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青年初发劳力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40岁以下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和90例4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点.结果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均为最高,以前降支为主.心绞痛组均发现有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组血管未见明显异常者占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绞痛组前降支受累高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旋支病变、右冠状动脉与左主干病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未发现血管闭塞,无室壁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组血管闭塞发生率58.9%,室壁瘤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绞痛组需要介入治疗36例,占64.2%.急性心肌梗死组需要介入治疗82例,占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0岁以下青年初发劳力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有相同处,亦有明显差异,积极治疗初发劳力型心绞痛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伴有心肌梗死的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8年至2002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且不伴有心肌梗死的41例患者(观察组)与同期年龄匹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开通、远段闭塞血管及三支病变的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危险因素的比较中,血糖、血压和LDL 3项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伴有心肌梗死的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密切相关,且其临床表现以不稳定性心绞痛为主.结论 不伴有心肌梗死的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多为复杂的多支病变,侧支循环的开通是其不伴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所在.远段血管闭塞多,也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初发劳力型心绞痛单支血管病变较其他各型多见(P<0.05);静息型心绞痛三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较其他各型多见(P<0.05);复杂性病变检出率也较其他各型高(P<0.05);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变特点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梗塞后心绞痛“罪犯”病变多为次全闭塞或完全闭塞(P<0.05);梗塞后心绞痛及静息型心绞痛止栓比初发、恶化型多见(P<0.05);变异型心绞痛仅有轻度冠脉狭窄。结论:梗塞后心绞痛与静息型心绞痛发作者病变更严重,应加强抗凝,予以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DES)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疗效.方法:220例多支病变冠心病(CHD)患者接受DES(148例)或CABG(72例),观察围术期疗效、并发症,进行临床随访了解远期疗效(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死亡、无事件存活等).结果:围手术期DES和CABG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CABG组高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脑梗塞、心绞痛、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6.7)个月随访结果示:DES组的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高于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心脏性死亡、无事件存活率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CABG和DES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近期疗效无明显区别.远期疗效观察,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区别,但CABG组的再发心绞痛及靶血管重建小于DES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选择117例患者.其中有胸痛但造影正常组45例;心绞痛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测定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造影评价.结果 ①三支血管显像率:前降支(LAD)为89%,左旋支(LCX)为76%,右冠脉(RCA)为82%.②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明显低于造影正常组(P<0.01);并且心绞痛组罪犯血管CFR与管腔狭窄程度明显相关,两者呈负相关关系(r=-0.662,P<0.001);但急性心肌梗死组梗死相关动脉(IRAs)的CFR与管腔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52,P>0.05).结论 CFR测定可协助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但微循环功能的损伤,可影响CFR对冠脉狭窄病变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冠心病患者11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稳定型心绞痛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H-FABP、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所规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记分分段评价标准,对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分度,计算病变血管支数;比较各组血浆H-FABP、MYO和cTnI、CK-MB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4组受检者血浆H-FABP、MYO、CK-MB、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UAP组、AMI组患者H-FABP与 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胸痛出现时间无论是<3 h,还是≥3 h,其血浆H-FABP、MYO、cTnI及 CK-MB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冠状动脉1支、2支、多支病变患者血浆H-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病变患者血浆H-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中46例心脏射血分数(EF)≥40%,34例EF<40%,其血浆H-FA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对ACS的诊断较MYO、CK-MB和cTnI更敏感. H-FABP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ACS患者血浆H-FABP、MYO、 cTnI以及CK-MB水平均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病变部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为梗死相关动脉患者的18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STV2抬高≥3mm、STV3抬高≥2mm、STⅡ,Ⅲ,avF压低≥1mm对前降支近段闭塞的判断有较大的价值,其阳性率与前降支远段闭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部位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延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伴室壁瘤形成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34例初次伴室壁瘤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2~3周内分别进行PTCA治疗.全部病例梗死相关血管均为完全或次全闭塞病变.经过左心室造影计算室壁瘤面积,梗死区室壁运动百分率,左心室舒张未容积指数(EDVI),Cortma室壁运动不良积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PTCA6个月后,本组病例表现出室壁瘤面积缩小(8.8cm2±1.2cm2vs14.3cm2±1.1cm2),左心室重构导致的扩张受到了限制(EDVI在术后无增加),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明显改善(LVEF53.3%±9.6%vs45.4%±10.3%,P<0.01;梗死区收缩百分率9.8%±3.7%vs8.2%±4.1%,P<0.05).Cortina室壁运动不良积分下降(8.7±3.3vs10.8±3.1,P<0.01).[结论]伴室壁瘤的初发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接受延迟的PTCA再血管化治疗可改善左心室重构,有益于患者左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5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肌钙蛋白T(CTnT)测定,依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病例分为无偏移组、抬高组和下移组.