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将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用于抗青光眼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良好的白内障45例48例,行预侧巩膜小切口ECCE及PC-IOL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合并白内障45例48眼,其中男20例21眼,女25例27眼。年龄42-81岁,平均67岁。原发闭角型青光眼里例34例,原发开角型青光眼13例14眼。抗青光眼术式均为巩膜下咬切术,均有功能性滤过泪。眼压11.20mmHg~2llyunHg(IInlnHg=0.133ffe),平均16.dellunHg。视力光感至0.肠,现功能基本正常,抗青光眼距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间为半年至22年不等…  相似文献   

2.
抗青光眼手术后前房恢复情况是眼科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术后前房浅或不形成,如不及时发现给予适当外理,将导致不良后果。为引起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部份病例分析于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31例42眼,男11例,女20例,双眼11例,年龄21~80岁。有闭角青光眼25眼,开角青光眼13眼,继发性4眼,计42眼。所施行的手术有巩膜瓣下巩膜咬切术17眼,巩膜灼滤术6眼、虹膜嵌顿术4眼,周边虹膜切除术4眼,巩膜咬切术3眼,巩膜咬切加睫状体剥离术1眼,及7眼在其它医院施术,术式不详。术后早期前房浅眼  相似文献   

3.
闭角型青光眼95例,159眼,男25例,女70例,男:女=1:2.8。发病年龄43岁~77岁。以51~70岁最多,共69例,占72.63%。先用药物使眼压恢复正常,结膜充血减轻后再采取抗青光眼手术。对青光眼急性期均立即采取急救措施。159眼中共行手术129眼,其中巩膜灼滤术109眼,虹膜嵌顿术6眼,巩膜下咬切术5眼,虹膜切除术8眼,睫状体透热加灼滤术1眼。术后73眼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占56.59%,保持原有视力43眼,占33.33%,视力稍有下降13眼,占10.08%。术后并发症使视力暂时受  相似文献   

4.
抗青光眼手术后晶体混浊或混浊加重,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红宝石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对晶体影响如何?目前国内文献尚未见报导。作者对78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红宝石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晶体变化情况观察了1~5年,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为1985年底1990年间,150例行红宝石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常来院复诊,有完整病历的78只眼;年龄最小38岁,最大75岁,平均59.1岁。激光术后对晶体变化的观察最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青光眼手术的普及和人均寿命的延长 ,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患者逐渐增多。我科自 1998年起开展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效果较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18眼 )中男 6例 (7眼 ) ,女 10例 (11眼 )。年龄 5 8~ 88岁 ,平均 71 32岁。青光眼术后与白内障手术间隔时间为 2月~ 16年 ,平均 14 2 7年。青光眼术式有早年进行的巩膜环钻术8眼 ,虹膜嵌顿术 5眼 ,以及巩膜层间咬切术 5眼。术前视力≤0 0 5 ,15眼 ;0 0 5~ 0 1,3眼。白内障近成熟期和成熟期 12眼 ,Ⅳ~Ⅴ级核 6眼。眼压 10~ 2 1mmHg 13眼 ,2…  相似文献   

