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报道1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病例复习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3月就诊的1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果 此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较典型.患者放弃治疗,此后随访患者,总病程3.5年,因淋巴瘤广泛浸润,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淋巴瘤,容易造成病理误诊,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cell lymphoma, HSTCL)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展及挽救性造血干细胞在治疗HSTCL中的作用。方法报告航天中心医院1例挽救性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成功治疗罕见的αβ型HSTCL,回顾分析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全面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移植后21 d(+21 d)白细胞植入,+32 d血小板植入,移植后未出现明显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评估处于持续缓解状态,移植术后随访9个月余,无广泛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生存质量良好。结论 HSTCL需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改良预处理方案的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观察1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结果 患者肝脾明显增大,镜下显示瘤细胞弥漫浸润脾脏红髓血窦,瘤细胞中等大,胞浆淡染,核染色质较细腻,核仁不明显。肝脏血窦内瘤细胞呈佛珠状或线样浸润,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45RO、CD3和TIA-1,而CD57、CD20和CD79a等标记阴性。结论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应注意与其他淋巴瘤和白血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 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观察1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结果 患者肝脾明显增大,镜下显示瘤细胞弥漫浸润脾脏红髓血窦,瘤细胞中等大,胞浆淡染,核染色质较细腻,核仁不明显。肝脏血窦内瘤细胞呈佛珠状或线样浸润,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45RO、CD3和TIA-1,而CD57、CD20和CD79a等标记阴性。结论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应注意与其他淋巴瘤和白血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8岁,因“双腹股沟疼痛,间歇性发热80天,全身皮疹2天”于2005年10月9日入院。自2005年7月20日始出现发热,双腹股沟疼痛,在当地县医院就诊,查WBC3·0×109/L,HGB114g/L,全身淋巴结肿大、压痛,给予先锋铋、甲硝唑、丁胺卡那静滴7天,淋巴结较前减小,仍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双小腿肌肉疼痛,行淋巴结活检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继续先后给予菌必治、先锋铋、青霉素、左氧氟沙星静滴17天,后服中药治疗20天。2日前出现全身黄豆粒大小红色皮疹,入院前1日开始出现腹部剧痛。病程中无咽痛、鼻塞、流涕。查体:T38·5℃、BP 120/80 mmHg,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HSTCL伴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并对HSTCL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与免疫表型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结果:HSTCL的病因不明,表现为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病理示瘤细胞弥漫浸润肝/脾脏红髓血窦、骨髓血窦;免疫表型分析示瘤细胞表达CD2(+)、CD3(+)、CD7(+/-),CD4(-)、CD5(-)、CD8(-)、CD57(+/-),TCRγδ或αβ阳性,常表达NK相关抗原CD16、CD56,多表达细胞毒性颗粒蛋白TIA-1,而粒酶B、穿孔素常为阴性;PCR可检测出TCR基因重排;可有7q等臂染色体异常。联合化疗效果差,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后运用2-deoxycoformycin,CD52单抗的运用等只在个例显示出良好疗效;脾切除的远期疗效不佳。结论:HSTCL临床罕见,特征性的肝、脾、骨髓窦内瘤细胞浸润,结合免疫表型检测,PCR检测出TCR基因重排等有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8.
皮肤T细胞淋巴瘤 (cutaneousTcelllymphoma,CTL)在我国较少见 ,其临床表现在早中期时主要以反复发作性、多样性、慢性皮肤病变为特点 ,容易与以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风湿疾病相混 ,本文报道 2例如下。例 1,男 ,16岁。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十余年 ,近 6年右面部肿胀 ,起脓点 ,伴瘙痒。皮损活检 :慢性炎症 ;4年前右肋、背部、腰部、双颈部先后出现包块 ,右肋包块病理 :脂膜炎。近半年来间断发热 ,周身肌肉疼痛 ,下颏部皮肤红肿破溃、结痂 ,门诊以“坏死性血管炎”收入院。查体 :慢性病容 ,右侧颊部稍肿大 ,触有柔韧… 相似文献
9.
肝脾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HS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诊断.方法:复习3例HST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γ (T cell receptor γ,TCBγ)基因重排检测.结果:例HSTCL中,骨髓1例呈间质和窦性浸润,2例呈间质及弥漫性浸润;肝1例和脾1例呈窦性浸润.免疫组化:例均CD3、TIA-1强阳性,而粒酶B阴性;CD56阴性;TCRβ阴性;3例EBV原位杂交均阴性.TCRγ基因重排检测2例呈单克隆性,1例呈弥散态.结论:STCL是一种罕见的非活化T细胞毒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EBV原位杂交阴性和TCRγ脚基因克隆性重排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我国病例与国际报道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某男,80岁,因“间断发热1月,咳嗽、咳痰20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39.4℃,给予“青霉素、清开灵”治疗7天,体温恢复正常。20天前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并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痰,不易咳出,伴有乏力,盗汗。院外拍胸片提示:胸膜炎右侧。B超 相似文献
11.
<正>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左上腹胀痛1月,加重3d入院。疼痛呈持续性,自服木香顺气丸、快胃片效果欠佳。3d前加重,大便黑色,便稀。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Murphy氏征阴性,肝肾区无扣击痛。辅助检查:B超示:肝左叶探及1.8cm×1.6cm的无回声区,后伴增强效应,脾脏形态正常,内探及多个低回声光 相似文献
12.
13.
以自发性脾破裂为首诊、伴多脏器功能受损的重症T细胞淋巴瘤鲜见报道.早期诊治极其困难.通过对1例相关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的回顾,复习相应文献并探讨重症疑难病人诊治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9例近年来诊断或疑诊为鼻恶性肉芽肿或淋巴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LCA、CD3、CD20、CD56的表达,并按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重新判读。结果在19例中,组织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符合NK/T细胞淋巴瘤的16例。16例中诊断恶性病变8例,疑似4例,未定诊2例,误诊2例。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在早期诊断很困难,很容易误诊,误诊原因如下:(1)对其组织学形态特征认识不足,缺乏免疫组化检测手段;(2)活检组织取材不充分,肿瘤细胞过少;(3)对鼻外MMR认识不足;(4)未注意与其他易相混淆的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
恶性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 ,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可见于临床各科室 ,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文就 1 0例早期曾误诊为其它疾病的恶性淋巴瘤 ,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各科室近十年来恶性淋巴瘤误诊病例 1 0例。其中男性 6例、女性 4例 ,年龄 1 8~ 57岁 ,平均年龄 35岁。1 .2 临床特点 ( 1 )误诊为淋巴结炎、淋巴结核 3例 :3例病人均有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表现 ,初步诊断为淋巴结炎、淋巴结核 ,给予抗炎、抗结核治疗 ,症状无缓解 ,遂行淋巴结活检 ,确诊为恶性淋巴瘤。 ( 2 )误诊为牙周炎 1例 :患者表现为牙…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因"脾脏肿大、免疫球蛋白异常4个月"于2004年12月9日入院.无发热、盗汗、消瘦.曾在外院诊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行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化疗1次,因病情无缓解而就诊于我院.既往无肝病及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格检查:脾Ⅰ线8 cm,Ⅱ线10 cm,Ⅲ线-1 cm,质地硬,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无腹水征,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扁桃体无肿大,肝脏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