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常德市2005-2012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对策和措施。方法对2005-2012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开展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 8年间常德市累计发生麻疹464例,年平均发病率1.01/10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与年龄差异,4-6月病例占44.18%,农村病例明显高于城市;免疫规划外人群发病较多,小于8月龄病例占10.99%,18岁以上成人病例占19.61%;免疫成功率仅90%,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夯实麻疹类疫苗(含麻疹成份疫苗)的免疫接种率,必要时开展18岁以上特殊人群的补充免疫,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才能确保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上海市卢湾区50a麻疹流行特征,分析现阶段一般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与麻疹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传播状况。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50a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一般人群血清麻疹抗体水平,分析麻疹流行特征与人群免疫水平间的关系。结果50a来卢湾区麻疹的控制取得很大成绩,近年来麻疹的发病处在历史最低水平,但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过去麻疹发病以婴幼儿为主,目前以婴儿和成人多见。血清学调查显示婴儿和成人抗体水平较低。结论婴儿母传抗体不足,婴儿和部份成人已经成为麻疹的易感人群,人群中存在着一定的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3.
及时对本地区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人群抗体水平进行分析,是麻疹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预测人群麻疹流行强度,评价麻疹抗体水平,为麻疹的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绍兴市越城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孟霞  谢朝梅  沈静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46-1648
目的了解常德市2007-2009年麻疹、风疹血清学监测的状况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常德市2007-2009年疑似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标本1057份,其中麻疹IgM阳性360份,阳性率为34.1%。各区(县、市)均有疑似病例送检,发病高峰在每年的3-6月份。麻疹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5岁儿童。结论未免疫和不全程免疫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控制麻疹关键在于做好麻疹的免疫接种工作和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实验室诊断率,及时控制麻疹局部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使用麻疹疫苗后,麻疹的流行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开展计划免疫后,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提高,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在高免疫水平人群中也可出现局限性麻疹爆发。为防止麻疹在学生中传播。对学生进行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可  相似文献   

6.
常德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常德市麻疹流行规律,为预防、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50年以来常德市麻疹报告病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2004年常德市免疫规划信息麻疹报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结果 随着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策略的实施,常德市麻疹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麻疹年发病率控制在1.18~8.8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4.56/10万。病例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0.05%(3665/4070),但发现“双相移位”现象。每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3~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占65.33%(2659/4070)。局部暴发流行决定全市的发病水平。结论 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是在确保高水平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做好加强免疫和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Ridit分析法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idit分析法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民乐县卫生防疫站张克锋1992年对我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附表)进行Ridit统计分析,以观测不同年龄组抗体滴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平均Ridit值:R1=0.4582,R2=0.380...  相似文献   

8.
成岩 《中国保健》2007,15(20):14-15
目的为了解检测计划免疫后麻疹血清流行病学规律,人群抗体水平.方法对我市城乡、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微量法测定麻疹血凝抑制抗体.结果检测370人,阳性346人,阳性率为93.51%,GMT 12.77.结论表明我市人群对麻疹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市人群麻疹和风疹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IgG。结果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2.3%,风疹抗体总阳性率为23.9%。结论麻疹抗体和风疹抗体不同地区间人群分布均有机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应关注人群流动性较高地区的麻疹和风疹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我县麻疹流行规律及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县麻疹流行特征及免疫监测结果,做一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均取自本站统计室。麻疹血清HI抗体滴度测定的对象为满8个月农村易感儿(测定麻苗免疫效果),和一般人群(测定人群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现阶段聊城市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2011年聊城市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结果调查、检测健康人群387人,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人数为379人,阳性率为97.93%,IgG抗体GMT为1:1651.98,SD为3.09。