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我科对 5 8例发育性髋脱位术后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提早运用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 ,促进关节功能更好地恢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5 8例 ,男 18例 ,女 4 0例 ,年龄2 2个月~ 14岁。手术均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 ;改良Pem berton髋臼成形术 ;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 ;术后单髋人字石膏固定术。石膏固定时间约 3~ 4周。所有双病例患儿均分 2次手术治疗 ,间隔时间约为 6个月。1 2 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根据 1994年修改后的髋关节评定标准[1] ,即疼痛 ,生活能力 ,关节活动度 ,行走距离。再根据得分情况…  相似文献   

2.
盛玉 《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203-203
先天性髋脱位是小儿四肢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对手法复位失败或超过 3岁的患儿 ,由于髋关节周围病理改变逐渐加重 ,通常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疗。我院 1994年~ 1998年 2月共收治须行牵引、内收肌松解、切开复位 +截骨术及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的先天性髋脱位患儿 86例。经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随访证实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2 1例 ,女 6 5例。年龄 2 5~ 11岁 ,平均 6 5岁。左侧 32例 ,右侧 2 5例 ,双侧 2 9例。2 康复训练方法2 1床上被动功能锻炼期 :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 3~6周后改为双腿皮牵引 ,以利早期活动关节 ,防止…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2001年12月,我科对58例发育性髋脱位术后患儿进行整体护理,提早运用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更好地恢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8例,男18例,女40例,年龄22个月~14岁。手术均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术后单髋人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二联或三联截骨即Salter骨盆截骨加坐骨耻骨支截骨加股骨转子下旋转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方法采用Salter骨盆截骨加坐骨耻骨支截骨加股骨转子下旋转截骨钢板内固定术。对18例22髋进行了联合手术,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得到随访,按Mckay临床评价标准,优16髋,良4髋,中1髋,差1髋。结论该联合术式应用于18月龄~12岁之间的发育性髋脱位患者,能获得再发育的良好的稳定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选择2004-01/2006-12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13例13髋,使用Zweymüller系统的非骨水泥双锥面螺旋臼及SL股骨柄,采用软组织彻底松解、原位髋臼、股骨不截骨的全髋置换治疗。其中男5例5髋,女8例8髋;年龄28~62岁,平均51岁;按Crowe分型,Ⅲ型9例9髋,Ⅳ型4例4髋。术前下肢短缩3~6cm。1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下肢延长2~6cm,基本恢复双下肢平衡。未出现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股神经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假体松动的临床和X射线征象。术后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得到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6.
何继斌 《华西医学》2004,19(4):626-627
目的 :评价动力加压髋螺钉 (dynamichipscrew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0年 3月~2 0 0 4年 6月采用 135°的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2 8例 ,患者平均年龄 5 1岁。结果 :获得平均 1 1年随访者 2 6例。2 5例固定坚强骨折顺利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3 5个月 ,1例现术后 4月有骨痂生长 ,头钉部分拔出但骨折无移位。结论 :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34例39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年龄1岁8个月~4岁2个月,平均2.3岁。所有患儿行salter骨盆截骨加股骨粗隆下截骨旋转短缩截骨。结果所有患儿随访时间2~3年。随访结果采用Mckay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和Severin X线评定标准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进行评定。按Mckay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19髋(48.7%)、良15髋(38.5%)、可4髋(10.3%)、差1髋(2.6%),优良率达87.2%;按Severin X线评定标准:优18髋(46.2%)、良18髋(46.2%)、可2髋(5.1%)、差1髋(2.6%),优良率达92.3%。salter骨盆截骨加股骨粗隆下截骨旋转短缩截骨是治疗发育性优关节脱位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8.
