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苑子提取物(Flastem milkvetch seed extract,FMSE)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MMC,2.0mg/kg),FMSE低(20mg/kg、中(40mg/kg)、高(80mg/kg)剂量组。灌胃给药,连续10 d,每天1次。末次灌胃前12 h,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MMC(2.0 mg/kg)。用药结束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制备小鼠骨髓细胞悬液,应用彗星电泳、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骨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有丝分裂指数试验,检测FMSE对MMC所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MMC单独作用时可造成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拖尾率及平均尾长、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显著增加(P均<0.01),有丝分裂指数显著降低(P<0.01)。而FMSE低、中、高剂量组与MMC联合作用时,与模型组比较,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拖尾率及平均尾长、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降低(P均<0.01),有丝分裂指数显著提高(P<0.01),。结论:FMSE对MMC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β-胡萝卜素对丝裂霉素C诱导的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β-胡萝卜素(βC)和维生素E(V-E)对丝裂霉素C(MMC)诱导的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4组,其中正常对照(A)分别喂予基础饲料和阳性对照组(B),另外2组分别喂含V-E(200 mg/kg·bw)的基础饲料(C组)和含天然β-胡萝卜素晶体(200 mg/kg*bw)的基础饲料(D组).喂养4周后,除A组外,间隔24 h按1 mg/kg*bw腹腔注射MMC(A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2 h后,处死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脾脏、胸骨,观察小鼠脾细胞双链DNA剩余率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结果:A、B、C、D组脾细胞双链DNA剩余率(%)分别为66.44±5.97,43.06±5.95,58.69±8.28,63.26±7.95,B组明显低于A、C、D组(P<0.01);A、B、C、D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分别为1.87±0.83,31.00±6.32,17.37±2.88,15.25±4.68,B组明显高于A、C、D 3组(P<0.01).结论:βC和V-E可抑制MMC诱导小鼠脾细胞DNA断裂和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观察硒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在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中,24 h时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硒0、1、6和10 μmol/L,MMC 0和0.1 mg/L,培养72 h后,分别采用染色体畸变分析(CA)、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SCE),以及彗星试验(SCGE),对硒能否抑制MMC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进行检测.结果:(1 μmol/L和6 μmol/L硒+MMC)组的淋巴细胞平均尾长、SCE互换率和CA畸变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μmol/:硒+MMC)组的DNA损伤程度低于(1 μmol/L硒+MMC)组和(10 μmol/L硒+MMC)组.结论:硒对MMC造成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以6 μmol/L硒组的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汞、镉对小鼠离体骨髓细胞和睾丸生殖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与目的: 研究氯化汞、氯化镉对小鼠离体骨髓细胞和睾丸生殖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比较两种细胞DNA损伤的敏感性差异。材料与方法: 分别以0、0.01、0.1、1 mmol/L剂量氯化汞和0、0.04、0.2、1、5 mmol/L剂量氯化镉处理离体小鼠骨髓细胞和睾丸生殖细胞1h,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技术检测氯化汞和氯化镉对细胞DNA的损伤率和细胞DNA迁移距离的影响。结果: 氯化汞、氯化镉处理组两种细胞DNA损伤率增高, DNA迁移距离增加。DNA损伤率和迁移距离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0.01 mmol/L剂量氯化汞、1 mmol/L氯化镉及以下剂量处理两种细胞引起睾丸生殖细胞DNA的损伤率高于骨髓细胞的DNA损伤率。结论: 氯化汞和氯化镉可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和睾丸生殖细胞DNA损伤,且睾丸生殖细胞DNA受氯化汞和氯化镉损伤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探讨维生素C水溶液对水中有机物致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固相萃取水中有机物,用不同浓度维生素C水溶液(50、100、200 mg/kg)与有机物以不同方式处理(同时灌胃、维生素C预处理、维生素C后处理),分别给小鼠灌胃3 d后,取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维生素C(100mg/kg、200 mg/kg)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中、高剂量水中有机物(每kg体重灌胃量相当于16、80 L水样中的有机提取物)对小鼠外周血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其尾DNA含量、尾矩、椭圆矩、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维生素C具有抑制水中有机物所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其中维生素C 100 mg/kg、200mg/kg组尾DNA含量、尾矩、椭圆矩、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维生素C能够降低自发的细胞DNA损伤并对水中有机物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方法,观察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丝裂霉素C(MMC)的个体敏感性。