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HLA—DRB1等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讨LA-DRB1等位基因与免疫遗传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基因分型方法鉴定HLA-DRB1与天津地区支气管哮喘(asthmaA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DR3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11.76%vs33%,x^2=4.25,P&;lt;0.05);而DR^6(13)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8.82%vs4.44%,x^2=1.25,P&;gt;0.05);支气管患者DR2(15)频率明显降低(5.88%vs16.67%,x^2=4.26,P<0.05)。结论:表明DR3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呈正相关,而DR2(15)与支气管哮喘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免疫遗传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基因分型方法鉴定HLA-DRB1与天津地区支气管哮喘(asthmaA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DR3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11.76%vs3.33%6,x2=4.25,P<0.05);而DR6(13)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8.82% vs 4.44%,x2=1.25,P>0.05);支气管患者DR2(15)频率明显降低(5.88%6 vs 16.67%,x2=4.26,P<0.05).结论表明DR3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呈正相关,而DR2(15)与支气管哮喘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易感性与HLA 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 ,找出ALL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DNA分型技术对 5 6例ALL患者和 10 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HLA DRB1基因分型。结果 :ALL组与HLA DR7基因关联 ,基因频率为 2 4.1% ,RR =2 .5 6 ,χ2 =7.34 ,P <0 .0 1,病因分数为 0 .2 9;其他等位基因频率ALL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LA DR7与ALL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广东汉族人群HLA-ABDR基因频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检测广东汉族人群HLA -A ,B ,DRB1基因频率 ,分析该人群HLA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特点。方法 肾移植、骨髓移植供者 4 0 4例 ,抗凝血提取DNA ,半量全自动PCR -RSSO分型检测HLA -A ,B ,DRB1基因型。结果 在中分辨水平检出HLA -A等位基因 15个 ,HLA -B等位基因 31个 ,HLA -DRB1等位基因 13个。广东汉族人群HLA -A 11(0 .3342 ) ,A 0 2 (0 . 30 87) ,A 2 4 (0 . 2 2 16 ) ;HLA -B 6 0 (0 16 81) ,B 4 6 (0 . 16 81) ;HLA-DRB1 0 9(0. 175 5 ) , DRB1 15 (0 .14 90 ) ,DRB1 12 (0 . 1192 ) ,DRB1 14 (0 1192 ) ,DRB1 0 4 (0 .10 6 7)具有较高的基因频率分布 (>0. 10 )。Hardy -Weinberg平衡检验 :HLA -A(χ2 =6 0 .35 ,υ =5 4 ,P >0 1) ,B(χ2 =173. 6 7,υ =4 6 5 ,P >0 . 1) ,DRB1(χ2 =78. 4 6 ,υ =78,P >0 . 5 ) ,期望值和观察值吻合良好。结论 广东汉族群体HLA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 ,该人群HLA -A、B、DRB1等位基因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其基因频率分布具有地区性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HLA DRB基因类扩增为参照 ,通过HLA DR2组特异性扩增确定HLA DR2携带者 ,PCR/SSP作亚型分型 ,并用银染PCR/SSCP分析HLA DR2等位基因第二外显子单链构像 ,调查湖南地区汉族群体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 5 8例和健康对照 5 9例HLA DR2等位基因分布。结果示 ,HLA DR2与SLE相关 (RR =2 .71,P <0 .0 1) ,HLA DRB1 15 0 1为疾病相关等位基因 (RR =3 .10 ,Pc <0 .0 5 ) ,该群体中检出的另外两种亚型DRB1 15 0 2 ,160 2在两组间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此外 ,PCR/SSCP分析表明湖南汉族HLA DR2等位基因在第二外显子内不存在其他序列变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蒙古蒙、汉民族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内蒙古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分别与46例健康汉族和45例健康蒙古族进行比较,计算各个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相对危险度。对结果进行X^2检验,筛选有意义基因。结果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组HLA—DR9基因频率分别为13.33%和16.67%,较相应对照组(2.22%和5.43%)增高(P〈0.05),比值比(OR)分别为7.82和4.10。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HLA—DR11基因频率10.00%,较蒙古族正常对照组(1.11%)升高(P〈0.05),OR值为11.00。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DR7基因频率较汉族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OR值为0.08。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HLA—DR7基因频率1.11%,低于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10.87%),P〈0,05。结论HLA—DR9基因与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相关,是内蒙古地区蒙、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共同的易感基因。而DR11基因位点是蒙古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特有的易感基因,DR7基因位点是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山东沿海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s)的发病与HLA DRB1 0 30 1、DQB1 0 6 0 2等位基因的相关性。②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对已确诊的Graves病(GD) 90例、桥本甲状腺炎 (HT) 4 3例和正常对照 90例 ,扩增其HLA等位基因DRB1 0 30 1、DQB1 0 6 0 2的目的DNA片段 ,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中表达频率的差异。③结果 山东沿海地区GD和HT病人DRB1 0 30 1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4 .6 2 4、5 .0 0 3,P <0 .0 5 ) ;而DQB1 0 6 0 2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 =1 1 .2 0 4、6 .970 ,P <0 .0 1 )。④结论 HLA DRB1 0 30 1可能是山东沿海地区GD和HT的易感基因 ,而DQB1 0 6 0 2可能是山东沿海地区GD和HT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LA DRB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的关联。 