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进展为脑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14例,根据7d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28例和非脑梗死组86例。同时采用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13例(6~7分),中危组69例(4~5分),低危组32例(0~3分),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组ABCD2评分各项指标均较非脑梗死组明显升高(P<0.05)。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7d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是3.1%、28.9%、53.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对老年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老年后循环TIA患者108例,其中椎动脉优势70例,非椎动脉优势38例,根据ABCD2评分脑梗死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31例,中危组65例,高危组12例,比较各组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临床资料ABCD2评分,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108例TIA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31例(28.7%)。中危组和高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30.8%,66.7%vs 9.7%,P<0.05,P<0.01),高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组(P<0.05);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较非椎动脉优势患者明显增高(35.7%vs 15.8%,P<0.05);ABCD2评分<4分中,椎动脉优势与非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CD2评分≥4分中,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较非椎动脉优势患者增高(47.9%vs 17.2%,P<0.05)。结论椎动脉优势为导致后循环TIA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ABCD2评分中高危患者椎动脉优势的风险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26例,以第7天为终点事件时间,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0例和非脑梗死组96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患者40例(0~3分)和中高危患者86例(4~7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CT血管成像结果筛查责任血管,分为易损斑块患者79例和非易损斑块患者47例,比较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之间危险因素和ABCD2评分,分析中高危人群(ABCD2评分≥4分)易损斑块在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ABCD2评分≥4分和责任血管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46.7%vs 20.8%,90.0%vs 54.2%,P<0.01);当ABCD2评分≥4分时,易损斑块患者7d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患者(83.3%vs 8.0%,P<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能提高短期内TIA患者脑梗死的预见风险。  相似文献   

4.
赵宗友 《山东医药》2010,50(9):39-40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TIA继发脑梗死患者71例(A组),根据ABCD2评分法将患者分成低危(0—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7分)三组,观察1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比较高、中、低危组继发脑梗死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ES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另择脑梗死1周前无TIA者80例(B组),比较两组MES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结果ABCIY2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95%CI)为0.701。高、中、低危组之间的MES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2评分标准是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该评分的高低可能与缺血耐受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光平  巴晓红 《山东医药》2012,52(9):46-47,52
目的 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结合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患者早期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择TIA患者330例,观察7d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据此分为继发脑梗死组41例、未继发脑梗死组289例.同期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ABCD2评分将继发脑梗死组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高危组(6~7分).分别检测各组血浆hs-CRP、Fg、D-D水平,并分析其与TIA早期继发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330例TIA患者7d内继发脑梗死41例,脑梗死发生率为12.4%.与对照组比较,继发脑梗死组血浆hs-CRP、Fg、D-D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而TIA未继发脑梗死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继发脑梗死患者中危组、高危组血浆hs-CRP、Fg、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危组(P均<0.01).结论 ABCD2评分高及血浆hs-CRP、D-D及Fg水平升高可作为TIA患者早期继发脑梗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BCD2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青海省交通医院收治的TIA患者109例,均进行ABCD2评分和CTA检查。根据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组,根据CTA检查结果判定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以TIA后7 d内有无脑梗死作为终点事件,比较不同ABCD2评分和不同颅内血管狭窄程度患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TIA患者7 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22.9%。高危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低危组(P0.05)。颅内血管狭窄≥50%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颅内血管狭窄50%者(P0.05)。ABCD2评分≥4分且颅内血管狭窄≥50%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ABCD2评分≥4分且颅内血管狭窄50%者(P0.05)。结论 ABCD2评分对TIA患者7 d内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合CTA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82例,分别采用ABCD2、ABCD3、ABCD3-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ABCD3-I危险分层分为低危40例,中危74例,高危68例,并观察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ABCD2、ABCD3与ABCD3-I评分法预测TIA后7d内脑梗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5、0.713、0.831。TIA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27例(14.8%)。ABCD3-I评分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0、6.8%、32.4%,中危和高危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患者,高危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I评分与7d内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r=0.486,P<0.01)。除年龄因素外,ABCD3-I评分法中各个评分项目对TIA后7d内脑梗死发生率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ABCD3-I评分法能更有效地预测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可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指导TIA危险分层评价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ABCD3-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近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200例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于发病后72 h内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和头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采用ABCD3-I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TIA后7 d、90 d内各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比较ABCD2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阳性预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T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0、2.8%、32.9%,90 d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5.6%、52.9%。