分析反应曲线,作者发现:①癌症患者对MMC较正常人敏感;②癌症患者之间对MMC的反应存在显见的差异。作者考虑,此项研究的深入有可能为抗癌药物用药个体化的实施提供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血培养的方法,观察MMC诱发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染色体断裂频率与MMC浓度呈直线正相关;畸变细胞率与MMC浓度的对数呈直线正相关;染色体畸变类型较多见染色单体交换;畸变较集中地发生于着丝粒部位;非着丝粒部位的畸变倾向于发生在含有脆性部位的染色体区带。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动物实验模型的设计,研究了中药丹参对丝裂霉素C(MMC)诱发雄性小鼠过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防护效应。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5只,实验组分别注射高、中、低剂量丹参和MMC,观察动物的精子畸形率、早期精细胞微核率和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中药本身无诱变损伤作用,而对MMC有拮抗抑制作用。提出中药丹参具有抗MMC诱发小鼠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探讨稀土元素钬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材料与方法:给小鼠灌胃氧化钬的盐酸溶液,24h后取股骨骨髓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有无染色体损伤和DNA损伤.结果:试验表明在20~80 mg/kg剂量范围内,彗星细胞的尾长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长,而头长则随剂量的递增而缩短,并且在40~80 mg/kg剂量范围内与阴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同时,拖尾率与DNA损伤率也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稀土元素钬对小鼠骨髓细胞DNA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五氯酚钠的细胞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探讨五氯酚钠诱发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的效应.材料与方法:五氯酚钠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进行梯度染毒,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和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观察其诱发细胞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结果:80 μg/ml和160 μg/ml五氯酚钠诱发细胞DNA链断裂损伤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剂量增加,其损伤程度加重;无论是否加入代谢活化剂,受试物均引起染色体畸变率的明显增加(P<0.01).结论:五氯酚钠能诱发CHO细胞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方法,观察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丝裂霉素C(MMC)的个体敏感性。分析反应曲线,作者发现:①癌症患者对MMC较正常人敏感;②癌症患者之间对MMC的反应存在显见的差异。作者考虑,此项研究的深入有可能为抗癌药物用药个体化的实施提供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SCGE分析甲氨蝶呤对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背景与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的作用机制,探测其对不同组织器官作用的敏感性。材料与方法: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cellgelelectrophoresisassay,SCGE)检测小鼠腹腔注射MTX染毒1、3、6、12、24h后对肝、脾、骨髓、胸腺、肾、睾丸、胃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及其与MTX剂量间的关系。结果:腹腔注射1.25~5mg/kgMTX可诱发小鼠脾细胞、骨髓细胞、胸腺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单链断裂;核DNA损伤程度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MTX可致小鼠体内多脏器细胞的DNA单链断裂,不同脏器细胞对MTX的易感性不同,脾、骨髓、胸腺、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考虑为MTX的遗传毒性靶细胞。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对长期居住在天津市某镇电子垃圾处理较集中的3个村庄的居民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分析电子垃圾污染物对人体的遗传损伤效应。方法:在电子垃圾处理区居民中随机选择171位村民作为暴露组,进行染色体畸变 (CA)和胞浆阻滞微核 (CBMN)分析,并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选取与该镇毗邻区域且从未接触电子垃圾处理的30位村民 (男女各半)作为对照组。暴露组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分别观察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CA、CBMN和DNA损伤水平。结果:暴露组染色体总畸变率为5.50%,与对照组(1.7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暴露组微核率为16.99‰,对照组为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暴露组尾部DNA百分含量 (TDNA,%)、尾矩 (TM)、Olive尾矩 (OTM)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 (P<0.01)。