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应用改良FOLFOX4方案对4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然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各种化疗毒副反应较低,均可耐受化疗。新辅助化疗后23例(54.8%)肿瘤再分期降低,临床完全缓解(CR)6例(14.3%),部分缓解(PR)26例(61.9%),疾病稳定(SD)6例(14.3%),进展(PD)4例(9.5%),总有效率(RR)为76.2%(32/42)。疗程结束后1~2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37例(88.1%)切除肿瘤,25例(59.5%)获根治性切除,8例(19.0%)相对根治切除,4例(9.5%)行姑息性手术;5例(11.9%)仅行腹腔镜探查未切除肿瘤。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显著,有效率高,显著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并可发挥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经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的低场磁共振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低场磁共振能清楚地显示进展期胃癌的准确部位、病变的范围、外侵程度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Gd-DT-PA增强扫描,胃癌呈中等强度强化。结论:低场磁共振能准确诊断进展期胃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隐匿性腹膜转移(PM)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且行术后PM评估的110例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7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4.65±10.24)岁。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且PM诊断为阴性。将全部病人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77例(术后PM阳性33例)与验证集33例(术后PM阳性14例)。采用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隐匿性PM显著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来构建临床模型。基于增强CT影像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组学模型并计算模型的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临床独立预测因素与Radscore联合来构建联合模型及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的AUC值,并用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联合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临床价值。结果 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AUC值分别为0.944、0.915)均高于临床模型(AUC值分别为0.780、0.865)及组学模型(AUC值分别为0.844、0.825)...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6年6月~1995年12月9a间检查胃镜6665例,检出进展期胃癌126例,癌检出率189%,年龄24~88岁,男女比例54∶1。1进展期胃癌检出率本组统计老年组癌症检出率最高,为647%,中年组次之为176%,青年组仅为021...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联合紫杉醇(TAX)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其耐受性.方法 47例初治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S-1+TAX化疗,S-1剂量80mg/m2,分2次餐后口服,d1~d14;TAX剂量80mg/m2,d1、d8,静脉滴注; 21d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7例患者中RR为40.4%,DCR为76.6%.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16.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无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3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乏力(8.5%)、恶心(6.4%)、厌食(6.4%)、腹泻(6.4%).神经毒性轻微.结论 S-1+TAX治疗进展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推荐作为进展期胃癌的非铂化疗选择.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进展期胃癌规范化介入治疗方案(讨论稿)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居消化系统肿瘤的首位。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然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我国胃癌患者多数就诊时已属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低,尤其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比例更少,剖腹探查后往往不是因肿瘤侵及邻近器官,就是发生广泛浸润转移而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或仅能行姑息性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差,国内资料,  相似文献   

7.
8.
我院自1998年10月以来,对26例不同TNM分期的进展期胃癌实施了双重区域性灌注化疗,其中胃底贲门癌11例,胃窦癌12例,胃体癌3例。中、低分化腺癌21例,印戒细胞癌5例。  相似文献   