与低危组、中危组比较,高危组TIA后7 d、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中危组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升高(P0.01)。预测7 d内脑梗死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901。预测90 d脑梗死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862。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DWI检查出现高信号病人90 d内预测卒中风险OR值为1.101,95%CI 27.710~221.34,P0.01;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病人90 d内预测卒中风险OR为7.601,95%CI 2.076~29.320,P0.01。结论高危病人7 d及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均升高。中危病人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升高。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风险时优于ABCD2评分法。DWI检查出现高信号、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与TIA后早期发生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BCD3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3个月内抑郁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ABCD3评分测定157例TIA患者,并分为低危组51例(0~3分)、中危组91例(4~6分)和高危组15例(7~8分),比较3组90d抑郁发生率。结果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90d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vs 33.0%vs73.3%,P<0.05)。ABCD3评分预测TIA后抑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敏感性为87.7%,特异性为79.0%(95%CI:0.735~0.877)。结论 ABCD3评分是临床预测TIA后3个月内抑郁风险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结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来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260例老年TIA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发病第2天进行临床检查及检验。将入院7 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展为脑梗死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ABCD3-Ⅰ评分。统计比较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TIA不同持续时间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PAF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0.00%、8.87%、33.91%(P<0.05)。观察组患者TIA持续时间越长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越高(P<0.05)。PAF水平、ABCD3-Ⅰ评分、PAF水平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患者发生...  相似文献   

11.
背景脑梗死尤其是多发脑梗死会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卒中发生风险及轻度卒中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升高,因此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类型有助于更有效地预测TIA患者卒中发生风险。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7年5月南京鼓楼医院高淳分院收治的TIA患者481例,后因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完整、失访排除51例,最终共纳入430例。根据TIA后90 d内卒中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非卒中组(n=325)和卒中组(n=10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ABCD2评分、ABCD3-I评分、梗死类型及颈动脉狭窄率≥50%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ABCD2评分、ABCD3-Ⅰ评分、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有卒中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者所占比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及有高血压病史、ABCD2评分≥4分、ABCD3-Ⅰ评分≥7分、颈动脉狭窄率≥50%者所占比例,梗死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HR=2.132,95%CI(1.354,3.391)〕、ABCD2评分≥4分〔HR=2.365,95%CI(1.608,3.456)〕、ABCD3-Ⅰ评分≥7分〔HR=3.210,95%CI(1.125,3.774)〕、颈动脉狭窄率≥50%〔HR=2.369,95%CI(1.880,3.691)〕、多发脑梗死〔HR=2.441,95%CI(1.620,5.117)〕是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ROC曲线显示,ABCD2评分、ABCD3-I评分、ABCD2评分联合DWI预测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1〔95%CI(0.625,0.676)〕、0.724〔95%CI(0.700,0.748)〕、0.765〔95%CI(0.741,0.787)〕;DWI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AUC大于ABCD2评分、ABCD3-Ⅰ评分(P<0.01)。结论TIA患者90 d内卒中发生率较高,为24.4%(105/430),而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结合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90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首次发病的TIA患者178例,随访90d,将发展为脑梗死的27例患者作为脑梗死组,未发展为脑梗死的1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进行ABCD3-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D40L和Fib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ABCD3-I评分和sCD40L及Fib水平明显升高[(6.17±1.04)分vs (5.43±1.32)分,P=0.009;(222.00±28.75)μg/L vs (187.80±35.47)μg/L,P=0.014;(4.01±1.52)g/L vs (3.55±1.26)g/L,P=0.012]。ROC曲线分析显示,ABCD3-I评分联合sCD40L、ABCD3-I评分联合Fib、ABCD3-I评分联合sCD40L和Fib预测TIA患者90d内发展为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95%CI:0.586~0.732,P=0.001)、0.680(95%CI:0.615~0.745,P=0.000)和0.714(95%CI:0.654~0.774,P=0.000),均有预测价值,且ABCD3-I评分联合sCD40L和Fib的预测价值较前两者更高,其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88.2%。结论 ABCD3-I评分联合sCD40L和Fib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TIA患者90d内发展为脑梗死的准确率,且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预后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TIA患者64例,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7 d脑梗死组16例、30 d脑梗死组9例和无脑梗死组39例,对患者进行ABCD2评分和影像检查,分析影响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脑梗死组比较,7 d脑梗死组和30 d脑梗死组患者的ABCD2评分明显增高,颈内动脉狭窄或软斑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弥散加权成像阳性合并大血管狭窄或软斑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后短期脑梗死的发生与ABCD2评分、弥散加权成像阳性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就诊时间延迟也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TIA患者13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90 d内卒中发生率,对TIA后发生卒中风险进行ABCD2、ABCD3-I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TIA后早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在纳入的136例TIA患者中,TIA后90 d内发生脑梗死19例(14.0%),无死亡及出血性卒中。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A发作持续时间≥60 min(OR=1.060,95%CI:1.012~1.112)是TIA后早期进展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BCD2评分模型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90 d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6%(4/72)、18.5%(10/54)、50.0%(5/10),ABCD3-I评分模型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90 d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7.1%(6/84)、52.0%(13/25),ABCD3-I与ABCD2评分模型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90 d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I评分AUC为0.839(95%CI:0.766~0.896),明显高于ABCD2 AUC的0.783(95%CI:0.704~0.849;P0.01)。结论 ABCD3-I评分法能有效预测TIA后早期卒中风险,其准确性优于ABCD2评分。  相似文献   

15.
