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隋秀芳 《安徽医学》1997,18(3):44-45
<正>我院自1989年至1995年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43例儿童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6个月~12岁,其中0~3岁10例,4~6岁15例,7~12岁18例。二、诊断依据1.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病程有头痛、反复呕吐及(或)脑膜刺激征。2.脑脊液检查蛋白轻度增高或(及)细胞数轻度增多,符合病毒性脑炎改变。3.其中34例行头颅CT扫描,5例有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2.
102例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敏 《中国医学杂志》2006,4(12):692-693
现将我院3年来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102例儿童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探讨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在脑电图(EEG)中的表现,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6514型14导脑电图机进行常规描记。结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活动背景异常,δ、θ慢波指数、级所改变,其阳必玉继100%,提示脑电图对急性散发性病毒笥脑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指导治疗、观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脑电图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北科DYD-2000型数字视频脑电图仪对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EEG检查。结果:对62例患儿脑电图中有5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正常11例(占13.8%);异常51例(占82.26%)。结论:脑电图检查简便易行,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旭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7):352-353
目的分析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16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患儿进行脑电图描记,部分患儿并与头颅CT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患儿脑电图均为异常,以广泛性改变为多,波形无特异性。异常程度与病情大致平行,部分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后脑电图异常仍持续较长时间。其中97例患儿进行头颅CT扫描,仅27例异常,其余均为正常。结论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散发性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24例散发性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22例的特点,脑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的一致性与进入恢复期的非一致性,以及脑电图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每个拟诊病毒性脑炎的忘者同时做脑电图和脑CT检查.结果 本组病毒性脑炎患者异常率述88.75%,重度异常脑电圈与临床病情密切相关.结论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由多种病毒引起 ,常易发生于儿童。作者通过对 2 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 ,来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作者选择 2 0 0 1- 0 8~ 2 0 0 2 - 0 3,来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 2 6例。本组男性 18例 ,女性 8例 ,年龄 5~ 17岁 ,其中 5~ 10岁 4例 ,10~ 14岁 19例 ,14~ 17岁 3例 ,平均年龄 12 .7岁。诊断标准 :(1)有病毒感染史 ,急性起病 ,发热。 (2 )头痛 ,恶心呕吐 ,少部分有惊厥或昏迷或脑膜刺激征阳性。 (3)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炎改变。1.2 仪器及…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收集整理了本院1993年1月至2002年4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35例患者的脑电图并进行分析,以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冯素玲 《中外医疗》2014,(14):166-167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结果。方法通过对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进行分析,同时与脑脊液检查和头颅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脑电图检查,广泛轻度异常32例,广泛中度异常16例,广泛高度异常2例。在50例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a波逐渐减少,频率减慢,以4~7次/sθ为基本节律,慢波首先出现前额,顶,中央,最后扩展到其他区域,呈广泛性慢波节律,1~3次/sδ波弥漫性出现,在此背景上有局灶性加重;脑电图检查异常患者数较脑脊液检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5 d脑电图的检出率较脑脊液检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异常患者数较脑脊液检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检查具有方便易操作,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检出率高等特点。脑电图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薛丽丽  吴伟  王丽红 《医学综述》2009,15(13):2061-2062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散发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散发病毒性脑炎的异常EEG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EEG检查正常范围脑电图9例(20.5%),异常脑电图35例,阳性率为79.5%,轻度异常14例(31.8%);中度异常15例(34.1%);重度异常6例(16.2%)。治愈率86.3%(38例),病死率13.6%(6例)。结论EEG检查阳性率高,且经济方便,对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疗效和估计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首选实验室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70例病毒性脑炎(AVE)患儿进行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测定。结果阳性24例,阳性率34.29%。其中抗HSVIgM抗体,抗AdVIgM抗体,抗COX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96%,10%,11.43%。健康儿61例,阳性3例,阳性率4.92%。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5)。说明近期有病毒感染,可作早期诊断。并探讨了3种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资料。结果脑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脑脊液异常和CT/MRI检查(87.50%,55.55%,47.22%)(P〈0.05);重型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率高于中型、轻型(P〈0.05);随着时间延长脑波异常减弱。结论脑电图可作为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参考,也可作为判定病毒性脑炎病情程度的依据,脑电图的动态观察更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病程经过、治疗效果和转归。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脑炎临床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38例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病人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脑电图、头部CT检查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占50%,蛋白质增高者占31.6%,糖和氨化物平均值在正常范围。脑脊液细胞学异常占94.7%,脑脊液中主要的白细胞反应依次为小淋巴细胞、转化型淋巴细胞、单核样细胞。其中呈淋巴免疫活性细胞反应占68. 4%,呈淋巴、单核细胞反应占10.5%,分别是混合细胞反应、单核样细胞反应和嗜中性粒细胞反应者各占 5. 3%。甚少见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头部 CT检查有异常发现的仅占 21.1%,表现为大脑半球皮层、皮层下白质及脑干等多部位的软化灶。脑电图检查异常者占60. 5%,多为弥漫性慢波和周期性的棘波和慢波。可见,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具有敏感、直现、稳定等优点,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每千克体重5~1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100ml中静滴,疗程10~14天。结果:痊愈32例,好转6例,有效率9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何锦照 《中外医疗》2010,29(32):3-4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以下简称脑炎)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与急性期癫痫发作及局部病灶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至2005年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且存活的11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回顾,其中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53例,分析急性期有否癫痫发作及头颅MRI特点。结果脑炎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患者中大部分急性期有癫痫发作,并且急性期头颅MRI多见皮质、边缘系统或脑干有局部病灶。结论脑炎后遗症期继发性癫痫患者在急性期多有癫痫发作;皮质、脑干或边缘系统有局部病灶的脑炎患者后遗症期易出现继发性癫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差异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5月我院经脑脊液常规检查确诊的4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以41例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病例为基础,比较两个检查手段在病毒性脑炎诊断方面的影像差异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4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CT影像诊断中确定为病毒性脑炎者32例,误诊为其它疾病有4例,因影像显示无异常漏诊者5例,阳性检测率为78.0%。在MRI检查后,41例患者中正确诊断出病毒性脑炎者38例,1例误诊,2例漏诊,阳性检测率为92.7%。结论 CT和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均有典型的影像判断特征,并且能提供病灶位置、形态等特征参数,但MRI扫描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更加准确,误诊和漏诊率更低、阳性检测率更高,诊断符合率明显要高于CT扫描,因此MRI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 FLAIR序列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MR表现。结果:FLAIR序列可清楚显示病毒性脑炎脑内病变。结论:FLAIR序列对病毒性脑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青鹤  邱邦东  余光开 《医学综述》2008,14(11):1683-1684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搐、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许多病毒可引起该病,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70及71、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及黄病毒属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最常见的。目前临床大多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抗病毒、脑细胞的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持及并发症的预防。文章对该病急性期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