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参与社区管理对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于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本社区高血压患者6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A组(300例)与B组(300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接受社区管理干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B组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血压正常范围等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自我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等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参与社区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提高对疾病多方面知识的了解情况,具有可观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对比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对护理人员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122.36±28.19)mm Hg,平均舒张压(81.36±9.18)mm Hg,均优于对照组的(174.95±37.55)mm Hg、(105.25±11.36)mm Hg(P<0.05).观察组患者规律用药、饮食控制、运动、血压监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社区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为30例,A组给予缬沙坦治疗,B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A、B、C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均下降,且C组较A、B两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A、B、C组的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FINS(空腹胰岛素)、Alb(尿微量蛋白)较治疗前下降,且C组较A、B两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C组UA(血尿酸)显著下降,改善情况较A、B两组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明显,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谢新华  周惠尔  王珍  吴华 《安徽医学》2017,38(5):630-633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海华社区门诊收治的4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89.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和服药依从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及治疗取得的成效。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加强社区规范化管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和指导),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96.0%)、不良行为改善率(92.0%)及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4.0%)均高于对照组(82.0%、78.0%、82.0%),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2.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更好地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多病共存患者全科医疗照顾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100例多病共存患者于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行常规医疗照顾模式(A组),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行全科医疗照顾模式(B组)。选取临近社区100例多病共存患者于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行常规医疗照顾模式(C组)。比较本社区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糖达标情况、血压达标情况、掌握慢性病相关知识合格率、高血压登记率、糖尿病登记率和建档情况;比较本社区B组患者与C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本社区B组患者的控制血糖达标率(80.0%)、控制血压达标率(78.0%)、掌握慢性病相关知识合格率(89.0%)、高血压登记率(80.0%)、糖尿病登记率(80.0%)、建档率(90.0%)明显优于A组的40.0%、57.0%、43.0%、45.0%、50.0%、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社区B组所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C组的42.0%、58.0%、50.0%、43.0%、42.0%、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多病共存患者进行全科医疗照顾模式,可显著改善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实践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药物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某社区登记在册的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以常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60例,行规范化社区管理,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各项行为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社区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依从性,并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梦东 《海南医学》2014,(17):2625-2627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探讨高血压三级预防,控制高血压“三率”的持续有效方案。方法将我院服务社区中24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访次数分为规范化管理组(观察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对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率、知识知晓率和规范化管理率进行比较。结果246例高血压患者中规范化管理患者201例,规范化管理率达81.7%;非规范化管理患者45例,非规范化管理率为18.3%;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91.54%,对照组控制率为13.33%,两组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5.02%,高于对照组的88.89%,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为93.03%,高于对照组的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2021年本社区门诊长期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在对症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于患者就诊期间予以患者高血压知识宣教及用药指导等基础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等详细干预指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等生理指标变化对比,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的对比,管理前后身体健康情况及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等生理指标均较前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管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不良症状的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其不良症状总发生率为1.7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组组患者的自测健康评定级表(SRHMS)问卷调查,管理前后身体健康情况及依从性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中,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干预的应用明显改善了患者主要生理指标,减少了不良症状,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本社区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基线信息相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规范化管理,对照组社区高血压患者则采用传统的社区高血压管理,一年以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社区高血压患者,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能够较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92例,分为A组(n=46)和B组(n=46).B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A组患者血压情况明显比B组的优,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的血压明显趋于稳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民权县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普通社区护理,B组患者给予社区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占50.0%,B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占77.5%,B组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3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实验组45例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对照A组45例给予缬沙坦药物治疗,对照B组45例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酸、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等情况。结果经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7.8%;对照A组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53.3%;对照B组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57.8%。三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药物治疗,三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出现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蛋白(Alb)均出现下降,比较下降幅度,实验组的效果更明显(P<0.05);实验组血尿酸(UA)有明显下降,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其治疗效果比单独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本社区3800例自愿参加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分析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规范化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规范化管理之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规范化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及高密度脂蛋白较规范化管理前有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规律、病情等得到明显改善,应重视和推广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和诊疗意识,从而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实施慢病规范化管理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按照就诊顺序抽取我部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以及认知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管理效果以及认知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10.0%、7.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血压及血脂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翁庆忠 《重庆医学》2013,(24):2892-2893
目的观察规范化社区高血压健康指导对老年高血压的控制作用。方法 57例60岁以上入选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规范化的高血压健康指导。健康指导结束时,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治疗率、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血压控制率、治疗率、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高血压指导对控制社区老年高血压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43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6例,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基本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高血压控制情况、防治前后的血压、血脂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基本知识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血脂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在对治疗的满意度、服药依从率和生活行为变化率方面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216例高血压患者经社区管理,高血压控制率为91.67%;对照组高血压控制率为5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锦州市凌河区正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管理技术,研究组应用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干预一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一年后,研究组前述情况均有明显提高或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健康管理服务满意率(97.11%)高于对照组(82.6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析硫酸镁对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依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胆碱药物治疗.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32±8)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52±14)mmHg;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88±8)mmHg,对照组(102±8)mmHg.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更佳(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54%,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8分者达92.31%,对照组达61.54%.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更优(P<0.01).结论 硫酸镁对于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