不同年龄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岁和20~39岁年龄组麻疹抗体免疫水平偏低;各县(市、区)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聊城市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2岁和20~39岁年龄组为麻疹防控重点人群;需制定综合性麻疹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绵阳市近5年麻疹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分析,为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疑似麻疹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检测麻疹抗体IgM。采取隔离治疗现症病人,对易感人群免疫接种,重点人群强化免疫等措施控制疫情。结果:对25起(1138例)疑似麻疹爆发疫情,确诊麻疹爆发19起(985例),占报告起数和例数的76%和86.6%,其余为风疹等发热出疹性疾病。麻疹病人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53.6%,未接种过的占4.8%,免疫史不详的占41.6%。麻疹疫苗初免失败率为6.5%。对目标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控制了麻疹爆发疫情频发的现状。结论:麻疹疫苗接种率低和初免失败等因素是麻疹爆发频发的重要原因。对重点人群实施强化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是控制麻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专科学校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学校麻疹的暴发流行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麻疹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部分病例采集血清和咽拭子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分析本次麻疹暴发流行的“三间”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采取对易感者实施应急接种、对所有病人隔离治疗、对宿舍教室通风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本校2616名教职工中有24名发病,均为本校学生,涉及3个年级9个专业,罹患率为1.10%,3例有麻疹接触史,其他不祥;首例病例3月8日发病、16日确诊,发病高峰集中于3月下旬;24例麻疹病人中,年龄最大23岁、最小19岁、平均20岁、男女之比为23:1;采集的14例早期血清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8.57%;通过调查,学生宿舍特别是男生宿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好,校医对麻疹危害认识不足,首例麻疹出院后,没有报告和采取任何预防控制措施;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结论随年龄增大,人群麻疹免疫力下降,麻疹发病年龄会逐渐后移,加之学校卫生条件较差、人员认识不足,均易造成麻疹的暴发流行,因此,我国的麻疹预防控制策略也应调整,对学校等重点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改善卫生条件,避免麻疹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黄山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13.0软件分析、评价。结果黄山市2002-2006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06例,确诊380例,年均发病率5.27/10万。麻疹发病呈散发和暴发共存的流行模式。发病高峰在3-5月和12月,发病年龄以5-39岁人群为主。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29.20%,无免疫史的占32.30%,免疫史不详的占38.50%。结论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的自然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考虑对大年龄组人群接种麻疹疫苗,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加速控制麻疹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麻疹控制策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西安市1951—2007年麻疹三个阶段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采用对重点高危人群干预、麻疹监测系统的建立、麻疹剂量与麻疹免疫策略调整等综合措施,控制麻疹发病。结果西安市2005年后麻疹发病率下降至5/10万以下,其中2~14岁组儿童麻疹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使麻疹流行强度迅速减弱,改变了麻疹的流行特征。结论根据西安市麻疹流行三个阶段特点和干预效果分析,提出适宜的麻疹疫苗初种年龄和控制院内感染,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和薄弱环节的环状免疫,以及加强麻疹监测等综合措施是加速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麻疹疫苗被广泛应用以来,麻疹的流行病学已有很大的变化。然而早期免疫招致的一些流行病学变化,却形成对麻疹易感的新人群,其年龄约在15~30岁。15~25岁年龄组约有10%易感麻疹人群,25~30岁年龄组约有5%易感人群。感染麻疹后,这些易感人群中极大多数将患典型麻疹。某些人的病情轻微且有变异;另一些人则患典型麻疹。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保证计划免疫工作质量,考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给今后的麻疹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我市869名不同年龄人群进行了麻疹血清流行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选择与方法一、对象选择对市属五县四区2—39岁不同年龄人群进行分组抽样检测。二、方法采用被动血球凝集试验方法进行测定。PHA系成套试剂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提供,内装阳性质控血清效价1∶128~(++)。判断标准凝集效价≥1∶4者具有保护作用。结果本次检测869人,阳性833人,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4年隆安县麻疹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暴发原因,为落实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麻疹lgM抗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3-8月隆安县出现麻疹暴发疫情,共报告麻疹患119例,罹患率为28.79/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月龄以下和21~39岁成人,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厢和那桐镇;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散居儿童和农民是麻疹高发人群.94例大于8月龄的患者中23例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24.47%.结论 2014年隆安县麻疹暴发流行的直接原因是易感人群积累和医院感染,最终原因是存在免疫空白或人群抗体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9.
自实行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麻疹的发病年龄高移,我市大专院校中时有麻疹爆发。为了解这一高危人群的麻疹免疫状况,我站在成都市卫生防疫站计免科的指导下于1992年10月对华西医科大学92级新生进行了麻疹血清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麻疹在计划免疫靶疾病在发病率中居高不下的原因及造成这种流行病学特征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及实验室监测报告进一步对麻疹的汉行病学、流行因素、人群免疫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我省麻疹疫情呈现湘东低、湘西高的流行趋势,其模式为散发与爆发共存,各地发病强度存在较大差别,反映了计划免疫工作进展不平衡。结论 实施加速控制麻疹规划,建立麻疹监测系统,使人群达到并维持高免疫水平,强化快速应答,减少爆发流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实验室网络系统,以支持麻疹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