0.05或P〈0.001),军校大学生的Pt、Sc、Ma显著低于军事择业大学生(P〈0.05或P〈0.001)。结论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军事择业大学生,军校大学生与军事择业大学生在人格特征、内在需求、A型行为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颜亮 《继续医学教育》2014,(11):109-11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于解决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意义,通过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着手,从大学生角度提出了医学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综述主要介绍大学生肠道疾病现状,归纳影响大学生胃肠道疾病的因素,包括病毒感染、饮食与生活方式、心理社会压力及不良用药,从提升大学生胃肠道疾病预防意识、帮助大学生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心理压力、对症治疗方面阐述大学生胃肠道疾病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胃肠道疾病在大学生中的发病率,促进大学生胃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宁夏回汉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评定量表(GWB)和自尊量表(SES)对宁夏两所高校的7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回、汉族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在对健康的担心,焦虑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回族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比汉族大学生明显;回族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低于汉族大学生;回、汉大学生在自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各分量表的得分与自尊得分除对健康的担心(H)无相关性外,幸福感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自尊得分均有相关性。幸福感各因子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程度回、汉不同。结论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对大学生自尊有一定的影响,回、汉大学生自尊受幸福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探讨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及其向健康转化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4所高校的14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66.37%。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心理亚健康、躯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心理失衡、缺乏体育锻炼等。结论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各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亚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的异同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应用自尊量表、自我价值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随机抽取19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大学生在自尊、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等方面与非贫困大学生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并没有弱势。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变革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价值观发生着变化,一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扭曲,这主要是社会、家庭、高等教育改革、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道德底线模糊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因素引发大学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对于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宁夏回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宁夏回族大学生93名、汉族大学生69名进行测量。结果,宁夏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值都高于全国常模;回族男大学生躯体化和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汉族男大学生,有显著差异性;回汉女大学生在各因子分上无差异性。结果提示宁夏回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强迫、忧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敌对是主要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残疾大学生的数量逐年上升,关于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呈现井喷式的增长。研究主要集中在残疾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残疾大学生就业支持现状、残疾大学生自身状况等方面。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有助于提高残疾大学生就业层次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宁夏回汉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评定量表(GWB)和自尊量表(SES)对宁夏两所高校的736张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回、汉族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在对健康的担心、焦虑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族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比汉族大学生明显;回族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低下汉族大学生;回、汉大学生在自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各分量表的得分与自尊得分除对健康的担心(H)无相关性外,幸福感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自尊得分均有相关性。幸福感各因子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程度回、汉不同。结论 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对大学生自尊有一定的影响,回、汉大学生自尊受幸福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宁夏回汉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评定量表(GWB)和自尊量表(SES)对宁夏两所高校的7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回、汉族大学生幸福感体验在对健康的担心、焦虑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族大学生对健康的担心比汉族大学生明显;回族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低于汉族大学生;回、汉大学生在自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各分量表的得分与自尊得分除对健康的担心(H)无相关性外,幸福感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与自尊得分均有相关性。幸福感各因子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程度回、汉不同。结论回汉大学生幸福感对大学生自尊有一定的影响,回、汉大学生自尊受幸福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最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研究方面[1-3]。本研究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特点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卫生服务进行研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改善大学生心理卫生服务现状,建立适合大学生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特点的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于2003年6~12月对在读大学生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大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意义、大学生管理法制化实现的条件、高校对实行大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必要准备等方面对大学生管理的法制化进行阐述,认为在研究大学生管理时应该把高校放入整个社会大体系中去考虑,要把大学生看成整个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来思考。应该用法律的手段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了大学生文化的涵义,阐明了大学生文化具有高层次性、敏感性、丰富性、超前性、创造性、选择性、统一性、吸收性和辐射性等特征。论述了大学生文化具有导向、思想教育、促进知识接受和能力培养、满足和调适、激励和超越、内化等功能;认为大学生文化是沟通社会与大学生的桥梁、是未来文化的缩影、能为社会提供生机和活力、是文化变迁的传播者、它直接制约着校园文化等,提出了要确定大学生文化建设的目标、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学生现代化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来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以及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309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50.0%,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6.0%,排在前4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16PF的智慧性、忧虑性、紧张性因子分极显著低于男大学生,而兴奋性、敢为性、独立性因子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心理症状阴性的女大学生与心理症状阳性的女大学生在16PF的13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波动、自我认识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才、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使之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懂得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方法调查问卷采用:自制。调研对象:在我院各年级中随机抽取200名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和辅导员,采取问卷调查、口头访谈等形式。结果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男生;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城市大学生;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高年级大学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出现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城市大学生。结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是驱动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开发大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