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段林灿  钱可宝  巫正伟 《重庆医学》2013,42(10):1119-1121
目的研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对胸部肿瘤手术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食管癌、肺癌、贲门癌患者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肿瘤切除治疗,研究组于术后第1天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 000~6 000IU,每天1次,应用5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1天,手术后第5天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观察两组术后胸腔积液量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PT明显缩短、D-D、Fib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PT明显缩短,D-D、Fib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5天,研究组PT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明显延长、D-D、Fib明显降低,研究组上述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仍较正常范围明显缩短,D-D、Fib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研究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术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手术后易出现血栓性疾病,预防性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以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1年3月期间于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LMWH组43例和普通肝素(UFPI)组43例,观察比较两组采用介入治疗的途径、穿刺血肿发生率及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采取股动脉穿刺局部平均压迫止血时间及穿刺局部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UFH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43例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先静脉滴注普通肝素5000U,然后以1000U/h维持静脉滴注,调整肝素剂量使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至参考值的1.5~2倍,连续使用7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012h,连续使用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凝血指标,出血情况等。结果两组均能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减少缺血负荷(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照组对凝血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相似,但低分子肝素作用更为明显,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抽取100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高于常规组,观察组PT、APTT高于常规组,FIB以及DD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较好,可以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和普通肝素 (UH)在人工肝脏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人工肝治疗8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UH组 2 3例患者共进行了 3 0次治疗 ,血浆分离器Ⅲ级凝血 8次 ,Ⅳ级凝血 3次 ,其余为Ⅰ~Ⅱ级凝血 ;LMWH组 61例患者共进行了 71次治疗 ,血浆分离器的凝血情况均为Ⅰ~Ⅱ级凝血。两组均无严重出血情况发生。LMWH组在改善凝血酶原时间及黄疸消退方面均优于UH组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结果 ,能保证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 ,同时不易加重出血 ,较适用于肝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6.
李宗友  陆景红  周颖 《安徽医学》2007,28(5):432-43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LMWH+常规治疗),分别予治疗前和治疗后7、14、21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判定,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67.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5),且能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助于神经功能改善,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吉派啉)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吉派啉(治疗组),疗程7天。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指标及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一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0.00%(P<0.01);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2例发生(6.66%);治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P<0.0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UAP急性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且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的平行对照研究,评价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蛋白尿和肾功能改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上海市7所3级医院确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①肾病综合征标准治疗组(常规组,23例):给予标准剂量的泼尼松;②标准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组,95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为速碧林,Sanofi公司)0.3~0.6ml/d,每日1次,腹壁皮下注射,每2~4周进行生化等指标评估。两组患者均随访8周。结果治疗后14d低分子肝素钙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常规组无明显变化。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如血压、年龄、性别、肾功能、血小板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56d,低分子肝素钙组患者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下降,而常规组无改变。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大出血、肾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低分子肝素作为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时的对症治疗,对于改善肾功能和蛋白尿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和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 q12h皮下注射,连用7d,合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服用,连用14d.观察心脏事件发生以及服药前后血脂、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无一例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未发现严重出血现象及其它副作用,总有效率92.8%;对照组3例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总有效率7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阿托伐他汀联用可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复发性缺血事件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42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B组43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同时加低分子肝素钙5000AxaIU,皮下注射,每12h1次,7d为一疗程。观察心绞痛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改善,心电图ST—T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对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而且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对照组38例只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