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ICU重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ICU重症患者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ICU重症患者则对其实行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护理质量监控进行管理,并对两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与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技术考核、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均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相比于传统模式下的护理,护士分级管理模式有利于合理的利用护理的人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让ICU重症患者更快恢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以及医院治疗的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医患和谐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黄佩丹 《大家健康》2016,(10):285-286
目的:研究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分组交接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采用分组交接班完成ICU护理安全管理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采用床头交接班完成ICU护理安全管理的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控检查结果、不良事件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分级护理、医院感染、文件书写、急救安全和病房管理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仅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仅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交接班模式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护理查房中的效果以及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观察。方法将我科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重症查房中实施干预护理风险管理的70例(ICU)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就实施干预护理风险管理前(对照组,n=35)与就实施干预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n=50)对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展开对比,观察前后阶段中的护理质量。结果经评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28%,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风险护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相较于常规的护理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闭环式信息系统建设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ICU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危重患者200例,按入院时间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实验组使用闭环式信息系统制定护理计划,对危重患者进行管理.对照组使用手写护理计划,按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对危重患者进行管理.比较采用两种管理方法后的护理记录的时间、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护理工作流程、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24 h护理记录时间、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护理工作流程效果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环式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显著提高ICU重症患者护理效率和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小组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病历书写和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改善ICU患者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护理标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ICU收治的52例危重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投诉情况及满意受.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评分(96.25±2.07)分,医疗护理投诉率为0.00%,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61%,观察组为96.1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病区护理标识有效发挥护理提示、警示作用,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加强临床安全管理,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玉珍 《海南医学》2013,24(5):767-76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ICU重症监护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及生活照料,而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以及护理风险事件、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地减少医疗风险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护患隐患改善效果。方法:将接收的114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细节管理,对两组重症患者的管理效果做出客观的比较。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文件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细节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而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提高,使得护患关系得以缓解,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2015年7月,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89例患者入组,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入选对象44例,观察组入选对象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率、出ICU动脉氧饱和度、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鼻咽部不适、呼吸紊乱、面罩压疮发生率与不良事件合计发生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75-177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病区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既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又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莹莹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52-1053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相比对照组(25.58%),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98%)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81.4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6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调节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ICU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我院ICU在时间段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患者180例,将其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90例患者采取ICU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干预,观察组90例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法干预。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评估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5.56%(5/90),对照组为21.11%(19/9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为92.22%(83/90),对照组为81.11%(73/9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确切价值,值得在ICU护理管理实践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ICU病房护理中实施风险管控措施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9月我院ICU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ICU病房监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ICU病房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控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应急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操作、护理文书和责任心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风险管控措施的应用,能有效管控ICU病房管理中的风险因子,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阮宏兵 《吉林医学》2013,34(12):2344-234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ICU收治的6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入住ICU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到位率、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ICU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危机管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87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4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总结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危机管理.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及患者投诉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及患者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投诉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朱蓓妮 《求医问药》2014,(21):115-117
目的:研究分析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有14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7.5%;在对照组8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有24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外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危机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结合清单式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2月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结合清单式管理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转运时间、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转运准备时间、转运交接时间及转运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结合清单式管理能够缩短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利于减少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发生风险,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140例医院血透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将入选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品管圈活动对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血透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监护病房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ICU病房的顺序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ICU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制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情况(满意度、感染发生情况、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专业技能、病房管理、护理文化以及健康宣教评分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效果更佳,P0.05;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6.14±1.62)d、感染发生率17.78%、住院时间(25.43±6.47)d及病死率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57.78%、总满意97.78%均优于对照组35.56%、35.56%,P0.05。结论分级护理制度在重症监护病房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能偶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的医护一体化查房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该院ICU收治的82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该院ICU配置固定护士44名,每组患者分配22名护士。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的医护一体化查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交接班时间、交接班[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HES)]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管理质量评分、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管理前后护士职业素质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信息质量、互动和支持、效率等H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管理、安全管理、记录管理等ICU管理质量评分,医护沟通、工作交接、团队合作、问题反馈等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职业个性素质、职业潜能素质、职业行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