结果: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病变的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1例、7例、3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左主干病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前降支病变的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19例、36例、8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左前降支病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梗死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15例、28例、18例,ST段压低组与无偏移组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回旋支病变的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8例、29例、16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左回旋支病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范围为多支病变无偏移组、抬高组、下移组分别为7例、27例、11例,ST段抬高组与无偏移组、下移组与无偏移组多支病变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组或下移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偏移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如果aVR导联ST段抬高或下移可能提示有严重的左主干病变、左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左回旋支病变或严重的多支病变,尤其是左主干病变,且住院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高,愈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形态与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病变的对比分析。方法对4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和80例对照组的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形态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相关血管病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组aVR导联QRS波群呈rs(S)型共计77.77%,80例对照组aVR导联QRS波群呈rs(S)型1.25%,P<0.01。Ⅰ、aVR导联的ST段抬高≥0.1mV时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组中为66.66%,对照组为6.25%,P<0.01;而Ⅱ、Ⅲ、aVF导联的ST段压低≥0.05mV时前者74.35%,后者18.75%,P<0.01。相关血管病变比较:45例下壁心肌梗死aVR导联ST段抬高伴Ⅱ、Ⅲ>Ⅰ、aVL导联ST段压低,冠脉造影为右冠状动脉(RCA)病变55.55%,aVR导联ST段压低≥0.1 mV为左前降支(LAD)病变44.44%。7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VR导联ST段抬高≥0.1 mV,冠脉造影为左主干(LM)病变51.28%,LM+RCA(右冠状动脉)病变48.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对照组均无冠状动脉病变,与前两者无可比性。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aVR导联QRS波群多呈rs(S)型伴ST段抬高为右冠状动脉(RCA)病变,伴aVR导联ST段压低为左前降支(LAD)病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aVR导联ST段抬高以左主干(LM)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1.
黄文军  严激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43-344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79例。根据是否行FFR,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50)。对照组参照《2006欧洲心脏病协会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决定是否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试验组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FFR测定,根据FFR决定是否进行PCI术。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所见血管病变数目、1年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随机血糖、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中的血管病变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指导介入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的MACE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探讨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A组),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B组),均行颅脑MRI和MRA检查.结果 (1)A组患者的再发性梗死、大面积梗死、多灶性梗死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病变、多支病变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脑血管狭窄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多发性、再发及大面积硬死多见,其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较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南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60岁,35例;B组,年龄≥60岁,45例。应用QCA软件测量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积分法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①两组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3支血管发生病变概率相似(P〉0.05),但B组左主干(LM)受累概率显著高于A组(2.9%vs13.3%,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89±0.86vs2.32±0.92,P〈0.05)。②两组"罪犯"病变在LM、LAD、LCX和RCA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罪犯"病变处狭窄程度有不同差异:临界病变(50%~75%狭窄)在两组中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vs4.4%,P〉0.05);重度狭窄(76%~95%狭窄)发生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0.0%vs46.7%,P〈0.05);次全闭塞和完全闭塞病变的发生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14.3%vs8.9%,P〈0.05;62.8%vs37.8%,P〈0.05)。两组急诊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95.6%,P〉0.05)。结论海南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存在不同特点,随年龄增长,老年心梗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趋复杂,但"罪犯"血管急诊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38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为研究者,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狭窄<50%)和观察组(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狭窄≥50%),再根据冠脉病变指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根据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各组均测定脂蛋白(a)[Lp(a)]、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C)水平.结果: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对照组、观察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余变量在对照组、观察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的血清Lp(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三组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Lp(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性,且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冠心病患者162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观察组),单纯冠心病患者82例(对照组),两组均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受累血管支数及狭窄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单支病变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病变发生率为4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支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为40.0%、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发生率为7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及39.0%(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常可累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呈弥漫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钠尿肽(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肌梗死初期脑钠尿肽浓度将132例急性心肌梗死分为两组,A组58例:BNP浓度〉100ng/L;B组74例:BNP浓度≤100ng/L。将两组冠脉造影结果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多支血管病变48例(83%)、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42例(72%)、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37例(64%)、心力衰竭24例(41%)、严重心律失常16例(28%)、梗死后心绞痛14例(24%),左室射血分数(43±12)%,病死率14%。B组多支血管病变39例(53%)、梗死相关血管近端病变16例(22%)、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19例(26%)、心力衰竭9例(12%)、严重心律失常6例(8%)、梗死后心绞痛5例(7%),左室射血分数(52±9)%,病死率3%。两组分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钠尿肽浓度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梗死相关血管多为前降支,梗死相关血管多为近端病变,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17.
