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行草在我国南方地区称“金钟茵陈”,北方地区称“刘寄奴”。“金钟茵陈”始见明《滇南本草》;以之误作“刘寄奴”则始自其后的《本草原始》。为此,“金钟茵陈”应是该药的药用正名  相似文献   

2.
王jie 《中药材》1989,12(7):43-44
阴行草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stegia chinensJs Benth.的干燥全草,具有清利湿热,凉血祛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尿导结石,小便不利,便血,外伤出血。目前本品在华北及东北的部分省市作刘寄奴入药,同时在江苏、浙江、江西、广西等部分地区又作土茵陈入药。然刘寄奴与茵陈是功效  相似文献   

3.
“刘寄奴”中医一般用作破血、止血药。本品在历代本草记载上相当混乱,当前市场上的品种也十分复杂,各地区在使用习惯上也各不相同,今据笔者初步了解的几个不同品种,并考证一部分文献记载,作简单的介绍如下: (一)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ostegiq Chinens  相似文献   

4.
<正>刘寄奴又名六月霜、奇蒿、阴行草,作为一味常用的活血凉血止血的中药,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近年来对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不多,而近来对于这些研究尚未有学者进行系统综述,现将对该药物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情况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对于此药物的研究拓宽思路,更有效地使用该药物提供依据。1药理毒理作用刘寄奴的药理作用大致有抗炎、抗菌、抗凝等,其有一定的生殖毒性,故临床应控制其使用时间及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刘寄奴南北用药差异的原因,分析其在不同地区中药材标准的差别。方法:收集载有刘寄奴的中药材标准和炮制规范(包括现在和过去的版本),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以北刘寄奴作药用的地区有11个,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南、甘肃、贵州等,以(南)刘寄奴作药用的地区有7个,如安徽、江苏、上海、江西、浙江等;药用部位,北刘寄奴以"带果实的干燥全草"为主,(南)刘寄奴以"带花的干燥全草"为主;含量测定,北刘寄奴用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南)刘寄奴目前还没有进行明确的成分含量测定;功效与应用,北刘寄奴与(南)刘寄奴均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的功效,均可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瘀血经闭,产后瘀痛,癥瘕等。不同的是北刘寄奴还可用于黄疸或黄疸型肝炎,小便不利,血痢等,(南)刘寄奴还可用于水火烫伤,痈毒肿痛及食积腹痛。结论:刘寄奴的南北用药差异与药材的地区分布差异和用药传统有关;北刘寄奴与(南)刘寄奴在药用部位、含量测定、功效与应用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杜华洲  罗集鹏 《中药材》2004,27(9):638-640
本草考证结果认为,古代本草记载的刘寄奴应为菊科植物奇蒿Atemisia anomala,现今北方各地使用的多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但不是历史上沿用的主流品种.广东则使用菊科植物白苞蒿Atemisia lactiflora.应用紫外光谱法对阴行草和白苞蒿进行了比较鉴别,两者的零阶、一阶和二阶光谱均有明显差别,易于鉴别.  相似文献   

7.
潘颖宜  孙文忠 《中成药》1998,20(7):45-47
目前国内各地所用的商品刘在奴,其品种较为复杂,植物来源多达十余种,其中菊科植物奇蒿Artemlslaano。alaS.Moors.的全草(商品称为“市刘寄奴”)及立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stegiachi。ensisBenth.的全尊(商品称为“北刘寄奴”)为刘1998年第20卷第7期寄奴的两个主流品种,它们同作刘寄奴而长期应用于临床.1995年我们从活血化瘀角度观察了市刘农奴和北刘寄奴对大鼠凝血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影响【门,本文则着重对两药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45·1材料1.豆药材南刘寄奴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  相似文献   

8.
中药刘寄奴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寄奴为较常用中药,据了解,全国现有4科11种。玄参科阴行草(siphonostesia chinensis Benth.(图1)又名北刘寄奴,为东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东、安徽、福建、贵州等省所使用。菊科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Moore)(图2)又名南刘寄奴,为广西、江西、福建、安徽、上海、浙江、江苏等省所使用。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ex DC.)(图4)为广东、广西所使用。红陈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vant.var.incana Pamp.)为四川东部及东南部所使  相似文献   

