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首次治疗时,影响预后的因素与肿瘤的体积、组织类型、分级、淋巴结受累范围等有关.术后复发多发生在3年之内,但在5年以后也有发生,一般认为局部复发率在10%~30%之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5 6 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 9例发生复发转移 ,占 12 3%。乳腺癌原发肿块大于 5cm ,位于外上、内上象限及乳晕区 ,未做腋淋巴结清扫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大于 4个 ,术后未放疗 ,未化疗及化疗少于 6周期 ,未服三苯胺及服药时间不足 2a者 ,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原发肿块小于 5cm ,位于其他部位 ,腋下淋巴结 (- )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小于等于 4个 ,术后放疗 ,化疗 6周以上 ,口服三苯氧胺 2a以上者 (P <0 0 0 5 )。浸润性癌复发转移率高于非浸润性癌 (P <0 0 2 5 )。结论 :乳腺癌复发转移与原发肿块的大小、位置、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手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医源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复发转移乳腺癌中ERK 及JNK/MAPK通路表达的意义,FAK、Ezrin、Integrinβ3 表达的意义及其与ERK /MAPK通路激活的关系.方法 收集接受根治手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00例,进行随访.分两组:实验组46例为术后半年以上出现复发转移者,对照组54例为手术时间及发病年龄相近的术后未发生复发转移者.常规病理蜡块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RK、JNK、FAK、Ezrin、Integrinβ3在两组中表达情况.结果 ERK、FAK、Ezrin、Integrinβ3在实验组中表达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中ERK的表达分别与FAK、Ezrin呈正相关(P<0.05).JNK在实验组中表达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ERK、FAK、Ezrin是乳腺癌根治手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复发转移乳腺癌中,ERK/MAPK通路明显激活;JNK/MAPK通路可能受抑制,FAK、Ezrin协同作用激活ERK/MAPK通路.FAK、Ezrin、ERK可作为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戎 《微创医学》2012,7(6):600-602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因素。方法 100例乳腺癌患者中,采取传统式根治手术患者19例,改良式根治手术患者47例,扩大式根治手术患者29例,乳房单纯切除手术患者3例,区段式切除手术患者2例。对患者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数、年龄以及癌抗原135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单纯乳房切除手术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最高,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低于2 cm的患者与肿瘤直径超过5 cm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3个淋巴结转移以及超过3个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复发转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抗原135(CA135)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复发转移率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复发转移与患者的肿瘤直径以及淋巴结转移数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乳腺癌复发转移与患者的癌抗原135以及患者的年龄呈现负相关关系。结论淋巴结转移数、癌抗原135、年龄及肿瘤直径与乳腺癌复发转移关系密切,淋巴结转移数为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BMI 对乳腺癌患者规范化治疗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1061例诊断为乳腺癌并经规范化治疗的患者肿瘤分期、绝经状态、年龄、民族、免疫组化结果、身高、体质量等资料。随访时间2~6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分析 BMI 变化对乳腺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 BMI 变化(1.2375±0.8804)较未复发转移患者(0.7042±0.5338)有显著差异(t=8.092,P=0.000),BMI 上升趋势、平坦趋势和下降趋势之间差异显著(P=0.000),BMI 上升趋势的乳腺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风险大。结论 BMI 持续增高增加乳腺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风险,维持合理的体质量有助于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43例临床分析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刘明放,尹丽,谭少青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当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根治术后复发或出现转移者约占50%之多,我院1987年10月~1993年12月收治乳癌术后复发转移43例,现报道...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珍娣 《九江医学》1997,12(1):44-45
  相似文献   

9.