大转子截骨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人工全髋哭竹置换是公认的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髋关节病变的仃效手段,但存在较多的困难及风险。目的:评估行大转了截骨的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治疗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短期疗效。方法:18例(22髋)成人CroweIV掣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非骨水泥固定,行火转于截骨调整臀t心肌张力,在髋臼的解削位胃安放臼杯。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均超过10个月,最K随访38个月。患者关节置换前甲均患肢短缩4.5cm(3.4-6.0cm),置换后患肢较置换前平均延长4.0cm(3.2—4.8cm)。置换后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7分(79分-91分),显蒋高于置换前(P〈0.01)。置换中3例3髋股骨近端发生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予俐丝固定或未作特殊处理,均于茂换后2个月复查X射线片提小骨折已愈合。1例胃换后出现坐骨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症状消失。术出现置换后髋关节脱值、假体松动、感染及有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表明行大转了截骨的作水泥假本能订效治疗CroweIV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能重建复杂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并非少见 ,再次手术增加了股骨头坏死、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故应积极预防。现分析我院 1990~ 2 0 0 0年间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193例 ,2 48髋次。术后发生再脱15例 15髋次 ,占总髋次的 6%。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10例。最小年龄 3岁 ,最大年龄 13岁 ,平均年龄 6岁。原术式 :切开复位 3例 ;切开复位加股骨粗隆部旋转截骨术 4例 ;切开复位加造盖术 3例 ;切开复位加骨盆截骨术 1例 ;切开复位加旋转截骨加造盖术 4例。2 讨论2 1 术前未行牵引或软组织松解术 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随着年龄和脱位的程度而发…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2004-09/2006-1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8例(8髋).男2例,女6例,年龄35~65岁,平均46岁;置换前行X射线摄片及CT检查,提示所有患者患侧髋臼角(Sharp角)均>45°,股骨头包容不良,关节间隙缩窄,shenton线连续性欠佳.按Crowe分期,Crowe Ⅱ期5例5髋,Crowe Ⅲ期3例3髋.置换前Hards评分44~62分,平均50分.全部患者均采用全髋置换,假体采用非骨水泥或混合型固定模式,其中非骨水泥生物固定者6髋,水泥固定者2髋.所有患者髋臼侧均采用骸臼内壁截骨内移泫安放髋臼假体.记录置换时间,置换过程中出血量,置换后住院天数,Harris评分及围置换期并发症;置换后临床随访观察截骨断面及植骨块愈合情况.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6个月,全部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访病例中未出现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置换后6个月Harris评分86~94分,平均88分.置换后3个月X射线平片提示截骨断由及植骨块愈合良好.提示髋臼内壁内移截骨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作用明显,早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997~2005年收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5例32髋,均采用髂腰肌腱松解骨牵引后,分别行骨盆髋臼周围截骨造盖术、改良Salter骨盆截骨术、改良Chiari内移截骨术结合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结果:术后1~5年随访McKay评分:优23髋,良3髋,可4髋,差2髋,优良率81.25%。结论:骨盆髋臼周围截骨造盖术结合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安全有效,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41例41侧髋关节,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62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六个月~10年,平均5年5个月。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置换21例,双杯髋关节置换1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翻修的原因:髋关节疼痛不伴假体明显松动12例12髋,感染1例,无菌性松动2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臼磨损4例4髋,髋臼位置不良1例1髋。33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8例,GustilloⅠ、Ⅱ型髋臼松动12髋.Ⅲ型髋臼松动8髋,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髋臼松动骨缺损6例。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41例股骨进行了翻修术,其中假体无松动13例,Gustillo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假体柄松动分别为6,8,13和1个髋关节。取出假体柄后视情况植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视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必要时捆绑带固定。结果 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8例患者术后3d可以下地非负重拄拐行走,其余患者均可以于术后3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术后随访6~66(平均22)个月,无假体移位下沉等不稳迹象,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5~54分(平均32.6分)增加到术后的56-98分(平均88.1分)。随访X线片显示部分患者骨质改建,密度增加,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亮带的患者。结论 最常见翻修的原因为无菌性松动,其次为股骨头或双动头置换术后金属与髋臼之间摩擦产生的疼痛。对较年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如行假体置换,最好采用全髋置换。采用非骨水泥假体时髋关节进行翻修术后.近期可取得最好的手术效果,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13.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公认的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但存在较多的困难及风险。目的:评估行大转子截骨的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短期疗效。方法:18例(22髋)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非骨水泥固定,行大转子截骨调整臀中肌张力,在髋臼的解剖位置安放臼杯。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均超过10个月,最长随访38个月。患者关节置换前平均患肢短缩4.5cm(3.4-6.0cm),置换后患肢较置换前平均延长4.0cm(3.2-4.8cm)。置换后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7分(79分-91分),显著高于置换前(P<0.01)。置换中3例3髋股骨近端发生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予钢丝固定或未作特殊处理,均于置换后2个月复查X射线片提示骨折已愈合。1例置换后出现坐骨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症状消失。未出现置换后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及有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表明行大转子截骨的非水泥假体能有效治疗CroweⅣ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能重建复杂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4.
组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并使用组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以降低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病残率,提高治愈率.[方法]自1990年至2006年作者使用组合术式(切开复位 骨盆内移截骨 髋臼成形 股骨转子下旋转缩短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7~15岁)CDH 67例91髋,随访时间1年至15年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7年4个月.[结果]本组病例依照Trevor评分优良率达到81.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髋,占16.5%,髋关节僵硬12髋,占13.2%,比照Salter标准,股骨头坏死率和病残率明显降低.[结论]组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CDH疗效良好,它符合髋关节生物力学特点,符合患儿病理解剖特点;利用组合术式优势降低了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病残率,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07年2月—2011年1月收治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患者12例,其中3例伴髋内翻(颈干角95°~120°,平均110°)。对3例股骨近端病变范围小、骨强度佳者采用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对6例病变范围大、骨强度不佳者,采用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3例病变范围大、骨强度不佳的髋内翻的患者,同时行圆顶截骨矫正手术。结果:术后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5年。所有患者植骨区术后3个月均有轻度骨吸收,10~14个月植骨区骨结构渐致密。3例行单纯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的患者中2例术后复发,经再次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重建钉内固定后治愈;6例刮除病变、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中,1例复发,行再次手术;3例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的股骨力线均完全矫正,截骨面呈骨性愈合,髋内翻畸形的颈干角矫正为95°~120°,股骨相对长度矫正后较术前延长2.0~3.6 cm。10例患者术后步态正常,1例扶单拐行走,1例不扶拐跛行。9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结论:对于轻中度股纤维结构不良患者采用刮除病变、植入同种异体骨、对伴髋内翻的患者同时行圆顶截骨矫正手术可有效恢复骨量和股骨生物力。  相似文献   

16.
