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与肠道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疼痛频率的有效率与治疗组相当,治疗组其他各单症状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大便紧迫感与腹胀方面(P<0.01).结论 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提高总体疗效,其中对疼痛时间、大便形状、大便紧迫感和腹胀等肠道敏感性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对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治疗效果与肠道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疼痛频率的有效率与治疗组相当,治疗组其他各单症状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大便紧迫感与腹胀方面(P0.01)。结论:抗抑郁药物应用于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治疗可提高总体疗效,其中对于疼痛时间、大便形状、大便紧迫感和腹胀等肠道敏感性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应用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调节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3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患者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每日3次;B组患者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840mg/次,每日3次。另设对照组(C组),为非腹泻者,未用药。A组、B组疗程均为4周。各组治疗前后均取大便作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计数与鉴定反应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腹泻型IBS患者人群中出现肠道菌群失调,A、B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明显降低,服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周后肠道菌群状况均恢复到正常人群水平,但治疗10d时及停药4周后,A、B组肠道菌群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益生菌可明显改善腹泻人群肠道菌群失调状况,且较大剂量服用时,对腹泻型IB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的改善快速而持久。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X线腹部平片对肠道气体进行定量分析,吞服不透X线标志物法观察肠道运动,探讨肠道动力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气体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罗马川诊断标准选取IBS患者45例(便秘型24例和腹泻型21例),正常对照组22例,在空腹状态下吞服不透X线的标志物,48 h后摄立位X线腹部平片,扫描进入计算机,用图像处理软件选取腹部平片上肠道气体范围,并计算出肠道气体在规定范围内所占的百分比(GVS,Gas Volume Score),同时观察肠道内标志物残留个数.结果 便秘型IBS患者的GVS(0.078±0.040)明显大于腹泻型IBS患者(0.052±0.027,P<0.01)及正常对照组(0.051±0.045,P<0.05),而腹泻型IBS患者的GV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便秘型IBS患者GVS与肠道内标志物残留数呈正相关(r=0 706,P<0.05).结论 便秘型IBS患者肠道气体增多,且GVS与肠道内标志物残留数呈正相关,提示肠道动力障碍可能在便秘型IBS肠道气体的产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伴有情感障碍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讨心理疏导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对IBS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罗马Ⅲ标准诊断IBS,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伴有情感障碍的IBS患者予阿森斯睡眠障碍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acale,SDS)进行自我评估?随机分组后,对照组采用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处理基础上加心理疏导和黛力新治疗2个月?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的差异?另随机选取行健康体检者(体检组)作治疗前对比研究?结果:伴有情感障碍的IBS患者的AIS总均分为5.9 ± 2.7,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6.5%(23/63),均显著高于体检组(P < 0.05)?SDS总标准分IBS组与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BS组高于体检组;而SAS总标准分IBS组与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AIS?SDS总标准分和失眠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SAS总标准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伴有情感障碍的IBS患者常存在睡眠障碍,AIS总均分和SDS总标准分高于体检人群;抗抑郁治疗可改善部分IBS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肠道菌群的影响。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22例,并对治疗前后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①需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虚证治疗后酵母菌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厌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虚证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上升(P<0.01);但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拟杆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可起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予针刺脾俞、肝俞、肾俞、大肠俞24次,对照组予口服匹维溴胺8周.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腹泻、腹痛、精神心理问题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治疗上述症状的有效率分别88.5%,91.7%,80.0%.