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伟 《广西医学》2003,25(9):1701-1703
食源性疾病是国际上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报告表明 ,全世界因食物污染而致病者已达数亿。美国每年有 76 0 0万人次食物中毒 ,其中约有 5 0 0 0人死于食物中毒。我国卫生部提供的信息 ,1 988年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 5 5起 ,5 836人中毒 ,88人死亡 ;1 999年 1~ 9月份78起 ,中毒 4 394人 ,79人死亡 ;2 0 0 0年 ,全国共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38起 ,其中农药引起的就达 2 4起 ,4 0人死亡〔1〕。因而研究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与干预措施 ,对减少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 ,保障公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 食物中毒发病情况1…  相似文献   

2.
北海市1983~2001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北海市食物中毒情况 ,以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兹将北海市 1 983~ 2 0 0 1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根据广西北海市卫生防疫站综合档案室、食品卫生科及质量管理科的有关资料整理而成。2 结  果1 1 983~ 2 0 0 1年广西北海市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5 1起 ,中毒人数 70 6人 ,死亡 4人 ;食物中毒事件起数最多的是 1 986年和 1 988年 ,均为 7起 ;中毒人数最多的为 1 988年 ( 1 5 0人 ) ;中毒死亡人数量最多的为 1 983年 ( 2人 ) ;1 992~ 1 997年连续 6年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详见表 1。 2在发生的 5 1起食物…  相似文献   

3.
菜豆角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疾病。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4月我院先后收治了多起集体食用菜豆角中毒患者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多数为外地民工及学生 ,其中男 88人 ,女 47人 ,年龄 15~ 36岁 ,平均 2 4 5岁。平素体健 ,所有患者均系食用生炒菜豆角后发病 ,食者多数反应有生豆味 ,每人进量约2 0 0g左右 ,全部患者进食后均出现症状 ,而未同食菜豆角的其他人均无相似症状。1 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在进食后0 .5~ 4h发病 ,主要症状集中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其中恶心、…  相似文献   

4.
周萍  黄锦生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102-1103
2004年全市共报告发生食物中毒37起,中毒人数746人,无死亡病例。其中重大食物中毒事件1起(中毒人数为166人);较大食物中毒事件2起(中毒人数为30~49人);一般食物中毒事件34起(中毒人数30人以下)。现就深圳市2004年在深圳发生的两起较特殊的食物中毒案作一剖析,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4起食用自采野生蜂蜜引起中毒死亡事件的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相关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因食用自采野生蜂蜜发生中毒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7年环江县共发生4起食用自采野生蜂蜜引起中毒的事件,食用人数33人,中毒发病20人,发病率60.61%;其中4人死亡,死亡率20.00%。结论应加强对食用野生蜂蜜的宣传工作,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两起肉毒杆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21):2106-2107
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素中毒是属于神经型食物中毒,常因进食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腌肉、制作不良的罐头食品以及食用豆瓣酱、臭豆腐及不新鲜的鱼、猪肉、猪肝等而发病。在已报道的各类食物中毒中,肉毒中毒的报道相对不多见。现就本中心调查和处理过的两起由食物引发的肉毒中毒事件进行报告,对患者在处理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1流行病学调查事件1:2005年7月24日至8月2日某市发生一起家庭聚餐后3人不明原因相继死亡的病例。7月14日刘某某(57岁女性)一家共8人与其丈夫的弟弟一家4人在家中会餐,食物有市场购买在家加工的活鸡以及蔬菜…  相似文献   

