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放射性核素显像的意义及理想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像剂应具备的条件,简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像剂的研究概况及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99Tcm-Ap4A显像探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6):325-328
目的探讨应用二磷酸腺苷(ADP)的类似物99Tcm-四磷酸二腺苷(Ap4A)显像探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酒石酸亚锡还原99TcmO-4标记Ap4A,柱层析纯化,纸层析鉴定放射化学纯度.观察99Tcm-Ap4A在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病灶斑块/血液、病灶斑块/无斑块动脉壁的放射性比值,进行腹主动脉宏观放射自显影及正常家兔及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体外体内显像.结果99Tcm-Ap4A的放射化学纯度为85%~91%.99Tcm-Ap4A在小鼠血液内清除迅速.注射99Tcm-Ap4A后30min粥样硬化组靶/血比值达3.17±1.27,靶/非靶比值为5.23±1.87.粥样硬化组自显影胶片上的曝光黑影与肉眼可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良好的一致性.体外显像正常家兔组腹主动脉未显影,粥样硬化组腹主动脉放射性浓聚清晰可见.体内显像粥样硬化组家兔的腹主动脉在注射99Tcm-Ap4A后15~30min与正常家兔组相比放射性浓聚明显增强,并持续到注药后3h.结论99Tcm-Ap4A是一种有潜力的可快速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显像剂.  相似文献   

3.
曹卫  张永学  安锐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6):325-328,I001
目的 探讨应用二磷酸腺苷 (ADP)的类似物99Tcm 四磷酸二腺苷 (Ap4A)显像探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酒石酸亚锡还原99TcmO- 4 标记Ap4A ,柱层析纯化 ,纸层析鉴定放射化学纯度。观察99Tcm Ap4A在昆明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病灶斑块 血液、病灶斑块 无斑块动脉壁的放射性比值 ,进行腹主动脉宏观放射自显影及正常家兔及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体外体内显像。结果 99Tcm Ap4A的放射化学纯度为 85 %~ 91%。99Tcm Ap4A在小鼠血液内清除迅速。注射99Tcm Ap4A后 30min粥样硬化组靶 血比值达 3.17± 1.2 7,靶 非靶比值为 5 2 3± 1.87。粥样硬化组自显影胶片上的曝光黑影与肉眼可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良好的一致性。体外显像 :正常家兔组腹主动脉未显影 ,粥样硬化组腹主动脉放射性浓聚清晰可见。体内显像 :粥样硬化组家兔的腹主动脉在注射99Tcm Ap4A后 15~ 30min与正常家兔组相比放射性浓聚明显增强 ,并持续到注药后 3h。结论 99Tcm Ap4A是一种有潜力的可快速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显像剂。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是由易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而斑块破裂继发于斑块进展,因此早期识别易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进行积极的预防性治疗有助于降低斑块破裂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A(CCTA)对易损斑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易损斑块的CT影像特征、流体力学特征、血管周围脂肪及人工智能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外科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理资料,根据斑块类型分为稳定性斑块组及不稳定性斑块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LDL)、脉压差及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史在两组间有差异,不稳定性斑块组患者的FIB、LDL水平较稳定性斑块组患者高,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也较稳定性斑块组为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LDL、脉压差及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史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有氧运动和低脂膳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可能机制,本研究探讨了10周有氧运动和低脂膳食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肝脏SR-B1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和/或低脂膳食增加ApoE基因缺陷小鼠肝脏SR-BI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肝脏SR-B1mRN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趋势(相关系数r值为-0.814,显著性检验P值为0.062),而且SR-B1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值为-0.871,显著性检验的P值为0.014)。结果提示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有氧运动和低脂膳食引起的SR-B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是二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作用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血管急性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脉康胶囊具有显著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功效。我科于2005年3-12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发现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做高分辨率磁共振颅内血管壁成像(HRMRI-VWI)有斑块者100例,同时行头颅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斑块易损性、研究与后循环脑梗死相关性.结果 100例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斑块组急性、联合亚急...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指稳定性差及存在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急性心脑血管缺血事件主要是由易损斑块的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所致。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常同时发生,一些炎症因子在发病早期即可在外周血中被检测到。诊断易损斑块的临床手段有很多,笔者就冠状动脉、头颈部血管粥样易损斑块的影像学诊断及相关血清炎症因子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严重疾病,粥样斑块破裂是心、脑及外周器官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介绍了不稳定斑块的组织学特点和MRI特征,回顾了粥样硬化斑块的MRI检查技术及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严重疾病,粥样斑块破裂是心、脑及外周器官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介绍了不稳定斑块的组织学特点和MRI特征,回顾了粥样硬化斑块的MRI检查技术及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重要事件是血栓的形成,易损斑块破裂是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重要机制。VirmaniR等观察易损斑块病理学形态发现,钙化结节是其形态之一,但是钙化对斑块的具体作用一直存在争议,现在认为钙化对斑块的破裂是把“双刃剑”,钙化初期即形成过程中,由于肩部受力不均,导致斑块易破裂,而当钙化呈弥漫性时,则可增加斑块的稳定性。但是钙化仍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的预测因子。Huang等认为钙化不是影响了某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有氧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研究了有氧运动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理学影响。结果表明 :运动组ApoE基因缺陷主动脉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 (2 896 5± 2 92 μm2 )低于对照组 (32 16 5± 371μm2 ) (P <0 .0 5 ) ,运动组血管内膜损伤程度相对较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延迟。