结论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熄风化湿方(XFHS)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及SCF-Kit系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XFHS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母婴分离+乙酸灌肠”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XFH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10.9、21.8、43.6 g/kg)的XFHS方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测定腹壁撤退反射评分(AWR),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测定结肠组织SCF、c-Kit蛋白和mRNA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AWR评分,SCF、c-Kit蛋白和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XFHS组大鼠AWR评分、SCF、c-Kit蛋白和mRN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XFHS方可改善IBS-D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降低SCF-Kit系统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腹泻、排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其中腹痛被认为与患者增加的内脏敏感性密切相关。1973年,Ritchie第一次报道IBS患者对结肠扩张性刺激的内脏敏感性高于正常对照组。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即IBS患者具有内脏高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内脏敏感性、
肠屏障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autonomic nerve function,ANF),探索它们在IBS-D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方法:以2015
年10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的46例IBS-D患者(IBS-D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评估其临床及精神心理症状,并检测内脏敏感性、肠屏障功能及ANF,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并分
析IBS-D组中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IBS-D组的病情尺度调查表(IBS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汉密尔顿焦
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内脏敏感指数(visceral
sensitivity index,VS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内脏敏感性检测中,IBS-D组对直肠扩张刺激的最大耐受阈值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初始感觉阈值和持续排便阈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屏障功能血清标志物
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D-乳酸在IBS-D组中均显著升高(均P<0.05)。IBS-D组的ANF总分和副交感计分
以及两者的异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IBS-D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中,HAMA,VSI和血清DAO与IBSSSS
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528,0.575,0.507;P<0.01),3个内脏感觉阈值均与IBS-SSS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636,
–0.476,–0.697,P<0.01);与内脏感觉阈值呈显著负相关的指标除IBS-SSS外,还有HAMA,HAMD,VSI和血清
DAO(均P<0.05);ANF与其他指标间未发现关联。结论:IBS-D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异常、内脏高敏感、肠屏障受损和
以副交感神经功能异常为主的ANF失调,前三者均与病情程度相关,可能在IBS-D病理生理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上海市双歧三联活菌协作组 《上海医学》2004,27(10):728-731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的临床试验,97例腹泻型IBS患者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27d。记录并量化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和大便性状,检查血、尿、粪常规,记录治疗中的不良事件;7例患者服药前、后进行选择性粪细菌培养。结果 口服双歧三联活菌27d后,患者各项IBS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各项症状改善率为74.2%~87.6%,大便Bristol评分显著下降。粪细菌培养显示口服双歧三联活菌使乳杆菌和肠球菌在肠道定植。不良事件2例,与服药无关。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可明显改善腹泻型IBS的症状,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5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心理治疗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患者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精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12周后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总体症状和除腹胀以外的肠道症状,其中以腹痛症状的改善明显(5.10±0.74 vs 3.10±1.10,P<0.05)。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 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均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以焦虑、抑郁因子下降明显(2.56±0.07 vs 1.46±0.07;2.45±0.03 vs 1.34±0.04,P<0.01)。结论:心理治疗能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能改善患者伴随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观察大鼠症状学、组织病理学、内脏敏感性、肥大细胞活化、自噬、Beclin-1及Claudin-2等相关指标变化,评价束缚-应激联合辣素灌胃建立一种新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模型研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分为正常组、模型I组、模型II组及模型III组,每组10只。模型组均采用束缚-夹尾应激联合辣素(I组0.125%、II组0.250%、III组0.500%)灌胃制备D-IBS模型,正常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连续2周。分别应用Power lab仪检测大鼠腹壁收缩次数及弓背次数变化,肥大细胞染色液(醛品红-橙黄G法)检测肥大细胞活化情况,采用光镜、电镜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及其自噬变化,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Beclin-1及Claudin-2表达变化。结果模型III组大鼠全部死亡,模型II组大鼠大便次数增多,内脏敏感性阈值降低,与正常组及模型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大鼠结肠黏膜、黏膜上皮绒毛及腺体形态正常,未见黏膜下血管扩张及弥漫性炎症浸润改变;正常组除外,模型I组、II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间质或黏膜下层可见类圆形紫红至深紫色染色点,提示肥大细胞表达增多;模型II组大鼠结肠肠上皮细胞自噬、Beclin-1及Claudin-2表达明显增多,与正常组及模型I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束缚-应激联合0.25%辣素灌胃建立的大鼠D-IBS模型以腹泻增多、内脏高敏感、肥大细胞表达增高、肠上皮细胞自噬增加、肠黏膜屏障破坏等表现为特点,与人IBS较为相似,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旋毛虫急性感染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小鼠建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不同阶段,肠道组织中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和Th2类细胞因子IL-4表达的变化.