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0例纵隔子宫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朝霞  张会芳 《西部医学》2011,23(5):928-929
目的探讨纵隔子宫的诊断方法及宫腔镜下纵隔子宫切除术(TCR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纵隔子宫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1.7%,宫腔镜诊断准确率为100%。TCRS术均一次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术时39 min,术中平均出血8.5 ml。随访12~36个月,23例已妊娠,20例足月分娩,1例早产,2例流产。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纵隔是一种无创性且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可作为首选,宫腔镜可作为确诊手段。TCRS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预后好,推荐为治疗子宫纵隔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对于子宫纵隔的临床诊疗意义.方法 对65例临床确诊的子宫纵隔患者进行TCRS治疗,分析术后妊娠率及流产率,了解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宫腔镜结合B超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诊断子宫纵隔准确率达到100%.子宫纵隔患者TCRS术后妊娠率为75%(36/48),足月分娩率为63.89%(23/36),流产率为16.67%(6/36).根据术前自然流产次数将病例分为A、B、C、D 4组,C组的妊娠率(78.95%)高于A组(46.67%)和D组(50%)(P=0.037);不同纵隔深度的患者术后妊娠率和流产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妊娠者占75%(27/36),12~24个月妊娠者占22.22%(8/36),>24个月妊娠者占2.78%(1/36).结论 B超或HSG联合宫腔镜检查是确诊子宫纵隔的有效方法,TCRS是治疗子宫纵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纵隔的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方法:分析57例子宫纵隔患者应用不同的诊断方法以及对通过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直到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诊断符合率:宫腔镜检查96.2%,B超78.7%,三维超声宫腔造影100%。术中情况: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患者57例,其中完全纵隔12例,合并阴道纵隔10例,不完全纵隔35例。平均手术时间(37.5±11.35)min,出血(15.21±6.02)ml。手术均一次完成,无子宫穿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术后随访55例患者,随访率96.5%,自然流产率由术前85.7%下降至术后2.9%,足月分娩率由术前3.6%上升至术后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检查可明显提高子宫纵隔的诊断符合率;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指导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对于子宫纵隔的临床诊疗意义。方法对65例临床确诊的子宫纵隔患者进行TCRS治疗,分析术后妊娠率及流产率,了解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宫腔镜结合B超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诊断子宫纵隔准确率达到100%。子宫纵隔患者TCRS术后妊娠率为75%(36/48),足月分娩率为63.89%(23/36),流产率为16.67%(6/36)。根据术前自然流产次数将病例分为A、B、C、D 4组,C组的妊娠率(78.95%)高于A组(46.67%)和D组(50%)(P=0.037);不同纵隔深度的患者术后妊娠率和流产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妊娠者占75%(27/36),12~24个月妊娠者占22.22%(8/36),>24个月妊娠者占2.78%(1/36)。结论 B超或HSG联合宫腔镜检查是确诊子宫纵隔的有效方法,TCRS是治疗子宫纵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畸形对女性生殖的影响及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的生殖预后。方法:收集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手术治疗效果及妊娠情况。结果:1不良孕产史组94例患者计划内妊娠171次,自然流产157次(91.81%,157/171);早产、宫外孕、胎死宫内及足月分娩所占比例分别为2.92%(5/171),1.75%(3/171),0.58%(1/171),2.92%(5/171)。2不良孕产史组患者TCRS术后自然流产率由术前的91.81%降到了34.69%(P<0.01);足月妊娠率由术前的2.92%上升到45.92%(P<0.01);活产率由术前的70%升高至96%(P<0.01);早产率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孕组患者TCRS术后妊娠率升至55.26%,足月妊娠率为39.47%,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子宫纵隔与自然流产、早产、不孕等密切相关;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安全、有效,能够提高患者妊娠率、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周利锴 《微创医学》2012,7(4):373-375
目的 比较用于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的两种监护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将56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即B超监护组(A组)和腹腔镜监护组(B组),每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费用、术后足月妊娠率等.结果 56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前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纵隔,腹腔镜监护组28例患者经术中经宫、腹腔镜检查,诊断符合率100%.B超监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低于腹腔镜监护组(P<0.01);两组患者在纵隔残留大于1 cm病例数、手术出血量、术后足月妊娠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前,推荐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B超或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均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有不孕因素的患者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应使用腹腔镜监护,因可同时纠正患者的盆腔异常情况而使其得到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廖林  赵婧  杨家翔 《西部医学》2010,22(8):1514-1515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宫腔镜确诊的66例纵隔子宫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检,并将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58例诊断为纵隔子宫(其中完全纵隔5例,不完全纵隔子宫53例),8例诊断为双角子宫。经阴道三维超声的准确度与宫腔镜检查结果完全相符,而二维超声只有62例相符(93.94%);阴道二维与三维超声检查对纵隔子宫的诊断准确率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对纵隔子宫的诊断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夏恩兰 《当代医学》2002,8(4):36-41