9.
<正> 去年二月前曾在春和堂国药店买到一些刘寄奴作生药研究,从植物学的基础上来看,頗疑此草並非真品。經查閱有关書籍后,鑑定此种刘寄奴系金絲桃科之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 Hancl.)。按本草綱目所載之刘寄奴,一般認为系菊科的Senecio Palmatus。牧野富太郎、陈存仁、叶橘泉等均同意这种說法。旋即到銅仁中医院药房取得刘寄奴标本作对照,亦系元宝草。自此即寻求来源。据說由湖南进貨之刘寄奴,多年来均系本品。經再向湖南晃县国药店購取刘寄奴生药来看亦系本品。不久以前我又訪問过一位七十余岁的吳德仁先生(老药剂)和一位湖南辰溪来的老药剂  相似文献   

10.
刘寄奴Artomisia anomala S.Moore为菊科植物奇蒿,以全草入药,为一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刘寄奴、味苦、温。主破血,下胀,多服令人痢。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一茎直上有数穗,叶互生,其子似稗而细。刘寄奴,南北各地所用品种不同,历代本草所载品种与现今所用品种差异较大。其性味、功能、用量、配伍自然不同。应子以鉴别.  相似文献   

11.
李满结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55-1255
茵陈为常用中药,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有将阴行草和白蒿代替茵陈使用,造成品种混乱,影响临床药效,为此将茵陈和其两种混伪品作鉴别如下。1茵陈茵陈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 isia scopariaW aldst.et k it或茵陈蒿Artem isia capil-larisThun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纯化的刘寄奴总黄酮对IFN-γ和LPS协同诱导RAW264.7细胞中NO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和AB-8、D101、ADS-17大孔树脂分别制备刘寄奴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IFN-γ和LPS协同诱导RAW264.7造成炎症模型;Griessreaction测定总黄酮对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RT-PCR考察总黄酮对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影响;Westernblot考察总黄酮对细胞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3种刘寄奴总黄酮含量均达到50%以上,且以ADS-17型大孔树脂富集所得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67.78%。3种刘寄奴总黄酮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同等流程中以ADS-17型大孔树脂富集的总黄酮达到半抑制率的剂量为最小。ADS-17型刘寄奴总黄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i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ADS-17型大孔树脂有效富集刘寄奴黄酮类化合物,适用于刘寄奴总黄酮的提取。ADS-17型刘寄奴总黄酮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部分通过抑制i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达到下调NO产量的结果。刘寄奴总黄酮可能是刘寄奴抗炎药效的物质基础,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iNOS抑制剂。  相似文献   

13.
在未成年大鼠,丹参能提高血中E_2含量,使子宫增重,提高卵巢内PGF_2α含量。丹参、川芎、刘寄奴均降低卵巢内PGE_2含量;刘寄奴降低子宫雌二醇受体特异结合量;丹参可促进妊马清促性腺素(PMSG)诱发的未成年小鼠排卵。在假孕大鼠,丹参、川芎、刘寄奴均降低血中孕酮含量和抑制卵巢hCG/LH受体特异结合量;刘寄奴还抑制卵巢内源性PGE_2生成以及体外培养后PGE_2的生成,但促进子宫内源性PGF_2α的生成;川芎能提高子宫孕酮受体特异结合量。  相似文献   