两组小鼠主动脉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血清HDL -C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关系 (r=- 0 76 ,P <0 0 5 )。本研究提示有氧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有显著的预防和减轻病变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将2020年4月-2022年1月在本院行颅脑高分辨率(HR)MRI检查的8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临床资料分为无糖尿病组(40例)、血糖控制良好组(10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32例)。基于HR-MRI图像,测量每例患者颅内动脉最狭窄处斑块的长度、厚度和管腔狭窄率,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3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分别按照颅内动脉最狭窄处斑块的长度、厚度及管腔狭窄率的中位数,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度、厚度及管腔狭窄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无糖尿病组、血糖控制良好组及血糖控制不良组之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454,P<0.001);三组之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和管腔狭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控制不良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度的独立风险因素(OR=1.98,95%CI:1.15~3.41,P=0.013),甘油三酯升高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和管腔狭窄率的独立风险因素(OR=3.36,95%CI:1.27~8.89,P=0.014;OR=4.04,95%CI:1.48~10.99,P=0.006)。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HR-MRI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血糖控制不良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在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2013年2—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选取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46~72(64.8±7.6)岁,根据超声结果分为稳定组54例、不稳定组44例,另取无斑块的对照组48例,对三组颈动脉斑块、CRP、Hcy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CRP、Hcy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P<0.05),稳定斑块组的CRP、He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478,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748,P<0.05),且Hcy相关性高于CRP。结论不稳定斑块组的CRP、Hcy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CRF、Hey呈正相关,CRP、Hcy对判断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有氧运动和膳食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在跑台上进行的有氧运动和低脂膳食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0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组和低脂膳食组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窦处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有氧运动结合低脂膳食组ApoE基因缺陷小鼠的斑块面积分别低于单独的运动组和低脂膳食组(P<0.05)。研究提示有氧运动和低脂膳食均有利于并有效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氧运动和低脂膳食两种因素结合的作用大于单独的有氧运动和低脂膳食的作用,二者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上可能存在协同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炎性标记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慢性过程.脂质代谢异常、慢性炎性反应均参与其中.患者病情稳定与否不仅与动脉硬化管腔狭窄程度有关,且与斑块炎症是否活跃密切相关.有学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尸检中发现,冠状动脉斑块中存在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其中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是破裂斑块中细胞的主要成分.巨噬细胞及激活的T淋巴细胞参与炎症的发生及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相关的炎性因子,如凝聚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质金属蛋白酶、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配体、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转化生长因子β等是心血管疾病危险预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yocardiac bridge and mural coronary artery,MB-MCA)检出率及MB-MCA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5例冠状动脉的MSCT资料。在薄层横断面图像基础上,主要通过分析CPR、VR图像判断MB-MCA。评估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左旋支3支的近、中、远段,以及MCA本身及其近、远侧段血管有无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钙化积分评分、软斑块及其狭窄情况。结果:检出MB-MCA者的各支冠脉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和软斑块主要累及近段,较未检出MB-MCA者中段、远段增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B近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多于MCA本身和其远侧(P0.001)。结论:MB-MCA并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反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评价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120例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扫描结束后进行平扫横轴位重组图像/增强扫描横轴位重组图像(ARI/CE-ARI)后处理重建技术;计算出不同类型斑块的平均CT值,对不同类型斑块的强化程度、不同类型斑块血管壁的强化程度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20例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单侧38例,双侧82例,共计发现斑块316处,其中非钙化斑块85处,混合斑块103处,钙化斑块128处。统计学分析显示非钙化斑块处血管壁强化程度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P<0.01),非钙化斑块的强化程度与管壁强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r=0.97,P<0.01)。结论 MSCTA在评价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斑块稳定性等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管壁的强化程度与斑块的稳定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血流剪切应力和剪切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探讨剪切应力和剪切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对180例患者,572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测血流剪切率与剪切应力。结果:572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在颈动脉窦部及分叉处267个(46.68%),颈总动脉起始部188个(32.86%),颈总动脉中段26个(4.55%),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15个(2.62%),肾动脉起始处9个(1.57%),髂总动脉起始部47个(8.2%),髂总动脉分叉处13个(2.27%),股动脉7个(1.22%),升主动脉没有斑块形成。斑块多发生在动脉分叉(起始)处、分叉周围及动脉增宽区。结论:血流剪切应力增高和剪切应力与剪切率减低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