宫腔镜诊断和宫腔镜手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临床开辟了一条经济、实用、简便的治疗宫腔内良性疾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微型器械与无创技术的应用,使宫腔镜检查术由门诊走向流动手术车。多项宫腔镜诊断与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超声子宫图(sonohysterography),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television color Doppler),HSG.MRI等的比较研究证实宫腔镜检查是现代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大量的随访研究证实了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的有效性,被誉为微创外科手术成功的典范。宫腔镜手术已成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首选手术方法。治疗子宫纵隔的标准术式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防治并发症的研究日益深入,第二代宫腔镜手术蓬勃发展,但远期预后有待评估。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在纵隔子宫的诊断、分型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黄浦院区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为纵隔子宫(包括不全纵隔子宫和完全纵隔子宫)、并且经宫腔镜明确诊断的病例共98例,其中41例患者同时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分析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及分型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结果 经阴道二维超声与宫腔镜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的为81例,诊断符合率为82.65% (81/98)。经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的为41例,诊断符合率为100% (41/41)。结论 经阴道二维超声对纵隔子宫及分型有较高的诊断率,经阴道三维超声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B超及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子宫纵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子宫纵隔应用B超及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断及手术切除的效果。结果①阴道B超诊断子宫纵隔符合率为95.85%;②41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切除,3例发生子宫穿孔,腹腔镜下及时修补;③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所有患者宫腔形态正常。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特别是子宫纵隔的首选方法;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特别适合复杂型子宫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官腔镜在B超/腹腔镜监护下诊治子宫纵隔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子宫纵隔的内镜特点、治疗、监护方法及效果.结果:经宫腔镜检查联合B超诊断子宫纵隔18例,完全子宫纵隔10例,不全子宫纵隔8例,2例同时合并有阴道纵隔,其中6例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12例在B超监护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8 min,平均出血50 ml,平均住院时间4天,术后妊娠16例,足月妊娠分娩活婴11例.足月妊娠分娩率由术前的5.66%上升到术后的68.75%,自然流产率由术前的86.79%下降到术后的6.25%.结论:电视官腔镜检查及官腔镜纵隔电切术诊治子宫纵隔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理想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子宫纵隔患者的生殖预后.B超监护是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的诊断、治疗及对术前、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年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53例子宫纵隔患者临床资料,通过HSG、B超及宫腹腔镜手术中诊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行子宫纵隔切开术+放环术治疗,术后辅助人工周期治疗3月,定期随诊,治疗结束后行第2次宫腔镜检查同时取出宫内避孕环.结果本实验术前自然流产率91.08%,经宫腹腔镜手术后自然流产率下降为34.4%,术前妊娠率35.8%,术后妊娠率80.5%,术前分娩率由9.0%,上升为65.6%.结论通过HSG、B超、及宫腹腔镜诊断并同时行子宫纵隔切除+放环术,术后人工周期治疗3月,3月后宫腔镜复查+取环术,不失为诊断及治疗子宫纵隔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提高妊娠及分娩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TCRS)对患者的妊娠及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2006年3月~2011年5月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166例子宫纵隔患者?利用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及电话随访,分析术前?术后妊娠结局并总结患者产科结局?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首次妊娠距二探取环后最短1个月即妊娠,自然流产率从术前的64.53%降至术后的15.25%(P < 0.01),活产率从术前的1.89%上升至术后的72.03%(P < 0.01)?术后剖宫产率80%,无指征剖宫产达到总剖宫产数的41.12%,产后出血率23.53%,其中需要输血的占45%,1例先兆性子宫破裂?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术后可尽快妊娠,加强孕期监督?分娩方式指导及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可进一步改善其产科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TCIS)和经宫颈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对部分子宫纵隔患者生殖预后改善情况.方法 比较TCIS组(n=40)和TCRS组(n=40)部分子宫纵隔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残隔、宫腔粘连、内膜上皮化不满意)及生殖预后随访结果.结果 TCIS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C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IS组术后分娩率高于TCRS组,且足月分娩率明显高于TC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IS与TCRS相比可减少部分子宫纵隔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足月分娩率.  相似文献   

15.
