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有限性椎板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性椎板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8例,经术后平均27个月的随访,优良率94.1%。文中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分为中央性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混合性狭窄。分别采用中央开窗、潜行扩大减压,一侧或双侧扩大开窗、侧隐窝扩大,蝶形扩大减压术。作者还对有限性椎板切除术的理论依据及减压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限性椎板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8例,经术后平均27个月的随访,优良率94.1%.文中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分为中央性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混合性狭窄.分别采用中央开窗、潜行扩大减压,一侧或双侧扩大开窗、侧隐窝扩大,蝶形扩大减压术.作者还对有限性椎板切除术的理论依据及减压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83例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结果76例平均随访1.5(0.5—6)年。疗效采用Nakai评分标准:优59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2.1%。1例因多节段双侧椎板间开窗导致医源性腰椎失稳行二次手术。结论双侧椎板间开窗法是治疗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个椎板间潜行式开窗,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特点及疗效,旨在较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预防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引起的不良综合症。方法:自1994年至2001年,作者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286例。其中127例,55岁以下者,采用 多个椎板间潜行式开窗、减压术。开窗减压最少2处,最多4处。结果:参照陆裕朴疗效标准;本组优89例,良31例,可7例,优良率94.5%。结论:椎板间多窗潜行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达到减压的目的,不良并发症少,但应强调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防止手术范围扩大。手术者要具有熟练的脊柱开窗手术技巧,松解神经根管与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并介绍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组进行椎板切除术,椎板开窗术和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后1年疗效优良率椎板切除组为81.9%,椎板开窗组为79.7%,椎管成形组为82.1%,疗效优良率各组无显著差别,术后4年疗效优良率椎板切除组为74.3%,椎板开窗组为78.2%。椎管成形组为80.4%。术后4年椎板切除组疗效下降显著,椎板开窗组和椎管成形组疗效下降不显著,术后1年所有患者X线检查未显示腰椎不稳定,术后4年X线显示有5名患者腰椎不稳定或退行性滑脱,其中椎板切除组3例,椎板开窗组和椎管成形组各1例。结论 椎板切除术,椎板开窗术,椎管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3组术后近期疗效均满意,术后中期评估表明椎管成形术和椎板开窗术优于椎板切除术,后者腰椎不稳定和交界处再狭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撑开潜行式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自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采用椎板开窗撑开潜行式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6例。结果本组无硬膜囊撕裂和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根据北美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分[1]:术后1年以上随访,其中:优19例,良5例,改善2例,疗效优良率为92.31%。X线检查未发现腰椎不稳和滑脱的现象。结论椎板开窗撑开潜行式减压手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的选择,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4年1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6例,其中男85例,女11例。年龄39~71岁,平均54岁。病程3个月~7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检查,分为5组,A组:1个节段椎间管狭窄,39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管(侧隐窝、神经根管)潜行扩大术;B组:1个节段中央椎管狭窄,21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椎间管潜行扩大术;C组:1个节段退行性脊柱滑脱,18例,行两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潜行扩大椎管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AF、RF等)并横突间、小关节间植骨;D组:2个以上节段混合型椎管狭窄,ll例,行病变节段两侧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切除黄韧带,摘除椎间盘,松解神经根;E组:退行性脊柱侧突,7例,综合以上减压措施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随访并评价其疗效。结果96例患者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2.2个月,未出现手术并发症。JOA评分优85例、良9例、中1例、差1例;X线片复查无椎弓根钉误置、断钉、拔出等。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采取有限化手术、有效化减压原则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脊髓造影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后路椎间盘镜显微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报道显微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行椎管减压,单侧单节段开窗减压23例,双侧单节段开窗减压12例,单侧双节段开窗减压9例,单侧双节段半椎板切除减压4例。结果 除1例术中硬膜破裂改常规手术外,其余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管减压术。所有病例获得5~18个月随访,平均8.3个月,优良率92%。结论 显微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单纯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关于手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适应证的探讨(摘要)杨吉祥1985年4月至1995年4月作者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8例,其中全椎板减压术25例,蝶形减压术43例,平均随访3年3个月,前后两组治疗效果,见下表。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表手术方式例数优良可差优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35例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采用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的有单侧症状的腰椎狭窄症病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优25例(70.6%),良7例(20%),好转2例(5.9%),差1例(3.5%)。其优良率达90.6%。结论:与后路椎板全切除或半切除相比该术式减少了手术损伤风险,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少,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