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 SSP)方法对 33例CML患者 (实验组 )和 10 4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的HLA DRB1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HLA DRB1基因在二组间的分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ML患者的HLA DRB1 0 9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RR =3 14 ,χ2 =7 82 ,P <0 0 1,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福建汉族人群中HLA DRB1 0 9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HLA DQA1等位基因的异同。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 RFLP) ,对 4 0例支气管哮喘及 2 1例慢性支气管炎江西籍汉族患者进行HLA DQA1等位基因频率的检测 ,与 4 2例江西籍汉族正常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组HLA DQA1 0 4 0 1基因频率均明显增高 (P <0 0 1) ,且在支气管哮喘组中 ,HLA DQA1 0 6 0 1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 <0 0 1) ;支气管哮喘组与慢性支气管炎组比较 ,HLA DQA1 0 4 0 1、 0 6 0 1基因频率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其余各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江西汉族人群的HLA DQA1 0 4 0 1、 0 6 0 1基因可能为支气管哮喘的易感基因 ,HLA DQA1 0 4 0 1基因可能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易感基因 ,提示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有部分相同的免疫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种类及阳性情况。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 2 5例作为对照 ,支气管哮喘 6 6例为研究组。采用皮肤针刺试验确定过敏原。结果 :(1)皮肤过敏原试验阳性 :慢性支气管炎组 2 0 .0 % (5 / 2 5 ) ,支气管哮喘组87.9% (5 8/ 6 6 ) ,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39.16 ,P <0 .0 0 1。 (2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以吸入性为主 ,且常常同一患者对 2~ 3种吸入性过敏原过敏。结论 :皮肤过敏原试验可为哮喘患者寻找病因 ,同时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取雄性Wistar大鼠,分四组,即正常组,糖尿病组(DM组),人参茎叶皂甙(GS)+DM组(简称GS组),大豆皂甙(SS)+DM组(简称SS组)。观察其血糖、SOD、LPO的变化,结果,DM组血糖明显升高,GS组和SS组,血糖明显下降。DM组SOD含量明显减少,GS和SS使DM大鼠的SOD含量明显增加。DM组LPO含量增高,而GS组和SS组的LPO含量均明显降低。提示了GS和SS能通过自身调节增加DM大鼠SOD的含量,降低LPO,清除自由基,减轻了自由基的损伤作用,对DM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0例IDDM病人皮下注射胰岛素后作了7.5小时动态观察,测定了BG、FI、G、F和GH。基础BG高者,胰岛素最大降糖作用延迟,降糖过程中,GH的升糖效应最敏感,G和F升高与血糖回升时间相一致,在BG高者,呈延迟反应。这种延迟反应可能是由于血糖高,使到达刺激后二种升糖激素分泌阈值所需的时间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高效液相与荧光分光光度计联机检测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方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87例多囊卵巢(PCOS)妇女,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激素T、PRL、FSH和LH,并与35例正常妇女进行对照,结果87例PCOS的T、LH值升高,而LlH/FSH比值并不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近年来免疫复合物和自身抗体在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实验观察大鼠侧脑室内加入外源性乙酰胆碱(Ach)后,蓝斑核(Locus ceruleus,LC)痛反应神经元的电变化,以及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的激动效应,进一步研究Ach和LC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以电脉冲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痛刺激,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痛反应神经元放电的变化.结果 1)侧脑室注入Ach能够使正常大鼠LC中痛兴奋神经元(PEN)痛诱发放电频率增加、潜伏期缩短,痛抑制神经元(PIN)痛诱发放电频率减少,诱发放电完全抑制时程延长,而后逐渐恢复;2)侧脑室注入毛果芸香碱能够产生与Ach相似的效应.结论 外源性Ach可使正常大鼠LC中痛反应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表现为致病效应;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可使正常大鼠LC中痛反应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与Ach产生相似的效应;揭示了Ach的这种致痛作用主要是通过M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清多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8、IL-10、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0~12月60例HFMD患儿(病例组),分为轻症组(n=32)和重症组(n=28);选择同期28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进行多细胞因子及hs-CRP的检测。结果 HFMD重症组血清IL-2、IL-4、IL-6、IL-10、IFN、TNF及GM-CSF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轻症组(P0.01),而轻症组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除IL-8外的其他多种细胞因子及hs-CRP可作为判断HFMD病情、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早期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电泳地分离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丹参素(DSS)、原儿茶醛(PAH)和原儿茶酸(PA)。分别考察电渗流改向剂十六烷基三在溴化铵(CTAB)的浓度、电泳缓冲液pH值及电解质浓度、有机添加剂种类及浓度、运行电压、样品溶剂组成,以及检测波长等因素对有机阴离子类分析对象的峰迁移时间、分辨率、柱效的影响,优化选择的分离条件为:以pH为7.0,含5mmol/L CTAB,浓度为2mmol/L的磷酸盐溶液与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AFP、AFU和GPDA -F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1例肝癌和 85例良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肝炎 )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 (AFP)、α -L岩藻糖苷酶 (AFU)、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 (GPDA -F)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果 :肝癌组的AFP、AFU、GPDA -F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 (P <0 .0 1) ;AFP、AFU和GPDA -F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70 .4%、62 .0 %和 77.5 % ,特异性分别为 82 .4%、87.1%和 84 7% ;肝癌患者血清AFP、AFU、GPDA -F之间无相关性 ,对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 ;在AFP <40 0mg/L的 2 1例肝癌患者中 ,单项GPDA -F和AFU的阳性率分别为 71.4%与 47.6%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 85 .7%。结论 :联合检测AFP、AFU和GPDA -F可提高对肝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第三脑室微量注射人工合成的ACTH(1-24),能显著降低垂体前叶PRL的静息分泌,并能抑制限制性应激时ACTH和PRL及LH的释放;对ACTH、LH和FSH的静息分泌及FSH的应激释放无影响。脑室注射ACTH结合静脉注射人工合成的CRF(1-41),使血浆ACTH浓度明显升高,表明上述激素释放的抑制性作用点可能在下丘脑,而不在垂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