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ICC置管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波  崔玉莹  马淑贤  付莉 《吉林医学》2008,29(21):1936-1937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置管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粘稠药物患者。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较多,治疗时间长,需长期输注刺激性较强、浓度较高的药物,对血管破坏较大,常发生静脉穿刺困难、液体外渗、静脉炎等现象。我科2007年10月~2008年2月对20例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术,通过加强置管前后的健康宣教、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导管的正确维护及系统质量管理,收到满意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胸外肿瘤病房于2007年开始使用PICC导管,用于多程化疗及长期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在PICC置管过程及留置期间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会缩短导管的使用时间,影响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周斌  周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0):1191-1192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置管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粘稠药物患者。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较多,住院时间长,需长期输注刺激性较强,浓度较高的药物,对血管破坏较大,常导致静脉穿刺困难、  相似文献   

4.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rtheter,PICC)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血管定位准确,留管时间长等特点,常用于需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高渗透性及粘稠药物的患者,它是一种很好的为患者提供长期治疗和营养的途径[1],但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现对我科2007年9月-2008年9月58例应用PICC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岑春兰 《右江医学》2006,34(5):576-577
脑卒中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病情重、病程长,需长期静脉输液,急性期常用甘露醇等刺激性药物经静脉给药治疗。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置管,能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为避免重复静脉穿刺,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及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炎症或者坏死,减轻患者痛苦。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PICC进行静脉输液,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4例,男55例,女29例,年龄63~80岁,平均71.5岁,平均住院20~22 d。缺血性卒中51例,出血性卒中33例。选…  相似文献   

6.
陈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85-288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于1997年引入我国,由于PICC感染发生率较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低,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因此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长期静脉输液中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但PICC置管成功后,需要长期、细致、有效地维护,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各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影响导管的留置时间,影响患者的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针对妇科恶性肿瘤主要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的治疗方式。化疗以静脉化疗为主,由于化疗需多个疗程,化疗时间长,且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对各种静脉治疗工具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故临床多应用临床多应用可降低血管损伤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PICC置管。但PICC置管术属于侵袭性操作,留置时间长,若PICC化疗期间管理不当,将诱发各种并发症,故做好妇科化疗病人的PICC导管维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术在长期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用于长期大量输液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将需长期大量输液(长期≥15d,每日补液量≥2500ml)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PICC,对照组50例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留置时间PICC组长于浅静脉组,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PICC组低于浅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用于长期大量输液患者,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赵敏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3):351-352
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合并多种疾病、病程长及需长期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1],其解决了老年患者因反复多次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肿瘤患者的化疗、肠外营养、刺激性药物的输注等。但PICC导管到底能留置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穿刺置入导管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导管头部定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有效减轻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通道,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操作简单、置管快捷、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抢救、肿瘤化疗、静脉高营养治疗(TPN)及长期输液的病人,是一条安全、快捷、效果良好的静脉输液途径。我科在开展PICC过程中,其中有部分患者出现导管阻塞情况,现将引起导管阻塞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化疗患者留置PICC管穿刺点出血的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置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它为肿瘤化疗的患者及需长期输液、输注高营养药物的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快捷的静脉通道,有效地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并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并且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中,表现出独特的优点。随着PICC管的临床应用,穿刺局部出血成为置管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循证护理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人且末端定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人输液,还可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者。PICC在临床应用有较多的优势,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为减少PICC并发症,自2006年1月我院在PICC护理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PICC置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入,开口于上腔静脉的导管即进行静脉输液的通道.它适用于需持续或间歇的静脉治疗,输注刺激性高渗性的药物治疗.方法 回顾50例患癌症患者采用了PICC置管技术进行化学治疗药物的输注应用的整个临床治疗护理过程.结果 采用PICC置管技术化疗,临床化疗效果好,副作用减少、安全、有效、可靠、方便患者,有计划地完成各期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血标本采集、静脉高营养患者。我科于2008年6月开始对需作多疗程大剂量化疗的48例患者,应用PICC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患者病程长,病情重,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定期化疗,化疗药物刺激以及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肿瘤治疗不能顺利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简称PICC)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产生的副损伤,是目前化疗患者应首选的静脉输液方法[1].我们于2005年3月-2007年3月对36例肿瘤患者采取了PICC,大大降低了穿刺的风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采用引导针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并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中下1/3段的导管置入术。PICC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输液、营养支持治疗以及输血等,也可用于血液样本采集;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能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伤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坏死,解决了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输液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王永红  陈颖 《吉林医学》2005,26(11):1142-1142
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是经外周静脉植入到中心静脉的导管,是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简称PICC。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穿刺难度。脑血管疾病患者外周输液血管条件均较差,加之治疗上对刺激性药物的应用.使PICC术成为静脉输液的首选,同时PICC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我院2004年2月至今使用中央静脉导管的46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PICC输液法与传统输液法临床效果对照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世玲  孟月仙  张菊香 《当代医学》2010,16(32):127-128
目的为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探索一条留管时间长、痛苦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实用性强的输液通道,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皮肤血管损伤。方法应用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上腔静脉,将药物送入血流较快的中心静脉迅速稀释,达到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的效果。结果 126例患者行穿刺置管术,成功121例,成功率达96%以上;导管留置最短3d,最长352d;并发静脉炎4例,穿刺点感染5例,导管阻塞6例。结论经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PICC导管静脉输液法与传统的临时输液法相比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管时间长、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安全、实用、有效的无痛性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ICU静脉输液通路的认知和选择现状。方法 2015年5月采用问卷调查分析ICU医务人员对重症患者静脉输液通路的认知和选择情况。采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随机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为92.0%。参加调查的医生和护士分别占39.1%和60.9%,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分别占80.4%、13.0%和6.6%,平均工作年限(5.7±4.9)年。100.0%的医务人员了解套管针(PIV)、急性期中心静脉导管(AC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69.6%了解植入式输液港(PORT),43.5%了解隧道型中心静脉导管(TCVC),13.0%了解中等长度导管(Midline)。100.0%的医务人员在选择输液通路时会考虑输液种类和输液时程,64.0%会考虑患者状态,18.0%会考虑治疗费用。短期输液患者(1周)约占25%,选择PIV、ACVC的医务人员分别为91.3%和39.1%;中期输液(1~4周)约占60%,选择PIV、ACVC和PICC的医务人员分别为56.5%、69.6%和26.1%;长期输液(4周)约占15%,选择PIV、ACVC、PICC和PORT的医务人员分别为30.4%、39.1%、82.6%和32.6%。52.2%的医务人员熟悉抗感染导管的类型和放置指征。输液困难的主要原因为血管条件差(91.3%)、高龄(52.2%)、皮肤病变(39.1%)和管路堵塞(26.1%)。选择外周静脉的主要原因为感染风险小(87.0%)、短期治疗(82.6%)、普通补液(78.3%)和抗生素治疗(47.8%);选择中心静脉主要原因为输注刺激性药物(82.6%)、外周血管穿刺困难(69.6%)、血流动力学监测(65.2%)和长期输液(56.5%)。结论重症患者输液通路建立难度大,PIV、ACVC和PICC在ICU较常使用,Midline、TCVC和PORT的使用较少,医务人员对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认识不够。重症患者病情复杂,需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可靠的静脉输液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