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受胆囊切除术后影响的有关因素。方法:系统回顾我院实行胆囊切除术188例患者,调查他们的一般情况,计算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占所有患者的比例。结果:共有36例胆囊切除术后的原发胆总管患者,比例为19.1%。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手术方式、是否有糖尿病出现原发性胆管结石相关。结论:糖尿病、开腹手术与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有关,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总管结石漏诊的方法。方法 总结性分析我院1147例胆囊切除术中发现术前漏诊的胆总管结石18例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术中仔细触摸胆总管发现结石9例,胆道造影发现结石4例。胆道镜检查发现结石5例。结论术中对胆总管的仔细触摸,胆道造影及经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镜检查是预防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结石漏诊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4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既往手术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14例患者首次出现症状与初次手术间隔时间为1~22个月,中位间隔时间为11个月。其中9例以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5例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且有2例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既往8例为择期腹腔镜手术,4例为急诊腹腔镜手术,2例为急诊开腹手术。12例次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5例次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2例次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所有患者均经过MRCP检查证实胆总管结石。所有患者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5~164min,中位手术时间90min;手术出血量15~154ml,中位出血量48ml;术后住院时间5~14天,中位住院时间7天。结论 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原症状不缓解或再次出现类似症状时,甚至发热、黄疸、并发急性胰腺炎时均应考虑胆总管结石残留可能,且腹腔镜手术治疗残留胆总管结石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胆囊切除术后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网络版)、MEDLINE(PubMed,1980—2010年)、EMBase网站(1990—2010年)等数据库查找与胆囊切除术后并胆总管结石相关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文章及随机对照试验,对相关证据进行评价后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118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文章21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了以内镜微创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经半年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本例患者。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胆囊切除术后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继发性胆管结石是胆囊结石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术前因胆囊主动 (生理性 )或被动 (药物性 )排石以及术中挤压胆囊 ,均能将胆囊内细小结石排入胆总管内 ,若胆囊切除术中未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 ,可引起术后梗阻性黄疸和化脓性胆管炎 ,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的 113例胆囊细小结石病例及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预防、判断及手术处理体会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胆囊结石病人 113例 ,其中男4 2例 ,女 71例 ;年龄 2 6岁 - 81岁 ,平均 4 3.5岁。其中 4 6例病员接受过药物溶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2月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观察组50例(ERCP+LC)。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残留结石率、复发率、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3.27±5.39)m L少于对照组(43.59±6.48)m L(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62.04±13.58)min短于对照组(112.65±15.47)min,引流管留置时间(4.10±1.39)d、住院时间(10.96±1.42)d均短于对照组(7.85±1.76)、(13.68±2.20)d(P<0.05)。两组残留结石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白细胞(WBC)计数(10.25±1.63)×109/L、降钙素原(PCT)(0.23±0.10)ng/m L均低于对照组(12.69±1.08)×10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残留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中发现残留总管结石时间最短为术后3d,最长为术后6个月.患者均为多发性胆囊结石,结石为2 ~13 mm不等的结石,胆囊管粗短,直径>5 mm,其中1例术前有胆绞痛发作,2例中1例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处理,1例再次行剖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全部治愈.结论 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虽不是常见并发症,但应引起重视.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术前正确的评估.结合术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预防LC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中发现残留总管结石时间最短为术后3d,最长为术后6个月。患者结石为多发性胆囊结石,结石大小为2~13mm不等的结石;胆囊管粗短,直径〉5mm,其中1例术前有胆绞痛发作,2例中1例采用ERCP造影后EST处理,1例再次行剖腹胆总管探查取石引流术,全部治愈。结论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虽不是常见并发症,但应引起重视。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在于术前病人的临床症状,术前正确的B超诊断和必要的ERCP检查,术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治疗此并发症可采用ERCP、EST和再次行剖腹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现代外科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13年来我院对262例病人在准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ERCP或MR.CP检查。其指征为:近期有胰腺炎发生或黄疸史,肝功能异常,B超或CT示胆总管扩张或有结石者。结果在此262例中,有257例发现结石并行EST或网篮取石成功,待胆总管恢复正常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例发现乳头狭窄或胆总管肿瘤,行EST、支架内引流或手术治疗。12例ER.CP失败。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策略为术前先行ER.CP或MRCP+EST,取石成功后再行LC为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任斌  王瑜鹏 《吉林医学》2011,(35):7548-7549
<正>胆囊切除术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方法,约有15%~18%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但由于B超对胆总管结石(尤其是胆总管下端)判断准确性不高,因此术前术中胆总管结石漏诊较为常见[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中医院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取石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石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取石成功率高,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可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现代外科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13年来我院对262例病人在准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ERCP或MRCP检查。其指征为:近期有胰腺炎发生或黄疸史,肝功能异常,B超或CT示胆总管扩张或有结石者。结果在此262例中,有257例发现结石并行EST或网篮取石成功,待胆总管恢复正常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例发现乳头狭窄或胆总管肿瘤,行EST、支架内引流或手术治疗。12例ERCP失败。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策略为术前先行ERCP或MRCP EST,取石成功后再行LC为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4.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直径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50-5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康复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97例进行研究,其中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5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两组的血清GGT及AL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22%,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相对减少结石残留及结石复发,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微创术对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78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以患者病房尾号单双数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内镜十二指肠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其术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组间比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十二指肠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的取得良好的效果,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超声表现的探讨候德萍,邱秉胜,郑子萍(贵阳医学院附院内科贵阳550004)用线型实时B超显像仪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声像图表现进行探讨。对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均常规探测胆总管的内径及其显示肝外胆道长径,并详细分析其内回声图像变化。1资...  相似文献   

18.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14例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4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石残留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是术前并存的胆道结石漏诊,2例是医源性胆道结石残留。结论: 对残留结石的预防可以通过术前检查,术中多途径探查胆道,避免胆道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王皓方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15-141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南乐中兴医院就诊的62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微创组和开腹组,每组31例。开腹组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微创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术后肛门首次排气、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残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开腹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31),低于开腹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残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手术风险,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分析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被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则应用LC联合术中EST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例全部治愈,体内均无残余结石存在,平均住院时间11 d,其中术后胆漏1例,其余27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LC联合术中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创伤小、切口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小、疼痛较轻,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因而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