9.
进展期胃癌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进展期胃癌影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着重阐述胃癌各种检查方法的价值、具体操作、影像学表现、术前分期、后处理技术及限度。目前较为成熟的观点是双对比造影检查依然是胃癌检测首选方法,CT和MRI在胃癌的诊断和分期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多种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胃癌术前检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改良FOLFOX方案联合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改良FOLFOX方案联合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改良FOLFOX方案联合介入治疗,每4 ~ 5周重复1次,直到出现疾病进展、不能接受的毒性、或者患者选择终止治疗结束,平均7个疗程。不良反应按照NCI毒性标准记录,数据经SPSS 15.0统计软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都能耐受治疗,平均随访17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32个月。CR 4例,PP 20例,NC 6例和PD 4例,RR 70.6%。中位生存期18个月,1年、2年、32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5%,33.1%, 12.5%。NCI 1~ 2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31.9%),血小板减少(11.8%),贫血(11.8%),恶心,呕吐(41.2%),腹泻(29.4%),ALT升高(5.9%),脱发(64.7%),周围神经炎(11.8%),NCI 3 ~ 4级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47.1%),腹泻(11.8%)。4例出现3级ALT升高。无一例患者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患者死亡。结论 改良FOLFOX方案联合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轻,因而相当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情况;方法:分别测定胃癌病人在手术前后红细胞C3b花环形成试验受体(C3b RRT)以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ICRT),其结果与正常人做对比;结果:胃癌病人红细胞C3b花环促进率术前下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回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在手术前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高原地区居民患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983 ̄1994年间高原地区中老年患者GC及PD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居住在海拔2260 ̄4500m高度之间的入我院老年病房12年间副处级以上干部、工程师、教师、医师等6226例中GC及PD入院率、病死率变迁情况,并对本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居住情况及血型等多元因素进行综合性研究。结果:青海地区中老年人GC平均入院率1.64%,病死率0.75%;平均PD入院率4.29%。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32(20.25%)例。其中单纯盆腔淋巴结(PLN)转移者22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阳性者4例,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者6例。腹水细胞学阳性、附件转移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增加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不管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有无转移,首次 复发部位以盆腔为主。中位随访40个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的3年生存率为70%,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生存率为72%(P>0.05)。提示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胃癌单个转移淋巴结的分布规律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给进一步用示踪法前瞻性检测胃癌SLN提供参考,作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只有单个淋巴结转移的75例胃癌,将此转移淋巴结视为胃癌SLN,研究SLN的出现部位及与原发癌灶的关系。结果显示,单个转移淋巴结约55%(4l/75)发生在临近原发癌灶(N1),约28%(2l/75)分布在相对远离原发癌灶处(N1),17%(13/75)出现在N2-N3;发生“跳跃性”转移的13例胃癌中除l例癌浸润限于粘膜层(M),余12例均浸润粘膜下或以上。研究表明,胃癌首先转移的淋巴结(SLN)分布呈随机性和多向性,“跳跃性”转移发生率远高于预期,虽不能就此否定SLN概念于胃癌的适用性,但提示只在临近癌灶处检测胃癌SLN是不可靠的,需要联合两种示踪法检测胃癌SLN。  相似文献   

15.
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定性研究,为术中无瘤技术、常规腹腔冲洗及术后温热灌注化疗提供理论依据。对我院102例胃癌患者行探查前和关腹前各收集100ml腹腔液,迅速送检,作游离癌细胞检查。结果探查前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为36.3%,关腹前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为52.9%,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将膜受侵面积及病理组织类型有关。结论:胃癌患者腹腔内可有游离癌细胞存在,且具有较高活性,尽管采取各种无瘤操作措施,仍难免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腹腔,手术过程中失队长刺激可增加癌细胞的脱落,术中采取无瘤技术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是必要的,更主要的是对游离癌细胞阳性者术后要进行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240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地区常见的慢性高山病。主要发生在移居汉族、青年或成年、男性,男性:女性为58: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对机体的损害为全身性,以脑、心最易受累,其次为肝、肾、消化道。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与高原高血压关系密切。目前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尚无满意的治疗,但已烯雌酚与龙胆泻肝汤联合治疗可达到51.72%的治愈效果。随着高原居住地环境绿化、风沙减少和气温变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和/或症状普遍减轻。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299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流行病学特点和救治措施;方法:对本院1996年1月-2001年1月救治的299例创伤失血性休克伤员的病案资料和急诊抢救记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高海拔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比较困难,病死率较高;结论:要提高高海拔地区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必须加大医师的培养力度;建立急救网络中心,加强院前急救;加强高原地区创伤失血休克的病理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青海地区435例新生主血症(NS)临床资料及血培养阳性菌种进行分析;结果:(1)金葡菌、表葡菌及大肠村菌为主要致病菌;(2)总病死率为20.8%,围产期NS病死率为29.9%,结论:低体重、早产及有多种并发症的患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胃癌、结肠癌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癌、结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胃癌、结肠癌发生中的作川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TRAP法检测92例胃癌、结肠癌和61例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并州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和结肠癌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4.9%,而正常组织为9.83%,胃癌和结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胃癌、结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在不同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端粒酶在胃癌、结肠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在胃癌、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胃肠组织低表达的特性,使其有望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胃肠道肿瘤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高原地区294例小儿肾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类型、特点和治疗效果等进行了分析。86%的患儿来自海拔2000~3000米地区,14%来自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肾实质性高血压为97.6%,其中由急性肾炎引起者占67.7%。肾血管性高血压为2.4%。前者多数对限制水钠和使用利尿剂效果明显,说明主要为容量依赖性。后者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效果显著,说明为肾素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