乳腺叶状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2所医院筛选的72例复发转移的乳腺叶状肿瘤,详细观察了6个病理组织学指标并与随访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72例中,无控制性复发死亡7例,转移死亡11例,良性28例,交界性19例,恶性18例.84.61%的复发发生于肿物单纯切除术后.结论 叶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与病理组织学分型(良性、交界性、恶性)、瘤细胞异型性、边缘浸润性生长、核分裂、肿瘤性坏死、肿瘤组织异源性分化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和因瘤死亡的关系密切(P<0.01);瘤实质内薄壁血管出现频率有一定的关系(P<0.05);局部复发和转移与应用的外科术式有关,首次术式的选择十分重要,良性叶状肿瘤应选择肿物扩大切除术,对于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肿瘤应作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胡严冬 《当代医学》2011,17(16):103-104
目的 探讨结肠癌根治术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03年1月~2009年12月外科收治的310例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切除术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310例结肠癌患者术后有72例发生转移复发(23.2).结论 结肠癌根治术转移复发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辅助化疗等相关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 ,比较不同疗法的疗效。方法 对 4 84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应用卡方检验比较病期、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综合治疗等因素对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 复发转移发生于术后 3年内占 85 .5 5 % ,3年后占 14 .5 %。病期越晚复发转移率越高 ,Ⅰ期6 0 .0 % ,Ⅱ期 82 .9% ,Ⅲ期 92 .6 % ,Ⅳ期 10 0 %。病灶 >5cm(96 .6 % )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 <2cm(6 9.9% ) ;淋巴结转移 (80 .4 % - 10 0 % )明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者 (48.1% ) ;单纯手术治疗 (98.5 % )明显高于手术 +放疗 +化疗组(77.7% )。结论 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多发生于术后 3年内。术后定期随访 ,对复发转移者也应做到“三早” ,进行综合治疗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为临床术后的综合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0年行手术切除的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患者72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CK5/6、Ki-67、E-cad,做出6项复发转移风险评估的基因表达谱分类。结果:72例患者中40岁以上年龄患者56例,占77.78%;浸润性导管癌64例,占88.89%,Ⅱ~Ⅲ级以上高级别者占78%;肿瘤大小:T2以上者61例,占85%;查到脉管浸润65例,占90.3%;有淋巴结转移者52例,占72%;激素受体阳性49例,占76.6%,HER2阳性3+患者13例,占20.3%(13/64)。结论:喀什地区维族妇女乳腺癌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激素受体阳性占77.6%,提示本地维族妇女乳腺癌大部分适用于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科共收治女性原发乳腺癌1179例,观察肿瘤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3年复发率2.3%(27/1179),5年复发率3.4%(40/1179),总复发率4.6%(54/1179)。肿瘤自身因素中,肿瘤家族史,原发肿块大小、腋下淋巴结转移数目对术后局部复发有显著影响,而年龄,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状态对术后局部复发无显著影响。治疗因素中,术后辅助放疗对防止复发有一定作用,而保乳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根治术和防根治术两组。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有效途径。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改进手术操作,加强辅助治疗可减少和延缓术后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4.
江琴  曹博  杨兴霞  朱娟英 《浙江医学》2018,40(3):266-268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术前初步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3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Ki-67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或0.01),患者年龄、家族史、Her-2状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有7个,分别是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Ki-67(OR=1.902、0.563、2.821、0.183、1.528、2.236、1.498,P<0.05或0.01)。结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区域内复发原因及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区域内复发的时间、再治疗、疗效等。结果:本组患者复发多在术后2年内,再治疗后无瘤生存3年6例,5年以上2例。结论:乳腺癌应行合理的综合治疗,外科手术应规范化,对局部复发患者仍应积极采用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乳腺癌患者Gli1表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免疫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结果 ①Glil蛋白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组织表达显著增加,在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93.3%为Gli1高表达,没有发生转移的癌组织标本中81.2%高表达;同时发现复发转移组原发癌间质Gli1过表达率为89.3%,而非复发转移组间质Gli1过表达率仅为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②乳腺癌组织Gli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早期复发转移密切相关,Gli1核过表达与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呈明显相关(P =0.046).在癌组织Gli1核高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为17.8%,而Gli1低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仅为6.2% (P =0.046).癌间质Gli1高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为31.2%,而Gli1低表达组乳腺癌复发率为11.1% (P <0.001).结论 Gli1在乳腺癌原发癌、转移癌组织及癌间质中高表达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医药角度探讨了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经验,主要包括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影响复发转移的因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中医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思路、方法、常用的治疗胃癌复发转移的专方、专药以及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的机制,认为中医药在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陈建彬  王蓓  高秀飞 《浙江医学》2015,37(5):367-370
目的 分析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 法根据入组标准收集2006 年1 月1日至2008 年12 月31 日收治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285 例,并回顾性分析285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式与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与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探究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的285 例中,5年DFS 为90.3%,5 年OS 为94.6%。年龄≤35 岁患者相比35~60 岁患者DFS 与OS 均缩短(P<0.01)。淋巴结未转移患者比转移患者预后更佳(P<0.01)。术后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放疗、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DFS 及OS(P<0.01)。间断或中断内分泌治疗能影响患者DFS 与OS(P<0.01)。中药巩固治疗能改善患者DFS(P<0.05),但未能影响OS。结论 淋巴结转移是全组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辅助化疗、辅助放疗、内分泌治疗均能改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生存,加强术后的个体化管理对规范内分泌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癌转移规律,为乳腺癌转移路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析病历文本语句描述规律,以python作为处理工具 实现部位所在短句提取,对人工抽取的乳腺癌部位名称进行术语规范化处理,分析其转移路径规律。结果:乳腺癌的主要转移路径为骨、肝、肺、纵膈淋巴结和 与原发部位同侧的腋窝淋巴结。结论:乳腺癌早期转移会影响邻近组织(如淋巴结转移),判断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是预测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眼葡萄膜转移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400例乳腺癌中2例眼葡萄膜转移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治经过及预后等资料。结果2例均以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行眼底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均为单眼脉络膜转移(发现率为0.08%)。例l在乳腺癌确诊前发现眼转移,例2在乳腺癌术后第4疗程辅助化疗期间发现眼转移。2例患者在治疗期均未见其他部位转移,予以TEC方案化疗后眼部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眼葡萄膜转移可发生在乳腺癌的各期;及时发现与诊治,可有效控制病变进展,保护视力和改善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眼部症状时应行眼部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