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术中监测与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彦  娄朝辉  夏俊 《中国康复》2002,17(3):164-165
目前临床上对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部骨肿瘤多采用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鉴于术中应用骨水泥时对血流动力学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1] ,同时患者又多为高龄 ,所以术中的监测与处理尤为重要。现结合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完成的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全髋置换术 2 3例 ,对术中的处理与监测做一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4 7~ 6 9岁 ;手术时间 12 0~190min ,平均 14 0min ;既往史有原发性高血压 2例 ,继发性高血压 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改进治疗方法治疗先天性髋脱位,预防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方法:①选择1987-01/2002-12郑州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患儿351例(412髋),男65例,女286例。②应用传统治疗方法239例(277髋),应用改进治疗方法112例[(135髋),手术方法的改进:术前充分牵引;股骨近端前倾角的矫正;髋臼截骨的方法和常规步骤一样。但截骨后向下、外压以后,两截骨端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植骨块的高度,用作者设计的计算方法,在术前估算得出,术中可快速准确完成截骨]。患儿监护人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③术后早期被动结合主动功能锻炼,麻醉下关节授动。疗效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评定15分,X射线平片检查评定15分,优:30~26分,良:25~21分,可:20~16分,差:<15分。所有患者均参加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年,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及X射线平片检查结果。结果: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35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优良率达85.6%,并发关节僵硬53髋(19.1%)。应用改进治疗方法治疗的优良率达94.8%,并发关节僵硬11髋(8.2%)。关节僵硬发生率由19.1%降至8.2%,差异明显(P<0.01)。结论:改良股骨、髋臼截骨术式并术后功能锻炼,对先天性髋脱位患儿术后关节僵硬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纯颗粒骨植骨治疗全髋翻修中的轻中度髋臼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随着生物材料的改进及对髋臼翻修的进一步理解,目前对轻中度髋臼骨缺损的髋臼翻修倾向于使用生物型假体固定.目的:观察采用单纯颗粒植骨治疗轻中度髋臼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来自2003-06/2008-06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骨科.对象: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骨科收治的全髓翻修术中轻中度髋臼骨缺损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43~77岁,平均58.8岁:前次手术距翻修手术3~10(7.0±0.5)年;初次手术应用骨水泥型伞髋2例,非骨水泥型全髋3例,混合型全髋4例,双极股骨头半髋1例.髋臼骨缺损按AAOS分型:Ⅰ型6例,Ⅱ型4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40.6分.方法:采用单纯颗粒性植骨结合生物型假体治疗10例患者,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髋臼植骨后采用生物型髋臼杯固定并以螺钉固定,术后根据临床及X射线进行评估.主要观察指标:记录骨移植时间,移植过程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单纯颗粒性植骨结合生物型假体重建髋臼,1例术后1个月发生松动,二次手术改用特殊髋臼钢板结合颗粒骨移植,术后3个月弃拐行走.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年,Harris评分平均87.0分.X射线除1例病例出现松动外,其余病例髋臼骨床与颗粒骨愈合,髋臼杯与颗粒骨块之间无完全性透亮带,无髋臼杯位移病例.未发现骨溶解现象,颗粒骨与宿主骨愈合良好.结论:单纯颗粒骨植骨治疗轻中度髋臼骨缺损简单、有效,早期随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髋脱位的疾病治疗方法很多,但对3~6岁病人大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22例(30个髋)年龄3~6岁平均4.5岁,手法复位改良蛙氏石膏固定。随访2~10年均获成功,无一例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正常,是目前非手术治疗3~6岁髋关节脱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改进治疗方法治疗先天性髋脱位,预防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方法:①选择1987-01/2002-12郑州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患儿351例(412髋),男65例,女286例.②应用传统治疗方法239例(277髋),应用改进治疗方法112例[(135髋),手术方法的改进:术前充分牵引;股骨近端前倾角的矫正;髋臼截骨的方法和常规步骤一样.但截骨后向下、外压以后,两截骨端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植骨块的高度,用作者设计的计算方法,在术前估算得出,术中可快速准确完成截骨].患儿监护人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③术后早期被动结合主动功能锻炼,麻醉下关节授动.疗效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评定15分,X射线平片检查评定15分,优:30~26分,良:25~21分,可:20~16分,差:<15分.所有患者均参加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年,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及X射线平片检查结果.结果: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35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优良率达85.6%,并发关节僵硬53髋(19.1%).应用改进治疗方法治疗的优良率达94.8%,并发关节僵硬11髋(8.2%).关节僵硬发生率由19.1%降至8.2%,差异明显(P<0.01).结论:改良股骨、髋臼截骨术式并术后功能锻炼,对先天性髋脱位患儿术后关节僵硬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