门诊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可行性分析(附168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门诊实施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TCR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经阴道超声扫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为子宫纵隔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住院与门诊条件下实施宫腔镜TCRS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膨宫液体消耗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耐受性方面的差异。综合评价门诊宫腔镜TCRS在时效比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结果 48例住院患者中,行全身麻醉或区域麻醉16例,局部浸润麻醉8例,无麻醉24例;120例门诊患者中,行宫颈浸润麻醉38例,无麻醉82例。术中腹腔镜监护7例,均为同时行输卵管整形或卵巢囊肿剥出术者;B超监护22例;未监护139例(82.7%,139/168例)。应用宫腔镜微型剪刀完成TCRS 17 例(10. 1%, 17/168 例),双极汽化电极切开术120 例(71.4%,120/168例),宫腔镜微型剪刀结合汽化电极切开术31例(18.5%,31/168例)。168例宫腔镜TCRS均一次完成,未发生电损伤、子宫穿孔、水中毒、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住院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膨宫液用量与门诊手术患者的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住院时间[(51.78±39.65) h]较门诊手术患者[(1.35±0.76) h]明显延长(P<0.001)。结论 在门诊实施宫腔镜TCRS安全、有效、可行,能节省时间和费用,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宫腔镜及病理联合检查对生育期异常子宫内膜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28例生育期异常子宫内膜出血患者排除内科、妊娠及节育器因素、子宫肌瘤及与妊娠有关疾病后 ,依次行 TVS、官腔镜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比较其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在228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为67例(29.39%).经阴道彩超检查符合134例(58.77%),经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符合为202例(88.59%),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度 58.77%,88.59%,特异度 78.72%,85.10%,阳性预测值58.77%,88.59%,阴预测测值 91.49%,100%.经统计学处理,临床诊断与阴道彩超及联合宫腔镜检查符合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彩超检查与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情况的各项指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对于诊断生育期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经阴道彩超是筛选子宫内膜病变的方便、简捷、有效与经济的方法,三者结合明显提高了生育期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应用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技术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85.8%、76.8%,而临床敏感率分别为100.0%、83.2%、74.5%,三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以及敏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能准确观察到患者病灶大小、生长形态、生长部位,通过对患者活性组织进行检查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快速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梁平 《当代医学》2014,(14):60-61
目的:探讨对纵隔子宫患者应用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和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经宫腔镜诊断为子宫畸形患者共50例,患者同时进行三维超声宫腔检查以及阴道超声诊断,将2种临床诊断方法和宫腔镜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2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阴道二维超声和宫腔镜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患者有43例,其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6.0%,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和宫腔镜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患者有50例,其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相对于经阴道超声诊断,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对于纵隔子宫诊断还有分型等价值更为突出,经阴道三维超声的准确率要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在不孕症中诊断纵隔子宫畸形的价值.方法 对106例不孕症疑诊纵隔子宫畸形患者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并与宫腔镜结果相对照.结果 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完全纵隔子宫12例,不完全纵隔子宫84例,弓状子宫6例,正常子宫4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与宫腔镜结果符合率100%.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宫底形态及宫腔内部结构,对纵隔子宫诊断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20.
黄燕清  黄婉  白洁 《广东医学》2005,26(9):1246-1247
目的观察电视宫腔镜电切术在子宫纵隔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子宫纵隔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诊治。结果21例子宫纵隔中,8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13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纵隔;2例同时合并完全性阴道纵隔。11例行腹腔镜宫腔镜联合检查,10例行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21例均在腹腔镜及(或)B超监视下完成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例妊娠,其中6例足月妊娠分娩,2例自然流产。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是诊断子宫纵隔的最准确方法,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联合B超监护下手术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