7.
胡萍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32-1233
目的了解香港1978-2008年食物中毒的状况与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香港1978~2008年食物中毒事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香港1978~2008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2 228起,中毒人数51 996人,死亡7人。31年来年均发生394起事件、中毒1 677人,月均发生33起、中毒140人。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最多的年份是2006年(1 095起),最少的是1990年(96起)。近5年(2004~2008年)年均发生食物中毒826起,中毒3082人。1997~2008年食物中毒事件多发于每年6月~9月;细菌性食物中毒占78.0%;高风险食物主要有烧烤类、寿司与刺身、蚝、海鲜等。结论从香港食物中毒发生情况来看,微生物类食物中毒居首位。须加强对市售即时食物的监测以及对食品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宁夏中宁县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发病原因。方法对中宁县1960-2009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宁县1960-2009年共发生食物中毒30起,中毒人数578人,死亡25人,病死率为4.32%;2000年至2009年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第2、3季度食物中毒共发生20起(占66.66%),416人(占87.02%)。其中中毒人数30人以上1起。结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菜豆角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疾病。1998年12月~1999年3月我院先后收治了三起集体食用菜豆角中毒患者65例,中毒者除表现消化道症状外,其中24例伴有心脏房室传导阻滞(AVB)。现将24例伴有AVB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①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多数为外地民工及中学生,其中男16人,女8人,年龄15~34岁(平均24岁)。平素体健,所有患者均系食用生炒菜豆角后发病,食者多数反映有生豆味,每人进量约200~250g左右,全部患者进食后均出现状,而未同食菜豆角的其他人均无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宁夏中宁县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发病原因。方法对中宁县1960-2009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宁县1960-2009年共发生食物中毒30起,中毒人数578人,死亡25人,病死率为4.32%;2000年至2009年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第2、3季度食物中毒共发生20起(占66.66%),416人(占87.02%)。其中中毒人数30人以上1起。结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甘肃省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以全省14个市州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食物中毒报告表为依据,按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季节、原因、场所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年度统计,2003年无论从发生起数(49起),还是从中毒人数(1178人)上看均较前2年多;按发生季节统计,第3季度发生起数(22起)、中毒人数(593人)较其他季节多;按中毒原因统计,细茵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23起)、中毒人数(1085人)较其他原因多,其中21起化学性食物中毒均是误食鼠药或投毒而引起的。3年当中共报告死亡人数17人,其中因误食鼠药或投毒而引起死亡达15人。结论提示我省食物中毒预防和控制工作依然很艰巨,应针时重点季节、重点场所(农村家宴)和高发因素,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食物中毒的对策,为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为政府部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食物中毒事件72起,中毒2046人,死亡10人,死亡率为0.49%.死亡人数最多年份是2005年(4人),死亡率为1.04%.食物中毒多发时间是每年的第三季度.食物中毒多发单位是集体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和个人家庭.食物中毒的种类以有毒动植物中毒为主,其次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有毒动植物中毒的种类主要是豆角皂甙中毒.结论 2004-2010年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食物中毒事件有突出的流行病学特点.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的开展防控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是餐饮业发生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2010年卫生部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20起,中毒7383人.2010年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为81起和4585人,占总数的36.82%和62.10%,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主要是由食物污染或变质、生熟交叉污染等原因引起.加强餐饮服务消毒是减少从业人员手部、空气、餐用具污染食物以及生熟食物交叉污染的有效方法,从而可以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就餐的250人中出现食物中毒8人,依据流行病学资料、患者的潜伏期、特有的临床表现和《食物中毒诊断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认定这起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是由于食用了未炒熟的豆角引起的"四季豆"中毒。结论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加工好的食品放置时间长、加工及存放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等原因导致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示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近年青海省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与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对2006-2011年青海省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2005-2011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4起,中毒人数280人,年均发病率为0.75/10万,病死率为6.43%;中毒多发生在第二、三季度;中毒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64.29%,其次是工地食堂,占28.57%。致病因素以肉毒中毒为主,占42.86%,其次是豆角加工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占28.57%。结论青海省食物中毒以藏区家庭发生的肉毒中毒及建筑工地食堂集体发生的豆角加工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为主;加大食品卫生宣传力度、加强工地食堂卫生监管、提高人们群众卫生意识是预防及控制食物中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1调查结果1.1食物中毒地区分布2002年南宁市共发生5起食物中毒,其中市区发生2起,占中毒总起数的40%,中毒人数25人,占中毒总人数的22.12%;城乡结合部发生3起,占中毒总起数的60%,中毒人数88人,占中毒总人数77.88%。  相似文献   

17.
群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及组织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小梅 《华夏医学》2001,14(5):709-710
群体食物中毒以发病急、患者多为其特点 ,给急诊抢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院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共抢救10起 396例群体急性食物中毒患者 ,全部治愈。对成批食物中毒的急救应具备严密的组织管理及合理分工 ,急诊科护士要有很强的应急能力、组织能力 ,将患者快速分流处理。1 临床资料本组中有机磷农药中毒 2起共 2 31例 ,氟乙酰胺中毒 1起2 7例 ,桐油中毒 2起 47例 ,四季豆中毒 1起 34例 ,因进食变质食物中毒 4起 5 7例。最多一次在不到 2 h内接诊及出诊接回甲胺磷中毒学生 2 0 6例 (该中毒事件为一起人为投毒案 ) ,其中轻度中毒…  相似文献   

18.
马艳华 《医学文选》2000,19(3):362-363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为了解我地区近年来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使预防措施有的放矢,现将1992~1998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统计材料来自柳州地区十县(市)、柳地食检所1992~1998年食物中毒季报表,用流行病学方法加以分析。2 结 果2.1 基本情况 1992~1998年柳州地区共发生食物中毒37起,中毒人数1107人,年均中毒5.3起,年均中毒158人,幸无人死亡。见表1。2.2 季节分布 第二季度中毒起数及中毒人数均居全年首位…  相似文献   

19.
王金良 《开卷有益》2009,(10):15-15
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能够产生毒素的细菌污染了食物,经过一定时间的繁殖,再经人食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中毒症状。非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用了有毒的植物、动物、化学物品或重金属类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 ,食物中毒屡见不鲜 ,病因也多种多样 ,然而速冻豆角致食物中毒却报道甚少 ,现将我院 1999- 0 3接治的 2 8名中毒患者 (入院 13人 ,门诊 15人 )做如下病情分析。1 一般资料2 8例患者中 ,男性 12例 ,女性 16例。年龄在 2 0~ 2 4之间 ,平均年龄为 2 1 6岁。均在食堂食用“速冻豆角炖肉”。速冻豆角保鲜期为 18个月 ,现已存放 12个月 ,2 8人食用后约2h发病。2 症状及体征就诊的 2 8例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症状。其中 ,17例较轻呕吐为胃内容物 ,11例表现除呕吐胃内容物外 ,由于频繁呕吐继之吐出物为黄色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