14.
刘寄奴抗炎组分筛选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刘寄奴活性组分及其对干扰素-γ(IFN-γ)和脂多糖(LPS)协同诱导RAW264.7细胞的抗炎机制。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和D101大孔树脂分别制备刘寄奴各提取物和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IFN-γ和LPS协同诱导细胞炎症模型;Greissreaction法测定各提取物及总黄酮对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RT-PCR法考察总黄酮对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诱导型环氧合酶(COX-2)mRNA的影响;Westernblot法考察总黄酮对细胞iNOS、COX-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刘寄奴乙酸乙酯部位与其他提取物相比,在相同剂量时对亚硝酸盐含量的抑制率最高,由此富集获得的总黄酮含量达53%。刘寄奴总黄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对刺激后的细胞活力有保护作用;刘寄奴总黄酮呈抑制iNOS、COX-2mRNA表达,抑制iNOS、COX-2、p-ERK的蛋白表达。结论活性导向的分离提示乙酸乙酯部位是刘寄奴抗炎活性组分之一,由此富集的总黄酮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部分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中的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刘寄奴的来源标准为例,研究中药材地方标准的差异性,为建立统一规范的中药材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研究文献、查阅书籍等方式,汇总国内28个中药材地方标准,经过数据采集和整理,找出了含有刘寄奴的8个中药材地方标准,对比并分析刘寄奴的来源。结果:在8个含有刘寄奴的中药材地方标准中,有3种药材名,5种原植物名,3种原植物科名,5种拉丁学名和3种药用部位。结论:刘寄奴的来源标准存在差异性,地方中药材标准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以刘寄奴为主对91例胃柿石的临床治疗观察,阐述胃柿石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处方用药。通过对刘寄奴的药理作用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阐明刘寄奴在治疗胃柿石作用及使用注意。指出中医治疗胃柿石的具有见效迅速、可靠疗效、费用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茵陈类药材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比较了绵茵陈、滨蒿、牛至、石荠苧、瘤毛獐牙莱、松蒿、阴行草、鹿茸草等八种茵陈类药材的生药特征,提出了药材性状及显微方面的鉴别要点。粉末状态时突出的鉴别特征是表皮毛。  相似文献   

18.
奇蒿(Artemisia ano.la S.Moors)系菊科(ComPositae)艾属植物,又名刘寄奴、金寄奴、六月霜、野马兰头、九牛草、苦速婆/苦婆菜、六月雪、大叶蒿、铁杆茵陈等,全草入药,始载于南北朝的《雷公炮制论》,以后历代主要本草如《唐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和《中华本草》等均有收载。奇蒿具有敛疮消肿、破瘀通经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烫火伤等,是古代战争中常备的外伤治疗药物。《本草蒙筌》记载其能“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痛”。现从生药学研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如下。 1 生药学研究 经考证奇蒿为刘寄奴正品[1]。《本草求真》谓:“刘寄奴药味苦微温。多能破血通经,及止金疮血出,大小便血,汤火伤毒”。唐代《新修本草》描述为:“茎似艾篙,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纫,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楼氏等[2]对奇蒿及其它混淆品种鉴别后描述:奇蒿茎呈圆柱形,棕色,有纵肋密被白色毛茸;叶互生,下部叶脱落,中部叶卵状,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花为头状花序,密集成穗状圆锥花丛,黄白色;瘦果长圆形,有棱。以上结果均与古本草记载一致。奇蒿与其变种(密毛奇蒿)区...  相似文献   

19.
奇蒿(Artemisia ano.la S.Moors)系菊科(ComPositae)艾属植物,又名刘寄奴、金寄奴、六月霜、野马兰头、九牛草、苦速婆/苦婆菜、六月雪、大叶蒿、铁杆茵陈等,全草入药,始载于南北朝的《雷公炮制论》,以后历代主要本草如《唐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和《中华本草》等均有收载。奇蒿具有敛疮消肿、破瘀通经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烫火伤等,是古代战争中常备的外伤治疗药物。《本草蒙筌》记载其能“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痛”。现从生药学研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如下。 1 生药学研究 经考证奇蒿为刘寄奴正品[1]。《本草求真》谓:“刘寄奴药味苦微温。多能破血通经,及止金疮血出,大小便血,汤火伤毒”。唐代《新修本草》描述为:“茎似艾篙,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纫,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楼氏等[2]对奇蒿及其它混淆品种鉴别后描述:奇蒿茎呈圆柱形,棕色,有纵肋密被白色毛茸;叶互生,下部叶脱落,中部叶卵状,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花为头状花序,密集成穗状圆锥花丛,黄白色;瘦果长圆形,有棱。以上结果均与古本草记载一致。奇蒿与其变种(密毛奇蒿)区...  相似文献   

20.
中药刘寄奴治疗丝虫病橡皮肿15例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治疗晚期丝虫病橡皮肿的新方法,我组于1959年10月间在修水县属黄(土勾)地区,采用中药刘寄奴进行实验治疗,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证实刘寄奴对丝虫病橡皮肿确具相当疗效,如腿围缩小、组织松软等。在服药过程中,无特殊反应,易为群众所接受,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