方法 旋毛虫幼虫囊胞(350~400条)感染成年NIH小鼠,分别于感染后0、2、4、8、12周测量小鼠体重,并于每个观察时间点测最腹壁回撤反应(AWR)以评估感染后小鼠对结直肠扩张的内脏敏感性,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取末端回肠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肠道炎症情况.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末端回肠IL-12、IL-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感染后2、4周小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31.1±3.7)g比(35.6±2.7)g,(36.1±3.4)g比(39.8±2.7)g,均P<0.05],感染后8、12周小鼠体重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后2周肠道急性炎症明显,4周炎症开始恢复,感染后8周至12周肠道无明显炎症表现.在结直肠扩张压力为30、45、6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感染后各时间点小鼠AW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2周时为最高(2.60±0.55比1.00±0.35,2.90±0.20比1.50±0.70,3.30±0.50比2.00±0.35,均P<0.05).感染后8周可作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成功模型.感染后小鼠末端回肠组织中IL-1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以2周时为最高(0.77±0.04,0.40±0.05),4周(0.45±0.04,0.30±0.07)、8周(0.42±0.03,0.25±0.05)、12周(0.39±0.02,0.24±0.04)时依次降低但仍均高于对照(0.34±0.04,0.15±0.07,均P<0.05);IL-4 mRNA及蛋白表达在2周时升高(0.42±0.04,0.33±0.05),4周时(0.20±0.02,0.14±0.02)接近对照组(0.19±0.04,0.13±0.06),8周(0.10±0.03,0.08±0.03)至12周(0.08±0.03,0.06±0.03)时降低(均P<0.05).结论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小鼠肠道组织中Th类细胞因子在模型发展的不同阶段处于不同的表达水平,急性期均表达增强,模型建立成功后Th1表达持续增强而Th2表达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15.
多塞平加氟桂利嗪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中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3):60-62
目的 评价多塞平加氟桂利嗪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4 6例非便秘型难治性IBS患者 ,予多塞平 12 .5mg ,bid或 2 5mg ,qn ,氟桂利嗪 5mg ,qn ,口服治疗 4周 ,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减分率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5项主要相关症状积分均在治疗后显著性降低 (P <0 .0 0 1) ,总有效率为 76 .1%。结论 多塞平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难治性IBS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7月~2012年12月桂林市中医医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肠宁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胃动素(MOT)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47.4%、92.1%)均优于对照组(24.3%、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平均为(8.52±3.43)分,而对照组为(13.01±2.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中医症型疗效比较中,治疗组中脾虚湿阻证型、肝郁脾虚证型总疗效均为100.0%,优于对照组(77.8%、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中脾肾阳虚证型、脾胃湿热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5-HT、MOT血浆中表达水平分别为(433.4±72.6)ng/L、(240.1±11.8)ng/L,均低于对照组[(433.4±72.6)ng/L、(314.1±60.7)ng/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肠宁方可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5-HT、MO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吴玉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8):563-564
对上海市长征镇社区的595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5名社区成年人群中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者73人,检出率12.3%;不同年龄、职业性质和是否存在抑郁症状者肠易激综合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提示肠易激综合征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可能同时伴有抑郁症状,应引起全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包括腹泻型和便秘型IBS的对症治疗,抗抑郁及抗焦虑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每日及每周总体症状变化,采用SDS及SAS进行情绪状态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IBS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SDS、S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治疗组各项症状均明显减轻(P〈0.01),治疗组4周后的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减轻临床症状,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用药组)45例,双歧三联活菌每次4片,每天3次;硝苯地平10 mg,每天3次;对照组43例,双歧三联活菌每次4片,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22%,高于对照组55.81%(P<0.05)。停药4周内复发率分别为21.62%和4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硝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18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6.4±8.2)分,SDS评分为(33.9±7.1)分,对照组分别为(45.2±7.9)分和(49.2±8.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90、6.730;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