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目的:了解菏泽市麻疹流行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对2009-2012年麻疹发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菏泽市共报告麻疹病708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8/10万、4.75/10万、0.37/10万和0.11/10万。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居前三位的是曹县、牡丹区和郓城。病例主要集中在19月份。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菏泽市麻疹发病率2009年和2010年较高,2011年和2012年逐年减少,但常规免疫工作不应松懈,以防止2013年出现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鄄城县麻疹流行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鄄城县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对2009—2012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鄄城县共报告麻疹病80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6/10万、9.31/10万、O.55/10万、0。不同年份间麻疹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居前三位的是鄄城镇、旧城镇和郑营乡。病例主要集中在4-8月份。男性发病率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20~45岁有个发病小高峰。结论:鄄城县麻疹发病率除2010年较高外,其余3年发病较少,但常规免疫工作不应松懈,以防止2013年出现爆发。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2005-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流行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对2005-2009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2 187例,年均发病率为10.17/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达14.97/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6.03/10万。不同年份间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盟市均有病例报告,不同地区间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月份均有发病,以3~6月份发病最多,占77.6%。发病年龄属混合模式,以1~14岁为主,占40.3%,同时出现双向移位现象,即大年龄组(≥15岁)和<1岁组病例数增加,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2.0%和17.7%。结论针对易感人群麻疹强化免疫可降低麻疹发病,为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复种和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州地区麻疹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为消除麻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高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感染内科收治住院的154例麻疹患者,对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至6岁,共127例(82.42%)。8~12月龄为麻疹高发年龄段,共79例(51.29%),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1~6岁,共48例(31.17%)。高发季节为4~7月,共100例(64.96%);最高为4月,共32例(20.78%);最低为12月,共3例(1.95%)。流动人口发病率(64.94%)高于常住人口(3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并发症共49例,约占31.82%,其中肝损害9例(18.38%)。结论麻疹有向低龄化发病趋势,成人麻疹患者易出现肝损害,医院要加强防控措施,提高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控制麻疹疫情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97-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1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36~20.56)/10万,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4~7月是麻疹的好发季节;发病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99%;监测资料提示小于8月龄、8月龄至1岁、1~2岁年龄组、2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的32.73%、21.39%、5.15%、17.0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91.24%。结论:麻疹发病向大年龄和8月龄内人群转移;要控制麻疹以达到消除的目标,除做好常规免疫工作以外,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管理,开展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做好15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积极开展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97-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1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36~20.56)/10万,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4~7月是麻疹的好发季节;发病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99%;监测资料提示小于8月龄、8月龄至1岁、1~2岁年龄组、2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的32.73%、21.39%、5.15%、17.0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91.24%.结论:麻疹发病向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滨州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做好麻疹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滨州市2009-2016年麻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09-2016年共发生麻疹病例805例,年均发病率为2. 63/10万,各年发病率为0. 05/10万~10. 22/10万。每年麻疹发病高峰为2~5月。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 22∶1。<2岁麻疹病例占27. 95%,≥20岁麻疹病例占64. 47%。麻疹病例以农民(47. 45%)和散居儿童(29. 94%)为主。有明确免疫史者仅占8. 07%。结论滨州市麻疹疫情在可控水平,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水平需做好适龄儿童以及重点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补种工作,同时做好麻疹防控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梅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对2009-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梅州市手足口病个案和2010-2012年手足口病哨点监测病原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梅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8 257例,发病率为225.45/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03.15/10万、238.85/10万、269.97/10万和288.44/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州市8县(市、区)各镇(办事处)均有病例报告,每年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集中在5-7月,占病例总数的48.79%;1~3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报告病例的77.74%;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37%;病原学监测数据显示本市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占60.23%。结论梅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手足口病严重危害梅州市小年龄组儿童身体健康,应加强重点地区疫情监测和分析,防止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杨连建  龚涛  王宏 《重庆医学》2018,(20):2721-2723,2728