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和DNA损伤水平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 (P<0.01),而在各不同年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电子垃圾污染物是潜在的遗传诱变剂,能够造成污染地区人群的细胞遗传学损伤,不能忽视其对当代及其子代健康的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的DNA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背景与目的:研究甲醛对离体和体内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材料与方法:以6、30、60、120 μmol/L甲醛浓度处理离体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以0.2、2、20 mg/kg的甲醛腹腔暴露小鼠,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睾丸生精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甲醛在6μmol/L时就可以使小鼠离体睾丸细胞产生DNA损伤,与阴性对照不同 (除 tail moment外),并随浓度增加DNA迁移也相应增加,到30 μmol/L时DNA损伤最为明显,但随浓度升高DNA迁移反而减少,当甲醛浓度为120 μmol/L时DNA迁移与阴性对照相似。腹腔注射0.2、2 mg/kg的甲醛组小鼠睾丸细胞DNA迁移高于对照组,0.2 mg/kg组DNA迁移最为明显。 结论:甲醛对小鼠睾丸细胞具有遗传性损伤,低剂量时是以细胞DNA断裂损伤为主,而高剂量时可能引起其他方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低剂量甲氨蝶呤对DNA的损伤及甲酰四氢叶酸对其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背景与目的:研究多次低剂量应用甲氨蝶呤所致BALB/c小鼠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DNA的损伤,并探讨甲酰四氢叶酸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应用甲氨蝶呤0.5 mg/kg腹腔注射,每周1次,共8周;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单用甲氨蝶呤组细胞尾长及拖尾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而同时应用等量的甲酰四氢叶酸,其细胞尾长及拖尾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SCGE技术可敏感地检测多次应用低剂量甲氨蝶呤造成的DNA损伤,并能反映甲酰四氢叶酸对甲氨蝶呤所致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五种氯化有机物对V79细胞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采用近年来发展的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了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及一氯化酸和三氯乙酸对V79细胞的DNA损伤作用。结果显示:五种受试物均可引起体外培养的V79细胞DNA损伤,但其作用强度差异很大。其顺序为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一氯乙酸〉三氯乙酸。该结果还提示:五种氯化有机物对V79细胞的毒性及DNA损伤作用的大小顺序是一致的,氯化烷基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DNA损伤作用均大于氯乙酸类  相似文献   

18.
β—胡萝卜素对人淋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胡萝卜素(β—C)对肿瘤防治作用的研究一直为学者所关注。β—胡萝卜素是植物中含量较高的一种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并具有食用的安全性。有文献报道,它可以明显地预防紫外线、γ射线及χ射线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对吸烟引起的肺癌具有潜在的预防作用,所以目前对β—胡萝卜素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其对人体淋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国内外报道尚不多见,本文仅就其在体外对胎儿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甲醛和丝裂霉素C的DNA交联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用彗星试验检测DNA交联剂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及验证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过氧化氢(H2O2)作标准DNA断裂剂,用慧星试验对甲醛诱导TK6细胞DNA交联作用的时间- 效应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用甲醛和丝裂霉素C进行验证。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甲醛和丝裂霉素C浓度的增加,由H2O2造成的TK6细胞DNA迁移距离逐渐减少,时间效应的研究表明,在H2O2浓度一定时,随着甲醛染毒 时间的延长,其DNA交联作用增加,结论:彗星试验既可检测DNA-蛋白质交联又可检测DNA-DNA交联,对DNA-蛋白质交联的检测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维生素E和/或β-胡萝卜素对小鼠经^60Coγ射线辐射后的抗氧化损伤作用,为维生素应用于抗辐射损伤提供实验资料。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辐照组(阳性对照组)、维生素E组(VE组)、β-胡萝卜素组(β-car组)以及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组(VE+β-car组),共5组。实验小鼠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一次性给予4.5Gy的^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各组灌胃给受试物,V_E的剂量为30mg/(kg·d)、β-胡萝卜素剂量为20mg/(kg·d),溶剂为经乙醇及高温处理过的市售菜籽油,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纯溶剂,连续灌胃3 d。其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并剖取肝脏。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荧光法测定血清和肝脏的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辐射组RBP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的MDA水平显著升高、GSH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给予VE和/或β-胡萝卜素使^60Coγ射线辐射引起的RBP下降得以回升,对血清和肝脏MDA的升高和GSH的下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VE单用组较VE与β-胡萝卜素联合组的作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VE和β-胡萝卜素对^60Coγ射线辐射导致的脂质过氧化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但两者合用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