应用ABCD2评分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7 d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事件(AT).方法 应用ABCD2评分回顾性研究符合本研究人选标准的198例TIA临床资料,根据评分分为低危组(≤3分)和中-高危组(≥4分),分别统计TIA发病7 d内AT事件的发生率、种类及危险因素,并在两组间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既往病史依次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和高脂血症,低危组TIA发病7 d内AT事件发生率为6.19%(6/97例),均为TIA复发;中.高危组为14.85%(15/101例),其中TIA复发2例、缺血性卒中10例、TIA复发+缺血性卒中1例、心绞痛1例、心肌梗死1例,两组均无周围性血管病以及血管病性死亡;中-高危组TIA后7 d内AT事件明显多于低危组(51.70%比27.27%,P<0.05).结论 ABCD2评分≥4分的TIA病人在发病后7 d内有更高的发生AT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的TIA患者75例,根据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6例)、中危组(37例)、高危组(22例)。分析3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高危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86.4%(19/22),中危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0.5%(15/37),低危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1.2%(5/16)。高危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低、中危组(P0.05)。39例颅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中,颅内受累血管为大脑中动脉25例(64.1%),颈内动脉颅内段10例(25.6%)。结论 ABCD2评分≥6分时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可能是高危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动脉狭窄位置和狭窄程度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TIA患者1 51例进行ABCD2评分,根据ABCD2评分分值分为3组:低危组60例,中危组64例,高危组27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关系。结果 DSA显示,151例患者中,25例为正常血管,126例血管狭窄的患者检出216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3组患者血管狭窄位置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相关侧大血管中,低危组患者正常血管的比例明显高于高危组,轻度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症状相关侧大血管中,低危组患者正常血管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高危组患者中度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和无症状侧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随ABCD2评分的增高而表现出升高趋势(P<0.01)。结论前循环TIA患者的ABCD2评分能够反映患者前循环血管的狭窄程度。ABCD2评分高的前循环TIA患者应重视血管形态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s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62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9例、中危组87例及高危组46例,又根据DWI结果分为DWI阳性组73例和DWI正常组89例。结合DWI检查结果和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低危组比较,中、高危组7、30、90 d继发脑梗死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WI正常组比较,DWI阳性组TIA发作次数≥3次、症状持续时间≥1 h、失语和(或)运动障碍、心房颤动、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以及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WI阳性组7、30、90 d继发脑梗死较DWI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BCD~2评分对预测TIA后继发脑梗死的风险有较高的准确性,结合DWI检查结果 ,对其风险的评估,将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ABCDIS评分对24 h内进入急诊室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从而发现高危的TIA患者,为TIA患者提供个体化处理方案。方法在12个月期间,所有进入山东菏泽昆仑脑血管病医院、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菏泽市疾控中心3家医院急诊室的329例TIA患者根据8分制ABCDIS评分进行分层。结果在329例患者中,7天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2例(3.6%),30天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8例(5.5%)。ABCDIS评分可预测7天和30天的脑卒中风险。7天时对各评分点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为3.6(P=0.004 3),30天时为5.5(P=0.0003)。结论ABCDIS评分的前瞻性研究证实了其预测价值,有助于在急诊室迅速得到每例患者可靠易得的风险预测信息,有助于指导患者的个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