目的 分析沙坪坝区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沙坪坝区HFMD病例信息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沙坪坝区报告HFMD病例15 8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9.91/10万,2013年发病率(215.70/10万)最低,2014年发病率(398.87/10万)最高,呈夏秋季双峰分布.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P<0.05),高发年龄段为5岁及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96.00%).各街镇均有发病,主要以东部区域发病为主,西部大学城区域病例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他肠道病毒为HFMD流行优势毒株.结论 HFMD是沙坪坝区的高发传染病,应在夏秋季加强对5岁及以下儿童HFMD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仁寿县2005~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控制与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仁寿县2005~2009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9年仁寿县共报告麻疹病例1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60/10万,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偶有流行;4~9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是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小于8个月和大于18岁年龄组麻疹发病有增多趋势;报告的126例麻疹病例中,达到MV免疫月龄(≥8月龄)的有106例,其中无免疫接种史的46例(43.40%);有免疫接种史的34例(32.08%);免疫史不详的26例(24.52%).结论:加强麻疹的监测、保持MV高接种率、实施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有效防止麻疹暴发流行,将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避免和减少HIV职业暴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2009~2012年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就诊的所有HIV职业暴露人群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类整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暴露途径、暴露程度等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2009~2012年HIV职业暴露共135例,主要发生在主城区以外的医疗卫生机构(74.81%),以护士(57.04%)和医师(33.33%)为主,21~30岁(51.85%)、31~40岁(33.33%)为HIV职业暴露发生较多的年龄段,暴露途径以锐器伤为主(92.59%),暴露程度主要为二级暴露(69.63%)。结论重庆市HIV职业暴露流行情况总体趋势平稳,主城区外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培训、落实标准预防原则,减少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腾冲县2009~2012年肺结核登记患者特征,分析患病特点,为制定中国边境地区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下载腾冲县2009~2012年经胸部x光、CT、DR、PPD、痰检(+)(痰涂片检查)确诊并进(报)人疫情报告系统的肺结核病人登记资料,剔除县外诊断报告的本地患者及本县诊断的外地患者,将患者年龄分为〈20岁,20—29,30~39,40—49,50~59岁,≥60岁6组,并根据不同性别、职业、民族等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腾冲县2009~2012年共报告本县肺结核患者717例,总患病率为27.4/10万。平均患病年龄40.6岁,其中20-40岁组患者构成比最高,占46%(331/717)。男性患者占69.6%(499/717),且患病率是女性患者的2.29倍;农民和民工患者占82.8%(594/717);少数民族占7.5%(54/717),其中傈僳族和景颇族患病率较高,为58.2/10万。结论腾冲县肺结核患者在其年龄、性别、职业及民族分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今后应基于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加以分类防治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9-2013年开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开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县2009-2013年共发生手足口病3 753例,年均发病率为61.05/10万,主要集中在4-7月,男女性别比为1.60∶1。5岁以下病例占总报告数的94.33%。实验室诊断病例265例,其中EV71型95例、CoxA16型63例,其他肠道病毒107例。结论开县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重点地区以及疾病的发病高峰期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河源市2004—2017年麻疹流行病学和消除进展特点,为本地区麻疹消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河源市2004—2017年麻疹病例信息,结合历年强化免疫活动,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发病特征。结果 发病基本维持每5~6年一个流行周期,其中2015—2017年年均发病率为0.39/10万;发病县区占比下降;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发病季节与年龄出现位移;流动人口发病比重不高,但发病前7~2d前往过医院就诊者占28.43%;免疫史不详者和无免疫史者共占88.03%;8月龄病例1剂次接种仅占8.70%;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结论 河源市麻疹消除仍存在薄弱环节,另二胎政策开放,易感人群累积提速。为深入推进麻疹消除进程,仍须持续深度践行《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针对年龄双相移位现象,尽早开展对适龄儿童以外人群免疫策略研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的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共报告麻疹122例,麻疹发病率逐年上升,分别为0.07/10万、1.82/10万和5.34/10万。5-8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54.1%。发病率呈北部高发的态势,大石街、洛浦街、钟村街和南村镇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发病主体,占病例总数的59.02%。所有麻疹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110例,占病例总数的90.16%。结论番禺区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柳州市2008-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柳州市2008-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利用Excel对梅毒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柳州市2008-2012年梅毒平均年发病率为87.81/10万,呈缓慢上升趋势;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报告病例以后天获得性梅毒为主,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数高于其它各期梅毒;梅毒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20.49岁;女性报告发病率高于男性;职业发病比例最高的为农民;梅毒患者中已婚者逐年增加,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应高度重视柳州市梅毒的防控工作,加强重点人群与高发地区的防控,从而控制梅毒的发病率。梅毒与艾滋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对于抑制艾滋病的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9~2012年海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海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35 472例,年均发病率391.09/10万。报告重症病例2008例,重症发生率5.80/10万,死亡病例57例,死亡率0.16/10万。发病呈现4~7月(3~5月)和9~11月两个高峰,病例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1~2岁组发病率最高,为9 195.00/10万。男女性别比例1.82: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北部、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发病率高。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比例高。EV71阳性比例与重症病例比例变化呈正相关(Sperman秩相关系数0.706,P=0.000)。结论海南省为手足口病的高流行区,开展病原学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控工作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09—2012年邯郸市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邯郸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2年邯郸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2657例,发病率为117.37/10万;重症594例,死亡13例;4~7月份为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90.87%);年龄主要分布在0~5岁儿童(96.68%);男性26957例、女性15700例,男女比例为1.72: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0.03,P〈0.001)。全市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3340例,其中EV71感染病例最多(84.43%)。结论预防手足口病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疫情和病原学监测,加强健康教育,做好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