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膜瘤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平均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8例脑膜瘤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T1WI增强、T2WI及FA图上确定肿瘤、水肿、肿瘤邻近及对侧正常白质区.测量、分析这些区域的FA值和ADC值.结果脑膜瘤Ⅰ级:水肿区ADC值高于肿瘤实体区、肿瘤邻近正常白质区及肿瘤对侧正常白质区(P<0.05).肿瘤邻近及对侧白质区FA值高于肿瘤实体区、水肿区(P<0.05).肿瘤实体区与水肿区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膜瘤Ⅱ Ⅲ级:水肿区ADC值高于肿瘤实体区、肿瘤邻近及对侧白质区(P<0.05),实体区和肿瘤邻近及对侧白质区ADC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邻近白质区FA值高于实体区和水肿区(P<0.05).脑膜瘤Ⅰ级肿瘤实体区、水肿区、邻近白质区ADC值与脑膜瘤Ⅱ、Ⅲ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邻近白质区FA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C图有助于区分肿瘤实体区和水肿区.FA图可清晰显示正常白质纤维和肿瘤的解剖关系,利于术前手术方案制定.结合常规MRI,DTI有助于脑膜瘤良、恶性分级.  相似文献   

2.
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FA值和ADC值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胶质瘤患者12例,脑膜瘤10例,神经鞘瘤9例,淋巴瘤8例.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DTI检查、工作站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图(FA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的FA值、ADC值,分析比较不同肿瘤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通过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在肿瘤区和健侧对应部位重建,主要为白质纤维束,并与肿瘤融合,观察纤维束的形态变化.结果:胶质瘤、脑膜瘤、淋巴瘤、神经鞘瘤肿瘤实质区平均FA值为FA1:0.318±0.0036,FA2:0.45±0.052,FA3:0.304±0.012,FA4:0.0362±0.071.ADC值为:ADC1:1.233±0.204,ADC2:1.061±0.039,ADC3:1.014±0.108,ADC4:1.469±0.062.脑膜瘤FA值最高,神经鞘瘤ADC值最高.DTT显示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的关系.结论:不同肿瘤的FA值和ADC值存在明显差异,DTT较常规MRI可更好地观察肿瘤造成的白质纤维柬受压移位、浸润与破坏改变.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颈髓的各向异性程度,探讨颈髓白质纤维束成像的可能性和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对14例MR检查正常的健康志愿者行颈髓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重建FA图,在颈髓各节段分别测量FA值。利用日本东京大学Masutani开发的DTVⅡ和VolumeOne纤维束示踪成像软件进行白质纤维束成像。结果:颈髓平均FA值0.6583±0.0737,所有FA图上颈髓显示清晰,没有明显图像失真。白质纤维束成像三维显示颈髓大部分主要的纤维束。结论:DTI有效地显示颈髓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特征及白质纤维束的分布和走向,对颈髓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于鉴别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和高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的价值.方法:对45例术前怀疑为星形细胞肿瘤患者进行了常规MRI及DTI检查.其中19例为低度恶性肿瘤(相当于WHO分级的Ⅰ或Ⅱ级),26例为高度恶性肿瘤(WHO分级的Ⅲ或Ⅳ级).分别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FA值和对侧正常额叶白质或枕叶白质的FA值.将肿瘤实质部分的FA值与正常对侧白质的FA值比较;比较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和高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FA值的差异.结果:正常额叶或枕叶白质的FA值为0.40±0.02.星形细胞肿瘤的FA值低于正常枕叶和额叶白质的FA值;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的FA值(0.16±0.02)低于高度恶性肿瘤的FA值(0.23±0.02).上述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形细胞肿瘤的FA值较正常脑白质降低,低度恶性肿瘤的FA值低于高度恶性肿瘤的FA值.FA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组织的结构特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于鉴别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和高度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可以考虑应用DTI鉴别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星形细胞瘤与邻近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术前计划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TI技术fMRI检查,原始数据采集后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分别获得各项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并测定肿瘤的病灶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灶周水肿区各项异性分数(FA值)。分析肿瘤与相邻脑白质解剖关系,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肿瘤病灶区和灶周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的ADC值和FA值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质纤维束可见受压、移位、浸润及破坏三种改变。4例Ⅰ~Ⅱ级星形细胞瘤推移相邻脑白质纤维束;8例Ⅱ~Ⅲ级星形细胞瘤侵润脑白质;10例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破坏相邻脑白质纤维束。DTI图可以清晰显示运动区锥体束形态变化及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导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磁共振DTI技术联合fMRI是目前唯一在活体无创、三维清晰星形细胞瘤与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由于二者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够显示大脑重要功能激活区在病理情况下的移位和改变,同时还能显示肿瘤与重要功能区和白质纤维束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MR扩散张量成像对脑肿瘤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病例共 3 3例 ,行常规MRI、扩散张量成像 (DTI)检查。构建各向异性分数 (FA)图 ,并测量肿瘤及周围白质的FA值。结果 :正常白质纤维在FA图上表现为高信号。在肿瘤存在时 ,周围白质纤维可表现为受推压移位或浸润破坏 ,破坏后FA值降低 ,表现为低信号。这些表现在常规MRI上均未清楚显示。结论 :DTI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白质纤维的解剖关系 ,指导临床制订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研究正常成人脑白质不同解剖部位的各向异性特点.方法:对60名正常成人按年龄分成四组,均行DTI检查,分析其表面弥散系数(ADC)图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解剖部位的脑白质进行ADC值及FA值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弥散系数和各向异性特点.结果:不同年龄组间相同解剖部位脑白质ADC值及F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解剖部位间FA值及ADC值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的走行及方向,FA能准确定量分析正常成人不同部位脑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脑内各部位各向异性程度及正常白质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对2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常规MR及DTI序列检查,重建FA图及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分别在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和大脑脚层面测量主要白质束的FA值.结果DTI显示灰质与白质区各向异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部位的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程度亦不相同,且左右两侧基本对称,重建FA图和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可显示白质内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结论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分布,为了解脑功能与白质通路间关系提供了有力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anisotropy,FA)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tractography,DTT)在成人白血病脑实质浸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8例白血病脑实质浸润病例DTI之ADC、FA参数图,分别测量病变、水肿及健侧相应部位FA值和ADC值;观察各例在DTT图的变化。结果白血病脑实质浸润的肿瘤实质部分FA值8例全部较健侧降低,ADC值5例减低,3例增高;周围水肿区FA值全部降低,ADC值全部增高;脑白质纤维束DTT显示有中断、移位、浸润。结论DTI对脑侵犯神经纤维束损伤具有独特诊断价值;DTI的参数变化能够量化神经纤维受压后微细结构的变化,DTT图像重建能直观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及损伤程度,DTI联合DTT可更加准确地评估白血病脑侵犯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MRI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GE1.5T超导MR成像系统,对16例1-2级星形细胞肿瘤及15例3-4级星形细胞肿瘤进行了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弥散张量序列(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增强后T1WI。结果:正常脑白质纤维在不同解剖平面,如半卵圆中心、内囊、胼胝体、视放射、锥体束、锥体交叉及内外侧丘系等,各向异性分数图(FA)均为高信号,白质纤维受到破坏后表现为低信号,而这些表现在常规T1WI、T2WI及FLAIR图上未能清楚显示。结论:DT1可以无创性检查脑白质纤维,用于脑肿瘤诊断及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