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目的探讨P16、P53和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P53和Survivin蛋白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5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在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53和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53、P16和Survivin 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5.14%,特异度为56.23%,高于单一指标的检测结果。结论 P16、P53和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反应了子宫内膜病变的进展过程,其联合检测对早期判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其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4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标本中的表达,并选取60例子宫内膜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P53蛋白和MGMT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60,P<0.05;χ2=5.275,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χ2=9.818,P<0.05)及肌层浸润深度(χ2=12.23,P<0.05)有相关性;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χ2=14.67,P<0.05)和肌层浸润深度(χ2=16.90,P<0.05)也有相关性。结论: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病理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蛋白在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28例单纯型增生过长、14例复杂型增生过长、10例非典型增生过长和50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过长、复杂型增生过长、非典型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中P16的表达依次降低,子宫内膜癌中P16的表达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比,明显降低(P<0.05)。组织学分级G2+G3级中P1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G1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P16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P53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各20例,子宫内膜癌50例及子宫内膜癌旁组织50例中PTEN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旁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缺失率逐渐上升,P﹤0.05,差异有显著性.P53蛋白表述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达44%,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PTEN、P53二者皆为抑癌基因,皆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蛋白在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P53表达与癌肿分化程度及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P53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肿瘤组织的浸润程度密切相关,它可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P53蛋白表达程度及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4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MP3、P53蛋白的表达程度,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MP3蛋白、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57.50%,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MP3蛋白、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0%、1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MP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学分型、FIGO分期、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学分型、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MP3、P53蛋白表达程度上调,并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丁聪聪  董悦 《中国妇幼保健》2014,(31):5046-5048
目的:探讨PBRM1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BRM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分期与PBRM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BRM1和P53蛋白(++)、(+++)比例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的PBRM1和P53蛋白(++)、(+++)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RM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具有相关性(P=0.00,r=0.722)。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BRM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变化可以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判断其病理分期,PBRM1和P53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呈正相关,两者可能还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erbB2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的意义以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回顾性分析了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石蜡标本中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并对其生存期进行随访。结果CerbB2和P5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7.06%、45.88%;CerbB2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52.38%,阴性表达者为73.6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53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59.25%,阴性表达者为84.3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53,CerbB2和P53表达间无相关性。结论CerbB2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指导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P53及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为Ⅰ型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Ⅰ型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53、PTEN及hTERT的表达,并与传统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组织芯片技术的研究结果与传统免疫组化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40,P<0.05),研究结果可靠性较强。PTEN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TERT和P53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结论:组织芯片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Ⅰ型子宫内膜癌研究,PTEN的表达缺失、P53及hTERT的阳性表达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形成和发展有关,三者均可作为Ⅰ型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判定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PTEN、P53、ER、PR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P53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各20例,子宫内膜癌50例及子宫内膜癌旁组织50例中PTEN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旁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缺失率逐渐上升,表达缺失率与组织学分级、ER、PR有关,P<0.05,差异有显著性。P53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达44%,P53蛋白阳性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TEN、P53二者皆为抑癌基因,皆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雌孕激素可能调控PTE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P^16基因蛋白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8例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及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标本的P^16基因表达进行研究,取8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显示:P16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宫颈鳞癌,宫颈上此内瘤样病谱及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为43.1%,40%,12.5%,肿瘤病理分级越低,临床分期越晚,阳性表达率越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P16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胃癌中P16、Rb蛋白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p16和Rb基因表达产物P16、Rb蛋白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分析胃癌组织中p16、Rb基因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癌前病变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P16、RB蛋白的表达。结果:P16、R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正常胃粘膜96.25%(77/80)、98.75%(79/80),不典型增生92.00%(46/50)、80.00%(40/50);胃癌47.54%(58/122)、59.84%(73/122),胃癌组中P16、Rb蛋白表达低于正常胃粘膜及不典型增生(P<0.05);胃癌中P16、Rb蛋白的表达的相互关系;P16、Rb蛋白均为阳性15.56$(14/90),P16、Rb蛋白 均为阴性7.78%(7/90),P17蛋白阳性、Rb蛋白阴性33.33%(30/90),P16蛋白阴性、Rb蛋白阳性43.33%(39/90),P16、Rb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16、Rb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胃癌组织中P16蛋白与Rb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蛋白PTEN,P16和P2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PTEN、P16和P27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80例乳腺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53.75%(43/80),阴性表达率为46.25%(37/80);P16阳性表达率为36.25%(29/80),阴性表达率为63.75%(51/80);P27阳性表达率为45.00%(36/80),阴性表达率为55.00%(44/80)。三种抑癌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1)。淋巴结未转移组PTEN阳性率45.00%(36/80),P16阳性率25.00%(20/80),P27阳性率35.00%(28/80)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TEN阳性率8.75%(7/80),P16阳性率11.25%(9/80),P27阳性率10.00%(8/80)(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抑癌基因蛋白PTEN、P16和P27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淋巴结未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TEN、P16和P27为乳腺癌预后因子,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P21、P53、HSP70在食道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食道癌、32例食道良性增生性疾病和15例正常食道的病理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切片中P21、P53、HSP70的表达。结果P21、P53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织,在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量又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而HSP70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低于癌前病变组织,在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P均<0.05)。食道癌分化程度越高P21和P53表达水平越高,而HSP70表达水平则越低(P<0.05)。结论 P21、P53、HSP70的表达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可用于食道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6基因在脑血管畸形(CVM)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讨论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脑血管畸形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16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及脑血管畸形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脑血管畸形标本及正常脑组织标本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1%(18/56)及7.4%(2/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在海绵状血管瘤中的表达率高于动静脉畸形中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基因在脑血管畸形(CVM)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P53的表达,探讨三者对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35例(SCC组)和宫颈炎患者13例(宫颈炎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的表达(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SCC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均为高表达,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强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P53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之间无相关性。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免疫阳性,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病理表现,增殖细胞核抗原强阳性提示癌组织分化差,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胃癌中CD44v6与P53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D44v6、P5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胃癌原发灶、38例胃良性病变及28例淋巴结转移灶CD44v6、P53的表达.结果 CD44v6和P53在胃癌与胃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和20%,52.3%和7%,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CD44v6、P53在淋巴结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和64.2%与未转移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44v6、P53阳性表达同胃癌分化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预测肿瘤侵袭转移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16、P53蛋白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病理科2006~2010年行阴道镜活检的患者360例,根据组织学诊断结果分为6组,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了P16、P53蛋白表达,并且进行了HPV定量及分型检测。结果:P16蛋白在正常组罕见表达,而病变组仅表达在病变部位,高级别病变组与低级别病变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正常组与病变组均有表达,低级别病变组表达弱阳性,高级别病变组表达强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定量检测显示病毒载量在各病变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型检测表明,HPV16是病变组中感染最多的亚型,且随着病变加重,感染率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PV感染与P16阳性表达(r=0.99)、P53强阳性表达(r=0.74)存在正相关。P16对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效能与HCⅡ接近。结论:HPV与P16、P53蛋白共同作用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16蛋白联合HPV定量或分型检测对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金永海 《职业与健康》2005,21(12):2055-2056
目的探讨P 53、CyclinD1在胃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30例胃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P 53、CyclinD1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52%(84/230)、61.74(142/230),P 53、CyclinD1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 P 53、CyclinD1蛋白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监测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