6.
抗青光眼术后前房延缓形成,出现虹膜、晶状体和角膜内皮相贴,虹膜前后及周边粘连,白内障进行性发展,角膜内皮和基质层混浊以及继发性青光眼者谓之浅前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又比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导致视功能丧失。笔者自87年以来遇浅前房综合征11例11眼,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年龄皆在50岁以上。男4例,女7例,右8眼,左3眼。术前都有持续性高眼压,均为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房水渗漏过盛3眼,脉络膜脱离8眼。治疗均先予以睫状肌麻痹剂,甘露醇及皮质类固醇等局部和全身用药。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只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眼压经药物治疗后为21~50mmHg;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7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眼,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3眼,晶状体透明15眼,晶状体不同程度混浊11眼,虹膜节段性萎缩5眼;术后观察患眼压、视力、前房深度,随访1a以上。结果:术后视力31眼均有提高。术后眼压均正常(12~20mmHg)30眼;术后8mo发生恶性青光眼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加前节玻璃体切割后眼压控制正常。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可使前房加深,房角开放,眼压得到控制,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并发症,是治疗某些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巩膜嵌顿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板层巩膜嵌顿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难治性青光眼共28例(28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6例,2次以上小梁切除手术者9例,无晶状体眼青光眼3例.术后随访观察虹膜新生血管、眼压和视力变化.结果随访6~12月者10例,12月以上者16例,失访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术后完全消退.眼压全部降到30mmHg(1mmHg=0.133 kPa)以下,21 mmHg以下者24眼.术后发现脉络膜脱离者5眼,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巩膜嵌顿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晶状体摘出联合术中房角镜辅助直视下机械性房角分离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眼科中心接受治疗的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手术摘出脱位的晶状体后在术中房角镜辅助下行房角分离术。其中晶状体脱离范围小于180°的12眼行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直视下房角分离术;脱离范围大于180°的9眼行25 G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切除残留囊膜及皮质,其中1眼术前视力无光感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直接行房角分离术,8眼行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无缝线固定术后再行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粘连关闭范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20眼(95.2%)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术前11眼房角粘连关闭>180°~270°,10眼房角粘连关闭>270°;术后6个月10眼房角完全开放,6眼房角粘连关闭≤90°,3眼房角粘连关闭>90°~180°,1眼房角粘连关闭>180°~270°,1眼房角粘连关闭>270°,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38.6±7.4)mmHg(1 kPa=7.5 mmHg),术后6个月降至(17.2±4.0)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前房深度(1.79±0.15)mm,术后6个月增加至(4.06±0.36)mm,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虹膜拉钩、囊袋张力环及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的应用下,晶状体摘出联合房角镜辅助直视下机械性房角分离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对缩瞳剂可以控制眼压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治疗作用。方法 对有青光眼病史需使用缩瞳剂控制眼压的白内障病人在了解房角、眼压等情况后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16只眼用缩瞳剂 (其中有 2只眼需联合使用噻吗心安 )可以控制眼压的青光眼 ,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全部病人在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正常。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可以改变晶状体虹膜膈、前房及房角的解剖结构和关系 ,从而消除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的某些解剖基础 ,达到根治闭角型青光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摘出联合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22例(26眼),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术前与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与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比较,除1眼患者术后因视神经萎缩明显、视力无明显改善外,余25眼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946~520mm-2)与术后3个月(920~499m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有2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1周后恢复;术后1个月黄斑囊样水肿1眼,2个月后消失;术后3个月视力下降1眼,为视神经萎缩引起。术后随访期间未见角膜内皮失代偿、虹膜粘连、后囊膜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技巧及效果分析。方法:我院2007-01/2010-12对87例87眼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白内障的病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mo,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mo,87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78眼(90%)视力≥0.3;术后眼压均较术前下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15眼,17%)、虹膜反应(11眼,13%)、前房出血(5眼,6%)、后囊膜混浊(10眼,11%)。结论: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的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显著提高视力,保持滤过泡和眼压的稳定,恢复眼前节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两种抗青光眼手术远期作用,一种是1966~1974年采用的巩膜分离术(合并虹膜嵌入巩膜术,即于角膜缘作巩膜瓣后,剪除深层巩膜条,拉出虹膜根部嵌于伤口浅层巩膜瓣下)。另一种是1974年起采用的小梁切除术。各100例,50~80岁。均观察2年以上。发现前一手术眼压降至正常者95眼(95%),53眼形成滤过枕,眼压正常而无滤过枕者36眼。后一手术眼压降至正常者92眼(92%)。出现滤过枕者36眼,多数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及评估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4例34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所有术眼晶状体均伴不同程度混浊.其中11只眼已在6个月至10年前行抗青光眼手术.本次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至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结果 术后除1只眼外,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与正常白内障对照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后不需要药物控制眼压.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可以作为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不同程度脱位晶状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11/2019-05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白内障的患者11例11眼(男9例,女2例),年龄46~76(60.73±10.63)岁。其中外伤性白内障10眼,原因不详者1眼。根据脱位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辅助人工晶状体植入,4眼晶状体脱离范围大于270°行人工晶状体悬吊术。4眼脱离范围180°~270°行张力环植入,虹膜拉钩巩膜固定。3眼脱离范围小于180°行5-0聚丙烯线植入囊袋辅助人工晶状体植入,虹膜拉钩巩膜固定。术中视玻璃体脱出情况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收集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眼压。结果:所有眼球均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显著提高,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从0.77±0.26提升到0.35±0.28。术后患者眼压从24.33±13.55mmHg下降到13.85±3.80mmHg。所有患者无术中并发症发生。结论:晶状体不全脱位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过程中,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及灵活的治疗措施,可以使得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青光眼滤过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无前房或浅前房.临床上常引起术眼角膜水肿、晶状体混浊、虹膜粘连甚至眼压升高而致手术失败.笔者对原发性青光眼31例39眼在手术结束时采用平衡液推注恢复前房,以预防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手术指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39只眼),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入院后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及房角镜检查见房角关闭<270,°给予药物控制眼压后行患眼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术后跟踪随访10~1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39只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35只眼眼压降至正常,4只眼联合应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后眼压可降至正常。结论白内障手术联合粘弹剂行房角分离对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良在巩膜层间瓣下的虹膜嵌顿术。方法作同小梁切除术的巩膜瓣,在瓣下作双叶状的红膜嵌顿术。结果对106例164眼青光眼患者,进行双瓣下虹膜嵌顿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术眼眼压均能控制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未发现因滤口阻塞而造成的引流失败。结论双瓣下虹膜嵌顿术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手术后,晶状体常常会发生混浊,或者使原混浊程度加重,甚至还会不得不作晶状体摘除术。现将我院记录完整的371眼青光眼术后患者的晶状体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371眼青光眼手术均系住院患者。对晶状体的混浊情况,均是在裂隙灯下依据混浊的发生与加重进行统计,而未作白内障的定量测定。为了避免人为造成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8例(30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采用避开滤过泡的角巩膜缘3mm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眼压和滤过泡的改变。结果术后29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视力≥0.5者70%。术后随访6~18月,眼压和滤过泡无改变。30眼均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1眼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内皮水肿5眼,大部分在1周内消退。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角膜缘3mm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不影响眼压,手术安全可靠,既可提高视力,又可保持原有的抗青光眼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