杨春万  古志辉  邓斌  冯新武 《广东医学》2001,22(11):1062-106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发生与溶栓治疗和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早期心绞痛的68例患者,分析溶栓治疗组与未溶栓组早期心绞痛发生率的异同和冠状动脉造影在有和无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异同和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溶栓治疗组早期心绞痛发生率为36.1%,未溶栓组则为17.1%;有早期心绞痛发生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较对照组病变更严重且多累及2支以上血管;有早期心绞痛发作组4周内病死率较无心绞痛发生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溶栓治疗发生早期心绞痛与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但相关血管严重残余狭窄有关。发生早期心绞痛患者冠状血管病变较无心绞痛发生者更严重和更广泛,有早期心绞痛发生的4周内病死率较无心绞痛发生者低,但极易发生再梗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冠心病216例按年龄≥65岁及<65岁分为老年组和中老年组,对其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1)老年组以三支病变为主,中老年组以单支或双支病变为主。中老年组左主干病变多见,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两组间无差异。老年组冠状动脉狭窄以重度及完全闭塞多见,中老年组以轻度病变为主,中度病变两组间无差异。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类型以C型及B型病变为主;中老年组各型比例相近,A型病变略多。(2)急性心肌梗塞老年组较中老年组多见,稳定性心绞痛中老年组较老年组多见,不稳定性心绞痛两组无差异,均为主导分型。老年组女性患者较为中老年组所占比重增加;老年组合并糖尿病,cTnI升高多于中老年组。结论: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以三支病变,C型及B型病变,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为主,提示老年冠心病更需积极冠状动脉造影,及早血运重建。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危险性大,合并症发生率,术后早期病死率可能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不稳定心绞痛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冠脉造影);方法:对45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进行临床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结果初发劳力型心绞痛以单支病变血管为多见,占64.71%(44/68),静息型心绞痛以双支及三支病变为多见,分别为21.6%及52.58%.复杂病变及C型病变检出率较其他各型为高,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变血管介于上述两之间.梗塞后心绞痛“罪犯”血管多为完全闭塞性病变,较其他类型多见.变异型心绞痛多半仅有轻度及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梗塞后心绞痛血栓检出率较其它各型为高;结论静息型及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变血管程度较为严重,且病变广泛而复杂,应给予积极治疗,梗塞后心绞痛应加强抗凝或其它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艳玲  黄从新  王风 《广西医学》2006,28(4):505-507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表现、危险因素与男性的差异.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4例女性患者和105例男性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病变女性单支病变占44.1%,累及血管最多为左前降支79.4%(P<0.05),男性冠状动脉3支病变占38.1%(P<0.05);高血压病、糖尿病、家族史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血脂增高以高胆固醇为主,男性以高甘油三酯为主;女性组超过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35.3%,男性组占66.7%,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女性冠心病以单支病变多见,左前降支是最易累及的血管,绝经是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